1 / 25

物理因素测定实习

物理因素测定实习.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公共卫生学院 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系. 一、实习目的和任务. 掌握噪声测定方法及卫生学评价 熟悉振动和高频、微波测定原理及评价方法 了解物理因素测定、评价的进展情况. 二、实习内容. 作业环境噪声的测定(等效连续 A 声级和频谱图绘制) 振动的测量 射频辐射的测量 微波漏能的测量 高频电磁场的电场强度和磁场强度的测量 物理因素测定结果的分析与评价. 三、理论复习. 生产环境中物理因素的分类 气象条件:气温、气湿、气压和气流 噪声 振动 非电离辐射. 三、理论复习. 生产环境中物理因素的特点

miette
Download Presentation

物理因素测定实习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物理因素测定实习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公共卫生学院 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系

  2. 一、实习目的和任务 • 掌握噪声测定方法及卫生学评价 • 熟悉振动和高频、微波测定原理及评价方法 • 了解物理因素测定、评价的进展情况

  3. 二、实习内容 • 作业环境噪声的测定(等效连续A声级和频谱图绘制) • 振动的测量 • 射频辐射的测量 • 微波漏能的测量 • 高频电磁场的电场强度和磁场强度的测量 • 物理因素测定结果的分析与评价

  4. 三、理论复习 生产环境中物理因素的分类 • 气象条件:气温、气湿、气压和气流 • 噪声 • 振动 • 非电离辐射

  5. 三、理论复习 生产环境中物理因素的特点 • 除激光外,均在自然界中存在。一定范围(正常条件)内对人体无害,有些是人体生理活动所必需的外界条件。 • 其生物性作用或对机体的损伤及程度与物理特性相关。 • 物理因素对人体的危害程度常与物理参数不成直线相关关系,表现为某一范围内无害,高于或低于这一范围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 • 绝大多数物理因素没有残留或蓄积作用

  6. 三、理论复习 预防物理因素危害的总原则: 不是消除或代替,而是设法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和接触时间内(接触限值)。

  7. 四、实验仪器 • 声级计(ND1、ND2、D6、NDl0、NDl2)、活塞发生器(用于校正)、噪声发生器(通风橱) • 振动测量仪(由加速度计、电缆、积分器、声级计和振动测量换算尺组成) • 电磁场场强测定仪:由电场探头(偶极天线)、磁场探头(环状天线)、传输线和指示器组成、 • RJ-2型电磁场场强测定仪、RCQ-1型微波漏能测试仪、761型高频理疗仪微波理疗仪或微波炉。

  8. 五、噪声的测定 • 仪器:声级计 • 仪器构造及原理:由传感器、放大器、衰减器、频率计权网络及指示表头等组成,它可测量噪声的强度、总声压级和声级。 • 测量方法:使用前准备-电池检查-校正-声压级测量-声级测量-频谱分析。

  9. 现场噪声测定原则 • 应在生产正常的情况下测定 • 测点应选工人生产操作经常停留的地点,高度以人耳的高度为准,测点数目根据目的要求和噪声源分布情况而定。 • 一个生产日内如果噪声呈周期性变化,则应根据变化规律安排测定时间,否则测定时间视目的而定。 • 如果需要了解背景噪声,测定时关闭声源。 • 如果被测噪声为波动声或工人在工作中间断接触不同声级声音,则应计算等效连续A声级。 • 减少或避免其它环境因素的干扰。 • 脉冲噪声的测量应选用脉冲声级计。

  10. 等效连续A声级 • 如果一个工作班内接触不同强度的噪声,应计算等效连续A声级。 • 根据能量平均的原则,把一个工作日内各段时间所接触的不同水平噪声,经过测量和计算,用平均的A声级来表示,称为等效连续A声级,以LAeq表示。

  11. 工业噪声卫生标准 • 1980年我国公布的《工业企业噪声卫生标准》(试行)是A声级标准,以语言听力损伤为主要依据,参考其它系统的改变制订的。 此标准规定: ★工人工作地点噪声容许值为85dB(A)(每天8小时暴露) ★对暂时达不到这一标准的企业,可以放宽到90dB(A) ★如果接触时间减半,标准可放宽3dB(A),但最高不能高于115dB(A)

  12. 振动几个概念 位移 (displascement): 指振动体离开平衡位置的瞬间距离; 速度(velocity): 指振动体单位时间内位移变化的量; 加速度 (acceleration):指振动体单位时间内速度变化度,即速度对时间的变化率。

  13. 振动卫生学测量参数 • 振动频率(frequency)是指振动物体在单位时间(1秒)内所完成的全振动的次数,单位为赫兹(Hz)。 • 位移(displascement):是指振动的物体离开平衡位置的距离,位移的峰值(最大距离)称振幅,单位是毫米(mm)、厘米(cm)

  14. 振动卫生学测量参数 • 速度(velocity):是指振动的物体单位时间内位移变化的量, 即位移对时间的变化率,单位为米/秒(m/s)、厘米/秒(cm/s) • 加速度(acceleration):是指振动的物体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 即速度对时间的变化率,单位为米/ 秒2(m/s2),也可用重力加速度g(1 g=9.81 m/s2)。

  15. 振动测定的取值 峰值 peak value 峰峰值 peak to peak value 平均值 average value 有效值 (均方根值)root mean square value, rms

  16. 振动容许值和日接触限值

  17. 六、振动测量 1.仪器 • 由加速度计、电缆、积分器、声级计和振动测量换算尺组成。 2.测定方法 • 连接各部件,将探头置于振动器上。 • 开启电源开关,分别选择振幅、速度、加速度档,测定这些指标的峰值、峰峰值、有效值(RMS)。

  18. 微波(microwave) • 接触途径:探测雷达;广播、电视、雷达发射塔,移动、寻呼通讯基站;微波理疗和加热等 • 微波防护的基本原则:屏蔽辐射源、加大辐射源与作业点的距离、合理的个人防护。 • 我国微波辐射卫生标准(GB10436-89)规定,作业场所微波辐射容许接触限值: 连续波,平均功率密度50µWh/cm2,日接触剂量400µWh/cm2; 脉冲波固定辐射,平均功率密度25µWh/cm2,日接触剂量 200µWh/cm2; 脉冲波非固定辐射容许强度(平均功率密度)与连续波同。

  19. 七、微波漏能的测定 1.仪器及原理 • 微波漏能测试仪,由接收部分(传感器或探头)和指示部分(指示器)组成。接收部分的探头就是天线,可以将收到的微波能量转变为电流。此电流大小与微波能量大小呈比例。产生的直流电信号通过直流放大器放大,从指示器上可直接读出微波辐射的强度,其单位用功率密度(微瓦/平方厘米)表示。

  20. 七、微波漏能的测定 2.方法 • 检查电源电压-调节零点-微波功率密度测量 3.注意事项 • 探头的使用应考虑量程,一般从最大量程开始逐渐减少至较小量程,以防止超过量程对探头的损害。

  21. 八、电磁场场强测定 1.仪器 • 电磁场场强测定仪,由电场探头(偶极天线)、磁场探头(环状天线)、传输线和指示器组成。 2.原理 • 被测场的电场(或磁场)能量被探头上的天线接收后,经整流、滤波,最后将场能换成直流信号,经传输线送至指示器部分,再经高频滤波、衰减器、阻抗变换器,最后由直流电压表头显示被测场的电场强度(v/m)或磁场强度(A/m)。 3.方法 • 检查仪器电源及电压--调节“零点”--电场强度测量--磁场强度测量

  22. 标准 • 我国超高频辐射卫生标准(GB10437-89)规定,作业场所超高频辐射8h/d接触的容许限值: • 连续波为: 0.05mW/cm2(14V/m) • 脉冲波为: 0.025mW/cm2(10V/m)

  23. 九、测定结果的分析与评价 对物理因素测定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时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测定的目的和要求 使用的仪器 测量方法 分析评价

  24. The end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