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 likes | 301 Views
高中華文 第一冊 第六課. 上邪. 課文. 上邪! 我欲與君相知, 長命無絕衰。 山無陵, 江水為竭, 冬雷震震, 夏雨雪, 天地合, 乃敢與君絕!. 上邪! 我欲與君相知, 長命無絕衰。 山無陵, 江水為竭, 冬雷震震, 夏雨雪, 天地合, 乃敢與君絕!. For God is my witness, I will love and cherish you till the end of my lifetime. I will not part from you until the mountains crumble,
E N D
高中華文第一冊 第六課 上邪
課文 • 上邪! • 我欲與君相知, • 長命無絕衰。 • 山無陵, • 江水為竭, • 冬雷震震, • 夏雨雪, • 天地合, • 乃敢與君絕!
上邪! 我欲與君相知, 長命無絕衰。 山無陵, 江水為竭, 冬雷震震, 夏雨雪, 天地合, 乃敢與君絕! For God is my witness, I will love and cherish you till the end of my lifetime. I will not part from you until the mountains crumble, the rivers desiccate, thunders roar in winter, snows fall in summer, and heaven and earth are conjunct as one.
翻譯 • 天啊! • 我要和你相愛, • 一輩子也不斷絕。 • 除非是山沒有了丘陵, • 長江、黃河都乾枯了, • 冬天雷聲隆隆, • 夏天下起了大雪, • 天與地合到一起, • 我才敢同您斷絕!
題解 • 本篇是漢代(西元前206- 西元220年)民歌,是一首樂府詩,也是樂府民歌,名稱就叫做「上邪」,作者不可考 。 • 樂府民歌,就是有音樂伴奏的民歌。 • 是一位癡情女子對愛人的大膽表白,不管時間經過多久,都不會與對方決絕。
賞析 • 本篇是漢樂府《饒歌》中的一首情歌,是一位癡情女子對愛人的熱烈表白,在藝術上很見匠心。詩的主人公在呼天為誓,直率地表示了“與君相知,長命無絕衰”的願望之後,轉而從“與君絕”的角度落墨,這比平鋪更有情味。 • 主人公設想了三組奇特的自然變異,作為“與君絕”的條件: • “山無陵,江水為竭”——山河消失了; • “冬雷震震,夏雨雪”——四季顛倒了; • “天地合”——再度回到混沌世界。 • 這些設想一件比一件荒謬,一件比一件離奇,根本不可能發生。這就把主人公生死不渝的愛情強調得無以復加,以至於把“與君絕”的可能從根本上排除了。這種獨特的抒情方式準確地表達了熱戀中人特有的絕對化心理。深情奇想,確實是“短章之神品”。
對應歌曲 • 1.還珠格格第一部主題曲 a.不能和你分手 b.當
但是!! 另一種說法…. • 《有所思》和《上邪》是漢樂府詩中的傑作,前者寫女子『發現』男子負心後的失常舉止,正見相愛之刻骨;後者以五種壯闊事物作比起誓,說明男子癡情未改,兩首詩本應合為一篇,為男女答對之辭。
有所思,乃在大海南。 何用問遺君? 雙珠玳瑁簪,用玉紹繚之。 聞君有他心,拉雜摧燒之。摧燒之,風揚其灰。 從今以往,勿復相思。相思與君絕! 雞鳴狗吠,兄嫂當知之。妃呼豨!秋風蕭蕭晨風颸, 東方須臾高知之。 有一位我所思念的人,他遠在大海的南方。 拿什麼來贈送給你呢? 就用懸著珠的,玳瑁髮簪。再用玉環把它纏繞起來。 聽說你已經變了心,我就把禮物折斷了燒毀。把它折斷燒毀,迎著風吹散它的灰。 從今以後,不再想你。對你的相思永遠斷絕。 雞叫了起來,狗也狂吠,哥哥嫂嫂一定會知道的。 唉唉喲!秋風陣陣,晨風鳥叫個不停, 東方立刻會皓然大白。 「有所思」全文 & 翻譯
一首情詩。以女性感情為主,表現十分真摯的情詩。作者用細膩的筆法刻劃出女子對愛恨的轉變。詩中流露出女子失戀時羞惱,強欲抹去卻又揮不掉的矛盾心情。我們可以把它分成四段來了解。一首情詩。以女性感情為主,表現十分真摯的情詩。作者用細膩的筆法刻劃出女子對愛恨的轉變。詩中流露出女子失戀時羞惱,強欲抹去卻又揮不掉的矛盾心情。我們可以把它分成四段來了解。 • 第一段是愛的表現。 「有所思,乃在大海南,何用問遺君?雙珠,玳瑁簪,用玉紹繚之。」 • 女子寄贈一份精緻的禮物給遠在海角天涯的情人。她考慮了很久,終於取下了自己身上的佩飾髮簪。簪是古代女子用來綰髮的首飾,也可以用來連接髮髻和帽冠。它多用玳瑁製成,玳瑁也作瑁,是一種龜類,用它的甲製成的飾品已然十分珍貴,而她又再裝飾上一對珍珠,更進而用玉纏繞起來。可見她對禮物的珍視,也表示了受贈者在她心目中的份量。
第二段則是由愛轉恨。 「聞君有他心,拉雜摧燒之,摧燒之!當風揚其灰。」 • 當她得知情人變心時,濃郁的愛意立刻轉變成強烈的怨恨。雖已折斷燒毀玉簪,仍不能洩心頭之限於萬一,繼而迎風把灰燼都吹散得一乾二淨。正顯示出女子對愛情的態度是趨向極端的,不是佔有,就是毀滅。憨直得可愛。
第三段是描寫女子被棄後內心的羞惱和怕被人知的心態。第三段是描寫女子被棄後內心的羞惱和怕被人知的心態。 「從今以往,勿復相思!相思與君絕。雞鳴狗吠,兄嫂當知之。」 • 被棄的女子想把負心男子的身影,從記憶中徹底抹去,所以她用堅決的口吻立下誓言「從今以後,不再想你。」但這種決定,全然是她個人的態度與立場,而她外圍的社會,對她的被棄,又是抱持何種態度呢?想到這裏,她不覺有點寒心。這種事只要有些微的動靜,就會傳得滿城風雨。那麼嚴厲的兄嫂必已經察覺到我的心事了。「雞鳴狗吠」一句,前人的說法很多。有的說,那是指天色將明。也有的說:猶言驚雞動狗,以喻透露風聲。我較接近第二說。漢代的家庭組織,以家長的權力最大,當家長去世後,自然一家之主往往由長兄來繼承。所以漢代樂府詩中「兄嫂」是很有威嚴的。如《古詩為焦仲卿妻作》一詩中劉蘭芝的兄嫂也是「性行暴如雷,恕不任我意」的兇悍態度。
第四段描寫被棄的女子在輾轉反側的失眠了一夜之後,終於悟出了自處的道理。第四段描寫被棄的女子在輾轉反側的失眠了一夜之後,終於悟出了自處的道理。 妃呼豨!秋風蕭蕭晨風颸,東方須臾高知之。 • 人並不是為周遭的事物而活的。詩中「妃呼豨」是象聲辭,樂府詩中也有「伊阿那」等,本是沒有意義,另在補足樂中的音階而已。「晨風」據聞一多考證是鳥名,就是雉。雉常在清晨鳴叫求偶。所以詩經上也有雉鳴喻求偶的例子。颸音思,也有思慕之意。晨風思是晨風鳥慕同類而鳴叫。當秋風陣陣吹送,鳥鳴啾啾的時間,正是天色即將發白的時辰。接下去馬上是陽光普照大地,一切都展露在光明之中了。詩中最後一句「東方須臾高知之」是借景以喻心,就像張籍在節婦吟中所說:「妾家高樓連苑起,良人執戢明光裏。」彼此的心境是光明磊落的。東方皓白,正表示自己的清白而何畏於兄嫂的知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