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 likes | 339 Views
第八讲 利用外资. 理论 实践 政策. 我国经济中的非缺口型外资现象. 第一节 理论模型 I - S=M - X. 一、宏观经济衡等分析 Y=C+I (封闭体制) 1 Y+M=C+I+X (开放体制) 2 Y-C+M=I+X 3 S+M=I+X 4 I-S=M-X 5. 二、失衡状态的调节. (一)失衡状态与调整目标
E N D
第八讲 利用外资 理论 实践 政策
第一节 理论模型 I-S=M-X 一、宏观经济衡等分析 • Y=C+I(封闭体制) 1 • Y+M=C+I+X (开放体制) 2 • Y-C+M=I+X 3 • S+M=I+X 4 • I-S=M-X 5
二、失衡状态的调节 (一)失衡状态与调整目标 1、由I-S>M-X→I-S=M-X(依存度低) 2、由I-S∠M-X→I-S=M-X(依存度高) (二)方式调节 1内力调节: ①当I-S>M-X,虽可分别对M、X、S、I进行调 节,但往往以减少I为主要途径
调节不等式右边 扩大外汇缺口来适应储蓄缺口 1增加M。多从国外买进物资,以解决国内因投资需 求过度所形成的物资短缺。但需要追加新的外汇, 以扩大出口为前提(实际不行)。 2减少X。少卖物资于国外以增加国内因投资需求过 度所形成的物资短缺。但此举会进一步减少下一期 的进口(实际不行)。
调节不等式左边 缩小储蓄缺口来适应外汇缺口 1增加S,但在Y为一定时候,又会降低C,从而降低 消费水平。(不可取)。 2减少I,虽以降低经济增长为代价,但在这一轮的 调节中对其它变量无影响。(通常调节这一变量)
二、失衡状态的调节 ②当I-S<M-X,虽可分别对M、X、S、I进行调 节,但往往以减少M为途径。
调节不等式左边 扩大储蓄缺口来适应外汇缺口 1增加投资:但因为I的来源是S,它的增加需要增 加储蓄抵补,在储蓄已经全转化为投资时,增加投 资是无米之炊(不行) 2减少储蓄: A减少S用于投资,则扩大的缺口会超过幅度 B减少S用于消费,则会缩小下期的投资规模
调节不等式右边 缩小外汇缺口来适应储蓄缺口 通过减少贸易逆差的方式来实现平衡 1增加出口;外汇增加,但受国外制约 2减少进口:减少用汇(一般可行)
2外力调节(一石二鸟) (1)对于11-7>9-6状况的调节 A填补缺口的途径:通过引进外资来调节。 B外资的性质:作为增加的投资,无须增加储蓄来 抵补;作为增加的进口,无须增加出口来抵补。 C结论:显示出外力调节的优越性。 D调节项目的确定。
2外力调节(一石二鸟) 失衡状态:11-7>9-6 均衡状态1:11-(7+1)=9-6 体现I增加而无需增S的原则 均衡状态2: 11-7=(9+1)-6 体现M增加而无需增X的原则
2外力调节(一石二鸟) (2)对于11-7<9-4状况的调节
第二节 我国利用外资实践 两缺口下的数据1
第二节 我国利用外资实践 基本特征 缺口型 外资 非缺口型外资
3 3 • 外资观 1 3 外资政策 2 外资管理体制 其它原因 4 第二节 我国利用外资实践 原因分析
三、影响——资金篮子分析 • 内资缺口 外资 内资 外资 • A • 内资 外资 内资 外资 内资 • B
3 3 • 挤出效应,内资闲置 1 3 生产要素全面转移 2 转机建制效应 承担义务 4 四、非缺口型外资评价
1在I<S,M<X的情况下,应以内力调节为途 径 2储蓄向投资转化 A间接融资;B直接融资 3结构调整 4双向流动 5两税合一(企业所得税内外合一) 1小型微利企业实行20%的优惠税率(对符合条件)。 2高新技术企业实行15%的优惠税率(对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 3扩大对创业投资企业、企业投资于环境保护、节能节水、安全生产等方面的税收优惠。 4保留对农林牧渔业、基础设施投资的税收优惠政策。 五、对策研究—调节方式转化
六、加入WTO对利用外资的影响 1制度:审批—备案 2途径:新建—并购 3领域:制造业—服务业 4取消与贸易有关的投资限制政策 A国产化;B出口比例 5关税减让与取消非关税限制的结果是双重的: A进口品价格下降,有利于增加外商投资 B容易形成贸易对于投资的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