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9

創新教學檔案發展教師專業

創新教學檔案發展教師專業. 東海大學教研所 / 師培中心 陳淑美助理教授 10/20/2010. 想一想. 你是位合格的優秀教師嗎 ? 你如何向校長家長學生提出證明 ? 走過必留下痕跡,這些年來你說你每天教學認真,驀然回首 ,在教育這條路你又留下些什麼 ?. 如果以檔案來呈現你這些年來在教育工作上的努力、成就、及成長,你會如何呈現 ? 所謂的創新教學檔案是 ? 不是為創新而創新 / 有味 + 有料 + 有效. What ? Why ? How ?. What? 什麼是檔案.

Download Presentation

創新教學檔案發展教師專業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創新教學檔案發展教師專業 東海大學教研所/師培中心 陳淑美助理教授 10/20/2010

  2. 想一想 • 你是位合格的優秀教師嗎? • 你如何向校長家長學生提出證明? • 走過必留下痕跡,這些年來你說你每天教學認真,驀然回首 ,在教育這條路你又留下些什麼?

  3. 如果以檔案來呈現你這些年來在教育工作上的努力、成就、及成長,你會如何呈現?如果以檔案來呈現你這些年來在教育工作上的努力、成就、及成長,你會如何呈現? • 所謂的創新教學檔案是? 不是為創新而創新/有味+有料+有效

  4. What? • Why ? • How?

  5. What?什麼是檔案 • 根據 1990 Northwest Evaluation Association的定義:檔案是對學習者工作有目的收集物,用這收集物來展現學習者在某一方面或多方面的努力、進步、及成就。這個收集物必須有學習者參與選擇內容,選擇的標準,評斷的標準,以及學習者自我反思的證據。(cited in Paulson, Paulson, & Meyer, 1991, p. 60)

  6. 一個檔案應有(Bullock & Hawk, 2001)

  7. 檔案應的功能: Sonnet (十四行詩) Mirror Map

  8. 依照教育目的檔案種類

  9. 依照建置工具的不同所分的檔案種類

  10. 什麼是E檔案 • 檔案的元素+多元媒體的形式 • E檔案除了具有檔案的特質外, 形式上不再是紙本,而是以各種媒體(audio, video, graphic, text)形式蒐集、組織、呈現學生的學習成果。 (documentation of learners' growth and change) 。

  11. 請參考以下幾個例子 • 高中生的作品 123 • 東海t-portfolio 1234 • 東海大學師培中心 1234 • 老師例子 :1 2 3 4 56

  12. 檔案的好處 Why? • 走過必留下痕跡。 • 讓我自己知道我學得如何,我會做哪些事,我知道我具備哪些能力。 • 讓別人看見我做了什麼。 • 進行反思,規劃我的下一步, • 專業成長。

  13. 如何進行反思專業成長 • 一位會反省實踐的教師≠光說不做(verbalism ) 或行動主義(activism) • 一位會反省實踐的教師=action +reflection • Action Reflection • 要有文化工具

  14. 何為反思(Reflection) • Reflection-來自於拉丁字reflectere-to bend back • Dewey’s “How we think” (1933)—reflective teaching-有目的、且經縝密思考的行動。 • Dewey –active, persistent, and careful consideration on…(sequence & consequence)

  15. 知識存在於行動中 • Schon’s“The reflective practitioner” (1983)–知識存在於行動中 • Reflection “in” action • Reflect ion “on” action

  16. 批判性反思 • 1990以後Zichner一些人提出 • 對話式、集體式的反思(不侷限於自己的行動, 人、環境 ..)

  17. http://images.google.com/imgres?imgurl=http://tw.mygo.com/files/portfolio/2009/07/08/4a54110853a05/336862581b1810bb3f8296876291bed2.jpg&imgrefurl=http://tw.mygo.com/index.php%3Fc%3Dpost%26m%3Ddetail%26user_name%3Dyou4343%26permalink%3D4a541493a2d2f&usg=__PxQVutwkQtggm9xz1o7UVAJyX0U=&h=375&w=500&sz=55&hl=en&start=49&zoom=1&tbnid=uUj6FikGawEAWM:&tbnh=135&tbnw=179&prev=/images%3Fq%3D%25E7%25AA%2597%25E6%2588%25B6%26hl%3Den%26biw%3D1152%26bih%3D507%26tbs%3Disch:10%2C1081&itbs=1&iact=hc&vpx=856&vpy=205&dur=2513&hovh=194&hovw=259&tx=196&ty=121&ei=j8KuTLLMII6IvgOMru3OBg&oei=J8KuTMrBB5KGvAPqjsDKBQ&esq=4&page=4&ndsp=11&ved=1t:429,r:4,s:49&biw=1152&bih=507http://images.google.com/imgres?imgurl=http://tw.mygo.com/files/portfolio/2009/07/08/4a54110853a05/336862581b1810bb3f8296876291bed2.jpg&imgrefurl=http://tw.mygo.com/index.php%3Fc%3Dpost%26m%3Ddetail%26user_name%3Dyou4343%26permalink%3D4a541493a2d2f&usg=__PxQVutwkQtggm9xz1o7UVAJyX0U=&h=375&w=500&sz=55&hl=en&start=49&zoom=1&tbnid=uUj6FikGawEAWM:&tbnh=135&tbnw=179&prev=/images%3Fq%3D%25E7%25AA%2597%25E6%2588%25B6%26hl%3Den%26biw%3D1152%26bih%3D507%26tbs%3Disch:10%2C1081&itbs=1&iact=hc&vpx=856&vpy=205&dur=2513&hovh=194&hovw=259&tx=196&ty=121&ei=j8KuTLLMII6IvgOMru3OBg&oei=J8KuTMrBB5KGvAPqjsDKBQ&esq=4&page=4&ndsp=11&ved=1t:429,r:4,s:49&biw=1152&bih=507

  18. http://photocdn.sohu.com/20070901/Img251902522.jpg http://images.china.cn/attachement/jpg/site1000/20080416/000cf1a48a75096fd33017.jpghttp://images.china.cn/attachement/jpg/site1000/20080416/000cf1a48a75096fd33017.jpg

  19. http://www.sznews.com/eating/content/2006-10/11/content_421125.htmhttp://www.sznews.com/eating/content/2006-10/11/content_421125.htm http://images.google.com/imgres?imgurl=http://pic2.nipic.com/20090417/2241020_085922085_2.jpg&imgrefurl=http://www.nipic.com/show/1/56/6bf7c5ed0ee8dbb9.html&usg=__y3u20Jsf1VNdiMXgv3nsZQIIXAw=&h=761&w=1024&sz=215&hl=en&start=190&zoom=1&tbnid=N2_v367oherysM:&tbnh=167&tbnw=232&prev=/images%3Fq%3D%25E8%25A5%25BF%25E9%25A4%2590%26hl%3Den%26biw%3D1152%26bih%3D507%26tbs%3Disch:10%2C7591&itbs=1&iact=hc&vpx=855&vpy=163&dur=875&hovh=193&hovw=260&tx=110&ty=53&ei=BcCuTNCmDIulcffpzdcN&oei=D76uTMb4JJTsvQPd7py-BQ&esq=36&page=20&ndsp=8&ved=1t:429,r:7,s:190&biw=1152&bih=507

  20. 為什麼檔案要E化

  21. How? • 先問—建置檔案的目的,誰會是你檔案的觀眾 (viewer, or reader) • 再問--呈現的形式、內容 (要做簿本或電子檔案、要放些什麼?) • 然後--進行資料蒐集、選擇、建置 • 接著---找人分享、報告。

  22. 檔案應依據教學專業規準,及個人成長目標來組織建構檔案應依據教學專業規準,及個人成長目標來組織建構 • 檔案應包含經仔細選擇的學生及教師作品的樣本,用以展示教學特色。 • 每件文件應盡量含有“標題”、“註解”和“省思評語”,用以說明檔案內容及鼓勵教師透過檔案反思。

  23. 建置你的教學檔案 檔案目錄 條理分明、一目了然 給一個標題命名你數位化(E)教學檔案寫一段文字有關於這個E學習檔案的目的及內容是什麼,你希望透過這樣的記錄活動與讀者分享什麼? 在首頁部分可以包含你的學校及你的信箱連結。

  24. 檔案內容要依專業評量標準而分類

  25. 自我介紹 • 基本資料 • 學歷 •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畢業 • 私立東海大學教育延九所育教育行政與管理碩士畢業 • 工作經歷 • 臺中縣烏日鄉xxx國民中學 • 臺中縣烏日鄉xx國民中學教師 (710801 ~ 720731) • 臺中縣烏日鄉xx國民中學教師兼組長 (720801 ~ 800731) • 臺中市北屯區oo國民中學 • 臺中市北屯區oo國民中學教師兼組長 (800881 ~ 850731) • 自傳 • 教育理念 • 說明 你是一位什麼樣的老師、你的教育理想與抱負—可以以一句教育格言說明你的理念。

  26. 課程設計與教學 • 課程教學設計理念(學科教與學的理念) • 教學文件及相關內容 (相片、PPT、網站、影片、學生作品 ) • 省思(你如何從在教學中反思成長的方式)—對課程/教學檢討 (同儕視導)

  27. 班級經營與輔導 • 班級經營理念 • 經營策略 (班規、 獎懲、學習情境佈置、給家長的一封信……) • 親師互動 (班親會活動書面紀錄、 照片,與家長的聯絡) • 我的學生 (可以依年來分)--學生輔導 (指導紀錄 )

  28. 研究發展與進修 • 專業成長(參加的研習、研討會活動紀錄、 相片、 心得省思) • 研究發展(讀書會、研究團隊、研究成果)

  29. 專業精神語態度 • 指導學校社團或團隊 • 擔任例行性及義務性服務工作 • 校內外服務 (擔任工作項目)

  30. Change-Chance其實轉變可以是機會 檔案增進專業成長五步曲

  31. 每道菜可能有既定食譜(需要哪些食材、煮的順序..) , 但要好吃 ,ㄧ位好的廚師會變化,一定要加上自己的創意。 • 創新的教學檔案,可以讓你的教師專業被看見被肯定。

  32. 當您(別人)看見自己建立的教學檔案, 便會明白這些年來您為教育所付出的努力! 走過要留下痕跡,所以, 讓E檔案幫您(我)看見您的成長! 加油! chen802@thu.edu.tw

  33. 1. 登入http://blog.roodo.com/ 建立自己的部落格(樂多會員登錄 完成註冊) • 2. 進入日誌管理 • 3. Blog 管理---進行設定(下標題,分類選取工作職場 說明……給一個標題命名你數位化(E)教學檔案,寫一段文字有關於這個E學習檔案的目的及內容是什麼 ,你希望透過這樣的記錄活動與讀者分享什麼?)

  34. 4. 進入Blog樣式插入欄—blog 樣式管理 • 5. Blog 發表---設定文章分類(履歷關於我、課程與教學、班級經營與輔導、發展與進修、服務與敬業,名稱可更改,自我介紹—我是誰,XX的履歷…) • 6. Blog 發表---將教學文件及相片上傳。 發表新文章( 選擇文章分類,在本文進行撰寫) • 7. 送出Blog • 8. 依序進行四大分類。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