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0 likes | 1.01k Views
官渡之戰. 隋. 黃帝. 夏. 唐. ……. 商. 五代. 堯. 宋. 周. 舜. 禹. 元. 秦. 漢. 明. 三國. 西晉. 清. 東晉. 南北朝. 中華民國. 中華人民共和國. 中華五千年. 東漢後期,經過黨錮之禍、黃巾之亂、董卓之亂之後,全國陷於分裂局面。. 光武. 明帝. 章帝. 和帝. 安帝. 順帝. 桓帝. 靈帝. 獻帝. 州牧割據 全國大亂. 黨錮之禍. 黃巾之亂. 董卓之亂. 外戚宦官爭權. 東漢國力. 公元 25 年 至 公元 220 年.
E N D
隋 黃帝 夏 唐 …… 商 五代 堯 宋 周 舜 禹 元 秦 漢 明 三國 西晉 清 東晉 南北朝 中華民國 中華人民共和國 中華五千年
東漢後期,經過黨錮之禍、黃巾之亂、董卓之亂之後,全國陷於分裂局面。東漢後期,經過黨錮之禍、黃巾之亂、董卓之亂之後,全國陷於分裂局面。 光武 明帝 章帝 和帝 安帝 順帝 桓帝 靈帝 獻帝 州牧割據 全國大亂 黨錮之禍 黃巾之亂 董卓之亂 外戚宦官爭權 東漢國力 公元25年 至 公元220年
平定黃巾後,地方長官不交回權力,形成割據的局面。平定黃巾後,地方長官不交回權力,形成割據的局面。
公孫瓚 馬騰 韓遂 陶謙 袁術 劉璋 劉表 袁紹 東漢末年群雄割據略圖 曹操 孫策
袁紹和曹操難免發生衝突 公孫瓚 馬騰 袁紹 袁紹 韓遂 陶謙 曹操 曹操 孫策 袁術 劉璋 劉表
魏郡 袁紹軍 烏巢 官渡 ㄨ 黃河 洛陽 曹操軍 許昌
官渡之戰 時間:公元200年地點:官渡交戰雙方:袁紹軍11萬 對 曹操軍1萬戰情:曹操派兵偷襲袁紹軍糧倉,火燒 糧草,袁紹軍心動搖,被曹操擊潰。戰果:曹操軍勝
曹操統一北方 公孫瓚 馬騰 袁紹 韓遂 曹操 孫權 劉璋 劉備 劉表
曹操統一北方後,開始轉向南方。 孫權 劉璋 劉備 劉表
南方以孫權和劉備最有實力。 孫權 孫權 劉備 劉備 劉璋 劉表
曹操20多萬大軍, 與孫劉聯軍5萬, 在赤壁決戰。 今天湖北嘉魚縣東北
諸葛亮,隱居隆中,有見識多謀略。 臥龍先生 當時的人稱他為
得諸葛亮襄助之後,劉備如魚得水,實力大增。得諸葛亮襄助之後,劉備如魚得水,實力大增。
孫權得魯肅、周瑜、黃蓋等協助,能穩住江東。孫權得魯肅、周瑜、黃蓋等協助,能穩住江東。 黃蓋 周瑜 孫權 魯肅
曹操 孫權 劉備 劉表 劉璋
東吳大將黃蓋假意投奔曹操 黃蓋暗中把乾草搬到船上 1 2 3 4 黃蓋的船接近曹操水寨 黃蓋命士兵燃點乾草衝向曹軍 孫劉聯軍實行用火攻曹軍
曹軍船艦全部著火 並延及岸上軍營
最後出現天下三分的局面 曹操 劉備 孫權
曹操死,子曹丕廢漢自立,建立魏國,定都洛陽。曹操死,子曹丕廢漢自立,建立魏國,定都洛陽。
劉備佔據長江中游的荊州、益州、漢中等地,得諸葛亮襄助,建立蜀國,定都成都。劉備佔據長江中游的荊州、益州、漢中等地,得諸葛亮襄助,建立蜀國,定都成都。
三國鼎立的局面開始 魏 洛陽 建業 蜀 吳 成 都
你又支持哪個政權呢 恢復漢室, 歸還舊都!
三國經常發生戰爭。吳國攻佔荊州,殺蜀將關羽,劉備傾全國力量攻吳失敗,在退兵途中逝世。三國經常發生戰爭。吳國攻佔荊州,殺蜀將關羽,劉備傾全國力量攻吳失敗,在退兵途中逝世。
劉備死,子劉禪繼位,諸葛亮掌政,與吳國修好。他多次出兵伐魏,都不成功,後病死軍中。劉備死,子劉禪繼位,諸葛亮掌政,與吳國修好。他多次出兵伐魏,都不成功,後病死軍中。 出師未捷身先死, 長使英雄淚滿襟!
劉禪是庸君, 諸葛亮死後, 蜀國國力漸衰。
蜀國被滅,魏、吳對峙。 魏 吳
公元265年,司馬炎篡魏自立,建立晉朝,是為晉武帝。公元265年,司馬炎篡魏自立,建立晉朝,是為晉武帝。
晉武帝定都洛陽,歷史上稱為西晉。 晉 洛陽 吳
公元280年,司馬炎派兵滅掉吳國,結束了四十多年的三國鼎立局面。公元280年,司馬炎派兵滅掉吳國,結束了四十多年的三國鼎立局面。
三國歸於統一 洛陽 晉
魏國軍政大權長期被司馬氏控制 司馬懿 司馬師 司馬昭 司馬炎
三國興亡簡表 220 265 魏 晉 221 全國 大亂 263 東漢 蜀 222 268 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