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0

学业考试命题 、阅卷点滴谈

学业考试命题 、阅卷点滴谈. Minbo 080827. 考试性质 两考合一 学业考试. 考试性质 两考合一 学业考试 高利害考试. 2004 年教育部推出与新课程实施相配套的 “初中毕业和高中招生制度” 改革方案. 三举措:. 改中考为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 改革高中招生制度,建立多元的录取机制. 目的: 更全面地评价学生的发展状况 改变仅凭考试成绩简单录取的做法 引导学生理性地全面地看待自己,帮助学生恰当地选择有利于自己发展的教育. 综合素质评价:

mia-paul
Download Presentation

学业考试命题 、阅卷点滴谈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学业考试命题 、阅卷点滴谈 Minbo 080827

  2. 考试性质 两考合一 学业考试 考试性质 两考合一 学业考试 高利害考试

  3. 2004年教育部推出与新课程实施相配套的“初中毕业和高中招生制度”改革方案2004年教育部推出与新课程实施相配套的“初中毕业和高中招生制度”改革方案 三举措: • 改中考为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 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 • 改革高中招生制度,建立多元的录取机制 目的:更全面地评价学生的发展状况 改变仅凭考试成绩简单录取的做法 引导学生理性地全面地看待自己,帮助学生恰当地选择有利于自己发展的教育

  4. 综合素质评价: 包括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态度与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六个方面 综合表现评语 综合表现 综合表现评定(优良、合格、待合格 ) 综合素质评价 审美与艺术 终结性测评与平时测评 运动与健康 (优良A、合格P、待合格E ) 测评等第 探究与实践 劳动与技能

  5. 第一批为省一级重点普通高中。省一级重点高中的录取条件是:综合素质评价测评等第为2A2P以上(含2A2P),综合表现评定为合格,社会政治考试成绩为B等以上(含B等),英语口语交际为合格,在此前提下,根据考生志愿、参考综合评语和《学生成长记录册》、再按学业考试成绩(含照顾分)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第一批为省一级重点普通高中。省一级重点高中的录取条件是:综合素质评价测评等第为2A2P以上(含2A2P),综合表现评定为合格,社会政治考试成绩为B等以上(含B等),英语口语交际为合格,在此前提下,根据考生志愿、参考综合评语和《学生成长记录册》、再按学业考试成绩(含照顾分)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

  6. 第二批为一般普通高中(含省二级、三级,市级重点高中)、师范类五年一贯制大专。其录取条件是:综合素质评价测评等第为4P以上(含4P),综合表现评定为合格,社会政治考试成绩为C等以上(含C等),英语口语交际为合格,在此前提下,根据考生志愿、参考综合评语和《学生成长记录册》,再按学业考试成绩(含照顾分)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第二批为一般普通高中(含省二级、三级,市级重点高中)、师范类五年一贯制大专。其录取条件是:综合素质评价测评等第为4P以上(含4P),综合表现评定为合格,社会政治考试成绩为C等以上(含C等),英语口语交际为合格,在此前提下,根据考生志愿、参考综合评语和《学生成长记录册》,再按学业考试成绩(含照顾分)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

  7. “学业考试”与“中考”的异同 • 考试性质不同 • 关注点有所不同 • 当前是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学业考试 全面准确地反映学科学习目标方面达到的水平。 目标参照 水平考试 关注课程目标的达成度 结果既是衡量学生学业水平的主要依据,也是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之一。 中考 高中段各类学校招收合格新生的选拔性考试。 常模参照 升学考试 关注甄别与选拔 结果为招生服务。

  8. 浙江省教育厅要求: 力求做到“两头减少、一个降低、一项挂钩” • “两头减少”——采取部分学生“保送”优质高中和“直升”职业高中的方式,将参加统一考试的学生数减下来。 • “一个降低”——将学业考试的难度降下来,要求在不考学生死记硬背的前提下,将考试的难度达到0.7以上,最好在0.75左右。 • “一项挂钩”——做好综合素质评价,将评价的结果作为高中录取的前置条件,这样就将学生平时的素质发展与高中入学挂起钩来。

  9. 省教育厅的具体阐述: 初中学业考试应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要坚决把学业考试难度降下来,反对考机械记忆,不能出技巧性、竞赛类的偏题、难题。同时,尽可能体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三维目标的要求,让每一个学生高高兴兴地从试场上走出来。

  10. 张绪培副厅长还明确提出: 省教育厅将继续加强试卷质量评价工作,今年试卷质量评价将突出两个方面,一是难度系数是否达到0.7以上,二是试卷是否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一定要让真心进行课程改革的学校不吃亏,让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不搞题海战术的学校和学生不吃亏,真正让学习成为一种快乐的事情。

  11. 评价指标:

  12. 考试性质 两考合一 学业考试 高利害考试

  13. 1.程序纪律上制约 2.技术上保障,内容与形式上的制约

  14. 试卷的量化指标 • 考试信度 • 考试效度 • 试题难度 • 试题区分度

  15. 三个表格的功能 • 计划表:规划考查内容分布、考试要求分布、题型分布和难度分布,体现试卷结构 • 细目表:反映考查内容分布的合理性 • 报审表:突出试题的质量指标,反映试卷内容

  16. 网络阅卷(提升信度的重要举措)

  17. 语文

  18. 数学

  19. 英语

  20. 科学

  21. 各学科49分以下人数:

  22. 思考: 1.对难度、区分度的重新定位 (对后20%学生纳入评估的深刻认识) 2.务必提升计算机操作技能,熟练使用常用软件 3.注重复习的效度,做到有纲有本有题 4.要了解把握全省乃至全国的命题趋势 5.教考合一,注意二次反馈

  23. 谢谢大家的时间!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