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6

第六章 苯丙素类

第六章 苯丙素类. 苯丙素类. 苯丙素类 phenylpropanoide : 一类含有一个或几个 C6 - C3 为基本单位的化合物。 包括:苯丙烯、苯丙醇、苯丙(烯)酸及其缩酯、 香豆素、木脂素、黄酮、木质素 该类化合物在植物体中发挥着植物生长调节及抗御病害侵袭的作用。. 本章内容. 1. 苯丙(烯)酸类. 2. 香豆素类. 3. 木脂素类. 4. 黄酮类. 第一节 苯丙(烯)酸类. 一 . 苯丙(烯)酸类的结构类型 —— 苯丙(烯)酸类: 对羟基桂皮酸: 医药原料和中间体,香精香料,日化和化妆品 如:合成祛痰新药杜鹃素

mervyn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六章 苯丙素类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六章 苯丙素类

  2. 苯丙素类 • 苯丙素类phenylpropanoide: • 一类含有一个或几个C6-C3为基本单位的化合物。 • 包括:苯丙烯、苯丙醇、苯丙(烯)酸及其缩酯、 • 香豆素、木脂素、黄酮、木质素 • 该类化合物在植物体中发挥着植物生长调节及抗御病害侵袭的作用。

  3. 本章内容 1 苯丙(烯)酸类 2 香豆素类 3 木脂素类 4 黄酮类

  4. 第一节 苯丙(烯)酸类 • 一. 苯丙(烯)酸类的结构类型——苯丙(烯)酸类: • 对羟基桂皮酸:医药原料和中间体,香精香料,日化和化妆品 • 如:合成祛痰新药杜鹃素 • 合成抗肾上腺素药艾司洛尔等。 对羟基桂皮酸 杜鹃素 兴安杜鹃

  5. 第一节 苯丙(烯)酸类 • 咖啡酸(caffeic acid): • 氨基酸 • 石炭酸 • 脂肪酸 咖啡酸

  6. 第一节 苯丙(烯)酸类 咖啡酸的成分来源

  7. 第一节 苯丙(烯)酸类 • 咖啡酸(caffeic acid): • 抗菌抗病毒作用; • 抗蛇毒等解毒作用; • 中枢兴奋作用; • 胃酸分泌增加; • 升高WBC; • 止血作用。

  8. 第一节 苯丙(烯)酸类 • 阿魏酸(ferulic acid): 阿魏酸 阿魏药材 新疆阿魏

  9. 第一节 苯丙(烯)酸类 阿魏酸的成分来源

  10. 第一节 苯丙(烯)酸类 • 阿魏酸(ferulic acid): • 中枢镇静作用; • 心血管方面:增加冠脉流量 • 改善心肌供氧 • 抗血小板聚集 • 抑制5-HT释放、抑制血栓素形成 • 增强前列腺素活性 • 淋巴细胞:轻微活化作用; • 抗氧化、消炎、解痉作用; • 美容护肤、健美、改善微循环作用。

  11. 第一节 苯丙(烯)酸类 利脉胶囊(丽珠集团) 阿魏酸哌嗪片 太太口服液(深圳太太药业)

  12. 第一节 苯丙(烯)酸类 • 芥子酸(sinapic acid): • 十字花科芸苔属芥菜的干燥成熟种子。 • 抗真菌解毒作用; • 刺激作用; • 调味剂作用; • 祛痰,稀释痰液,支气管分泌增加。 芥子酸

  13. 第一节 苯丙(烯)酸类

  14. 第一节 苯丙(烯)酸类 • 一. 苯丙(烯)酸类的结构类型——苯丙(烯)酸类: • 较为少见有异阿魏酸、邻羟基桂皮酸、对甲氧基桂皮酸、泥炭藓酸、木贼阿魏素等。 • 取代桂皮酸类,如丹参素。 丹参素

  15. 第一节 苯丙(烯)酸类 • 丹参素的生理活性: • 对心肌作用:保护线粒体,清除自由基,扩张冠脉流量; • 抗凝作用:抑制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形成; • 抗脑缺血损伤、肺心病,治疗高原病; • 抗动脉硬化及降血脂,护肝作用; • 消炎及提高免疫力; • 抗肿瘤; • 防止创面过度愈合,抑制肉芽增生; • 银屑病治疗。

  16. 第一节 苯丙(烯)酸类 • 丹参素: 含丹参素的制剂

  17. 第一节 苯丙(烯)酸类 • 一.苯丙(烯)酸类的结构类型——苯丙(烯)酸缩酯类: • 咖啡酸和奎宁酸形成的酯,如绿原酸、新绿原酸、洋蓟素等; • 咖啡酸与3,4-二羟基苯乙醇及糖形成的苷,如荷苞花苷A、青连翘苷、毛蕊花苷、异毛蕊花苷、管花肉苁蓉A、松果菊苷等; • 与有机醇酸、三萜醇、环烯醚萜醇、甾醇、氨基醇等结合成酯,如菊苣酸、白芥子苷、芥子碱、玄参苷、钩果草苷、胡黄连苦苷、环木菠萝烯醇阿魏酸酯即谷维素A等; • 苯丙(烯)酸类也可自身缩合成酯如丹参酚酸、迷迭香酸等。

  18. 第一节 苯丙(烯)酸类 • 菊苣酸(cichoric acid): • 紫锥菊属(Echinacea)中3种可药用:紫松果菊、狭叶紫锥菊和白色紫锥菊。 • 原产于北美和加拿大南部的一种松果菊属植物。 • 20世纪40年代以前作为抗病毒、抗菌、抗炎的药物在美国使用,后抗菌方面被抗生素所取代,现作为免疫促进和调节剂使用。 菊苣酸

  19. 第一节 苯丙(烯)酸类 • 菊苣酸(cichoric acid): 紫锥菊提取物

  20. 第一节 苯丙(烯)酸类 • 迷迭香酸(rosmarinic acid): • 为咖啡酸的二聚体; • 迷迭香酸在牛至、迷迭香、蜜蜂花、鼠尾草和马郁兰中具有很高浓度。它是植物中芳香物质的一种。 迷迭香酸

  21. 第一节 苯丙(烯)酸类 • 迷迭香酸(rosmarinic acid): • 迷迭香酸有很强的抗氧化性,其抗氧化活力强于维生素E。迷迭香酸有助于防止自由基造成的细胞受损,因此降低了癌症和动脉硬化的风险。

  22. 第一节 苯丙(烯)酸类 • 二.苯丙(烯)酸类的理化性质 • 溶解性:因为酚羟基取代的芳香羧酸,大多具有一定水溶性。 • 无专属鉴别,仅鉴别其中羧基、酚羟基等官能团;通常将样品溶液在薄层色谱或纸色谱上展开,显色。常用的显色剂有: • (1)1%~2%FeCl3试剂:根据不同色鉴别芳香环上酚羟基数目和位置,如菊苣酸遇试剂显绿色,丹参素显黄绿色; • (2)Pauly试剂:重氮化的磺胺酸; • (3)Gepfner试剂:1%亚硝酸钠与10%醋酸(1:1)混合,喷雾后空气干燥,再用0.5M的苛性碱甲醇液处理。 • (4)Millon试剂:在紫外线下,苯丙酸类化合物为无色或具有蓝色荧光,用氨水处理后呈蓝或绿色荧光。

  23. 第一节 苯丙(烯)酸类 • 三.苯丙(烯)酸类的提取分离方法与结构鉴定 • 丹参素的提取分离方法:丹参素是1980年从常用中药丹参中分离出的一种酚性芳香酸类化合物,是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又名丹参素甲,化学名:D(+)-β-(3,4-二羟基苯基)-乳酸。

  24. 第一节 苯丙(烯)酸类 丹参(粉碎) 水提 不溶物 滤液 强碱性离子交换树脂 滤液 树脂富集 水冲洗/稀碱洗脱 杂质 碱水液 浓缩/酸化/乙醚萃取/浓缩/重结晶 滤液 丹参素纯品 • 丹参素的提取分离方法

  25. 第一节 苯丙(烯)酸类 • 丹参素的结构鉴定: • 白色针状结晶,熔点84~86℃,FeCl3反应呈黄绿色; • IR(KBr,cm-1)显示COOH(1732,2750~2250) • OH(3450~3150)存在 • 1HNMR,δ:2.86(2H,m),4.30(1H,dd),6.60(1H,d,J=7Hz), • 6.80(1H,s)——提示三取代苯环,两个酚OH处于邻位 • 并具有-CH2-CH-结构单元; • 13CNMR:δ:129.4(C-1),117.0(C-2),143.6(C-3), • 142.5(C-4),115.9(C-5),121.7(C-6), • 38.8(C-7),71.4(C-8),177.4(C-9) • MS:分子离子m/z198; • UV:279,301nm。

  26. 第一节 苯丙(烯)酸类 • 四.苯丙(烯)酸类的生物合成途径 • 在植物体内,苯丙(烯)酸类化合物生物合成途径多数是由莽草酸,通过苯丙氨酸和酪氨酸,再经脱氨形成。其是构成苯丙素类化合物的基本中间体。中间体再经羟基化、偶合等反应即形成香豆素、木脂素、木质素等最终产物。

  27. 生源合成途径

  28. 第二节 香豆素类 • 一. 香豆素类的概念(coumarin) • 香豆素最早是从豆科植物香豆(Coumarouna ordorata Aubk.)中分离得到的。 • 从结构上看,香豆素的母核是顺式邻羟基桂皮酸内酯化所形成的,称为苯骈α-吡喃酮或苯骈α-1,2-吡喃酮,是由苯丙素类在生物体内衍生而来。 • 具有芳香气味,故名香豆素。 • 90%具有7-OH或醚基。 • 香豆素以游离或糖苷形式广泛分 • 布于植物界,迄今发现近2000种。 • 它们在植物体内起着植物激素的作用 • 或作为植物受到外来侵害时的应激素。

  29. 第二节 香豆素类 • 二. 香豆素类的结构类型 • 香豆素是由苯丙酸经氧化、环合而成。环合过程中,因异戊烯基活泼双键结合位置不同、氧化情况不同可产生不同的氧化结构。根据形成结构特点,通常将香豆素分成五类: • 简单香豆素 • 呋喃香豆素 • 吡喃香豆素 • 异香豆素 • 其他香豆素

  30. 第二节 香豆素类 • 二. 香豆素类的结构类型 • 简单香豆素:指仅在苯环上有一些简单取代基的香豆素类。 • 取代基一般为:羟基、甲氧基、亚甲二氧基、异戊烯基,取代位置以C7、C6和C8位上出现较多,C5位较少,且C7位大多有含氧官能团存在。 白蜡树

  31. 第二节 香豆素类 • 二. 香豆素类的结构类型 • 简单香豆素:C6异戊烯基 当归

  32. 第一节 苯丙(烯)酸类 简单香豆素的成分来源

  33. 第二节 香豆素类 • 二. 香豆素类的结构类型 • 呋喃香豆素:指7-羟基香豆素C6位或C8位的异戊烯基与邻位酚羟基环合形成呋喃环,同时降解失去3个C原子。 • 根据呋喃环与母体稠合的位置不同,又分为两种类型: • 线型:呋喃环与香豆素母体同一水平线,即6,7-呋喃骈香豆素,因代表化合物为补骨脂内酯,故又称为补骨脂内酯型香豆素。 • 角型:呋喃环与香豆素母体处折角位置,即7,8-呋喃骈香豆素,其代表化合物为异补骨脂内酯即白芷内酯,又称异补骨脂内酯型香豆素。

  34. 第二节 香豆素类 • 二. 香豆素类的结构类型 • 呋喃香豆素:补骨脂素与异补骨脂素。 补骨脂

  35. 第二节 香豆素类 • 二. 香豆素类的结构类型 • 呋喃香豆素:香柑内酯与异香柑内酯。

  36. 第一节 苯丙(烯)酸类 呋喃香豆素的成分来源

  37. 第二节 香豆素类 • 二. 香豆素类的结构类型 • 吡喃香豆素:7-羟基香豆素的C6或C8异戊烯基与邻酚羟基环合而成2,2-二甲基-α-吡喃环结构。 • 吡喃香豆素也可分为线型和角型: • 线型:花椒内酯、美花椒内酯、鲁望橘内酯、枸橘内酯等; • 角型:邪蒿内酯、5-羟基邪蒿内酯等, • 除7,8-吡喃骈香豆素类外,尚有C5、C6-吡喃骈香豆素。

  38. 第二节 香豆素类 • 二. 香豆素类的结构类型 • 吡喃香豆素:美花椒内酯、别美花椒内酯。

  39. 第二节 香豆素类 前胡 • 二. 香豆素类的结构类型 • 吡喃香豆素:

  40. 第一节 苯丙(烯)酸类 吡喃香豆素的成分来源

  41. 第二节 香豆素类 • 二. 香豆素类的结构类型 • 异香豆素:香豆素的异构体,看成是邻羟基苯乙烯醇的内酯。 仙鹤草

  42. 第二节 香豆素类 • 二. 香豆素类的结构类型 • 异香豆素:

  43. 第二节 香豆素类 • 二. 香豆素类的结构类型 • 其它香豆素:是指不属于上述四类的香豆素成分。 • 其α-吡喃酮环上C3、C4位有取代基的香豆素类,如从假蜜环菌(亮菌)中分离得到的亮菌甲素、从旱金莲中分离得到的蟛蜞菊内酯以及异甘草香豆素等。 • 香豆素的二聚体称为双香豆素;三聚体称为三香豆素;如逆没食子酸、西瑞香素、紫苜蓿酚等为二聚体,多具有显著生理活性,作用一般都比单分子香豆素强。 • 香豆素常以苷的形式存在。

  44. 第二节 香豆素类 • 二. 香豆素类的结构类型 • 其它香豆素:

  45. 第二节 香豆素类 旱金莲 • 二. 香豆素类的结构类型 • 其它香豆素:

  46. 第二节 香豆素类 • 二. 香豆素类的结构类型 • 其它香豆素:旱金莲(金莲花)

  47. 第二节 香豆素类 • 二. 香豆素类的结构类型 • 其它香豆素:

  48. 第二节 香豆素类 • 三. 香豆素类的理化性质 • 物理性质 • 化学性质 • 内酯的性质与碱水解反应 • 酸的反应 • 呈色反应: • 异羟肟酸铁反应 • 与酚类试剂的反应

  49. 第二节 香豆素类 • 三. 香豆素类的理化性质 • 物理性质——性状 • 游离的香豆素为结晶固体,具有芳香气味; • 小分子化合物有挥发性,能升华; • 成苷后,以上特性消失; • 物理性质——溶解性 • 游离的香豆素不溶或难溶于冷水,可溶于沸水,易溶于苯、乙醚、氯仿和乙醇; • 香豆素苷,能溶于水、甲醇、乙醇,难溶苯、乙醚等溶剂。

  50. 第二节 香豆素类 • 三. 香豆素类的理化性质 • 物理性质——荧光 • 香豆素衍生物大多具有荧光; • 碱液中荧光加强; • 荧光的强弱和有无,与取代基的种类和位置有关; • 具有C7-OH,呈强蓝色荧光; • C6,7-二OH,荧光减弱, C7,8-二OH香豆素无荧光; • 羟基醚化后,荧光减弱; • 呋喃香豆素的荧光较弱,一般呈蓝或棕色荧光。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