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0 likes | 460 Views
第 八 章社会工作过程 (通用模式). 第七章 社会工作过程. 第一节 社会工作过程的基本要素 第二节 社会工作过程中工作者与受助者的关系 第三节 社会工作过程模式 第四节 社会工作的角色. 第一节 社会工作过程的基本要素. 在社会工作过程中,有一些基本的构成要素,它们是:社会工作者,救助者,社会资源系统及环境。也有学者从系统论的角度分析社会工作过程,认为社会工作过程包含改变媒介系统、案主系统、目标系统和行动系统等四个基本系统。. 一 、 社会工作过程的基本要素.
E N D
第七章 社会工作过程 • 第一节 社会工作过程的基本要素 • 第二节 社会工作过程中工作者与受助者的关系 • 第三节 社会工作过程模式 • 第四节 社会工作的角色
第一节 社会工作过程的基本要素 • 在社会工作过程中,有一些基本的构成要素,它们是:社会工作者,救助者,社会资源系统及环境。也有学者从系统论的角度分析社会工作过程,认为社会工作过程包含改变媒介系统、案主系统、目标系统和行动系统等四个基本系统。
一 、社会工作过程的基本要素 • (一)社会工作者1、谁是社会工作者一般而言,国际社会工作界认可的社会工作者应该符合这样的条件: • 第一,具有社会工作执业证照; • 第二,具有社会工作的专业教育背景; • 第三,受社会工作伦理的制约; • 第四,是社会工作专业组织的成员; • 第五,将社会工作作为一种职业生涯; • 可以概括地认为,社会工作者是经过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或训练的,从事社会工作专业研究、教学和实际工作的人员。
一、社会工作过程的基本要素 • (一)社会工作者 • 2、社会工作者是助人者 • 卢卡斯认为助人者必须具备三个因素,才能实现社会工作者助人的职业特性: • 第一,关心。关心是指不管喜欢或不喜欢案主都能照顾他们。 • 第二,勇气。勇气是受助人者必须分担个人可能不熟悉的他人的世界和问题,助人者应该有勇气,在助人过程中要承担风险,要承受成功或失败。 • 第三,谦恭。谦恭是指有效的助人者应该不自傲,承认自己只是助人者中的一员,是助人过程的媒介而不是助人过程的创造者。
一、社会工作过程的基本要素 • (二) 受助者1、受助者的定义 • 受助者是指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活动直接的工作对象,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社会工作的直接受益者。 • 2、受助者的分类 • 按是否接受了服务,可以分为“现有案主”和“潜在案主”。 • 由于案主的来源不同,可以分为“自动求助或自荐的案主”、“转介的案主”和“外展的案主”。 • 按案主的类型,可以分为“自愿的案主”、“非自愿的案主”和“强制接受服务的案主”。 • 3、几种主要的受助者 • 个人、家庭、小组、团体、组织机构和社区等是社会工作中几种主要的受助者。
一、社会工作过程的基本要素 • (三)资源系统1 、基本的资源系统 • 平克斯和米纳汉将人们的社会资源系统分为三类: • 第一,非正式或自然的资源系统,主要包括家庭、朋友、邻居、同事、亲戚等; • 第二,正式资源系统,包括党派、专业团体、群众组织及各种协会等; • 第三,社会性资源系统,是为适应社会公共生活与活动建立起来的满足人们短期或特别需要的机构,是人们社会生活的重要支持系统,包括学校、医院、各种社会服务机构、派出所等。 • 人们经常将社会资源系统分为正式的和非正式的两种。
一、社会工作过程的基本要素 • 2、社会支持与社会资本 • 社会支持是指各种社会形式对社会脆弱群体及社会生活困难者所提供的无偿救助和服务,从一般意义上说,社会支持指人们从社会中所得到的、来自他人的各种帮助。 • 社会资本的概念首先由法国社会学家布厄迪提出,他认为资本有经济资本、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三种,社会资本是实际或潜在的资源的集合,这些资源与相互默认或承认的关系所组成的持久网络有关,而且这些关系或多或少是制度化的。资源与对某种持久性的网络占有密不可分,这种网络从集体性拥有的资本的角度为各成员提供支持。
一、社会工作过程的基本要素 • 3、受助者与资源 • 其一,在受助者所处的社会环境中没有其所需要的资源; • 其二,在受助者所处的社会环境中虽然有其所需要的资源,但是受助者并不知道而没有使用; • 其三,在受助者所处的社会环境中有其所需要的资源,受助者也了解,但是因某些原因受助者无法获得这些资源。
一、社会工作过程的基本要素 • (四)环 境1、社会环境 • 社会环境是与人的生存和发展有关的所有外部社会因素的总和。 • 第一,社会小环境,是那些与人们的生活直接相关、关系密切的环境,如家庭、邻里、工作单位、学校等; • 第二,人际关系环境,是指与人们的生活、工作有密切关系的人际关系的总和,如邻居关系、同事关系、朋友关系等; • 第三,社会生态环境,指社会中的人们在环境中的生活、生存状态,如社会结构。 • 第四,社会文化环境。
一、社会工作过程的基本要素 • 2、社会环境的功能社会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必要的外部条件,它对人的成长具有以下重要功能:提供资源;资源竞争;资源获取中介;资源分配;
二、社会工作过程的基本系统 • (一)改变媒介系统 • 改变媒介系统是指社会工作者,不论他受雇于公立、志愿、非营利机构、组织或社区,他们都是促使案主发生改变的媒介,又是实施改变的主要行动者,是专业的助人者。 • (二)案主系统 • 案主系统即社会工作服务的对象,是社会工作服务的直接受益者。案主系统可以是个人、家庭、小组、团体,也可以是社区、组织。 • (三)目标系统 • 目标系统是指为了达到改变案主系统的目的所需要改变和影响的系统。案主系统并不一定就等于目标系统,目标系统大于案主系统,并具有时效性。 • (四) 行动系统 • 行动系统是指那些与社会工作者一起工作、实现改变目标的人,即社会工作的同盟军,是与社会工作者一起进行改变努力的系统。
第二节社会工作过程中工作者与受助者的关系 • 一、工作者与受助者的关系 • 二、专业关系的基本特点
一、工作者与受助者的关系 • (一) 什么是专业关系 • 专业关系是指社会工作者以一个专业人员的身份与各种他努力使之发生变化的系统之间所建立的关系,是社会工作者与受助者间的一种专业协助关系。
一、工作者与受助者的关系 • (二) 专业关系的重要性 • 专业关系是其他一切工作的基础,甚至被认为是社会工作的灵魂或基石。良好的专业关系对于社会工作而言是重要的,它可以深化、增强工作的效果,增强社会工作者的影响力,使工作者提出的意见建议更容易为受助者所采用,使工作者的技巧更易于见效。良好的专业关系可以为受助者提供安全、有利的环境,使受助者能够有机会更好地省视自己,分析问题的原因,学习和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在一定意义上,良好的专业关系本身对受助者的情绪和心理具有治疗作用。
二、专业关系的基本特点 • (一) 目的性 • (二)以受助者为本 • (三)非平等性 • (四)受制约性 • (五)代表性 • (六)兼容性
第三节社会工作过程模式 • 社会工作通用过程模式是由系统理论发展而来的,该理论认为社会工作助人是一个过程,由一系列朝向既定目标的系统化行动组成,大体可以将这个过程划分为五个阶段。
一 、约定阶段 • (一)了解案主的来源 • (二)初步评估 • (三)建立专业关系 • (四)促使案主进入角色 • (五)与案主以外的其他系统建立关系
二、评估问题阶段 • (一) 评估及其目的1、 什么是评估 • 评估是认识、了解案主问题的过程,包括收集与问题有关的详细资料、初步制定社会工作介入的目标和策略。
二、评估问题阶段 • (一) 评估及其目的2、 评估的目的 • 第一,识别、发现受助者问题的客观因素,包括受助者的背景资料、资源系统、问题存在的时间及曾经使用过的解决方法等; • 第二,识别、发现受助者问题的主观因素,即受助者对问题的主观实际感受; • 第三,识别、发现造成和延续受助者问题的因素; • 第四,识别、发现受助者及其生存环境中积极因素,包括受助者自身及其所处环境的积极方面和长处、受助者自身及其环境中的资源、受助者的动机与能力等; • 第五,决定适合受助者的服务类型,通过评估可以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
二、评估问题阶段 • (二)评估的特点第一,是持续性的,不能一次完成; • 第二,评估的重点是人的问题和需要; • 第三,为以后制定计划和采取行动奠定基础,而不仅仅是了解情况; • 第四,应有工作者和受助者双方的参与,鼓励受助者参与可以使评估更加准确; • 第五,是有计划、有步骤的过程; • 第六,是广泛而深入的,应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探索; • 第七,是个别化的、有针对性的; • 第八,需要坚实的知识基础为指导; • 第九,渗透了专业判断与决策;
二、评估问题阶段 • (三)评估的步骤1、 收集资料 • 包括:有关案主个人方面的资料;有关环境的资料;有关案主与环境互动的资料。 • 2、 分析和解释资料 • 以下几方面可以帮助社会工作者更好地认定案主的问题:案主的问题是什么?问题的成因是什么?改变案主境况要做什么? • 3、 做出评估报告 • 评估报告一般应包括两部分:一是资料和事实;二是专业判断。
三、计划及合约阶段 • 这是前面两个阶段与后面两个阶段的桥梁,包括计划(指导介入行动的整体计划)和订立合约(工作者与案主达成协议,以便计划的发展互有承诺)两个部分。
三、计划及合约阶段 • (一)计划的主要内容1、 目的和目标 • 目的是期望在介入的最终阶段总体上要达到的较为笼统的、长远的方向和结果;而目标是较为具体的、近期的结果和指标。 • 制定的目的和目标应该是:对案主而言是清楚、明白、易懂的;现实可行的;详细、具体而不空泛;有完成任务的时间限制;与案主的能力、机构的功能相一致。
三、计划及合约阶段 • (一)计划的主要内容 • 2 、关注对象 • 即介入行动要加以改变的系统。 • 第一,当案主的问题成因归结为个人,或案主选择做出改变时,个人是关注对象; • 第二,当案主的问题主要与家庭有关时,可以选择家庭为关注对象; • 第三,当事实表明群体对个人有极大影响或群体面对类似的问题时,可以选择群体为关注对象; • 第四,虽然组织、机构的存在是为满足人的需要,但有时组织的政策、结构或功能不能满足服务对象的需要,这时组织便成为关注对象; • 第五,当社区的资源、服务出现问题,不能满足居民时,社区也会成为关注对象。
三、计划及合约阶段 • (一)计划的主要内容 • 3、介入的策略 • 包括:解决问题使用的方法、技巧;为实现计划的目的和目标,工作者要承担的角色、完成的任务;案主要承担的任务。
三、计划及合约阶段 • (二)制定计划的原则 • 制定计划的原则是: • 1、详细、具体; • 2、 具有可行性; • 3、 与工作目的目标相符; • 4、 能够总结和度量。
三、计划及合约阶段 • (四) 合约1、 什么是合约 • 合约是工作者与案主为解决问题而共同投入努力的承诺,它体现了工作者与案主之间的互动合作关系。 • 2 、合约的内容 • 合约的内容一般包括:计划的目的与目标;工作者和案主各自的角色和任务;为达到目标目的所要采取的步骤、方法、技巧;期望达到的结果及总结、测量的方法等。
四、工作介入阶段 • 也称行动阶段、执行阶段、改变阶段。社会工作介入是社会工作者的、旨在恢复和加强案主整体社会功能的、有计划、有目的的行动。
四、工作介入阶段 • (一)社会工作介入的特点第一,社会工作介入是有计划、有目的的行动,目的是实现各方共同制定的计划; • 第二,社会工作介入可以是采取行动的,也可以是不采取行动的; • 第三,社会工作介入可以是实质性的,也可以是非实质性的;
四、工作介入阶段 • (二)社会工作介入的策略1、 与案主一起行动 • 第一,帮助案主认识和运用现有资源; • 第二,对案主进行危机干预、危机调适; • 第三,运用活动帮助案主。 • 2 代表案主采取行动 • 第一,争取有影响力的人士参与工作,共同为实现社会工作目标而努力; • 第二,协调各种服务资源与系统,将它们连接起来,已达到服务目标; • 第三,发展、创新资源,满足案主需要; • 第四, 改变案主所处的环境,从而达到服务目标; • 第五,改变组织与机构,以更好地为案主服务; • 第六,集体倡导,为案主争取资源,改变不公正的社会现象,促进社会公平。
五、评估总结及结束阶段 • (一)评估总结的目的与内容1、评估总结的目的 • 一方面,帮助工作者反思工作过程,总结得失,提高工作质量;另一方面,帮助案主回顾改变的过程,检查双方同意的目的目标是否实现。 • 2、评估总结的内容 • 第一,制定的目标是否恰当,是否有效地达到 • 第二,工作方法和技巧是否运用得当; • 第三,工作者的任务和角色完成情况;
五、评估总结及结束阶段 • (二)巩固案主已有的改变工作者可以通过以下事务帮助案主巩固已有的改变 : • 第一,帮助案主回顾工作过程; • 第二,强调案主已经取得的成绩; • 第三,有必要可以假设一些问题,同案主讨论解决方法,给予必要的指导;
五、评估总结及结束阶段 • (三)终止、解除工作关系终止、解除工作关系的基本方法包括: • 转介:将案主转往其他机构接受服务; • 转移:由本机构的其他工作者为案主提供帮助; • 终止:不再为案主提供服务。
第四节 社会工作的角色 • 社会角色是指与人们在社会关系体系中所处位置相适应的一整套行为规范,是反映社会位置的一套行为模式。
一、直接服务角色 • 直接服务是指社会工作者面对面地接触处在情境中的案主,提供直接服务,以帮助案主解决困难和问题的社会工作服务方式。在直接服务中,工作者的角色有: • (一) 支持者 • (二)指导者 • (三) 治疗者或辅导者 • (四) 照顾者
二、间接服务角色 • 间接服务是社会工作者作为案主的代表去争取资源,改进服务的输送方式,或创造新的服务,以满足案主的社会需要。社会工作者的间接服务角色包括: • (一)行政者 • (二)研究者 • (三)咨询者
三、 合并服务角色(1) • (一)促进者 • 也称增强能力者、使能者或促成者。促进者的角色在于使案主得知自我改变的潜力,有能力去解决自己的问题,可以对自己的前途负起责任,并促使案主与各种资源连接起来。 • (二)经纪人 • 也称中间人。经纪人的角色是认为案主可以通过社会服务机构、制度、资源与机会的分配更有效地得到满足。角色的目标是将需要接受服务而又不知道到哪里去寻找资源的人与提供资源、服务、机会的人联系起来,引导人们发现和使用这些资源、服务和机会,以满足案主的需要或处理案主的问题。 • (三) 调解者 • 这一角色以最具建设性的方法和途径去化解纷争。目的是帮助处于冲突中的系统对于冲突的问题达成共识。
三、合并服务角色(2) • (四)管理者与协调者 • 就是通过将案主与适当的服务不断连接的过程,以系统的方式将相关的因素组织起来,协调这些服务,达到为个人和家庭提供持续性的服务和确保案主获得所需服务的目的。 • (五)倡导者 • 倡导者的角色就是矫正社会问题,从而帮助建立一个保证所有成员尊严的公正的社会。既可以通过倡导工作来促进社会稳定,也可以通过倡导工作促进社会变迁。 • (六)增权者 • 增权者致力于提高案主的这些能力:理解自己生活于其中的环境;做出适当的选择;承受所作选择可能带来的后果;通过呼吁和有组织的活动改善自己的生活环境;在不同的群体间公平地分配资源与权力。 • (七) 教育者 • 教育者的角色是提供机会,让案主学习特定的社会技能;供给信息,使其更有效地扮演与发挥角色功能;预防问题与困难情境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