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6

骨科农村远程培训

骨科农村远程培训. 欧 云 生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脊柱外科 重庆市脊柱外科中心 电子邮箱: ouyunsheng2001@yahoo.com.cn 门诊:周一下午 (门诊电话: 023-89012358 ). 课程内容. ★ 肌肉扭伤 ★ 颈椎病 ★ 骨折 ★ 肩关节周围炎 ★ 肱骨外上髁炎 ★ 踝关节扭伤. 肌肉扭伤. 肌肉扭伤. ★ 定义 肌肉受到过度牵拉而受到的损伤 分类 被动拉伤 导致肌腹或肌肉附着点损伤。如运 动时压腿容易拉伤大腿后的腘绳肌。 主动用力拉伤 肌肉用力收缩,导致收缩肌肉自身 的拉伤,损伤部位多位于肌腹或肌

mervin
Download Presentation

骨科农村远程培训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骨科农村远程培训 欧 云 生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脊柱外科 重庆市脊柱外科中心 电子邮箱:ouyunsheng2001@yahoo.com.cn 门诊:周一下午 (门诊电话:023-89012358)

  2. 课程内容 ★肌肉扭伤 ★颈椎病 ★骨折 ★肩关节周围炎 ★肱骨外上髁炎 ★踝关节扭伤

  3. 肌肉扭伤

  4. 肌肉扭伤 ★定义 肌肉受到过度牵拉而受到的损伤 分类 被动拉伤 导致肌腹或肌肉附着点损伤。如运 动时压腿容易拉伤大腿后的腘绳肌。 主动用力拉伤 肌肉用力收缩,导致收缩肌肉自身 的拉伤,损伤部位多位于肌腹或肌 肉肌腱结合处。

  5. 肌肉扭伤 ★临床表现和诊断 1.局部疼痛,损伤轻者休息时疼痛不明显,严重者休息时也痛。主动或被动牵拉该肌肉发生损伤处疼痛。 2.压痛、肿胀。如果血肿大,伤处迅速肿胀应手术清除血肿、止血。 3.肌力下降。 4.肌肉收缩畸形 如果肌肉完全断裂,收缩该肌肉时,肌腹中间断裂出现双驼峰畸形,一端断裂出现球状畸形。 5.肌肉抗阻试验阳性 用 阻力对抗该肌肉的用力 收缩,出现损伤处疼痛。 6.索条或囊肿 (晚期)

  6. 肌肉扭伤 ★治疗 1.加压包扎、冷敷、抬高患 肢。不能搓揉患处,不然 加重损伤。 2.肌肉拉长位固定 3.对症治疗 口服止痛药:双 氯芬酸钠25mg,3次/日 5.功能锻炼 6.手术:缝合断裂肌肉和清 除血肿 7.慢性期仍疼痛可用泼尼松 龙痛点注射。

  7. 颈椎病 ★颈椎间盘退变及其继发改变,刺激或压迫相邻脊髓、神经根、血管等引起相应的症状和体征称为颈椎病

  8. 颈椎病 ★ 病理 • 颈椎间盘于20岁左右开始退变。 • C5/6、C4/5、C6/7节段易出现退行性病变。 • 颈椎间盘退变影响脊髓、神经根、椎动脉,产生相应临床表现。

  9. 颈椎病 ★临床表现和诊断 神经根型 脊髓型 椎动脉型 交感型 混合型

  10. 神经根型 颈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刺激或压迫脊神经根 引起感觉,运动功能障碍者。 诊断要点 1. 具有较典型的根性症状(麻木、疼痛), 且与颈脊神经所支配的区域一致。

  11. 臂丛牵拉试验 神经根型 • 颈椎间盘和骨赘压迫神经根,明显颈肩痛和上肢痛。最多见,50%~60%。 • 颈肩痛,前臂桡侧痛,桡侧3手指痛。 • 受累神经支配区的感觉障碍或过敏。 • 神经支配的肌肉萎缩,肌力减弱。以大小鱼际肌和骨间肌为明显。 • 压颈试验阳性,可诱发出根性疼痛。

  12. 脊髓型 颈椎间盘退行性变造成脊髓受压或缺血,引起脊髓 传导功能障碍。 中央型:发病是从上肢开始向下肢发展 周围型:发病是从下肢开始向上肢发展

  13. 诊断要点 • 上下肢麻木无力,双足踩棉感,束胸感,双手精细动作障碍,写字颤抖,持物易坠。 • 有感觉障碍平面,肌力减弱,四肢腱反射活跃或亢进,腹壁、提睾、肛门反射减弱或消失,Hoffmann征阳性,髌、踝阵挛阳性。 • MRI可以帮助诊断。

  14. 椎动脉型 由于钩椎关节退行性改变,增生刺激或压迫 椎动脉造成其供血不全者并出现一系列症状。

  15. 椎动脉型 诊断要点 ★ 颈椎退变致颈椎节段性不稳定; • 椎动脉受压迫或刺激,椎动脉狭窄、扭曲或痉挛,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 出现偏头痛、眩晕、猝倒、耳鸣、听力减退; • 自主神经症状:心慌、心悸、心律紊乱。 。 ★除外神经官能症,颅内肿瘤 确诊本病,尤其是 手术前定位,应根据椎动脉造影或彩色多谱勒检 查。 ★当钩椎关节增生达到>1 cm时才能对椎动脉构成 压迫,这种情况实际上很少见。且椎动脉型颈椎 病中有交感因素参与作用,因为椎动脉壁有大量 交感神经末梢存在。因此,关于椎动脉型颈椎病 的诊断问题是有待于研究的问题。

  16. 交感神经型 颈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刺激或压迫 颈部交感神经纤维,引起一系列 反射性症状者。 诊断要点 • 兴奋症状:头痛、头昏。眼干涩、Horner综合征。血管痉挛、肢体发谅、皮温低。心动过速、血压高等。 • 抑制症状:心动过缓、血压低、胃肠蠕动加强、流泪、鼻塞等。

  17. 颈椎病 ★影像学检查 X线可见颈椎生理性前凸减小、消失或反常,椎间隙和椎间孔狭窄、椎体前后缘骨赘形成。颈椎不稳即颈椎动力位片(颈椎过伸过屈侧位片)可见颈椎相邻椎体间滑移超过3mm。椎管狭窄。 CT可见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韧带钙化、椎体边缘骨赘形成,黄韧带钙化,硬膜外脂肪消失,脊髓受压。 MRI能观察到和CT相似的改变,同时可观察到脊髓有无病理改变。

  18. 颈椎不稳—颈椎动力位片 过伸位侧位片 过屈位侧位片

  19. 过伸位侧位片 过屈位侧位片

  20. 颈椎病治疗 1 非手术治疗 颈椎牵引, 理疗, 改善不良工作体位和睡眠姿势。 • 2 手术治疗

  21. 颈椎病治疗 ★手术 前路手术 后路手术 ACDF ACDR

  22. 骨折 • 骨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完全或部分中断叫骨折

  23. 骨 折 • 病因 • 创伤 • 积累性劳损 • 病理性骨折

  24. 病因 一:创伤性骨折 直接暴力 direct violence 间接暴力 indirect violence 肌肉牵拉 avulsion fracture 积累性劳损 accumulation train (疲劳性骨折) 二:病理性骨折 ( pathologic fracture)

  25. 分类 一 根据骨折是否与外界相通 1、闭合性骨折 closed fracture 2、开放性骨折 open fracture

  26. 二 根据骨折的程度和形态分类 1、不完全性骨折 incomplete fracture (1)裂缝骨折 fissured fracture (2)青枝骨折 greenstick fracture

  27. 2、完全骨折 complete fracture 1)横形骨折 transverse fracture 2)斜形骨折 Oblique fracture 3)螺旋形骨折 Spiral fracture 4)粉碎骨折 Comminute fracture 5)嵌插骨折 Impacted fracture 6)压缩性骨折 Compressed fracture

  28. 7)凹陷性骨折 depressed fracture 8)骨骺分离Epiphyseal separation

  29. 三 根据骨折稳定程度分类 1、稳定性骨折 stable fracture 2、不稳定性骨折 unstable fracture 四 根据骨折发生的时间分类 1、新鲜骨折: < 3周 2、陈旧骨折:> 3周

  30. 骨折移位: 1. 侧方 lateral displacement 2. 缩短 overlap displacement 3. 分离 saparation displacement 4. 成角 angulation displacement 5. 旋转移位 rotation displacement

  31. 造成移位的因素: 1. 暴力的大小和方 向 2. 肌肉的牵拉 3. 肢体的重量 4. 不恰当的搬运 5. 不恰当的治疗

  32. 第二节 骨折的临床表现及X线检查 • 一 全身表现 1、休克 2、发热 • 二 局部表现 1、骨折的一般表现 * 疼痛 * 肿胀 * 功能障碍 500-5000

  33. 2、骨折的特有体征 * 畸形 * 异常活动 * 骨擦音、骨擦感 • 三 骨折的X线表现: 了解骨折的具体部位、类型,指导治疗 摄片注意事项: 1、正侧位,至少包一个关节 2、可以拍摄对侧肢体对应部 位的X线片,以便进行对比 3、特殊情况下摄特殊位X片 4、急诊时X片未发现骨折,伤 后2周复查。

  34. 四:CT :特殊部位、特殊骨折、特殊要求

  35. 五 MRI

  36. 骨 折 • 治疗 • 骨折的治疗均遵循复位、固定、功能锻炼三大原则。 • 复位 • 固定 • 功能锻炼

  37. 骨折的治疗原则 • 骨折的复位reduction 复位:是将移位的骨折段恢复正常或近乎正常的解剖关系,重建骨骼的支架作用

  38. 对位 骨折端间的接触关系 • 骨折的复位reduction • 复位标准 • 解剖复位 骨折端通过复位,恢复正常的解剖关系,对位、对线完全良好 • 对线 骨折端间的轴线关系

  39. 骨折复位后,两骨折段虽未恢复至正常的解剖关系,但骨折愈合后对肢体的功能无明显影响骨折复位后,两骨折段虽未恢复至正常的解剖关系,但骨折愈合后对肢体的功能无明显影响 • 复位标准 • 功能复位

  40. 功能复位 • 旋转移位、分离移位:必须完全纠正 • 短缩移位:成人 < 1cm,儿童 < 2cm • 成角移位:侧方成角必须完全矫正; • 与关节活动方向一致的成 • 角,应在5~10度内 • 长骨干骨折对位至少1/3,干骺端骨 • 折至少3/4

  41. 关节内骨折 • 骨折的复位reduction • 复位方法 • 手法复位 • 切开复位的指征 • 骨折端有肌肉或肌腱等软组织嵌入

  42. 复位方法 • 切开复位的指征 • 骨折血供不良,需牢固固定才能促进骨折愈合者 • 复位后未能达功能复位标准 • 骨折并发主要血管、神经损伤 • 多处骨折,为便于护理,选择适当的骨折行切开复位

  43. 骨折复位以后,其愈合还需一定的时间,需用固定的方法将骨折维持在复位后的位置,从而使骨折达到愈合骨折复位以后,其愈合还需一定的时间,需用固定的方法将骨折维持在复位后的位置,从而使骨折达到愈合 骨折的治疗原则 • 骨折的固定fixation

  44. 骨折的固定fixation • 外固定 • 小夹板固定 • 石膏绷带固定 • 外固定架固定 • 牵引 • 外固定器固定

  45. Thomas Splint Gallows traction Sliding traction Balance sliding traction 各种牵引

  46. 主要用于切开复位后,采用一些金属内置物如钢板,螺丝钉、髓内钉等将骨折固定于复位后的位置主要用于切开复位后,采用一些金属内置物如钢板,螺丝钉、髓内钉等将骨折固定于复位后的位置 • 骨折的固定fixation • 内固定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