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2

《 法学经典著作选读 》 第一讲 柏拉图 《 理想国 》 主要内容

《 法学经典著作选读 》 第一讲 柏拉图 《 理想国 》 主要内容. 主讲人:中央党校政法部 张恒山教授. 第一讲 柏拉图 《 理想国 》 主要内容 主讲人:张恒山. 一、古希腊文明背景. 公元前约 2000 年 —— 前 1150 年,米诺斯文明和迈锡尼文明 。 . 约公元前 1200 年到公元前 1100 年,多利亚人南侵 。 从公元前 1150 年 —— 前 800 年,希腊文明的黑暗时期。. 文明是什么?文化是什么?

Download Presentation

《 法学经典著作选读 》 第一讲 柏拉图 《 理想国 》 主要内容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法学经典著作选读》第一讲 柏拉图《理想国》主要内容 主讲人:中央党校政法部 张恒山教授

  2. 第一讲 柏拉图《理想国》主要内容 主讲人:张恒山

  3. 一、古希腊文明背景

  4. 公元前约2000年——前1150年,米诺斯文明和迈锡尼文明

  5. 约公元前1200年到公元前1100年,多利亚人南侵 。 从公元前1150年——前800年,希腊文明的黑暗时期。

  6. 文明是什么?文化是什么? 文化,指经过人有意识地改变、加工、创造的物体、信息交流方式、人际关系、社会制度的总和。 文明,指在国家这种特定的社会组织存在的前提下的人类所有文化活动,及其成果。

  7. 国家是什么? 从组织形式来说,国家是指,一定地域范围的居民、按照一定的规则制度、服从和接受一个统一的权威机构管理、防范和相对排斥其他地域的居民的侵入、共谋自身福利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从实物表现来说,国家是指,有筑垒式防御工事、有共同聚会议事或祭拜场所的人类聚居区。

  8. 龙山文化泛指中国黄河中、下游地区约当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铜石并用时代文化遗存。 因首次发现于山东章丘龙山镇而得名,距今约4350─3950年。分布于黄河中下游的山东、河南、江苏、山西、陕西等省。 具体分为山东龙山文化,庙底沟二期文化,河南龙山文化,陕西龙山文化,或称客省庄二期文化,龙山文化陶寺类型 。

  9. 藤花落龙山文化遗址   这是我国迄今发现的首例内外双重城墙结构的史前城址,是发现的第一座龙山文化时期城址。遗址位于江苏省连云港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中云乡,面积15万平方米。对龙山文化的外城平面呈圆角长方形,由城墙、城缘、城门等组成,城周1520米,面积约141375平方米。   内城平面近圆角方形,位于外城内的南部,由城垣、城外道路、城门、哨所组成,城周806米,面积40560平方米。

  10. 景阳冈龙山文化城遗址   位于阳谷县景阳冈村以西。城址平面近似椭圆形,东北——西南走向,西端较窄,中部弧形凸出,南北长约1150米,北端宽约230米,南端宽约330米,中部最宽处约400米,总面积约为35万平方米。城垣外壁陡直,打破内侧城垣的灰坑,属于龙山文化中晚期。城址中心处并存大小两个利用原自然冈丘经部分加工而成的台址。大、小台址分上、下两层,下层主要用纯净黄褐面沙土夯筑,上层为灰花土筑成。夯具分圆棍夯与石器夯,夯窝明显,夯面清楚。景阳冈龙山文化古城址,是迄今黄河流域发现的最大一座龙山文化时期的古城址。

  11. 从公元前8世纪——前7世纪,希腊半岛、爱琴海岛屿上先后重建了大大小小的数百个城邦国家。从公元前8世纪——前7世纪,希腊半岛、爱琴海岛屿上先后重建了大大小小的数百个城邦国家。

  12. 城邦国家建立之后,每个国家都面对着外部的战争和内部的政治问题。 古希腊人的政治法律学说,就是在围绕着解决外部战争和内部治理问题而发展起来的。城邦国家建立之后,每个国家都面对着外部的战争和内部的政治问题。 古希腊人的政治法律学说,就是在围绕着解决外部战争和内部治理问题而发展起来的。

  13. 1 二 、简要生平 柏拉图(公元前427—347年) 苏格拉底(公元前469—399年) 伯罗奔尼撒战争(公元前431—404年)

  14. 三、《理想国》的正义观 (一)智者们对正义的解释: A、克法洛斯认为,正义就是讲真话,欠债还钱; B、玻勒马霍斯认为,正义就是帮助朋友,损害敌人; 7

  15. C、色拉叙马霍斯(Thrasymachus)认为,正义就是强者的利益;C、色拉叙马霍斯(Thrasymachus)认为,正义就是强者的利益; D、格劳孔(Glaucon)认为,正义就是在协商、契约的基础上产生法律,并守法践约。

  16. 柏拉图对“正义” 的基本认识 ——正义乃是一种理想的个人行为模式以及一整套理想的城邦制度。 ——区分城邦正义、个人正义 ——借助于阐明城邦正义来阐明个人正义。 9

  17. (二)城邦正义 1、城邦的构成人员 工匠、农民、商人, 城邦保卫者(包括统治者和护卫者)。 2、三种人的分工 10

  18. 3、三种人分工的依据 柏拉图用天赋质材不同的神话作为三种人职责、分工的依据。 11

  19. 4、为保证三种不同质材的人各安其位,要注意对城邦成员后代的挑选、区分4、为保证三种不同质材的人各安其位,要注意对城邦成员后代的挑选、区分

  20. 5、为了保证统治者、护卫者能够尽职尽责,必须特别关注对统治者、护卫者后备军的教育、培养5、为了保证统治者、护卫者能够尽职尽责,必须特别关注对统治者、护卫者后备军的教育、培养

  21. 6、为了防止统治者、护卫者的私心私欲,必须对统治者、护卫者的生活方式加以限制6、为了防止统治者、护卫者的私心私欲,必须对统治者、护卫者的生活方式加以限制

  22. 7、三种人的三种德性及城邦的三种德性 统治者(金质的人)具有智慧 ; 护卫者具有勇敢的品质; 全体公民 都需要节制。

  23. 8、城邦正义的表现 柏拉图认为,城邦正义就是表现为农工商人、辅助者和统治者这三种人在国家里各做各的事而不相互逾越。

  24. (三)个人正义 1、个人灵魂的三个部分 欲望、理性、激情。 欲望“是人们用以感觉爱、饿、渴等等物欲之骚动的”,是心灵的无理性部分。 17

  25. 理性“人们用以思考推理的,可以称之为灵魂的理性部分。”理性“人们用以思考推理的,可以称之为灵魂的理性部分。” 激情“即我们藉以发怒的那个东西。”

  26. 2、个人灵魂的三个组成部分的关系 理智和激情的统治欲望。 3、个人正义 个人心灵的各个部分各起各的作用,领导的领导着,被领导的被领导着。

  27. 四、 《理想国》的政体观 (一)理想政体的哲学依据 洞穴囚徒——教育——获得真知 (二)最理想的政体——哲学家为王的一人之治 20

  28. (三)四种非理想的政体 1、斯巴达和克里特政制 2、寡头政制 3、民主制 4、僭主政制

  29. 1、哲学王政制 • 2、斯巴达和克里特政制 • 3、寡头政制 • 4、民主制 • 5、僭主政制

  30. (三)后来对政体的划分 划分的标准是: 人数的多少 有无法律的统治 人数 一人, 少数人, 多数人; 依法律 王制, 贵族制, 民主制; 无法律 僭主制, 寡头制, 暴民政治。 23

  31. 四、简要评述 1、开启了对理想国家的描述的先河 。 2、给了后人一个提示:除了个人正义之外,还存在着国家制度的正义。 3、开创了人类关于公有制思考的理论。 24

  32. 再 见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