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0 likes | 945 Views
第四章 存货. 第二节 原材料. 一、材料收发的凭证. 二、原材料采用实际成本核算. 三、原材料按计划成本计价的核算. 概念. 原材料是指企在生产过程中经过加工改变其形态或性质并构成产品主要实体的各种原料、主要材料和外购半成品,以及不构成产品实体但有助于产品形成的辅助材料。. 第二节 原材料. 工业企业会计 >> 第四章 >> 第二节. 一、材料收发的凭证. ( 一 ) 材料收入的凭证. 企业收到材料时,仓库管理人员首先要认真检查品种、规格、数量和质量;其次要根据不同的来源,填制必要的凭证,办理入库手续。. 工业企业会计 >> 第四章 >> 第二节.
E N D
第四章 存货 第二节 原材料 一、材料收发的凭证 二、原材料采用实际成本核算 三、原材料按计划成本计价的核算
概念 原材料是指企在生产过程中经过加工改变其形态或性质并构成产品主要实体的各种原料、主要材料和外购半成品,以及不构成产品实体但有助于产品形成的辅助材料。 第二节 原材料 工业企业会计>>第四章>>第二节
一、材料收发的凭证 (一)材料收入的凭证 企业收到材料时,仓库管理人员首先要认真检查品种、规格、数量和质量;其次要根据不同的来源,填制必要的凭证,办理入库手续。 工业企业会计>>第四章>>第二节
一、材料收发的凭证 (一)材料收入的凭证 1.外购材料收入凭证 企业向外单位采购材料时,必须取得货款结算凭证和填制材料入库凭证。货款结算凭证包括供应单位发票、银行结算凭证、运输单位运单等;材料入库凭证,一般是指材料到达本企业组织验收入库后由仓库人员填制的“收料单”。“收料单”一式多联(一联为存根、一联交财会部门进行材料收入的核算、一联留存仓库据以登记库存材料明细账)。 工业企业会计>>第四章>>第二节
一、材料收发的凭证 (一)材料收入的凭证 1.外购材料收入凭证 工业企业会计>>第四章>>第二节
一、材料收发的凭证 (一)材料收入的凭证 2.自制材料、废料入库凭证 企业自制的材料或在生产过程中回收的废料等,一般应由交料部门填制“材料交库单”,办理入库手续。“材料交库单”一式多联(一联为存根、一联交财会部门进行材料收入的a核算、一联留存仓库据以登记库存材料明细账)。 工业企业会计>>第四章>>第二节
一、材料收发的凭证 (一)材料收入的凭证 2.自制材料、废料入库凭证 工业企业会计>>第四章>>第二节
一、材料收发的凭证 (一)材料收入的凭证 2.自制材料、废料入库凭证 车间余料退回仓库,应填制“退料单”。“退料单”的格式与材料交库单基本相同。月末,对于本月已领未用而下月继续需用的材料,可以同时办理本月退料和下月领料凭证,材料仍留存原车间,这种做法称为“假退料”。 工业企业会计>>第四章>>第二节
一、材料收发的凭证 (二)材料发出的凭证 1.领料单 领料单是一种一次使用的领料凭证。它适用于临时性需要和没有消耗定额的各种材料。领料单是由领料车间(部门)相关人员填制并经车间(部门)负责人签字后据以办理领料手续的凭证。领料单通常采用一单一料,每领一次材料,填制一份领料单。仓库发料时,填写实发数,同时由领、发料双方签字。领料单一式三联(一联领料部门存查、一联交财会部门据以进行发出材料的核算,一联留存仓库据以登记材料明细账。 工业企业会计>>第四章>>第二节
一、材料收发的凭证 (二)材料发出的凭证 1.领料单 工业企业会计>>第四章>>第二节
一、材料收发的凭证 (二)材料发出的凭证 2.限额领料单 限额领料单是一种在规定领用限额之内,多次使用的累计凭证。它适用于经常领用并有消耗定额的各种材料。限额领料单通常是由生产计划部门和供应部门编制的。限额领料单一式三联(一联领料部门领料依据、一联交财会部门据以进行发出材料的核算,一联留存仓库据以登记材料明细)。每次发料时,仓库发料员应审核请领数量是否在限额以内,如在限额内,办理正常的发料手续,如请领数超过限额,其超过部分应由领料部门加填领料单,并经有关部门批准后才能发料。 工业企业会计>>第四章>>第二节
一、材料收发的凭证 (二)材料发出的凭证 2.限额领料单 工业企业会计>>第四章>>第二节
一、材料收发的凭证 (二)材料发出的凭证 3.其他发料凭证 (1)企业对于在生产中经常使用的但金额不大的零星材料,可以在仓库设置“领料登记簿”,在领料时,应在登记簿上登记领用日期、材料名称、规格、数量、用途并签字,仓库据以发货,月终,再由仓库按领料部门和用途汇总填制发料单。 (2)企业在发生对外销售材料时,应根据销售部门填制销售发票,据以发货。 工业企业会计>>第四章>>第二节
一、材料收发的凭证 (二)材料发出的凭证 3.其他发料凭证 (3)企业发出材料委托外单位加工时,应由相关部门填制“委托外部加工材料发料单“,送交仓库据以发料。 工业企业会计>>第四章>>第二节
二、原材料采用实际成本核算 (一)原材料的明细分类核算 材料的明细分类核算应包括数量和金额核算两个方面的内容。企业材料收发的数量核算,由仓库部门负责;金额核算,由财会部门负责。在实际工作中,企业可以采用“账卡分设”或“账卡合一”的方法,进行材料的明细分类核算。 所谓“账卡分设”,是指仓库设置“材料卡片”,核算材料收发的数量,财会部门设置“材料明细账”,核算材料收发结存的数量和金额。“材料卡片”应按材料品种、规格设置,根据材料收发凭证逐笔登记其收发的数量,以便反映各种材料的收发结存的实物数量。 工业企业会计>>第四章>>第二节
二、原材料采用实际成本核算 (一)原材料的明细分类核算 工业企业会计>>第四章>>第二节
二、原材料采用实际成本核算 (一)原材料的明细分类核算 工业企业会计>>第四章>>第二节
二、原材料采用实际成本核算 (二)原材料的总分类核算 原材料按实际成本计价核算,需要设置“原材料”、“在途物资”、“应付账款”、“预付账款”等账户。 工业企业会计>>第四章>>第二节
借 原材料贷 登记验收入库材料的实际 成本 登记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 反映企业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 二、原材料采用实际成本核算 (二)原材料的总分类核算 “原材料”账户。本账户用于核算库存各种材料的收发与结存情况。 工业企业会计>>第四章>>第二节
借 在途物资贷 登记验收入库的在途物资的实际成本 登记企业购入的在途物资的实际成本 反映企业在途物资的实际成本 二、原材料采用实际成本核算 (二)原材料的总分类核算 “在途物资”账户。本账户用于核算企业购入尚未到达或尚未验收入库的各种物资(即在途物资)的实际成本。 工业企业会计>>第四章>>第二节
借 应付账款贷 登记偿还的应付账款 登记因购入材料、商品和接受劳务等尚未支付的款项 反映企业尚未支付的应付账款 二、原材料采用实际成本核算 (二)原材料的总分类核算 “应付账款”账户。本账户用于核算企业因购买材料、商品和接受劳务等经营活动应支付的款项。 工业企业会计>>第四章>>第二节
借 预付账款贷 登记预付及补付的款项 登记收到所购物资时的实际结算金额及收回多付款的金额 反映企业实际预付的款项 反映企业尚未补付的款项 二、原材料采用实际成本核算 (二)原材料的总分类核算 “预付账款”账户。本账户用于核算企业按照合同预付的款项。 工业企业会计>>第四章>>第二节
二、原材料采用实际成本核算 (二)原材料的总分类核算 1.原材料购入的核算 由于支付方式不同,原材料入库的时间与付款的时间可能一致,也可能不一致,在会计处理上也有所不同。 (1)货款已经支付或已开出承兑商业汇票,同时材料已验收入库 工业企业会计>>第四章>>第二节
例 题 【例4-1】东方公司从本地购进A材料一批,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原材料货款计20000元,增值税额3400元,发票等结算凭证已经收到,货款已通过银行转账支付,材料已验收入库。 借:原材料——A材料 2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3400 贷:银行存款 23400 工业企业会计>>第四章>>第二节
例 题 【例4-2】东方公司持银行汇票703000元购入B材料一批,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原材料货款600000元,增值税额102000元;另外供货方垫付的运杂费1000元,材料已验收入库。 借:原材料——B材料 601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02000 贷:其他货币资金—银行汇票存款 703000 工业企业会计>>第四章>>第二节
例 题 【例4-3】东方公司购入C材料一批,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原材料货款计60000元,增值税额为10200元,发票等结算凭证已经收到,且已承兑了商业汇票,材料已验收入库。 借:原材料——C材料 6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0200 贷:应付票据 70200 工业企业会计>>第四章>>第二节
例 题 (2)货款已经支付或已开出、承兑商业汇票,材料尚未到达或尚未验收入库 【例4-4】东方公司从外地购进D材料一批,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原材料货款计50000元,增值税额为8500元,发票等结算凭证已经收到,货款以电汇汇出,但材料尚未运到。 借:在途物资——D材料 5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8500 贷:其他货币资金——银行汇票存款 58500 工业企业会计>>第四章>>第二节
例 题 【例4-5】承例【例4-4】,上述购入的D材料已收到,并验收入库。 借:原材料——D材料 50000 贷:在途物资——D材料 50000 工业企业会计>>第四章>>第二节
例 题 (3)款尚未支付,材料已经验收入库 【例4-6】东方公司采用托收承付结算方式从异地购入E材料一批,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原材料货款90000元,增值税进项税额15300元,对方垫付的运杂费1800元,银行转来的结算凭证已收到,材料已验收入库,款项已到承付期但已与对方协商暂欠未支付。 借:原材料——E材料 918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5300 贷:应付账款 107100 工业企业会计>>第四章>>第二节
例 题 【例4-7】东方公司采用托收承付结算方式从外地购进F材料一批,材料已验收入库,月末发票等结算凭证尚未收到也无法确定其实际成本,暂估价为85000元。 ①月末,暂估入库时: 借:原材料——F材料 85000 贷: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 85000 ②下月初,做相反的会计分录予以冲回: 借: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85000 贷:原材料——F材料 85000 工业企业会计>>第四章>>第二节
例 题 【例4-8】接【例4-7】,上述购入的F材料于次月收到发票账单,货款80000元,增值税进项税额13600元,对方代垫运杂费1000元,已用银行存款付讫。 借:原材料——F材料 81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3600 贷:银行存款 94600 工业企业会计>>第四章>>第二节
例 题 (4)货款已经预付,材料尚未验收入库 【例4-9】根据与南方钢厂的购销合同规定,东方公司为购买G材料向南方钢厂预付400000元货款的80%,计320000元,已通过汇兑方式汇出。 借:预付账款——东方钢厂 320000 贷:银行存款 320000 工业企业会计>>第四章>>第二节
例 题 【例4-10】接【例4-9】,东方公司收到南方钢厂发运来的G材料,已验收入库。有关发票账单记载,该批货物的货款400000元,增值税68000元,对方代垫运杂费2000元,所欠款项以银行存款付讫。 ①材料入库时: 借:原材料——乙材料 402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68000 贷:预付账款——东方钢厂 470000 ②补付货款时: 借:预付账款——东方钢厂150000 贷:银行存款 150000 工业企业会计>>第四章>>第二节
二、原材料采用实际成本核算 (二)原材料的总分类核算 2.原材料发出的核算 (1)原材料发出的计价方法 采用实际成本计价时,由于原材料购入的时间和地点不同或存货生产的时间不同,同种类但不同批次原材料成本往往不一致。 工业企业会计>>第四章>>第二节
二、原材料采用实际成本核算 (二)原材料的总分类核算 ①先进先出法 先进先出法是指以先购入的原材料先发出为假设条件,对发出原材料进行计价的一种方法。具体做法是:收入原材料时,逐笔登记收入原材料的数量、单价和金额;发出原材料时,按照先购入先发出的原则逐笔登记原材料的发出成本和结存金额。 工业企业会计>>第四章>>第二节
例 题 图表4-7 日期 摘要 数量(件) 单价(元/公斤) 金额(元) 3月1日 期初结存 800 10 8000 4日 发出 400 8日 购入 600 11 6600 12日 发出 500 18日 购入 700 11.50 8050 20日 发出 400 27日 发出 300 【例4-11】某企业2008年3月份C材料的期初结存、本期购入和发出情况如所示。 要求:采用先进先出法计算发出原材料成本和结存原材料成本,并登记原材料明细账。 工业企业会计>>第四章>>第二节
例 题 根据图表4-7资料,采用先进先出法登记的原材料明细账如图表4-8所示。 图表4-8 原材料明细账 工业企业会计>>第四章>>第二节
二、原材料采用实际成本核算 (二)原材料的总分类核算 ②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 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是指根据期初结存和本期收入原材料的数量和金额,于月末一次计算原材料的加权平均单价,以此作为计算本期发出原材料成本和期末结存原材料成本的一种方法。 工业企业会计>>第四章>>第二节
期初结存材料实际成本+本期收入材料实际成本期初结存材料实际成本+本期收入材料实际成本 加权平 均单价 = 期初结存材料数量+本期收入材料数量 本期发出材料成本=本期发出材料数量×加权平均单价 期末结存材料成本=期末结存材料数量×加权平均单价 或=期初结存材料成本+本期收入材料成本-期末结存材料成本 二、原材料采用实际成本核算 (二)原材料的总分类核算 ②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 工业企业会计>>第四章>>第二节
例 题 【例4-12】,某企业2008年3月份C材料的期初结存、本期购入和发出情况如图表4-7所示。 要求:采用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计算发出原材料成本和结存原材料成本,并登记原材料明细账。 工业企业会计>>第四章>>第二节
例 题 加权平均单价 =(800×10+600×11+700×11.5)÷(800+600+700) ≈10.79(元) 月末结存材料实际成本=500×10.79=5395(元) 本月发出材料实际成本 =800×10+(600×11+700×11.5)-5395 =17255(元) 图表4-9 原材料明细账 工业企业会计>>第四章>>第二节
二、原材料采用实际成本核算 (二)原材料的总分类核算 ③移动平均法(也称移动加权平均法) 是指在每次收入材料以后,就根据本批收入原材料的数量、实际成本和原账面结存原材料的数量、成本,重新计算一个加权平均单价作为为材料发出单价,并据此计算每次发出原材料成本及每次发出原材料后结存原材料成本的一种方法。 工业企业会计>>第四章>>第二节
本次收入前结存材料实际成本+本次收入材料实际成本本次收入前结存材料实际成本+本次收入材料实际成本 移动加权平均单价 = 本次收入前结存材料数量+本次收入材料数量 本次发出材料成本=本次发出材料数量×移动加权平均单价 期末结存材料成本=期末结存材料数量×移动加权平均单价 或=期初结存材料成本+本期收入材料成本-期末结存材料成本 二、原材料采用实际成本核算 (二)原材料的总分类核算 ③移动平均法(也称移动加权平均法) 工业企业会计>>第四章>>第二节
例 题 【例4-13】某企业2008年3月份C材料的期初结存、本期购入和发出情况见图表4-7。 要求:采用移动加权平均法登记原材料明细账。 图表4-10 原材料明细账 工业企业会计>>第四章>>第二节
二、原材料采用实际成本核算 (二)原材料的总分类核算 ④个别计价法 个别计价法是指每次发出原材料的实际成本按其购入时的实际成本分别计价的一种方法。 采用这种方法,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原材料必须分批次存放,而且有明显的标志可以识别;二是必须有详细的记录,包括原材料的品种规格、入账时间、单位成本等。 工业企业会计>>第四章>>第二节
二、原材料采用实际成本核算 (二)原材料的总分类核算 (2)原材料发出的核算 工业企业材料收发业务非常频繁,如果逐笔进行总分类核算,则工作量太大。为了简化核算手续,平时根据发料凭证逐笔登记材料明细账,以反映各种材料的收发和结存情况,月末将领料单、限额领料单等发料凭证进行汇总,并按领用部门和用途,编制“发料凭证汇总表”格式如见图表4-11所示,据以进行原材料发出的总分类核算。 工业企业会计>>第四章>>第二节
例 题 【例4-14】月末,东方公司2008年3月份根据本月“领料单”、“限额领料单”等,编制“发料凭证汇总表”如图表4-11所示。 工业企业会计>>第四章>>第二节
例 题 工业企业会计>>第四章>>第二节
例 题 ①结转发出材料成本: 借:生产成本——一车间 327000 生产成本——二车间 482890 制造费用——一车间 23000 制造费用——二车间 37000 制造费用——辅助生产车间 48000 管理费用 12000 在建工程 58000 其他业务成本 36000 贷:原材料 1023890 工业企业会计>>第四章>>第二节
例 题 ②结转工程领用的原材料的进项税额: 借:在建工程9860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9860 工业企业会计>>第四章>>第二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