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9

创新型培养模式 促教师专业发展

创新型培养模式 促教师专业发展. 张民选 上海师范大学 mxzhang@shnu.edu.cn 2004.5. 研究教师专业发展问题的起源. 1986 年以前我主要是一个中小学教师 1987-99 年我主要是一个 “ 说客 ” 1999 年以后我成为一个 “ 双肩挑 ” 的校长 管理的是一所:著名、但条件很差的实验学校、 以 “ 充分发展每个学生潜能 ” 为宗旨的学校、 师资队伍不稳定、不适应的学校、

meriel
Download Presentation

创新型培养模式 促教师专业发展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创新型培养模式 促教师专业发展 张民选 上海师范大学 mxzhang@shnu.edu.cn 2004.5.

  2. 研究教师专业发展问题的起源 • 1986年以前我主要是一个中小学教师 • 1987-99年我主要是一个“说客” • 1999年以后我成为一个“双肩挑”的校长 • 管理的是一所:著名、但条件很差的实验学校、 以“充分发展每个学生潜能”为宗旨的学校、 师资队伍不稳定、不适应的学校、 培养“学者型”教师的学校。 • 过程中,我发现:专家讲座逐渐失去吸引力 学校科研第一线教师参与不足

  3. 新理念、新模式的基本内涵 • 专业和终身专业发展的内涵 • 教师生涯的群体性基本发展阶段 • 教师生涯的个体性可选发展路向 • 营造“跨越边界的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 • 以对教师发展的理解,建构“接受习得、探究发现、体验分享”三位一体教师专业发展模式 • 寻找有效策略,积累集体知识和智慧,建设“教师专业发展学校”

  4. 实践以理论知识为依据 大专以上学历 工作过程需要专业判断与专业自主权 资格需经评审 知识不断更新 社会价值 实践以操作经验为基础 学徒培训 工作过程重复、固定、熟练为特征 资格易于获得 工艺熟练、精巧 谋生价值 专业与职业Profession vs Vocation

  5. 教师终生专业发展的阶段 • 定依据 阶段1 阶段2 阶段3 阶段4 阶段5 阶段6 • 年龄 Sikes 21-28岁 28-33 30-40 40-50 50-55 55以上 • 年资 • Huberman 第1-3年 4-6年 7-18年 19-30年 31-40年 • 存活 稳定 试/行 平静/保 退出期 • Burden 1/存活 2-4/适应 5/成熟期 • Uhruh/ 1-5年 6-15年 16年以上 • Turner 初任期 安全期 成熟期 • Kare 1-2/存活 3/强化 4/更新 5/成熟期 • 发展需要 • Bents/Howey 依赖权威 质疑探索 组织方案 分享关注 • Kregorc 形成期 成长期 成熟期 全功能专业 • Fuller/Bown 职前关注 生存关注 情景关注 学生关注

  6. 群体发展特征:教师专业生涯 1. 职前教育期: 入职以前 了解专业工作 2. 入门见习期: 1-2年 形成专业行为 3. 成长建构期: ~2-7年 建构理念风格 4. 专业挫折期: ~5-12年 摆脱生活专业困境 5. 稳定更新期: ~10-25年 打破超稳定结构 6. 消退离岗期: ~退休前5年 没有“多余的人”

  7. 教师个体专业发展路向 退 休 资深教师 专家教师 行政人员 科研人员 转业人员 工作 与 学习 师范生 调入教师 大学生

  8. 谁提供发展机会? 教师专业发展的服务机构 大学 专职机构 学校 家庭 其他 学会

  9. 教师专业发展载体 机构 载体 优势 劣势 大学 学历课程 本位性知识,晋级 与教育教学联系欠紧密 大学 教育培训 条件性知识、改善工作 容易留于形式 专职机构 教育培训 执行教育行政指令 难以针对教师个体 专业学会 短期培训活动 主题性强、自愿参与 随意性强、零散 学校 师徒帮带 针对性强、改善教学 “科学性”不足 学校 教研组活动 同伴互助、针对性强 “科学性”不足 学校-家庭 自修自学 个别化 不易坚持 学校-大学 合作研究 发现性、科学性 资源有限、增加负担

  10. 教师专业发展三位一体的新模式 接受习得性学习 研究发现性学习 交流分享性学习

  11. “三位一体”的功能 • 接受习得——新理论、新信息、新技术 • 探究发现——发现隐性的专业知识和才能 (自身、学生、课程教学,等) • 交流分享——使隐性知识显现(得到表述)、 明晰、系统成为“组织和公共知识”

  12. 教师专业发展策略、方法与活动  教师生活史研究 • 成长档案 • 课后小结 • 全息分析 • 学科研究  四课活动 • 教研组分享与发展 • 组织知识累聚

  13.  教师生活史研究 2 自传法和合作自传法 (Butt,R.) 重点:1)当前的工作(内容/环境) 2)常用的方法/对象/理念; 3)成功的和有趣的经验; 4)困惑的问题、违背常理的现象 合作:1)清理/呈现 2)剖析与建议 3)分享 4)制定专业发展计划

  14.  教师成长记录(档案袋) • 备课笔记 • 课后小结 • 公开课、研究课录音录象带、光盘 • 论文 • 课件 • 作品 • 奖状 • 每学期(学年一次)阅读分析上述档案,小结自己的专业成长

  15. 课后小结的课型选择 • 课型 精心准备,获得成功 精心准备,不如人意 毫无准备,喜出望外 屡试不爽,渐成定势 屡试屡败,困惑不解

  16. 教研组:在分享中发展 • 教师专业发展月 1) 确定教研组 2)由教师确定专业发展主题 3)聘请专家—研讨、读书 4)就主题撰写个人心得体会 5)教研组交流、归纳、理论化 6)教研组专业发展报告 7)在全校交流,发表作品

  17. 学习型组织:教师专业发展学校 要使每个孩子都得到充分发展,就要使教师得到专业发展; 要使每个教师都得到专业发展,就要使教师发现隐性的知识; 要使每个教师都能够发现隐性知识,就要使学校成为专业发展的学校。

  18. 学习型组织:发现、积累和运用集体知识 例1:积累培养新教师的知识 第一步:教导主任写出100个问题 第二步:撰写解答问题的建议 第三步:在教师中征集建议 第四步:将问题分类 第五步:将问题建议分月交给新教师 第六步:分月与新教师分享

  19. 理论是灰色的,生命之树常青。 谢谢!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