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0 likes | 485 Views
“ 动物疫病防控技术和产品创制与生产应用”. 引进国外智力成果示范推广基地 情况介绍. 汇报提纲. 一、动物疫病防控在国民经济中地位 二、动物疫病防控技术与产品创制与生产应用的重要性 三、建立 “ 动物疫病防控技术和产品创制与生产应用 ” 引智基地的必要性 四、 “ 动物疫病防控技术和产品创制与生产应用 ” 基地依托单位基本情况 五、引智成果与突出贡献 六、基地工作目标. 一、动物疫病防控在国民经济中地位. 1. 动物疫病严重危害我国养猪业 我国是养殖业大国,年养猪约 10 亿头,占世界养猪总量的 50 %,但出口不足千分之一,主要是因为动物疫病问题。
E N D
“动物疫病防控技术和产品创制与生产应用” 引进国外智力成果示范推广基地 情况介绍
汇报提纲 一、动物疫病防控在国民经济中地位 二、动物疫病防控技术与产品创制与生产应用的重要性 三、建立“动物疫病防控技术和产品创制与生产应用”引智基地的必要性 四、“动物疫病防控技术和产品创制与生产应用”基地依托单位基本情况 五、引智成果与突出贡献 六、基地工作目标
一、动物疫病防控在国民经济中地位 1.动物疫病严重危害我国养猪业 • 我国是养殖业大国,年养猪约10亿头,占世界养猪总量的50%,但出口不足千分之一,主要是因为动物疫病问题。 2.细菌性疾病危害日益加剧 • 动物细菌性疾病危害加剧,病毒与细菌,细菌与细菌之间的多重感染、混合感染严重困扰着我国养殖业健康发展。动物产品的微生物污染和抗生素等药物残留量超标,成为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要根源,直接威胁人民健康。 3.人畜共患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 • 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人类活动以及全球气候的变化,使人类与自然界原有的病原携带生物的接触增加,病原体原有种间屏障不断降低,并被逐步打破,动物疫病对人类的威胁越来越大。 • 60%的人传染病来源于动物,50%的动物传染病可以传染给人。
胸膜肺炎放线杆菌与副猪嗜血杆菌危害日益加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与副猪嗜血杆菌危害日益加剧 • 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和副猪嗜血杆菌是当前猪呼吸道主要病原菌。 • 血清型众多,至少有15个血清型。 • 发病率和死亡率极高,达到50%以上,发病仔猪迅速死亡。 • 慢性感染平均日增重下降高达33%,饲料报酬降低25%。 • 临床上用药混乱,导致细菌出现严重的耐药性。 • 由于众多血清型之间缺乏交叉免疫保护作用,给免疫预防带来了很大困难,急需寻求新的技术和产品。
狂犬病防治任重道远 狂犬病是一种古老的人兽共患传染病,严重损伤神经系统。一旦发病,没有任何治疗方法。我国是世界上狂犬病流行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动物是唯一传播来源,在我国95%的狂犬病患者是经狗传播的,其次是猫和野生动物; 控制动物狂犬病,是控制以致消灭人狂犬病的唯一方法。
二、动物疫病防控技术与产品创制与生产应用的重要性二、动物疫病防控技术与产品创制与生产应用的重要性 •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畜牧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到2010年我国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38%,已成为农业经济产业中的重要支柱产业。 • 历史已经证明,诊断技术与疫苗的免疫预防或治疗仍然是保障动物健康和畜产品安全最重要的技术手段。 • 建设“动物疫病防控技术和产品创制与生产应用”引智示范推广基地,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建设性地吸收新技术、创制新产品、培养人才、吸纳资金,增强我国动物疫病的防控能力,有效阻断动物疫病的暴发、流行和向人传播,是保障我国畜牧业健康发展和人民身体健康的迫切需要。
三、建立“动物疫病防控技术和产品创制与生产应用”引智基地的必要性三、建立“动物疫病防控技术和产品创制与生产应用”引智基地的必要性 • 我国动物疫病防控水平与欧美等世界发达国家相比,在动物疫病防控技术和产品创制与生产应用等方面存在明显差距。 • 通过建立国家“动物疫病防控技术和产品创制与生产应用”引智基地,进一步加快学习先进国家动物疫病防控技术和措施,引进新的技术、产品和人力资源,加快我国动物防控技术和产品的研究和新产品推广步伐,促进我国养殖业健康快速的发展。
四、“动物疫病防控技术和产品创制与生产应用”基地依托单位基本情况四、“动物疫病防控技术和产品创制与生产应用”基地依托单位基本情况 • “动物疫病防控技术和产品创制与生产应用”引智基地依托华中农业大学农业微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农业部动物疫病与人畜共患传染病重点开放实验室、湖北省预防兽医学重点实验室。 • 科研实力雄厚,成果丰硕,在动物疫病防控技术和产品研制与生产应用上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优势 。
基地建设的四大优势 1.人才方面:具有一流的学术带头人,人员结构合理的高素质科研、推广队伍。 2. 技术方面:技术力量雄厚,获得新兽药注册证书11个,授权专利8个,获国家重点新产品3项 3.支撑平台方面:农业微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科前动物生物制品有限责任公司“规模化猪场疾病控制与净化研讨会”的猪病防控交流平台 4.国际合作方面:具有良好的国际交流和合作基础
优势之一:一流的学术带头人陈焕春院士 • 中国工程院院士 • 农业微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 973计划首席科学家 • 教育部创新团队带头人 • 国务院突发事件应急专家委员会委员、科技部禽流感攻关研究总体专家组组长、农业部咨询专家委员会委员 •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理事长、中国微生物学会副理事长
获得“十一五”国家科技计划执行突出贡献奖 获得新中国60年畜牧兽医科技贡献奖(杰出人物)
获得“何梁何利基金” 获得“中华农业英才奖”
优势之二:雄厚的技术力量 华中农业大学是我国动物疫病基础科学研究、动物生物制品研发、疫病的综合防控等综合研究力量最强的单位之一。 华中农业大学动物传染病学实验室现有研究人员21人,教授8人,副教授7人,博士生导师7人。其中工程院士1人,千人计划1人,二级和三级岗教授各1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5人。 团队中45岁以下18人,60%以上人有在美国、英国、德国、澳大利亚和新加波等国留学1年以上经历,具备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能力。 目前每年有100多名研究生在校从事动物病原的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
优势之三:优良的支撑平台 • 拥有“农业微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技术研究和设备支撑平台 • “武汉科前动物生物制品有限责任公司”产品生产应用平台 • “规模化猪场疾病控制与净化研讨会”的猪病防控交流和防控技术及产品推广应用平台
设备条件 • 项目依托的实验室为农业微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动物病原分室、农业部动物疫病与人畜共患传染病重点开放实验室、湖北省预防兽医学重点实验室。 • 建立了良好的科研平台,实验室现有设备总值3000多万元。
硬件设施基础 • 目前拥有2400平方米的研究室,正在建设一座12000平方米的研究大楼(武汉博科大楼),目前已奠基,预计2011年底建成投入使用。 • 300m2的动物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
在武汉生物产业基地圈地135亩新建生物制品产业化基地(已开工)在武汉生物产业基地圈地135亩新建生物制品产业化基地(已开工) 武汉科前GMP 生物制品车间
优势之四:坚实的国际合作基础 • 与美国、英国、德国、澳大利亚等国建立了合作关系,在动物疫病防控技术和产品创制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 主办了第四届亚洲猪病学术会议; • 成立了中英动物育种与疾病防治技术研究联合实验室。
与英国Glasgow University签署合作协议(Wuhan, 2007) 与法国蒙波利尔大学、马赛大学谈双边合作(法国, 2008) Shafiqul I.Chowdhury (Louisiana State University USA)来实验室讲学 Dr. Langford (Imperial College UK) 来实验室讲学
建立了中英动物育种与疾病防治技术研究联合实验室建立了中英动物育种与疾病防治技术研究联合实验室 中英联合实验室签字仪式
五、引智成果及突出贡献 • 引进了副猪嗜血杆菌15个标准菌株及培养技术 • 引进了胸膜肺炎放线杆菌15个标准菌株及培养 • 引进了狂犬病灭活疫苗制备毒株和疫苗制备技术。 • 华中农业大学在动物疫病研究和应用上取得丰硕成果
利用引进技术,研制了副猪嗜血杆菌灭活疫苗,获得国家二类新兽药注册证书利用引进技术,研制了副猪嗜血杆菌灭活疫苗,获得国家二类新兽药注册证书
利用引进技术,研制了胸膜肺炎放线杆菌三价灭活疫苗,获得国家三类新兽药注册证书利用引进技术,研制了胸膜肺炎放线杆菌三价灭活疫苗,获得国家三类新兽药注册证书 • 与国内多家企业签订合作服务协议
目前,我们已经生产了8700万头份疫苗,在全国主要养殖场进行使用,产生直接经济效益达到28500万元,间接经济效益亿元以上。一定程度上有效地预防和控制我国副猪嗜血杆菌和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病。目前,我们已经生产了8700万头份疫苗,在全国主要养殖场进行使用,产生直接经济效益达到28500万元,间接经济效益亿元以上。一定程度上有效地预防和控制我国副猪嗜血杆菌和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病。 • 同时,促进了其分子生物学的研究,目前构建了基因缺失的疫苗株,为今后更加有效的预防控制动物细菌性疾病提供坚实的基础,有利于我国动物 我国动物疫病的防控。
取得的丰硕成果 • 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 • 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 • 湖北省科技发明二等奖2项; • 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 • 获得新兽药证书13个; • 获得国家重点新产品证书4项; • 获得发明专利16项; • 获得转基因安全证书16个。
六、基地工作目标 • 加大副猪嗜血杆菌和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灭活疫苗等动物疫病防控技术和产品的推广力度。 • 创制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和副猪嗜血杆菌基因缺失疫苗与配套的鉴别诊断试剂盒等动物疫病防控新技术与产品,同时加强与国外合作逐步把我们的科研成果推向国际,开拓国际市场。 • 研究适合我国不同规模和养殖模式下动物疫病防控技术和方案,实现“少打针、少用药、环境友好、绿色健康养殖”动物疫病防控模式。 • 引进狂犬病新的疫苗毒株,研制更高效的疫苗并实现产业化。 • 加强与国际合作与交流,引进高水平的动物疫病病原研究的人员与技术。
我们将在国家外国专家局的指导下,努力把引智基地建设好,为我国的农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我们将在国家外国专家局的指导下,努力把引智基地建设好,为我国的农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