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 likes | 386 Views
化学化工学院 梁少俊 E-mail: lsj@mailbox.gxnu.edu.cn. 络合滴定实验. 铋 、 铅含量的连续测定.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原理 三、主要试剂和仪器 四、实验步骤 五、数据记录和结果处理 六、注意事项 七、思考题.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用 EDTA 进行连续滴定的方法; 2. 掌握用锌片标定 EDTA 的 方法; 3. 了解通过控制溶液酸度提高络合滴定选择性的原理。. 二、实验原理. 1 . 金属离子准确滴定判别式.
E N D
化学化工学院 梁少俊 E-mail: lsj@mailbox.gxnu.edu.cn
络合滴定实验 铋、铅含量的连续测定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原理 三、主要试剂和仪器 四、实验步骤 五、数据记录和结果处理 六、注意事项 七、思考题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用EDTA进行连续滴定的方法; 2. 掌握用锌片标定EDTA的方法; 3.了解通过控制溶液酸度提高络合滴定选择性的原理。
二、实验原理 1. 金属离子准确滴定判别式 lg(K'MYcMsp) ≥6 ( ΔpM'=±0.2,Et≤0.1%) lg(K'NYcNsp) ≥6 ( ΔpN'=±0.2, Et≤0.1%) 2. 分别滴定判别式 Δlg(Kcsp)=lg(KMYcMsp)- lg(KNYcNsp) ≥5 ( ΔpM'=±0.2,Et终点误差Et≤0.3%) 滴定体系满足上述条件时,只要有合适的指示M离子终点的方法,则在M离子的适宜酸度范围内,都可准确滴定M离子,而共存的N离子不干扰。若M和N离子均符合准确滴定判别式,则可连续分别滴定M和N离子。
实验原理 3. 提高络合滴定选择性的途径 (1)控制溶液酸度 (2)采用掩蔽方法 (3)选择其它滴定剂(如EGTA等) 4. Pb2+、Bi3+混合离子滴定原理 在本实验中,lgKBiY=27.94,lgKPbY = 18.04,设离子的浓度均为0.01mol·L-1,则 Δlg(Kc)= lg(KBiYcBisp) -lg(KPbYcPbsp) >>5 故可准确分别滴定Bi3+,而Pb2+不干扰。 lg(KPbYcPbsp) >>6 故可连续准确滴定Pb2+。
实验原理 连续滴定的方法: 在Bi3+、Pb2+混合液中,先调节溶液pH≈1,以二甲酚橙为指示剂,用EDTA滴定Bi3+;然后调pH=5~6,用EDTA滴定Pb2+。 终点颜色变化均为由紫红色变为黄色。 pH≈1时 Bi3++ XO = Bi3+-XO Bi3++ H2Y2- = BiY- + 2H+ H2Y2- + Bi3+-XO= BiY- + XO pH=5~6 Pb2++ XO = Pb2+-XO Pb2++ H2Y2- = PbY2- + 2H+ H2Y2- + Pb2+-XO= PbY2- + XO
5. EDTA标准溶液的标定 基准物质为锌片;二甲酚橙为指示剂;滴定酸度pH=5~6。 Zn2++ XO = Zn2+-XO Zn2+ + H2Y2- = ZnY2- + 2H+ H2Y2- + Zn2+-XO= ZnY2- + XO 分析结果计算公式:(请自拟)
二甲酚橙属于三苯甲烷类显色剂,易溶于水,它有七级酸式解离,其中H7In至H3In4-呈黄色,H2In5-至In7-呈红色。由于各形式的浓度随溶液酸度而变化,所以溶液的颜色也随酸度而变化。在pH<6.3时呈黄色,pH﹥6.3时呈红色。二甲酚橙属于三苯甲烷类显色剂,易溶于水,它有七级酸式解离,其中H7In至H3In4-呈黄色,H2In5-至In7-呈红色。由于各形式的浓度随溶液酸度而变化,所以溶液的颜色也随酸度而变化。在pH<6.3时呈黄色,pH﹥6.3时呈红色。 由于二甲酚橙与金属离子形成的络合物呈红色,故二甲酚橙适用的pH范围是<6.3。有色络合物的稳定性小于金属离子和EDTA所形成的络合物。 6. 二甲酚橙指示剂
三、主要试剂和仪器 (1)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Na2H2Y·2H2O,Ar=372.2) (2)锌片,纯度为99.99% (3)二甲酚橙: 2g/L (4)六亚甲基四胺溶液:200g/L 。 (5)HCl溶液: (1+1) (6)Pb2+-Bi3+混合液: 含Pb2+, Bi3+各约0.01mol·L-1,称取Pb(NO3)2 33g,Bi(NO3)3 48g,将他们加入含312mLHNO3 的烧杯中,在电炉上微热溶解后,稀释至10L。
主要仪器 分析天平、台秤、电炉、烧杯、玻璃棒、表面皿、酸式滴定管、移液管、锥形瓶、容量瓶、试剂瓶、称量瓶、洗瓶等。
四、实验步骤 • 0.01mol·L-1EDTA标准溶液的配制 • 在台秤上称取2.0g EDTA二钠盐于200mL烧杯中,加水 • 溶解后,移入聚乙烯塑料瓶中,再加水稀释至500 mL。
2. 锌标准溶液的配制 基准锌片 1+1HCl6mL 准确称取 小烧杯 完全溶解 0.16~0.17g 盖上表面皿 定量转入 去离子水 250mL容量瓶 定容至刻度线,摇匀 计算锌标准溶液的浓度
3. EDTA标准溶液浓度的标定 25.00mL 移取Zn2+标准溶液 锥形瓶 加2滴二甲酚橙 调pH=5~6 用EDTA滴定 滴加六亚甲基四胺至紫红色,再过量5 mL 终点 紫红色变为黄色 平行滴定3次,计算EDTA标准溶液的浓度。
4. Bi3+-Pb2+混合液的连续测定 25.00ml 锥形瓶 移取Bi3+- Pb2+混合液 2滴二甲酚橙 紫红色变为黄色 用EDTA滴定 Bi3+终点 补加3滴二甲酚橙 调pH=5~6 用EDTA滴定 滴加六亚甲基四胺至紫红色,再过量5 mL 平行测定三次,计算混合液中Bi3+、 Pb2+的含量(g ·L-1) 紫红色变为黄色 Pb2+终点
五、数据记录及处理 1. EDTA标准溶液浓度的标定(MZn=65.39)
数据记录及处理 2. Bi3+的测定 (MBi=208.98)
数据记录及处理 3. Pb2+的测定(MPb=207.2)
六、注意事项 • 1. 锌片要完全溶解后才能转入容量瓶。 • 在测定Bi3+和Pb2+时一定要注意控制溶液的pH条件。 Bi3+、Pb2+混合试液的pH已接近1,故滴定Bi3+时不用再调节酸度;滴定Pb2+时用六亚甲基四胺缓冲溶液控制pH=5~6。 • 3. 每次滴定均要从“0.00mL”开始,以减少读数误差。 • 注意观察滴定终点的颜色变化。
七、思考题 1. 本实验中,能否先在pH=5~6的溶液中测定Pb2+和Bi3+的总量,然后再调节pH≈1时测定Bi3+的含量? 2. 为什么不用NaOH, NaAc或NH3H2O,而用六亚甲基四胺调节pH到5~6? 3. 本次实验中能否用以CaCO3为基准物质标定EDTA?
下次实验项目 过氧化氢含量的测定 请课后预习有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