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4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 教学中的汉字、词汇教学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 教学中的汉字、词汇教学. 北京师范大学汉语文化学院 张和生 2012 年 8 月 15 日. 讨论面向海外学习者的汉字、词汇教学重点需要解决三个个问题. 一、 为什么要强调文字、词汇教学 二、汉字、汉语词汇有哪些基本知识 三、文字、词汇教学包括哪些内容、哪些技巧 (我们以汉语词汇为主,兼及汉字). 一、 为什么要强调词汇教学?. 讨论: 1.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会涉及哪些内容? 2. 不同教学内容对交际的影响程度各有多大?.

Download Presentation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 教学中的汉字、词汇教学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中的汉字、词汇教学 北京师范大学汉语文化学院 张和生 2012年8月15日

  2. 讨论面向海外学习者的汉字、词汇教学重点需要解决三个个问题讨论面向海外学习者的汉字、词汇教学重点需要解决三个个问题 一、 为什么要强调文字、词汇教学 二、汉字、汉语词汇有哪些基本知识 三、文字、词汇教学包括哪些内容、哪些技巧 (我们以汉语词汇为主,兼及汉字)

  3. 一、 为什么要强调词汇教学? 讨论: 1.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会涉及哪些内容? 2. 不同教学内容对交际的影响程度各有多大?

  4. 词汇教学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中的重要性 1. 词汇以外各语言各要素对交际的影响

  5. 语音偏误与语音教学举例 声母: 老师你真胖(印尼)他的仆人回国了(韩国) (中国方言举例:z、c、s/zh、ch、sh;x/h;q/k; j/g) 韵母: 我爸爸也喜欢qi cha 我去首都剧场(日本) (中国方言举例) 声调:我问你 我和他同窗 我麻烦了 我要主食(美国) (“抽、愁、丑、臭” 的故事) 逻辑重音: 他有的是钱。 你怎么告诉他呀?

  6. 语法偏误与语法教学举例 她写汉字得很漂亮。 (情态补语) 我在学校东门见面你。 (离合词) 我学习汉语三年在美国。(状语位置) 我没吃饭了。 (“了” 的用法) 我要回去房间。(趋向补语) 他汉语比我很好。(比较句) 他把饭没有吃完。(把字句)

  7. 汉字偏误与汉字教学举例 误写:近似偏旁造成的偏误 不习惯汉字笔画造成的书写偏误 “木棍” 与“白肚皮” 误读:新婚 游览 京剧——语素教学的重要性 误解:不了解汉字构形理据造成的困扰 ——对俗文字学的取舍

  8. 文化因素举例 您的贵姓? 你家才着火呢! 愚公移山 粉墨登场

  9. 2. 词汇对交际的影响 从语言的本质看 从第二语言学习的角度看 从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角度看

  10. 二、汉字、汉语词汇有哪些基本知识 讨论: 1. 什么是字?什么是词?什么是词汇? 2. 外国学习者该掌握多少词?哪些词?

  11. 一、字、词、词汇概说 汉字的属性 汉语所使用的文字是表意文字,是形音义的 结合体。。一个汉字可以表示一个词,一个语素, 或只表示一个音节。 一个字记录一个词: 人、走、美、也 …… 一个字记录一个语素:民、习、愉 …… 一个字记录一个音节:咖、啡、犹、豫 …… 英语:一组字母拼出音节,几个音节构成一个词

  12. 汉字造字方法——六书 “六书”是指前人总结出的汉字的六 种造字法则,包括:象形、指事、会意、 形声、转注、假借。 其中前四书具体分析了汉字的形体与 所记录的字义之间的关系。

  13. 六书(前四书) 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     ‘月’是也。日 月 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可见,‘上’、     ‘下’是也。 上 下 形声: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    ‘河’是也。 江 河 会意: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㧑,‘武’、    ‘信’是也。 武 信

  14. “ 六书 ” 举例 象形:日、月、山、木、人、牛、马、羊 日、月、山、木、人、牛、马、羊 指事:上、下、甘、寸、刃、本、末、朱 上、下、甘、寸、刃、本、末、朱

  15. 会意:尖、休、牧、泪、取、初、北、烦 尖、休、牧、泪、取、初、北、烦 形声:蝉、芳、柳、江、河、湖、轮、辆 蝉、芳、柳、江、河、湖、轮、辆

  16. 汉语教师为什么要了解“六书”? (1)“六书”揭示了汉字的本质特征。 (2)“六书”描述了汉语词与汉字之间的特殊关系。 (3)了解“六书”才能准确回答有关词义 的各种问题。   举例:“即”与“既” 即 既

  17. 汉语里有没有“词”?怎么区分“字”、“词”、“词组”?汉语里有没有“词”?怎么区分“字”、“词”、“词组”? 牛肉 / 鱼肉 桶 / 水桶 / 塑料桶 白天鹅在水里游泳。 尊重人才是最重要的。 帮助没有取得文凭的和尚未到要求的干部。

  18. 当代学者对“词”的界定 王力:词是“语言的最小的意义单位。” 刘泽先:词是“拼音文字里经常连写在一起的一 组字母。” 邢福义 “定词基准”:两个音节单位划归合成词 三个音节单位划归短语。 冯胜利:以“音步”定词,1+2 (短语)与 2+1(词) ( 电视机、新书包,手电筒?糖葫芦?) 吕叔湘:词是“语言的最小的独立运用的意义单 位。”

  19. 确定“词”的几个方法 A. 可以单说,可以单独回答问题的是“词”; B. 不可单说,但可作句子主要成分的是“词”; C. “A、B”以外,不能单说,但也不是一个词的一部分,是“词”(如量词、语气词); D. 扩展法,不能插入别的成分,是“词”。 (离合词可以插入其他成分,但后一词素一般不可单用,一般仍可以视为“词”。)

  20. 词 与 词汇 词是语言中最小的独立运用的意义单位。 词汇是语言中词和固定结构的总和。 词汇内部分类,包括: 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 古语词和新词语 口语词汇与书面语词汇 本族词汇和外来语 固定短语(成语、谚语、俗语、歇后语)

  21. 基本词汇——教学中的重点 基本词汇——词汇的根基 普遍性(共时) 稳定性(历时) 能产性(构词基础) 基本词汇是教学中的重点词汇,是汉语教 学的基础。

  22. 新词语——从其兴衰看社会生活 举例: 科技词语 寒暄词语 网络词语

  23. 口语词汇与书面语词汇——熟练使用书面语词汇是中高级汉语水平的体现口语词汇与书面语词汇——熟练使用书面语词汇是中高级汉语水平的体现 如何让表达准确丰富? 如何使表达言简意赅?

  24. 口语与书面语对照举例: 昨天我一不留神着凉了,现在浑身上 下不舒坦,因为我得去医院看大夫,这 两天上不了课。 谢谢老师看得起我,感谢的话我什么也不说了,都在这酒里了。

  25. 口语与书面语对照举例: 我昨日偶感风寒,现周身不适,因需 就医,近日无法上课。 承蒙老师青睐,感激之情尽在不言中。

  26. 几个重要的词汇教学大纲 1. 现有大纲的介绍 《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 (汉办,1992、2001,收词:8822) 甲级 1033 乙级 2018 丙级 2202 丁级 3569

  27. 《国际汉语教学通用课程大纲》 (汉办,2008,收词 :1500) 这1500词与《等级大纲》中甲、乙级词(语) 重合率很高。重合部分占《通用大纲》中1500 常用词的86.9%。

  28. 二、词汇教学包括哪些内容?哪些技巧? 1. 如何解释词义 2. 如何辨析近义词 3. 如何练习词语的搭配 4. 如何扩大学习者的词汇量 5. 如何进行面向儿童的汉语词汇教学

  29. 如何解释词义 ① 释义要准确 (食堂、饭馆,采用、用) ② 要用已知解释未知(推荐、建议、一举两得、蓬头垢面) ③ 释义同时要预测到学习者可能会遇到的语法、 语用问题 (结婚、理发、礼轻情意重、厨师、心甘情愿)

  30. 2. 如何辨析近义词或易混淆词 语义 核心意义 语法(搭配功能) 义素辨析 色彩意义 语用(语体、褒贬) 语法意义 举例:突然/忽然,刚刚/刚才,教师/老师, 厨子/厨师,所有/都

  31. 易混淆词 易混淆词类型: 狭义的近义词 有相同的语素的词(生产、产生;偶尔、偶然) 语音相同或相近的词(长、常;年级、年纪) 字形相近的词(运、远;贝、见;气、汽) 母语与汉语不一一对应的词(羊、绵羊、山羊;hot—热/辣;穿—to wear;ask—问/请;问题——problem)

  32. 专为对外汉语教学服务的词语辨析词典 * 邓守信《汉英汉语近义词用法词典 台北文鹤出版公司,1994 * 马燕华等《汉语近义词词典》 北大出版社,2002 * 刘乃叔等《近义词使用区别》 北语出版社, 2003 * 杨寄洲等《1700近义词语用法对比》 北语出版社,2005

  33. 3.如何练习词语的搭配 注意名量的搭配(把、张、条、位) 注意动宾的搭配(坐电梯、开药方……) 注意离合词的使用(介词的使用) 注意虚词的位置(也、都、既……又)

  34. 扩大词汇量的方法 利用联想扩展(反义词、同类词) 利用上下位词

  35. 上下位词可以分出层级 家具——柜子 厨具——锅 器具 餐具——碗 文具——笔 工具——改锥

  36. 讨论:词本位还是字本位 “整词教学” 举例: 学习 认真 马虎 星期 感冒 愉快 护照 签证 汉字在汉语词汇教学中的作用不可忽视。

  37. 课堂词汇教学的要点与步骤 生词表的处理 发音:领唱——合唱——独唱 词义:用已知解释未知、同义辨析 扩展:反义词、同类词 搭配:忌在讲练中出现生词 语用:适度渗透中国文化

  38. 教学实例 食堂 有点儿 有的是 白菜 饮料 鞋 颜色 白 黑 红 穿 合适 商场 所有 兴趣 见面 骑 打的 晚饭 不见不散 头 疼 恶心 发烧 得(病) 生(病) 陪 比 刚 让 替 劲 医生 开(药) 温差 意思 礼轻情意重

  39. 如何进行面向儿童的汉语词汇教学 游戏与活动(突出教学目标,改造本土游戏) 图片与实物 鼓励与奖励

  40. 教学实例 第一课:我们一起拍皮球,一二三,三二一,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第二课:我们去买水果。有红色的苹果,黄色的香蕉,紫色的葡萄,绿色的西瓜。 第三课:我们的头上有两只眼睛,两个耳朵,一个鼻子一张嘴。

  41. 词汇教学参考 丁迪蒙等:做游戏学汉语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张和生《汉语可以这样教——语言要素篇》 ——商务印书馆,2006 www.quia.com

  42. 汉字教学技巧 (1)利用形声关系 利用形声字中具有形同声旁的汉字字音进 行教学,如:采—菜、踩、彩、睬…… 仑—论、轮、伦、沦、抡…… 青—请、情、清、晴……

  43. (2)偏旁组字法 亻(人)——们、代、休、但、位、传、信 刂(刀)——分、切、別、利、创、刚、则 口(口)——叫、召、号、向、哇、啦、啤 忄(心)——忌、忍、怎、恭、慕、怜、忆 扌(手)——拿、挚、打、扔、把、拦、挑 氵(水)——氽、泉、江、洞、泥、油、泣 灬(火)——灯、災、炎、点、热、烹、照 讠(言)——詹、誉、誓、论、许、计、词

  44. (3)拆字组合法 把合体字拆开,将几个不同的字的部件摆 放在一起,让学生设法把它们拼起来。 如: 亻、口、囗、女、扌、子、玉、夬、 月、日、丁、丩、木、忄、氵、木 可、工、尔…… (可以排列出:你、好、国、明、叫、李、 打、快、河、江……)

  45. (4)添笔画变字法 添一笔: 王、几、人、牛、古、火、休、天、白 添两笔: 力、人、火、中、口、开、令 添三笔: 土、又、青、扌、氵、木

  46. (5)补缺笔法 教师写出笔画不全的字,请学生指出 问题并补正。

  47. (6)猜字谜法 如: “山上有山”, “两人一起走” “ 李字去了木” , “又多了一点儿” “ 一一补足” , “一人在两人之上” (这只是游戏,我们不同意“俗文字学”的主张)

  48. (7)填空格法 第一个字﹣第二个字﹢第三个字﹦第四个字

  49. (8)形声字归类——偏旁记忆法 左形右声:城、诗、试、惧、请 左声右形:战、判、鸠 上形下声:雾、葫、菇、篓 下形上声:想、驾、怒、贷、 内形外声:闷 外形内声:园、囤、術、裏、 ——让学生自己尽量多组字

  50. (9)联网记汉字法 立 阝 月 生 问:中间填一个什么字可以使上下左右都组成一个字?(日)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