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4

真诚的抉择 社会工作价值理念与伦理规范

真诚的抉择 社会工作价值理念与伦理规范. 霍小玲 香港理工大学 二零一一年十月十四日. 内容大纲. 社会工作专业伦理的形成背境 伦理决策与实务工作 内化理念,塑造社工 『 专业人格 』. 社会工作专业伦理的 形成背境. 伦理决策与实务工作. 内化理念,塑造社工 『 专业人格. 社会工作专业伦理的 形成背境. 理念与规范. 使命理想 愿景的想象 终极的目标. 实践的原则 具体行动的指引 风险管理. 社会工作伦理规范的形成过程. ( 一 ) 十九世纪未 -- 社工先锋 (Jane Addams) 等的助人者的人格魅力

Download Presentation

真诚的抉择 社会工作价值理念与伦理规范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真诚的抉择社会工作价值理念与伦理规范 霍小玲 香港理工大学 二零一一年十月十四日

  2. 内容大纲 • 社会工作专业伦理的形成背境 • 伦理决策与实务工作 • 内化理念,塑造社工『专业人格』

  3. 社会工作专业伦理的形成背境

  4. 伦理决策与实务工作

  5. 内化理念,塑造社工『专业人格

  6. 社会工作专业伦理的形成背境

  7. 理念与规范 • 使命理想 • 愿景的想象 • 终极的目标 实践的原则 具体行动的指引 风险管理

  8. 社会工作伦理规范的形成过程 • (一)十九世纪未--社工先锋(Jane Addams)等的助人者的人格魅力 以『父权主义」的框架思维考虑受助者(贫民)的道德意识。 • (二)考虑社会工作者自身的价值取向,更注重实务工作过程的道德抉择。亦转向更多注意社会议题及社工追求的愿景。 • (三)60及70年代更注重伦理守则的用,开始引入及编制应用性的专业伦理守则 1960年美国社会工作人员协会采用了第一套伦理守则 • (四)80年代伦理守则和伦理两难是新的研究议题,大量文献探讨 • (五)1996年审核通过全新的美国社会工作人员协会的『社会工作伦理原则』。

  9. 1996年NASW社会工作伦理原则的内容 • (一)社会工作使命及核心价值 • (二)伦理守则的目的及功能 • (三)伦理原则应用于实务 • (四)155则『伦理标准』(针对工作员个人的操守,伦理责任,面对伦理两难的抉择,及社会工作人员的不当行为等) 参考数据:各地的『伦理守则』及『实务指引』

  10. 价值觀的教授内容 • 六项专业伦理原则 • 七项助人原则 • 沟通的原则

  11. 美国社会工作者协会(NASW)伦理守则 2006-07-11 • 社会工作者协同或代表案主来促进社会正义和社会变迁。"案主"概指那些个人、家庭、团体、组织和社区。社会工作者要敏感于文化及种族的多元性,并致力于终结歧视、压迫、贫穷及其它形的社会不公正。这些活动的形式包括:直接的实务工作、社区组织、督导、咨询、行政、倡导、社会政治行动、政策发展和执行、教育、研究与评估。社会工作者寻求增进人们表达自我需求的能力,同时也追求促使组织、社区和其它社会机构对个人需求与社会问题的回应。 • 社会工作专业的使命立足于一整套核心价值。这些贯穿于社会工作专业历的、为社会工作者所信奉的核心价值,是社会工作独特的目标与发展前的基础

  12. 价值一:服务 • 伦理原则:社会上作者最首要的目标就是帮助有需要的人们,并致力于社会问题的解决。 • 社会工作者应超越个人利益来提供对他人的服务。社会工作者依其专业知识、价值和技术来协助有需要的人们,并致力于社会问题的解决。社会工作者被鼓励在不期望相当经济回报下,自愿地奉献他们部分的专业技能(免费的服务)。

  13. 价值二:社会公正 • 伦理原则:社会工作者要挑战社会的不公正 • 社会工作者追求社会变迁,尤其要协同和代表弱势、受压迫之个人和团体。社会工作者在社会变迁方面首要的努力应着重于:贫穷、失业、歧视及其它形态的社会不公正。这些活动寻求增加对压迫、文化和种族多元性的敏感度和知识。社会工作者致力于确保服务对象能够获得必要的信息、服务、资源、平等的机会,以及在全民决策上有意义的参与。

  14. 价值三:个人的尊严与价值 • 伦理原则:社会工作者尊重个人与生俱来的尊严与价值 • 社会工作者以一种关怀与尊重的态度对待每个人,关注个别差异和文化及种族的多样性。社会工作者促进案主对社会负责的自我决定。社会工作者追求促进案主表达他们自我的需求和改变的能力和机会。社会工作者认识到自己对案主以及广大社会的双重责任。他们寻求能够在符合专业的价值、伦理原则和伦理标准下,实践社会责任,以解决案主利益和广大社会利益间的冲突。

  15. 价值四: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 伦理原则:社会工作者应认识到人际关系的核心重要性 • 社会工作者了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改变的重要工具。社会工作者在助人过程中扮演案主的伙伴角色。社会工作者在有目的的努力之下尝试去增强人际关系,以增强、恢复、维持和促进个人、家庭、社会团体、组织和社区的福祉。

  16. 价值五:正直 • 伦理原则:社会工作者的行为应是值得信赖的 • 社会工作者要始终清醒地意识到专业的使命、价值、伦理原则和伦理标准,并能付之于实践。社会工作者以真诚和负责的行为,去履行其所属组织实践符合伦理的实务工作。

  17. 价值六:能力 • 伦理原则:社会工作者应在自己专业能力的范围内执行业务,并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 • 社会工作者应持续地致力于增加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巧,并运用于实务工作中,社会工作者应鼓舞自己对专业的知识基础有所贡献

  18. 七大原则 • 个别化 • 有目的的情感表白 • 有控制的情绪涉入 • 接纳 • 非判断的态度 • 案主自决 • 守密 贝斯提克(Felix Biestek)的《个案工作关系》

  19. 沟通原则 • 同理、共情 • 无条件的关注 • 接纳 • 尊重…. 罗杰斯:《案主中心治疗法》

  20. 社会工作伦理规范的必要性 • 社工需要一套相关的专业行为指标 • 社工需要针对不同服务对象设计更个别化及处境化的行为指引 • 社工机构需要规范其责任及操守 • 社工机构需要制定『伦理两难』的决策程序 优化服务 保障各利益相关方

  21. 云端 ? 窄路?

  22. 关于社会工作专业价与伦理的课程建议 • 社会工作使命及价值 • 个人价值及专业价值的平衡及协调 • 伦理两难的处境及处理 • 伦理两难与实务工作 • 伦理两难与督导及管理工作

  23. 为何社工在实务过程中常遇有『伦理两难』的困境?为何社工在实务过程中常遇有『伦理两难』的困境? • 专业的特性 『人在情境中』--多维度,多重视角,多个利益相关方

  24. 为何社工在实务过程中常遇有『伦理两难』的困境?为何社工在实务过程中常遇有『伦理两难』的困境? 2.专业工作者

  25. 为何社工在实务过程中常遇有『伦理两难』的困境?为何社工在实务过程中常遇有『伦理两难』的困境? 3. 外在環境:社會政策,制度,結構,資源的矛盾及張力

  26. 伦理决策与实务工作

  27. 内化理念,塑造社工『专业人格』

  28. 我知 • 我能 • 我信 • 我行

  29. 『整全的学习观』 情(价值观/态度) 德 智(知识) 能(技巧)

  30. Whan, M道德实践(智德)‘phronesis’智德是一种从理解到领悟的行动抉择 • 社会工作实务的表达并不是依赖一套熟练的技巧,这是一种理想的实现和道德实践的过程 • 盲目追求科学理性和技术牺牲了人性本质和关系的追寻 • 自我认识尤其重要,因为我们并不单是『实行』 DOING,我们是『活出』BEING一种生活方式和态度

  31. 你真的相信吗?你相信什么?

  32. 我不相信….

  33. 被吓到了 • 没有勇气再继续 • 我真的能从内心接纳他们吗? • 真是的感觉非常不舒服 • 远远的躲开,甚至不愿意多看他一眼 • 内心的矛盾使得我很纠缠 • 不能接纳,想逃避 • 心里不舒服,并有意的抗拒和排斥 • 只是在努力压抑这种拒斥,从而表演的更专业一点 • 不自觉的真实反应让我觉得很羞愧

  34. Student A : 『我看着他,真的被吓到了。我心里一直在为自己打气,但是始终没有勇气再继续。怎么才能继续下去呢?我需要反省自己的感觉,并找到办法…..我很想相信每个人都有存在的价值,但是如何看待他存在的价值呢?……我真的能从内心接纳他们吗?即使接纳他们的存在,那么如何才能反映他们的价值、选择的权利呢?』

  35. Student B : 『我也注意了A院友,内心真是的感觉非常不舒服,远远的躲开,甚至不愿意多看他一眼。心里暗自揣测:那还算是一个确切的人吗?但是内心还有一个声音告诉自己,我是一个社工,一直都相信每一个人都是有价值的,无论疾病、种族……,我要接纳尊重他。内心的矛盾使得我很纠缠,有点双重束缚(double-bind)的感觉,内心觉得不舒服,不能接纳,想逃避;一方面又觉得这样的行为和感受不符合社会工作专业伦理。』

  36. 我相信…

  37. 我们在哪一个时刻觉醒? • 面对重要的抉择 • 经历破碎和崩溃 这是让我们看见和分辨『真实』和『假象』的时 机

  38. 经过实习三,我开始重新认识另一种生命的意义,即“被动价值”的存在。就像开始实习时说的那样,院友们带给我的一定比我带给院友的更多。阿x、阿x、阿x、阿x、阿x是我平时接触最多的院友,也是带给我许多感动的院友。当看到阿x开心的展现自己的能力、阿x信任地用脚钩住我的腿、阿x指着各种东西给我看、…我明白我自己收获了什么,那一幕幕就像电影在头脑中晃动着,那么鲜明、那么生动。想到这些,我的嘴角上扬,我发自内心的微笑。他们的看似简单的动作,带给我的却是永生都难忘的经历。我不再对他们的生命存在有任何的异议,相反,我更加尊重他们的生命存在。经过实习三,我开始重新认识另一种生命的意义,即“被动价值”的存在。就像开始实习时说的那样,院友们带给我的一定比我带给院友的更多。阿x、阿x、阿x、阿x、阿x是我平时接触最多的院友,也是带给我许多感动的院友。当看到阿x开心的展现自己的能力、阿x信任地用脚钩住我的腿、阿x指着各种东西给我看、…我明白我自己收获了什么,那一幕幕就像电影在头脑中晃动着,那么鲜明、那么生动。想到这些,我的嘴角上扬,我发自内心的微笑。他们的看似简单的动作,带给我的却是永生都难忘的经历。我不再对他们的生命存在有任何的异议,相反,我更加尊重他们的生命存在。 • 他们是我的老师,他们是我生命中的重要领航者…他们看似没有做什么,只是对我表达了自己最真实的感情,但是小小的动作和笑容带给我的却是巨大的收获。这就是他们的价值,这也是支撑着许多工作人员和义工尊重他们,不断和他们一起努力为他们谋求更大福祉的动力所在。 • 经过这次实习,我深刻地理解了为什么每个人存在都是有价值的。 版权属香港理工大学应用社会科学系

  39. 我相信:以人为本

  40. 人的需要、人的限制、人的潜能

  41. 力克的故事 NO Limbs NO Limit 有缺欠 无限制

  42. 什么是『更人本』的信念?一个伤残人士的抉择什么是『更人本』的信念?一个伤残人士的抉择 • 人皆有能 • 人活着就有寻找意义的需要 • 只要适当的清移障碍,每个人的优秀潜能必定可以发挥

  43. 相信人自身的能力 • 每个人都是独特、有价值的个体 • 每个人都应被尊重 • 每个人都应该有权利去享受生活 • 每个人都应赋予适切的机会去发展和成长 独立、责任、共同承担

  44. 我相信:助人自助

  45. 『施予者』与受助者的关系

  46. 印度社區婦女護士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