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1

第六章 个性管理

第六章 个性管理. 1. 个性概述 1.1 个性概念. 指一个人在其生理素质基础上和后天环境的共同作用下,通过社会实践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一定倾向和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1.2 个性的基本特点. 1.3 个性的测量. 能力测验 一般能力测验 亦即智力测验。 特殊能力测验 用于测量人的特殊能力倾向。 成就测验 主要用于测量个人经过某种正式教育或训练后,对知识和技能掌握的情况或实际能力的表现情况。 个性测验 主要用于测量性格、气质、兴趣、态度、品德、动机、信念和价值观等方面的个性心理差异特点,亦即个性中除能力以外的部分。 职业测验

melva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六章 个性管理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六章 个性管理

  2. 1. 个性概述1.1 个性概念 指一个人在其生理素质基础上和后天环境的共同作用下,通过社会实践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一定倾向和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3. 1.2 个性的基本特点

  4. 1.3 个性的测量 • 能力测验 • 一般能力测验 亦即智力测验。 • 特殊能力测验 用于测量人的特殊能力倾向。 • 成就测验 主要用于测量个人经过某种正式教育或训练后,对知识和技能掌握的情况或实际能力的表现情况。 • 个性测验 主要用于测量性格、气质、兴趣、态度、品德、动机、信念和价值观等方面的个性心理差异特点,亦即个性中除能力以外的部分。 • 职业测验 这是根据应用的目的而划分出的一类心理测验。 • 诊断测验 目的在于对个人或团体的某种行为问题进行诊断

  5. 2. 能力2.1 能力概述 2.1.1 能力的概念 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顺利完成所必须的个性心理特征。 • 知识 是人类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的过程中所积累的经验,它以思想内容的形式为人所掌握。 • 技能 指通过练习而获得的有意识活动中接近自动化的动作方式和心智活动方式。

  6. 2.1.2 能力的种类 能力可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两种。一般能力是指在一切活动中都须具备的基本能力,即通常所说的智力,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想像力、注意力和思维力等,以思维能力为核心。特殊能力是指人在专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如节奏感、色彩辨别能力等,它们只在特殊活动领域中发挥作用。

  7. 2.1.3 能力的差异 • 能力的类型差异 是人的能力在质的方面的差异。 • 能力发展水平差异 • 能力发展早晚的差异

  8. 2.2 能力差异与管理 • 量材使用,人尽其才 • 双向选择,职能相配 • 科学、客观地进行两项评价 • 全面合理的能力培训

  9. 3. 气质3.1 气质的概念 指表现在人的心理和行为动力方面典型的稳定的个人特点。

  10. 3.2 气质的类型与特征 高级神经活动类型与气质对照表

  11. 3.2 气质的类型与特征 • 多血质 这种人情感丰富、外露但不稳定,思维敏捷但不求甚解,活泼好动、热情大方、善于交往但交情浅薄,行动敏捷、适应力强;他们的弱点是缺乏耐心和毅力,稳定性差,见异思迁。 • 胆汁质 这种人情绪体验强烈、爆发迅猛、平息快速,思维灵活但粗枝大叶,精力旺盛、争强好斗、勇敢果断,为人热情直率、朴实真诚、表里如一,行动敏捷、生气勃勃、刚毅顽强;但这种人遇事常欠思量,鲁莽冒失,易感情用事,刚愎自用。 • 粘液质 这种人情绪平稳、表情平淡,思维灵活性略差但考虑问题细致而周到,安静稳重、踏踏实实、沉默寡言、喜欢沉思、自治力强、耐受力高、内刚外柔,交往适度、交情深厚;但这种人的行为主动性较差,缺乏生气,行动迟缓。 • 抑郁质 这种人情绪体验深刻、细腻持久,情绪抑郁、多愁善感,思维敏锐、想象丰富,不善交际、孤僻离群,踏实稳重、自治力强,但他们的行为举止缓慢,软弱胆小,优柔寡断。

  12. 3.3 气质与管理 • 气质与职业 • 气质与管理教育 • 根据人的气质特征来合理调整班子结构,增强团体战斗力

  13. 4. 性格4.1 性格的概念 是一个人对现实的稳固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中所表现出来的较为稳定的心理特征。

  14. 4.2 性格与气质 • 气质和性格所反映的是人的本质属性的不同侧面: • 气质更多反映个性的自然属性,而性格反映了人的社会属性; • 前者形成多与遗传因素有关,后者则更多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可塑性比前者大。 • 在社会意义的评价上,气质无好坏之分,无论哪种气质类型的人都能取得显著成就; • 而性格则有好坏之分,对事业有显著影响。 • 气质和性格相互影响,密切相关: • 气质可以影响性格的表现方式,使同一性格内容有不同的表现色彩。 • 气质可以影响性格形成的难易和速度。 • 性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调控、掩盖气质,使气质的消极因素得以抑制,积极因素得以发挥。

  15. 4.3 性格结构

  16. 4.4 性格的类型4.4.1 按心理机能分类 英国心理学家A·培因和法国心理学家T·李波按照理智、情绪、意志三种性格特征在性格结构中所占的优势不同,把性格分为理智型、情绪型、意志型和混合型。 • 理智型 即理智占优势的人,这种人能冷静地思考、推理,凡事以理智权衡一切,并以此支配自己的行动。 • 情绪型 即情绪占优势的人。这种人情绪体验深刻,不善于思考,其言谈举止受情绪左右,处理问题时常感情用事。 • 意志型 即意志占优势的人,做事有较明确目标,并能自觉主动地采取行动。 • 混合型 也称中间型,是以上三种类型的过渡类型,如理智一意志型、情绪一理智型等。

  17. 4.4.2 按心理活动的倾向性分类 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按照心理活动倾向于内心世界,还是外部世界,将性格分为: • 内倾型 这种人心理活动倾向于内心世界,一般表现为沉静、多思、孤僻、反应较缓慢,适应环境困难,不喜欢社交活动,爱幻想,对人冷淡,言语少,好羞涩,做事畏畏缩缩。 • 外倾型 这种人的心理活动倾向于外部世界,一般表现为开朗、活泼、善交际、情绪外露,不拘小节,独立性强,易于适应环境,对外界事物关心、感兴趣、进取心强。 • 内外平衡型 这种类型介于内倾型和外倾型之间,属于这种类型的人由内部过渡到外部与由外部过渡到内部都比较容易且平衡。

  18. 4.4.3 按人类社会文化生活形式分类 德国哲学家斯普兰格认为,人类的社会文化生活可分为6种,即理论的、经济的、审美的、社会的、权力的和宗教的。根据人们对这六种文化生活形式价值的不同看法,把性格分为以下六种类型: • 理论型 这种类型的人能冷静而客观地观察事物,依据自己的知识体系来判断事物的价值,以追求真理为生活目的,然而在遇到实际问题时却无法处理。 • 经济型 这种类型的人以经济观点看待一切事物,从实际效果来判断事物的价值,以获得财产、金钱为生活目的。 • 审美型 这种类型的人不大关心实际生活,而从美的角度来判断事物的价值,艺术家多属于审美型的人。 • 社会型 这种类型的人重视友谊,以爱他人为最高价值,有志于增进他人和社会福利。 • 权力型 这种类型的人重视权力,并努力去获得权力,总想指挥或命令他人。 • 宗教型 这种类型的人相信宗教,有感于圣人相救之恩,坚信永存的绝对生命。

  19. 4.4 性格的类型4.4.4 按竞争性特点分类 奥地利心理学家A·阿德勒根据个体竞争性的不同,把性格分成: • 优越型 这种类型的人自我感觉良好,认为各方面都比别人强。 • 自卑型 这种类型的人自卑感很强,缺乏自信心,认为自己各方面都不如别人,情绪低落,一般比较内向。

  20. 4.4 性格的类型4.4.5 按独立性特点分类 魏特金按个体活动的独立性特点,将性格划分为: • 独立型 这种类型的人有坚定的个人信念,独立性很强,善于独立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不易受他人意见干扰,临阵不慌,处事果断,应付自如,容易发挥自己的才能。 • 顺从型 这种类型的人独立性很差,易受他人暗示,不加批判地听信、服从他人的意见,情急之下缺乏主见,甚至惊惶失措。 • 反抗型 这种类型的人喜欢把自己的意志、愿望强加于其他人或物,相信依靠自己的力量能改变其他人或物,并在行动中坚持以此为目的。

  21. 4.5 性格对组织管理的作用 • 注意培养良好的职业性格。 • 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选人、用人要注意性格适应的合理性,也要注意性格互补的合理性。 • 做人的思想工作时,要针对不同性格的人,运用不同的方式才能奏效。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