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2

颅脑损伤法医学

第十章. 颅脑损伤法医学. 程华刚 神经外科主任医师 行政管理学研究生 硕士研究生导师 遵医附院医务处处长 司法医学鉴定专家 研究方向:颅脑损伤康复 医疗卫生法律 司法医学鉴定 联系电话: 8608634. 总 论 一、颅脑损伤概况 ◆ 临床常见,占外科急诊病人的 24.31% ,位居第二。 ◆ 是致死率和致残率最高的暴力损伤。 ◆ 临床医学和法医学对颅脑损伤的研究有本质区别 , 临床医学强调结果,法医学强调过程。 ◆ 最为复杂,损伤类型和程度随暴力性质、大小、方 向、作力点等不同而不同。

melva
Download Presentation

颅脑损伤法医学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十章 颅脑损伤法医学

  2. 程华刚 神经外科主任医师 行政管理学研究生 硕士研究生导师 遵医附院医务处处长 司法医学鉴定专家 研究方向:颅脑损伤康复 医疗卫生法律 司法医学鉴定 联系电话:8608634

  3. 总 论 一、颅脑损伤概况 ◆ 临床常见,占外科急诊病人的24.31%,位居第二。 ◆ 是致死率和致残率最高的暴力损伤。 ◆ 临床医学和法医学对颅脑损伤的研究有本质区别, 临床医学强调结果,法医学强调过程。 ◆ 最为复杂,损伤类型和程度随暴力性质、大小、方 向、作力点等不同而不同。 ◆ 涉及颅脑损伤的民事案件远多于刑事案件。 ◆ 颅脑损伤法医学主要涉及内容为伤情鉴定、伤   残评定、致伤物推断、受伤机制推论等。

  4. 二、颅脑损伤分类 颅脑损伤 颅 伤 脑 伤 并发后遗症 头皮损伤 颅骨损伤 原发性 脑损伤 继发性 脑损伤 颅骨缺损 植物生存状态 外伤性脑脊液漏 外伤后颅骨骨髓炎 外伤性癫痫 外伤后颅内脓肿 外伤性脑积水 擦 伤 挫 伤 裂 伤 撕脱伤 血 肿 颅盖 骨 骨折 颅底 骨折 崩裂 骨折 脑振荡 脑挫裂伤 弥漫性轴索损伤 原发性脑干损伤 颅内 血肿 脑水肿、脑肿胀 脑 疝 单 盖 对 纯 底 冲 颅 联 性 底 合 骨 骨 骨 折 折 折 颅骨压痕 和擦痕 颅骨砍削创 线形骨折 凹陷骨折 粉碎骨折 穿孔骨折 头皮下血肿 帽状腱膜下血肿 骨膜下血肿 硬膜外 硬膜下 脑内 枕 小 大 骨 脑 脑 大 裂 廉 孔 孔 下 疝 疝 疝

  5. 三、颅脑损伤机制 1、直接暴力与间接暴力   直接暴力造成着力点颅脑损伤; 间接暴力造成颅脑损伤的部位不确定。 2、加速伤与减速伤 加速伤是指运动着物体作用于静止的头部,   损伤部位在着力点。   减速伤是指运动着的头部作用于静止的物体, 损伤部位发生在着力点或/和对冲部位 或/和着力轴上任何部位,对冲部位损 伤往往重于着力部位。

  6. 3、致伤物与损伤形态 锐器伤较规则、局限、单一。 钝器伤不规划、较广泛、复杂。 挤压器对称、崩裂。 牵拉伤以头皮损伤为主。 火器伤多种类型损伤同时存在。 4、着力部位与伤情 面颅着力伤情较轻 后颅着力伤情较最重

  7. 第一节 头皮损伤 一、头皮解剖(见图) 二、头皮损伤机制 1、垂直暴力—— 挫伤 裂伤 血肿 2、切线暴力—— 擦伤 裂伤 3、牵拉暴力——撕脱伤

  8. 三、头皮损伤的本质、特征和法医学意义 1、头皮擦伤 本质:浅表损伤 特征:局部轻微疼痛、创面渗出、点状出血   意义:①反映外力作用方向     ②轻微伤标准:头皮擦伤5cm2以上

  9. 2、头皮挫伤 本质:皮内和皮下层受伤 特征:局限于损伤部位、局部肿胀、     压痛、瘀血,不形成血肿 意义:①帮助推断致伤物   ②轻微伤标准:头皮挫伤

  10. 3、头皮裂伤 本质:头皮组织连续性中断 特征:锐器所致——创口规则、边缘整齐、      较清洁、类型单一 钝器所致——创口不规则、边缘不齐、      常伴有挫伤和擦伤 意义:①帮助致伤物推断    ②轻伤标准:头皮锐器伤创口累计长度 成人达8cm,儿童达6cm;钝器伤创口 累计长度成人达6cm,儿童达4cm。

  11. 4、头皮血肿 ①头皮下血肿:范围较小,中央较软而周边较   硬具有凹陷感,需与凹陷性颅骨骨折鉴别。 ②帽状腱膜下血肿:范围广泛,波动感明显,   跨越骨缝。 ③骨膜下血肿:范围较广但局限在某一颅骨表   面,常伴颅骨骨折。 意义:①帮助致伤物和暴力大小推断。 ②轻微伤标准:头皮下血肿。 ③轻伤标准:帽状腱膜下血肿达20cm2(儿      童达10cm2)。

  12. 5、头皮撕脱伤 特点:头皮全层从帽状腱膜或骨膜下广泛撕脱, 可伴休克(失血、疼痛)。 意义:①帮助受伤机制和暴力大小推断—牵拉伤, 强暴力。     ②轻伤标准:头皮撕脱伤面积达20cm2 (儿童达 10cm2)。头皮外伤性缺损面积达 10cm2(儿童达5cm2)。 ③重伤标准:头皮撕脱伤范围达头皮面积25%并伴     失血性休克。头皮损伤所致头皮丧失 生存能力,范围达头皮面积25%。

  13. 第二节 颅骨骨折 一、解剖概要 1、由8块骨构成: 单一:额骨、枕骨、蝶骨、筛骨 成对:顶骨、颞骨 2、分面颅和脑颅、颅盖和颅底。 3、颅盖与颅底分界线:枕外粗隆—上项线— 乳突根部—颞下嵴—眶上缘—眉弓。 4、颅盖骨为板状骨,其骨缝易与骨折线混淆;  颅底骨为不规则骨,有许多骨孔和裂隙供神经 和血管出入。

  14. 二、颅骨骨折的诊断 1、颅盖骨折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X线、CT等), 颅底骨折主要依靠症状体征(迟发瘀斑、颅神 经损伤、脑脊液漏等)。 2、影像学上的颅盖骨折注意与骨缝区别,颅底 骨折注意与骨孔、裂隙区别。

  15. 三、颅骨骨折的法医学意义 1、轻伤标准:颅骨单纯性骨折。 2、重伤标准:   ①颅盖骨折伴有脑实质及血管损伤, 出现脑受压症状和体征;硬膜破裂。   ②颅底骨折伴有面、听神经损伤或者脑   脊液漏长期不愈。   ③开放性颅脑损伤。

  16. 3、法医学鉴定要点:   ①推断打击点。   ②推断打击方向。   ③推断打击次数及其顺序。

  17. 第三节 颅内出血 一、硬膜外血肿 1、特征: ① 位于颅骨与硬膜之间,影像学上呈高密度梭   形,边界清楚。 ② 90%伴有颅骨骨折,70%位于大脑侧面, 占颅内血肿30~40%。 ③ 多为动脉出血,病情发展迅速,可有典型中   间清醒期或继发性昏迷。 ④ 手术治疗及时,效果良好。 2、法医学意义:   重伤标准:颅脑损伤形成硬膜外血肿 。

  18. 二、硬膜下血肿 1、特征: ① 位于硬膜与蛛网膜之间,影像学上呈高密度 月牙形。边界欠清楚。 ② 多为静脉出血,根据症状体征出现缓急可分 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三种类型。 ③ 多见于对冲部位,90%为单侧。 2、法医学意义:   重伤标准:颅脑损伤造成硬膜下血肿。

  19. 三、脑内血肿 1、特征: ① 位于脑组织内,影像学上其形态不规则。 ② 常继发于脑挫裂伤。 ③ 包括脑室内血肿。 2、法医学意义: 重伤标准:颅脑损伤造成脑内血肿。

  20. 四、蛛网膜下腔出血 1、特征: ① 出血位于蛛网膜下腔,不易局限形   成血肿,影像学上不一定显示或为线形高密度影。 ② 多伴有脑挫伤,常以挫伤灶为中心。 2、法医学意义: ① 区别外伤性和非外伤性意义重大。 ② 重伤标准: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伴有神经 系统症状和体征。

  21. 第四节 原发性脑损伤 一、脑震荡 1、特征: ① 伤后立即出现原发性意识障碍,持续   时间不超过30分钟。 ② 有许多主观症状而无客观体征,影像   学无明显异常。 ③ 可出现逆行性遗忘(近事遗忘)。 ④ 其本质为一过性脑功能障碍。

  22. 2、法医学意义: ①是否原发性意识障碍、是否近事  遗忘目前无客观检测手段。  ②轻伤标准:头部损伤确证出现短  暂的意识障碍和近事遗忘。

  23. 二、脑挫伤 1、特征: ① 伤后立即出现与挫伤灶相对应的神经系统症 状和体征,而且相对稳定。重型脑挫伤发生 意识障碍常大于30分钟。 ② 影像学上表现为高密度(出血)、低密度(水 肿、坏死)、等密度(正常)混杂病灶。 ③ 对冲性脑挫伤范围最广。

  24. 二、法医学意义 ① 脑挫伤应与脑梗塞区别。 ② 重伤标准:颅脑损伤经CT扫描显示脑挫伤, 同时伴有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   颅脑损伤当时出现昏迷30分钟以上,伴神经 系统症状体征(单瘫、偏瘫、失语等)。

  25. 三、弥漫性轴索损伤(DAI)和原发性脑干损伤 1、特征: ① 伤后持续性昏迷,伴有脑干受压为主的症征。 ② 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可为轻、中、重型。 ③ 重残率最高。 ④ 影像学上无特征性病灶。 ⑤ DAI与原发性脑干损伤只是损伤部位的不同。 2、法医学意义:   重伤标准:颅脑损伤当时出现昏迷(30分钟以 上),伴有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

  26. 第五节 继发性脑损伤 一、内容:   脑水肿 外伤性脑疝 外伤性脑梗死  二、法医学意义:    在死因判断中起作用。

  27. 第六节 颅脑损伤后遗症、并发症 一、内容 二、法医学意义 1、重伤标准: ① 颅脑损伤引起颅内感染,如脑膜炎、脑脓肿等。 ② 颅脑损伤引起外伤性癫痫。 ③ 颅脑损伤导致严重器质性精神障碍。 ④ 颅底骨折伴有面神经、听神经损伤或者脑脊液漏 长期不愈。 2、在伤残等级评定、医疗费评估、劳动能力鉴定中 有重要意义。

  28. 努力就会成功! 谢谢

  29. 头部正常结构

  30. 头部中空性皮下出血 头皮及帽状腱膜下出血 ▼ ▼ ▼ ▼ 骨膜下出血 颞肌出血

  31. 头皮撕脱 颜面部挫裂创 右顶部挫裂创

  32. 颅骨损伤(injuries of the skull) 颅骨生理结构特点

  33. 骨面压痕

  34. 骨内出血

  35. 创 线 性 骨 折 阶梯状骨折

  36. 舟状凹陷性骨折 凹陷性骨折 孔状骨折

  37. 碎 性 骨 折

  38. 板 骨 折

  39. 次 打 击

  40. 颅 底 骨 折

  41. 硬脑膜外血肿 硬脑膜下血肿 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挫伤出血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