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0 likes | 678 Views
第八章 环境噪声影响评价. 主要内容: 一、噪声和噪声评价量; 二、环境噪声现状评价; 噪声的衰减和反射效应; 机械噪声的估算; 三、环境噪声影响预测和评价. 第八章 环境噪声影响评价. 第一节 噪声和噪声评价量. 一、噪声 1. 噪声概念:人们在生活、学习和工作时所不需要的声音。 2. 环境噪声:是指在工业生产、建筑施工、交通运输和社会生活中所产生的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声音。 噪声敏感建筑物:指医院、学校、机关、科研单位、住宅等需要保持安静的建筑物 。. 第八章 环境噪声影响评价. ( 1 ) 环境噪声的来源:
E N D
第八章 环境噪声影响评价 主要内容: 一、噪声和噪声评价量; 二、环境噪声现状评价; 噪声的衰减和反射效应; 机械噪声的估算; 三、环境噪声影响预测和评价 第八章 环境噪声影响评价
第一节 噪声和噪声评价量 一、噪声 1. 噪声概念:人们在生活、学习和工作时所不需要的声音。 2. 环境噪声:是指在工业生产、建筑施工、交通运输和社会生活中所产生的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声音。 噪声敏感建筑物:指医院、学校、机关、科研单位、住宅等需要保持安静的建筑物。 第八章 环境噪声影响评价
(1) 环境噪声的来源: ①交通噪声:主要指机动车辆、飞机、火车和轮船等交通工具 在运行时发出的噪声。特点是流动的,干扰范围大。 ②工业噪声:主要指工业生产劳动中产生的噪声。主要来自机器和高速运转设备。 ③建筑施工噪声:主要指建筑施工现场产生的噪声。在施工中要大量使用各种动力机械,要进行挖掘、打洞、搅拌,要频繁地运输材料和构件,从而产生大量噪声。 第八章 环境噪声影响评价
④社会生活噪声:主要指人们在商业交易、体育比赛、游行集会、娱乐场所等各种社会活动中产生的喧闹声,以及收录机、电视机、洗衣机等各种家电的嘈杂声,这类噪声一般在80分贝以下。如洗衣机、缝纫机噪声为50--80分贝,电风扇的噪声为30~65分贝,空调机、电视机为70分贝。④社会生活噪声:主要指人们在商业交易、体育比赛、游行集会、娱乐场所等各种社会活动中产生的喧闹声,以及收录机、电视机、洗衣机等各种家电的嘈杂声,这类噪声一般在80分贝以下。如洗衣机、缝纫机噪声为50--80分贝,电风扇的噪声为30~65分贝,空调机、电视机为70分贝。 第八章 环境噪声影响评价
(2)噪声标准: • 城市5类环境噪声标准值如下: • 类别 昼间 夜间 • 0类 50分贝 40分贝 • 1类 55分贝 45分贝 • 2类 60分贝 50分贝 • 3类 65分贝 55分贝 • 4类 70分贝 55分贝 第八章 环境噪声影响评价
各类标准的适用区域: (1)0类标准适用于疗养区、高级别墅区、高级宾馆区等特别需要安静的区域。位于城郊和乡村的这一类区域分别按严于0类标准50分贝执行。 (2)1类标准适用于以居住、文教机关为主的区域。乡村居住环境可参照执行该类标准。 (3)2类标准适用于居住、商业、工业混杂区。 第八章 环境噪声影响评价
(4)3类标准适用于工业区。 (5)4类标准适用于城市中的道路交通干线道路两侧区域,穿越城区的内河航道两侧区域。穿越城区的铁路主、次干线两侧区域的背景噪声(指不通过列车时的噪声水平)限值也执行该类标准。 第八章 环境噪声影响评价
3.噪声评价量: • 声音的频率, • 波长, • 声速; 分贝, 声压, 声压级, 声功率, 声功率级, 声强, 声强级。 第八章 环境噪声影响评价
噪声的声学特性 • 声压级: • 声强级: • 声功率级: 第八章 环境噪声影响评价
基本计算 • 声音叠加: • 声音平均: 第八章 环境噪声影响评价
A声级:被A网络记权的声压级; 连续等效A声级: 式中: Leq-在T段时间内的等效连续A声级; Lt----t时刻的瞬时A声级; T----连续取样的时间; 第八章 环境噪声影响评价
昼夜等效声级: • Li----昼间16小时中的第i小时的等效声级; • Lj----夜间8个小时中的第j小时的等效声级 第八章 环境噪声影响评价
第二节 环境噪声现状评价 一、工业噪声源的评价 1.噪声现状评价: 2.噪声源的调查: 3.评价方法:一般采取厂界噪声与《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对比,进行评价。 第八章 环境噪声影响评价
二、城市环境环境现状评价 噪声质量分级: 第八章 环境噪声影响评价
第三节 噪声环境影响预测 一、预测的准备工作 1.工程分析和噪声现状调查(1)分析拟建项目的声源资料:确定声源的种类(包括设备型号)与数量及其声学性能参数,源的布局及其空间位置,各声源的噪声级(声压级,A声级,A声功率级,倍频带声功率级,以及有效感觉噪声级)与发声持续时间,声源的作用时间段. 第八章 环境噪声影响评价
(2)获取声源资料的途径:①声源种类与数量,各声源的发声持续时间及空间位置的获得:由设计单位提供或从工程设计书中获得. ②噪声源数据的获得:优先考虑采用类比测量法(即测定类似项目的对应数据作为依据),其次引用已有的数据,包括国外的资料.评价等级为一级,必须采用类比测量法. 第八章 环境噪声影响评价
2. 环境噪声现状监测对于工矿企业的改扩建项目可监测现有车间和厂区的噪声现状; 新建项目则只调查厂界及评价区的噪声水平. 第八章 环境噪声影响评价
3.环境噪声现状评价环境噪声现状评价的主要内容有:(1)评价范围:现有噪声敏感区,保护目标的分布情况,噪声功能区的划分情况等。(2)环境噪声现状的调查和测量方法:测量仪器,参照或参考的测量方法,测量标准,测量时段,读数方法等。3.环境噪声现状评价环境噪声现状评价的主要内容有:(1)评价范围:现有噪声敏感区,保护目标的分布情况,噪声功能区的划分情况等。(2)环境噪声现状的调查和测量方法:测量仪器,参照或参考的测量方法,测量标准,测量时段,读数方法等。 第八章 环境噪声影响评价
(3)评价内容:现有噪声源种类,数量及相应的噪声级,噪声特性,主要噪声源分析等。(3)评价内容:现有噪声源种类,数量及相应的噪声级,噪声特性,主要噪声源分析等。 (4)评价范围内环境噪声现状:各功能区噪声级,超标状况及主要噪声源;边界噪声级,超标状况及主要噪声源。(5)其他:受噪声影响的人口分布。 第八章 环境噪声影响评价
4.预测范围和预测点布置(1)噪声预测范围:一般与所确定的噪声评价等级所规定的范围相同,也可稍大于评价范围.(2)预测点布置原则:①所有的环境噪声现状测量点都应作为预测点,以便进行对照.4.预测范围和预测点布置(1)噪声预测范围:一般与所确定的噪声评价等级所规定的范围相同,也可稍大于评价范围.(2)预测点布置原则:①所有的环境噪声现状测量点都应作为预测点,以便进行对照. 第八章 环境噪声影响评价
②为了便于绘制等声级线图,可以用网格法确定预测点.对线状声源,平行于线状声源走向的网格间距可大些(如100 —300m),垂直于线状声源走向的网格间距应小些(如20 —60m);对点声源,网格一般为20×20m2~100×l00m2. ③评价范围内需要特别考虑的预测点,如一些敏感点. 第八章 环境噪声影响评价
二、预测项目及内容 厂界环境噪声预测: 预测值=(背景值)+ (新增值) - 拆除值 厂区外噪声敏感点的预测: 使用类似的方法给出计算点的预测值 第八章 环境噪声影响评价
三 环境噪声预测模型 • (一)噪声的衰减和反射效应 • 1,点声源 • (1)随传播距离引起的衰减值 • (2)在距离点声源r1处至r2处的衰减值 第八章 环境噪声影响评价
实例分析 某热电厂排汽筒(直径1m)排出蒸汽产生噪声,距排汽筒2m处测得噪声为80 dB,排气筒距居民楼12m,问排汽筒噪声在居民楼处是否超标(标准为60 dB)?如果超标应离开多少米? 第八章 环境噪声影响评价
解:排气筒在居民楼产生的噪音为: • =64 dB • 标准为60 dB故超标要想达标设应离开r2米 • 即60=80-20lg(r2/r1) • 解得r2=20m 第八章 环境噪声影响评价
2.线声源 • (1)线声源随传播距离引起的衰减值 • (2)无限长线状声源r1处至r2处的衰减值((r/l)<1/10时是无限长线状声源) 第八章 环境噪声影响评价
3.空气吸收衰减 空气吸收声波而引起的声衰减与声波频率、大气压、温度、湿度有关,空气引起的衰减值计算: 式中:A——空气吸收引起的衰减值,dB; a——每100米的空气吸声系数,其值与温度、湿度有关; R0——参考位置距声源的距离,米 R——声波传播的距离,米 第八章 环境噪声影响评价
(二)声屏障引起衰减 1,墙壁屏障效应: 受墙壁阻挡引起的声衰减为: 式中:Ab1——墙壁阻挡引起的声衰减,dB; TL——总的隔声量, dB ; S——墙壁阻挡的面积,m2; A——受声室内吸声量, m2; 第八章 环境噪声影响评价
2,户外建筑物声屏障效应 声屏障的隔声效应与声源与接收点及屏障的位置和屏障高度、屏障长度、结构性质有关; 式中:N——菲聂耳数; A——声源与屏障顶端的距离; B——接收点与屏障的距离; d-——声源与接收点的距离; ∧ ——波长. 第八章 环境噪声影响评价
3,附加衰减 包括在传播过程中由于云、雾、温度梯度、风引起的声能量衰减,一般情况下只考虑下列条件的影响: (1)预测点距离声源50米以上; (2)声源距地面高度和预测点的距地面高度的平均值小于3米; (3)声源与预测点之间的地面被草和灌木等覆盖; 第八章 环境噪声影响评价
由于上述的情况导致的衰减: 在实际应用中,不管距离多远,地面效应引起的附加衰减量上限值为10dB;在声屏障和地面效应同时存在的条件下,其衰减量之和为25dB; 第八章 环境噪声影响评价
(三)机械噪声的估算 1,电机噪声:通常由电磁噪声、机械噪声和冷却气流的噪声组成。 式中:Lw——电机的声功率级,dB; W——电机的额定功率,kW; N——电机的额定转速,r/min; Kp——噪声功率系数; Kn——噪声转速系数, 第八章 环境噪声影响评价
2,风机噪声:通常由空气动力噪声、机械噪声和电磁噪声组成。2,风机噪声:通常由空气动力噪声、机械噪声和电磁噪声组成。 式中:Lw——声功率级,dB; Q——风量, m3/min; p——静风压,Pa; KW——比声功率级,dB, 第八章 环境噪声影响评价
(四)道路两侧的交通噪声的预测 • 目前国内对道路两侧的交通噪声的预测多采用美国联邦公路局的公路噪声预测模型(FHWA),这也是《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T2.4-1995)所推荐的模型。将公路上的汽车流按照车种分类,先计算某一类车的小时等效声级,再使用能量迭加的方法计算总的等效声级。 • 把公路看成无限源,先计算每小时的等效声级Leq: 第八章 环境噪声影响评价
式中: Leq(h):i 第I类车辆的小时等效声级, dB(A);Loei :第i类车的参考能量平均辐射声级,dB(A);Ni : 在指定时间T(1h)内通过某预测点的第i类车流量;d : 从车道中心到预测点的距离,m; 第八章 环境噪声影响评价
Si :第I类车辆的平均速度,Km/h;T :计算等效声级的时间,1h;a ; 地面覆盖系数,取决现场地面条件,a=0或a=0.5; Bs-——噪声声屏障因子; 第八章 环境噪声影响评价
分别计算汽车、卡车、重型卡车的等效声级Leq,A(汽车),Leq,mt(卡车),Leq,ht(重型卡车),再计算总的等效声级:分别计算汽车、卡车、重型卡车的等效声级Leq,A(汽车),Leq,mt(卡车),Leq,ht(重型卡车),再计算总的等效声级: 第八章 环境噪声影响评价
Bs,噪声声屏障因子,是经验数据,取决于受声者和道路周围环境是否有声屏障;常见以下几种:Bs,噪声声屏障因子,是经验数据,取决于受声者和道路周围环境是否有声屏障;常见以下几种: (1)硬质路面:车辆和受声者距离为30m, Bs为3dB;软质路面, Bs为4.5dB;中间为大于5m的风景林, Bs为5-10dB; (2)由多排房屋造成的衰减:若第一排房屋的面积占车辆和受声者间的地面面积的0%-50%, Bs为3dB;占70%-90%,则取5dB;每增加一排,可以得到1.5dB的衰减,但总的衰减不超过10dB。 第八章 环境噪声影响评价
第四节 环境噪声影响评价 一、噪声评价技术工作程序 1.评价工作程序: 第一阶段:开展现场踏勘,了解环境法规和标准的规定,确定评价级别与评价范围和编制环境噪声评价工作大纲; 第八章 环境噪声影响评价
第二阶段:是开展工程分析,收集资料,现场监测调查噪声的基线水平及噪声源的数量,各声源噪声级与发声持续时间,声源空间位置等;第三阶段:是预测噪声对敏感点人群的影响,对影响的意义和重大性作出评价,并提出削减影响的相应对策;第四阶段:是编写环境噪声影响的专题报告第二阶段:是开展工程分析,收集资料,现场监测调查噪声的基线水平及噪声源的数量,各声源噪声级与发声持续时间,声源空间位置等;第三阶段:是预测噪声对敏感点人群的影响,对影响的意义和重大性作出评价,并提出削减影响的相应对策;第四阶段:是编写环境噪声影响的专题报告 第八章 环境噪声影响评价
2、噪声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 (1)根据拟建项目多个方案的噪声预测结果和环境噪声标准,评述拟建项目各个方案在施工,运行阶段噪声的影响程度,影响范围和超标状况(以敏感区域或敏感点为主). 对项目建设前和预测得到的建设后的状况进行分析比较,判断影响的重大性,依据各个方案噪声影响大小提出推荐方案.(2)分析受噪声影响的人口分布(包括受超标和不超标噪声影响的人口分布). 第八章 环境噪声影响评价
(3)分析拟建项目的噪声源和引起超标的主要噪声源或主要原因.(4)分析拟建项目的选址,设备布置和设备选型的合理性;分析建设项目设计中已有的噪声防治对策的适应性和防治效果.(5)为了使拟建项目的噪声达标,提出需要增加的,适用于该项目的噪声防治对策,并分析其经济,技术的可行性.(6)提出针对该拟建项目的有关噪声污染管理,噪声监测和城市规划方面的建议.(3)分析拟建项目的噪声源和引起超标的主要噪声源或主要原因.(4)分析拟建项目的选址,设备布置和设备选型的合理性;分析建设项目设计中已有的噪声防治对策的适应性和防治效果.(5)为了使拟建项目的噪声达标,提出需要增加的,适用于该项目的噪声防治对策,并分析其经济,技术的可行性.(6)提出针对该拟建项目的有关噪声污染管理,噪声监测和城市规划方面的建议. 第八章 环境噪声影响评价
二、噪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划分 依据: (l)按投资额划分建设项目规模(大、中、小型建设项目); (2)噪声源种类及数量; (3)项目建设前后噪声级的变化程度; (4)建设项目噪声有影响范围内的环境保护目标、环境噪声标准和人口分布。 第八章 环境噪声影响评价
一级评价的条件 对于大、中型建设项目,属于规划区内的建设工程,或受噪声影响的范围内有适用于GB3096-93规定的0类标准及以上的需要特别安静的地区,以及对噪声有限制的保护区等噪声敏感目标;项目建设前后噪声级有显著增高(噪声级增高量达5~10dBA或以上)或受影响人口显著增多的情况,应按一级评价进行工作。 第八章 环境噪声影响评价
一级评价工作基本要求 (1),环境噪声现状应实测。 (2),噪声预测要覆盖全部敏感目标,绘出等声级图并给出预测噪声级的误差范围。 (3),给出项目建成后各噪声级范围内受影响的人口分布、噪声超标的范围和程度。 (4),对噪声级变化可能出现几个阶段的情况(如建设期、投产后的近期、中期、远期)应分别给出其噪声级。 第八章 环境噪声影响评价
(5),项目可能引起的非项目本身的环境噪声增高(如城市通往机场的道路噪声可能因机场的建设而增高)也应给予分析。(5),项目可能引起的非项目本身的环境噪声增高(如城市通往机场的道路噪声可能因机场的建设而增高)也应给予分析。 (6),对评价中提出的不同选址方案、建设方案等对策所引起的声环境变化应进行定量分析。 (7),必须针对建设项目工程特点提出噪声防治对策,并进行经济、技术可行性分析,给出最终降噪效果。 第八章 环境噪声影响评价
二级评价的条件 对于新建、扩建及改建的大、中型建设项目,若其所在功能区属于适用于GB 3096—93规定的1类、2类标准的地区,或项目建设前后噪声级有较明显增高(噪声级增高量达3~5dBA)或受噪声影响人口增加较多的情况,应按二级评价进行工作。 第八章 环境噪声影响评价
二级评价工作基本要求 (1)环境噪声现状以实测为主,可适当利用当地已有的环境噪声监测资料。 (2)噪声预测要给出等声级图并给出预测噪声级的误差范围。 (3)描述项目建成后各噪声级范围内受影响的人口分布、噪声超标的范围和程度。 第八章 环境噪声影响评价
(4)对噪声级变出可能出现的几个阶段,选择噪声级最高的阶段进行详细预测,并适当分析其它阶段的噪声级。(4)对噪声级变出可能出现的几个阶段,选择噪声级最高的阶段进行详细预测,并适当分析其它阶段的噪声级。 (5)必须针对建设工程特点提出噪声防治措施并给出最终降噪效果。 第八章 环境噪声影响评价
三级评价的条件 对处在适用GB 3096~93规定的3类标准及以上的地区(指允许的噪声标准值为65dBA及以上的区域)的中型建设项目以及处在GB 3096-93规定的1、2类标准地区的小型建设项目,或者大、中型建设项目建设前后噪声级增加很小(噪声级增高量在3dBA以内)且受影响人口变化不大的情况,应按三级评价进行工作。 第八章 环境噪声影响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