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 N D
第二节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指标 绿地的主要统计指标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Aglm=Agl/Np 式中 Aglm——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人); Agl——公园绿地面积(㎡); Np——城市人口数量(人)。 Agm=(Ag1+Ag2+Ag3+Ag4)/Np 式中 Agm——人均绿地面积(㎡/人); Ag1——公园绿地面积(㎡); Ag2——生产绿地面积(㎡); Ag3——防护绿地面积(㎡); Ag4——附属绿地面积(㎡); Np——城市人口数量(人);。
λg=[(Ag1+Ag2+Ag3+Ag4)/Ac]×100% 式中 λg——绿地率(%); Ag1——公园绿地面积(㎡); Ag2——生产绿地面积(㎡); Ag3——防护绿地面积(㎡); Ag4——附属绿地面积(㎡); Ac——城市的用地面积(㎡);
第三节 城市园林绿地系统布局原则和形式 一、原则 • 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应结合城市其它部分的规划,综合考虑,全面安排 • 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必须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 • 城市园林绿地应均衡分布,比例合理,满足全市居民休息游览需要 • 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既要有远景的目标,也要有近期的安排,做到远近结合
二、绿地布局的形式 • 块状绿地布局 • 带状绿地布局 • 楔形绿地布局 • 混合式绿地布局
花园城镇布局 公园花园路系统布局 林带网系统布局 郊区森林及森林公园布局
第四节 城市园林绿化的树种规划 一 、基本知识 • 生物多样性是指各种各样的生物及其与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总和,以及它们的各种生态过程 • 生物多样性包括四个层次: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和景观多样性。 二、措施 • 增加城市公共绿地的种类 • 丰富绿化层次,增加花灌木及地被植物的运用 • 按照生态学和群落学的要求,根据植物的生态习性进行配置 • 开发野生种质资源,培育优良品种,或引进和选育该城市绿地建设的适生树种
三、规划理论基础 • 城市生态学理论 • 生态园林理论 • 植物群落学理论 • 风景美学的理论 四、规划原则 • 要基本切合本区域森林植被所展示的自然规律 • 以乡土树种为主,并适当选用经过长期考验的外来树种 • 要选择抗性树种 • 以乔木树种做主体,形成城市园林绿地的骨架,同时做到乔、灌、藤、花、草全面合理的安排 • 贯彻“适地适树”原则
五、规划方法 • 建立稳定的生态植物群落 • 片状混交的植物群落结构 • 建立以乔木为主的疏林草地群落结构 • 创造高低错落的复层群落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