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4

七股區 - 龍山里

七股區 - 龍山里. MA1B0206 吳淑華 MA1B0215 藍奇通 指導老師 : 王逸峰 教授. 大綱. 研究範圍:地點、對象 研究方法:觀察、文獻、訪談 基地概述:地名由來、歷史 觀光資源種類:自然資源、文化資源 資源整合規劃建議 參考來源. 一、研究範圍 - 七股 (1/2). 路線 :( 從市區 ) 走中華西路到底接中華北路接台 17 縣,看到 7-11 左轉接龍山,就可抵達龍山社區。 ( 從高速公路 ) 來自南部或中北部的遊客,均可走中山高,於麻豆下交流道,往西沿麻佳公路進入佳里 區 ,沿 176 縣道可直抵七股 區 。

melina
Download Presentation

七股區 - 龍山里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七股區-龍山里 MA1B0206 吳淑華 MA1B0215藍奇通 指導老師: 王逸峰 教授

  2. 大綱 • 研究範圍:地點、對象 • 研究方法:觀察、文獻、訪談 • 基地概述:地名由來、歷史 • 觀光資源種類:自然資源、文化資源 • 資源整合規劃建議 • 參考來源

  3. 一、研究範圍-七股(1/2) • 路線:(從市區)走中華西路到底接中華北路接台17縣,看到7-11左轉接龍山,就可抵達龍山社區。 • (從高速公路)來自南部或中北部的遊客,均可走中山高,於麻豆下交流道,往西沿麻佳公路進入佳里區,沿176縣道可直抵七股區。 • 搭公車:搭99台南市觀光休閒公車(台南公園-七股鹽山)

  4. 七股 圖片來源:yahoo地圖

  5. 七股龍山社區 阿宗蚵嗲 圖片來源:yahoo地圖

  6. 開車 圖片來源:yahoo地圖

  7. 公車路線圖 http://www.cnrc.idv.tw/space/dargon129031//tnbs/tainan-tour-bus99.htm 圖片來源:yahoo地圖

  8. 一、研究範圍-對象(2/2) 訪問當地居民、社區生活美學協進會理事長及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

  9. 二、研究方法-觀察(1/3)

  10. 二、研究方法-文獻(2/3) (王襄茹,2010)台南七股地區除了擁有獨特的黑面琵鷺保護區外,還是全台最大的潟湖、鹽田、紅樹林保護區等多種自然資源,以及台灣鹽博物館、龍山宮等人文資源,故交通部觀光局(2005)在台灣觀光旗艦計畫中,將選定為台南地區的主要觀光景點之一。 龍山社區位於七股區西南側是七股區面積與人口最大的里,以龍山漁港為中心,這裡面主要的產業活動就是漁業為主(生態旅遊)。

  11. 二、研究方法-訪談(3/3) 當地有何可開發商品或文化? • 社區生活美學協進會理事長表示:七股除了鹽山,三寶之外就是遊潟湖,主要遊潟湖目的是讓遊客了解海洋生態,以及蚵仔養殖過程。 • 另外目前社區最著名的就是桶更寮。

  12. 三、基地概述-七股地名由來(1/2) 七股地名由來有二說: (1)七股原稱為七股寮,清道光年間有十六股首招佃開墾此地。七股寮即當時由七股首招來的佃戶所築茅寮的地方,後來發展為村莊。 (2)據傳此地形成海埔新生地後,有從福建省來台的七名移民,他們連袂前來共同墾殖一魚場,名曰「七股塭」,此後就一直沿稱「七股」。

  13. 三、基地概述-歷史(2/2) 七股遠在三百多年前係一荒野,住民祖籍都是福建省的漳洲及泉州,在三百多年前鄭成功克台時由漳州方面隨鄭渡台,初居住蕭瓏庄〈現在之佳里鎮,金唐殿附近〉,經八十年之歲月漸以佔居 七股北部,當時七股只有一處港灣。 以養殖及經營鹽田為業,在二百三十年前,此地方因菜頭溪之氾濫,鹽田被沖毀,故逐漸散居在中南部,居住至現在。

  14. 龍山社區介紹 龍山位處七股區西南方,西北邊二公里處則有鹽山與台灣鹽業博物館,西南面四公里是黑面琵鷺保育中心,西臨七股潟湖。也是國際級溼地保護區,湖中之定置漁網,蚵架風光、紅樹林、沙洲…等等,非常豐富的自然生態資源。龍山社區緊臨全國僅存最大主要產業「虱目魚、吳郭魚、蚵」,村民稱之為龍山三寶的七股潟湖,社區居民賴此維生的人佔大多數,。社區居民多樸實勤奮,擁有傳統台灣人的艱忍精神。

  15. 四、觀光資源種類-自然資源(1/4) 主要河流有曾文溪、七股溪。本區處濱海地區,多為魚溫潮汐灘地沙洲,生態環境較為多樣化。 植物─七股溪、大寮大排較多紅樹林(海茄苳)生長,沿海堤岸沙洲多種植木麻黃形成護堤、護沙、防風之美麗林象。 動物─七股候鳥群聚,每年九至十月到翌年四月至六月最多,尤以瀕臨絕種保育類有黑面琵鷺,珍貴保育類有燕行鳥、小燕鷗、其他應予保育類有紅尾伯勞等。

  16. 潟湖介紹 位於台南市七股區的七股潟湖, 當地人稱為「內海仔」,是台灣 最大、最完整的濕地。這片豐富 旺盛的動植物生態海田,是魚、 貝、蚵、蟹、蝦、紅樹林、白鷺 鷥,以及國際級的貴客- 黑面琵鷺的最愛。

  17. 潟湖

  18. 四、觀光資源種類-文化資源(2/4) • 節慶: • 2010台南縣七股觀光赤嘴園活動 • 七股鄉潟湖六孔碼頭 • 廟宇: • 龍山宮:正殿供奉著池府千歲和其他的神明,陪祀註生娘娘、福德正神、田都元帥神位、將軍府。

  19. 龍山宮

  20. 產業:主要以漁業、農特產為主。 • 景點: • 七股鹽山 • 紅樹林保護區 • 黑面琵鷺保護區兼賞鳥區 • 遊潟湖

  21. 四、觀光資源種類-美食(4/4) 著名小吃,龍山三寶 : • 龍山社區有豐富的漁產,虱目魚、吳郭魚、蚵仔成了「龍山三寶」。 • 七股龍山社區推廣在地好料理,由社區婆婆媽媽掌廚,以鮮蚵、虱目魚等海鮮為食材,烹煮出一道道佳餚,令人食指大動。 • 社區總幹事王聖華表示 將推出龍山風味餐,讓來到龍山的遊客都可吃到新鮮的在地美食。

  22. 五、資源整合規劃建議 未來發展願景: 期盼能帶動七股的整體觀光以及社區的產業(如:虱目魚鬆…)、並且發展娛樂膠筏,體驗古時人坐竹筏船的感覺。希望這些都能使社區居民得到實際的利益(如:炒蚵的小吃攤…),改善整社區的生活水平,讓經濟有所成長。

  23. 社區文化資源特色與休閒事業發展願景 • 除了現有的資源以外,總幹事與其他上了年紀的里民志工仍繼續努力,想要拓展更多可以讓龍山社區的特色不僅僅是發展而是要繼續的傳給下一代子孫。在這幾年也把一些空閒角落放著長蚊蟲的雜草清除,轉而種植植被植物,實行綠魔毯計畫。

  24. 小吃 • 阿宗蚵嗲

  25. 登船處

  26. 七股-龍山標誌 2010年前所拍攝 2013年所拍攝

  27. 桶更寮船 桶更寮 遊樂器材 桶更寮涼亭 桶更寮屋

  28. 以蚵殼裝飾-塑造漁村之美 龍山社區靠海,風力強勁吊掛在圍欄上的蚵殼相互磨擦.輕脆悅耳聲音,宛如一首風鈴曲

  29. 漁村風情 在龍山社區的磚牆上彩繪描繪出漁村生活點滴,也記錄了漁民們的作息。 彩繪社區

  30. 長壽園 蚵屋 訪問:當地居民說,這兩棵樹在一起,就像一對夫妻,所以又稱為夫妻樹。 訪問:裡面柱子或者是牆壁都用蚵殼所建築而成的,由一位美國設計師所設計。

  31. 特色民宅

  32. 庭園-快樂園區

  33. 六、參考來源 七股公車班次http://www.cnrc.idv.tw/space/dargon129031//tnbs/tainan-tour-bus99.htm 七股區公所http://web2.tainan.gov.tw/Cigu/CP/10266/nature-1.aspx 七股景點特色-知識家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005020406584 台南市政府觀光旅遊局 http://tour.tainan.gov.tw/ 興南客運http://snnew.myweb.hinet.net/main.htm

  34. 桶更寮介紹 http://e-info.org.tw/node/70833 中文文獻: 王襄茹,2010,以資源基礎觀點論七股地區之遊程設計,未出版碩士論文, 私立真理大學休閒遊憩事業學系,台南市。 英文文獻: Ceballos-Lascurain, H. 1983,〝Tourism, Ecotourism and Protected Areas〞, In Kusler, J. A. ed. Ecotourism and Resource Conservation, Ecotourism Conservation Project.(張慶安2004)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