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0

檔案製作: 澎湖縣自然學友學會

地形篇. 檔案製作: 澎湖縣自然學友學會. 火山熔岩群島地形景觀. 群島 地貌特徵 有三. 1. 熔岩台地組成的 方山地形 。 2. 地勢南北略有傾斜, 南高北低 。 3. 海岸線複雜 :海岸線長約 320 公里,單位面積 長度約為台灣的 120 倍,傲視全台。. 1. 方山地形 / 北鐵砧嶼. N. 2. 南高北低的地勢. 3. 綿延彎曲的海岸線. 群島海岸線面貌. 海岸線歸類為三種面貌. 1. 海蝕崖 或 碎石崖錐 的海岸。 2. 海蝕平台 或 珊瑚礁 的海岸。 3. 沙灘 或 礫石灘 的海岸。. 海蝕崖或碎石崖錐的海岸. 沙灘或礫石灘的海岸.

Download Presentation

檔案製作: 澎湖縣自然學友學會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地形篇 檔案製作:澎湖縣自然學友學會

  2. 火山熔岩群島地形景觀 群島地貌特徵有三 1.熔岩台地組成的方山地形。 2.地勢南北略有傾斜,南高北低。 3.海岸線複雜:海岸線長約320公里,單位面積 長度約為台灣的120倍,傲視全台。

  3. 1.方山地形/北鐵砧嶼

  4. N 2.南高北低的地勢

  5. 3.綿延彎曲的海岸線

  6. 群島海岸線面貌 海岸線歸類為三種面貌 1.海蝕崖或碎石崖錐的海岸。 2.海蝕平台或珊瑚礁的海岸。 3.沙灘或礫石灘的海岸。 海蝕崖或碎石崖錐的海岸 沙灘或礫石灘的海岸 海蝕平台或珊瑚礁的海岸

  7. 1.海蝕崖或碎石崖錐的海岸 海蝕溝 海蝕崖及海蝕溝/望安天台山

  8. 1.海蝕崖或碎石崖錐的海岸 碎石崖錐 碎石崖錐/七美西北灣

  9. 2.海蝕平台或珊瑚礁的海岸 海蝕平台/姑婆嶼

  10. 2.海蝕平台或珊瑚礁的海岸 珊瑚礁 珊瑚礁海岸/鳥嶼

  11. 3.沙灘或礫石灘的海岸 沙丘 沙灘與沙丘/馬公蒔裡

  12. 3.沙灘或礫石灘的海岸 大雞善嶼前的礫石灘

  13. 澎湖群島地形種類 一、火山地形 二、海蝕地形 三、海積地形 四、風化作用造成的地形景觀 五、其他特殊地形

  14. 一、火山地形 • 群島的熔岩大都由地底深處的玄武岩岩漿,經淺海或陸上的地下裂隙湧出地面形成。此種火山作用常見的地形有四種: 1.熔岩台地的方山地形 2.火口穹狀地 3.舌狀及繩狀的熔岩流 4.岩脈

  15. 1.熔岩台地的方山地形 B A 鳥嶼 層狀熔岩台地

  16. 2.火口穹狀地 馬公西衛

  17. 3.舌狀及繩狀的熔岩流 舌狀 繩狀 熔岩流流動方向 金嶼

  18. 4.岩脈 奎壁山 岩脈 赤嶼

  19. 二、海積地形 海積地形種類:1.沙洲 2.沙嘴(含沙灘和礫灘) 3.陸連島 成因︰海流、海浪和潮汐經年對海岸進行衝擊與侵蝕,並將侵蝕後的崩碎的岩屑或砂礫搬運到適當地方堆積下來,形成海積地形 沙灘與礫灘組成 之沙尾 沙灘 沙洲 陸連島

  20. 1.沙洲之島/險礁嶼

  21. 2.沙灘/萬善宮、網垵口及水雷港仔 望安島海龜產卵棲地保護地 ▲綠蠵龜—瀕臨絕種的保育類野生動物

  22. 3.陸連島/船帆嶼(海蝕柱之島)退潮後與將軍嶼相連3.陸連島/船帆嶼(海蝕柱之島)退潮後與將軍嶼相連

  23. 4.沙尾-沙灘與礫灘組成/白公嶼

  24. 三、海蝕地形 • 海蝕地形種類︰海蝕涯、海蝕凹壁、海蝕平台、海蝕溝、海蝕洞、海蝕拱門、海蝕柱及壺穴等。 • 成因︰澎湖各島嶼受到波浪、潮汐或洋流等侵蝕後,造成了頗具特色的海蝕地形。

  25. 透天海蝕洞/西吉嶼

  26. 陸上拱門/東嶼坪鞍部

  27. 海蝕洞、海蝕崖、 礫石灘/北鐵砧嶼 海蝕洞 礫石灘

  28. 海蝕崖、岩脈及地質構造的摺皺/七美牛母坪 摺皺 岩脈

  29. 四.風化作用造成的地形景觀 • 玄武岩受風化作用後造成的地形景觀各異其趣,較 具代表性的有: 1.球狀風化 2.蜂窩岩(俗稱貓公石) 3.風化紋 4.其他:風化土壤面 風化紋 球狀風化 蜂窩岩

  30. 1-1球狀風化:風化作風使柱狀玄武岩節裡面的稜角剝落而形成圓柱狀或球狀或片狀。/鳥嶼1-1球狀風化:風化作風使柱狀玄武岩節裡面的稜角剝落而形成圓柱狀或球狀或片狀。/鳥嶼

  31. 1-2球狀風化: 玄武岩劇裂風化後形成圓柱體石柱/桶盤嶼

  32. 巨大礫石灘的「貓公石群」 2.蜂窩岩(俗稱貓公石):玄武岩受不同程度之 差異風化後,又受到流水、風浪或生物作用等 侵蝕,而形成蜂窩狀的外形。/桶盤嶼

  33. 3.玄武岩風化之風化纹:玄武岩的表面或節裡面經風化後,形 成圈帶狀花紋的氧化鐵之紋層,即為風化紋。/姑婆嶼

  34. 4-1玄武岩風化面:玄武岩初期風化岩體表面會呈褐色/西嶼大池4-1玄武岩風化面:玄武岩初期風化岩體表面會呈褐色/西嶼大池

  35. 4-2風化土壤面:當玄武岩頂部受到長期的風化與侵蝕作用後,會分解發育成土壤。在溫濕的氣候環境中,經過深度風化作用會發育成紅土,其表土呈磚紅色為鐵質反應。/西嶼大菓葉4-2風化土壤面:當玄武岩頂部受到長期的風化與侵蝕作用後,會分解發育成土壤。在溫濕的氣候環境中,經過深度風化作用會發育成紅土,其表土呈磚紅色為鐵質反應。/西嶼大菓葉

  36. 五.其他特殊地形 1.風蝕地形 2.風積地形 3.流水侵蝕地形 4.人為石滬

  37. 風蝕刮痕 1.風蝕地形:玄武岩受風力夾帶砂礫的吹襲,經歷長年侵蝕所刮鑿後形成的風蝕痕。/馬公山水

  38. 沙丘 沙礫灘 2.風積地形:藉風力搬運堆積形成,如沙丘。/白公嶼

  39. 蝕 溝 3.流水侵蝕地形:降雨沖蝕後造成之雨溝彷如惡地。/七美頂隙

  40. 4.人為石滬:白沙島後寮北面海域的「石滬群」4.人為石滬:白沙島後寮北面海域的「石滬群」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