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9k likes | 2.09k Views
第五章. 現金與應收款項. 現金與應收款項. 現金之性質與管理 零用金制度 銀行往來調節表 應收款項之認列、評價與表達 應收款項融資 附錄 應收帳款出售之特殊情況. 5.1. 現金之性質與管理. 現金之定義與內容. 內容 包含硬幣、紙幣、銀行活期存款(包括支票存款及儲蓄存款)、即期支票、匯票、銀行本票、定期存款及定期存單等。 特性 (1) 貨幣性, (2) 流通性, (3) 自由支配性。. 易被誤為現金之非現金項目. 有關現金報導之特殊問題. 用途受限制之現金 銀行透支 約當現金. 用途受限制之現金. 補償性存款餘額 ( 借款回存 )
E N D
第五章 現金與應收款項
現金與應收款項 • 現金之性質與管理 • 零用金制度 • 銀行往來調節表 • 應收款項之認列、評價與表達 • 應收款項融資 • 附錄 應收帳款出售之特殊情況
5.1 現金之性質與管理
現金之定義與內容 • 內容 • 包含硬幣、紙幣、銀行活期存款(包括支票存款及儲蓄存款)、即期支票、匯票、銀行本票、定期存款及定期存單等。 • 特性 • (1)貨幣性,(2)流通性,(3)自由支配性。
有關現金報導之特殊問題 • 用途受限制之現金 • 銀行透支 • 約當現金
用途受限制之現金 • 補償性存款餘額(借款回存) • 當銀行要求企業借款之特定比例留於其活期存款中不能動用時,此部份稱為借款回存或補償性存款餘額。 • 借款回存不宜視為現金。 • 短期借款之補償性存款餘額列於流動資產項下;長期借款之補償性存款餘額則為非流動資產。 • 非合約明訂之借款回存仍可包含於現金中,但應附註說明。
用途受限制之現金 • 其他限定用途之現金 • 金額重大則應列於流動資產或非流動資產項下單獨列示。 • 金額微小則併於現金。
銀行透支 • 若自銀行存款帳戶支用之金額超過存款餘額則其超支之數額稱為銀行透支。 • 應列為流動負債。 • 但同一銀行不同帳戶之存款餘額與透支可互抵後以淨額列示。
約當現金 • 係指具備下列條件之低風險高變現力之投資: • 可隨時轉換成定額現金 • 價值變動之風險甚小 • 原則上約當現金不視為現金 • 若以「現金及約當現金」科目作合併表達,此時應附註說明約當現金之數額。
現金之管理 • 現金之內部控制 • 現金之理財規劃
現金之內部控制 • 目的 • 保護現金、防止舞弊或偷竊、發現錯誤及提高現金紀錄之正確性。 • 基本原則:分工 • 程序 • 現金收入-應收款項到期時,應即時如數收款。隨收、隨記、隨存。使用收銀機收款。
現金之內部控制 • 現金保管-縮短現金滯留手中之時間。現金保管與紀錄應由不同人員負責,並由內部稽核人員不定時加以核對。 • 現金支出-所有支出均有經核准支付之憑證。大額支出一律以支票支付。小額支出採行定額零用金制度。定期編製銀行往來調節表
現金之理財規劃 • 保持流動性(變現能力) • 保留足夠正常營業使用及支應到期負債之現金。 • 增加獲利性(理財彈性) • 避免持有過多閒置現金而減低獲利能力。
5.2 零用金制度
零用金制度 • 零用金之會計處理 • 零用金之設立、動支、撥補、金額之變動、缺溢、期末調整 • 零用金之內部控制 • 臨檢 • 付訖憑證之註銷
零用金之會計處理 • 零用金之設立 • 借記「零用金」,貸記「現金」或「銀行存款」。 • 零用金之動支 • 不做正式分錄,但應取得適當支出憑證,並作備忘記錄。 • 零用金之撥補 • 零用金保管人應編製零用金清單,連同憑證交會計部門,會計部門依清單內容借記各項費用,貸記現金。
零用金之會計處理 • 零用金金額之變動 • 增加(減少)零用金金額時,應於撥補零用金時借記(貸記)零用金,貸記(借記)現金。 • 零用金之缺溢 • 以「現金缺溢」科目入帳,列於損益表中營業外費用或收入項下。 • 零用金之期末調整 • 期末結帳時應辦理零用金報銷及(或)撥補,以免低估費用。
【釋例一】 • 青安公司於X5年12月1日設立零用金$6,000交由專人保管,以支付零星開支。X5年12月20日零用金保管人提出下列付款清單及憑證,請求撥補零用金:文具用品$745,郵寄費用$1,138,交際費$1,307,書報費$600,交通費$910,手存零用金尚餘$1,300。由於設立至今每20天撥補一次之零用金均未超過$5,000,故公司決定將零用金之定額減為$5,000。X5年12月31日結帳日,零用金保管人手中已付款之憑證有:水費$1,060,電話費$890,交通費$560,手存零用金$2,480,試作以上零用金之相關分錄。
【解析】續 若期末有就12月21日至31日之支出撥補現金$2,520,則上述分錄之貸方應為現金,零用金則仍維持為$5,000不變。
5.3 銀行往來調節表
銀行往來調節表 • 編製銀行往來調節表之目的及所需資料 • 銀行記錄與公司記錄發生差異之原因 • 銀行記錄與公司記錄之調節程序
編製銀行往來調節表之目的及所需資料 • 目的 • 了解銀行與公司現金記錄差異之原因,求得正確銀行存款餘額。 • 藉編製調節表作為內部控制的手段,防止舞弊。 • 編製銀行往來調節表所需資料 • 當期銀行對帳單或存款簿。 • 現金收支簿。 • 上期銀行往來調節表。
銀行記錄與公司記錄之調節程序 • 1.本月份銀行記錄與上月銀行往來調節表核對 • 檢查上月份之在途存款銀行是否已記為本月份之存入。 • 檢查上月份之未兌現支票本月份是否已兌現而為銀行計入支出欄。 • 2.銀行對帳單之存入欄與現金收入記錄核對 • 3.銀行對帳單之支出欄與現金支出記錄核對
銀行記錄與公司記錄之調節程序 • 4.確定差異原因編製銀行往來調節表 • 銀行往來調節表依其內容可分為: • 簡單銀行往來調節表僅就期末銀行存款餘額加以調節。 • 四欄式銀行往來調節表又稱現金收支調節表,就期初餘額、本期存入、本期支出及期末餘額等四欄均加以調節。 • 5.作必要調整或更正分錄
四欄式銀行往來調節表編製要點 • 期初餘額欄係將上期銀行往來調節表之內容抄入。 • 銀行對帳單期初餘額加本期存入減本期支出應等於期末餘額,公司帳列餘額亦同。 • 調節表中之每一調節項目應自相平衡。 • 由銀行對帳單調節之正確餘額(包括四個金額欄之每一欄)與由公司帳列調節者應相等。 • 正確之期初餘額加本期收入減本期支出應等於期末餘額。
【釋例二】 • 永元公司在台灣銀行開立一支票存款帳戶,X5年5月底公司帳上之存款餘額為$30,509,銀行對帳單餘額為$40,411。經核對後發現下列事項: • 公司5月31日存入即期支票$3,860,銀行尚未入帳。 • 公司已開立之支票中持票人尚未持往銀行兌現者有三張,金額合計$5,607,分別為編號7274,$165;編號7296,$4,920;編號7299,$522。 • 銀行代為收到已到期應收票據金額$15,000及利息$500,公司尚未入帳。 • 銀行逕扣5月份手續費$150。 • 公司5月30日存入銀行之支票$3,200,因存款不足遭退票。 • 公司為償還應付帳款而開立之編號7256支票,金額為$566,帳上誤記為$556。 • 銀行將兌付他公司開立之支票金額$3,985,誤自本公司帳戶中扣除。
【釋例二】續 • 試作: (1) 編製永元公司X5年5月份簡單銀行往來調節表。 (2) 作必要補正分錄。 (3) 若4月底有在途存款$3,500,未兌現支票$6,872,4月底之正確銀行存款餘額為$55,098。銀行對帳單 上5月份存入$80,878,公司帳上5月份支出$90,327。 編製永元公司X5年5月份之四欄式銀行往來調節表。
【解析】 • (1)編製簡單銀行往來調節表(以調節至正確餘額之銀行往來調節表為例) 正式之銀行往來調節表可如下表所示,左右並列,亦可銀行與公司上下分列。
【解析】續 • 在途存款$3,860係銀行應記未記之收入,應加至銀行餘額。 • 未兌現支票$5,607為銀行應記未記之支出,應自銀行餘額中減除。 • 銀行代收票據及利息為公司應記未記之現金收入,應加至公司餘額。 • 手續費及存款不足支票為公司應記未記之支出(或收入之減少),應自公司餘額減除。 • 公司應付帳款之償還少記$10,應將公司餘額減少$10。 • 銀行誤支$3,985,其餘額應予增加。
【解析】續 • (2)作更正或調整分錄 補記銀行代收票據及利息 銀行存款 15,500 應收票據 15,000 利息收入 500 補記銀行手續費 銀行手續費 150 銀行存款 150
【解析】續 記錄存款不足退票 應收帳款 3,200 銀行存款 3,200 改正支票金額之誤記 應付帳款10 銀行存款 10
【解析】續 以上至分錄可合併為一補正分錄如下:
5.4 應收款項之認列、評價與表達
應收款項之定義與分類 • 定義 • 企業對顧客或他人之貨幣、商品或勞務的請求權。 • 分類 • 因主要營業活動產生者 • 應收帳款:無正式債權憑證。 • 應收票據:有正式債權憑證(附息或不附息)。 • 通常列為流動資產。 • 非由主要營業活動產生者 • 如應收租金、應收利息、應收退稅款等均屬之。 • 凡金額重大者應單獨列示,金額小者則可合列為其他應收款。 • 依收現期間之長短區分為流動或非流動資產。
應收帳款之認列 • 入帳之時點 • 通常於銷貨交易完成、商品所有權移轉給買方或提供勞務時認列。 • 入帳之金額 • 除成交價格外尚需考慮下列因素: • 折扣對應收帳款入帳金額之影響 • 收款期間長短對入帳金額之影響
應收帳款之認列 • 折扣對應收帳款入帳金額之影響 • 商業折扣不入帳。 • 現金折扣必須入帳,其處理方法有: • 總額法:係以未扣除現金折扣前之金額記錄應收帳款,顧客付款時若取得折扣,則以少收之現金借記銷貨折扣,作為銷貨收入之減項。 • 淨額法:係依扣除現金折扣後之淨額記錄應收帳款,收款時若顧客未取得折扣,則就多收之現金貸記顧客未取得折扣,列為其他收入。
應收帳款之認列 • 收款期間長短對入帳金額之影響 • 理論上應收帳款應依現值入帳,惟銷貨而產生之應收帳款,若將於一年內收現,則不須計算現值,直接依到期值入帳即可。 • 收款期間長於一年之應收帳款則應依現值入帳。
【釋例三】 • 華星公司銷貨之付款條件為2/10,n/30。X5年2月15日賒銷商品$25,000,顧客於2月25日償還60%貨款,餘款至3月12日付清。試分別依總額法與淨額法作相關分錄,並列示相關科目在損益表之表達方式。
應收帳款之評價與表達 • 呆帳對應收帳款評價之影響 • 直接沖銷法 • 於應收帳款確定無法收回時認列呆帳,並直接沖銷應收帳款。 • 備抵法 • 於銷貨發生年度認列呆帳費用,並以「備抵呆帳」作為應收帳款的減項。 • 符合收入與費用配合原則,且使資產(應收帳款)之評價較為適當
備抵法下呆帳金額之估計方法 • 基於財務狀況表觀點 • 係以應收帳款之餘額作為估計呆帳之依據,又可分為應收帳款餘額百分比法與帳齡分析法兩種。 • 基於損益表觀點 • 以本年度之賒銷淨額乘以估計呆帳率,即得本年度應提列之呆帳費用。又稱為銷貨百分比法 • 兩法之比較 • 財務狀況表法著重期末備抵呆帳應有之餘額,使應收帳款較能依淨變現價值評價 。 • 損益表法著重顯示損益表上之呆帳與賒銷之配合。
應收帳款餘額百分比法與帳齡分析法估計呆帳之步驟應收帳款餘額百分比法與帳齡分析法估計呆帳之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