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0 likes | 429 Views
内容提要. 第七章 城市道路与交通系统. 城市道路的功能 城市道路的分级与分类 城市道路的断面形式. 一、 城市道路交通系统. 1 、道路的功能: 组织城市的骨架(第一功能)。 “交通的通道”,具有联系对外交通和城市各用地的功能要求。 提供各种地上、地下交通空间、基础设施埋设空间 建筑物采光、通风、到达、避难通道. 2 、城市干道路网形态的类型. 方格网式 —— 适于地形平坦城市,交通分散、灵活性大;对角线方向的交通联系不便, 非直线系数 大;交通穿越中心区。
E N D
内容提要 第七章 城市道路与交通系统 • 城市道路的功能 • 城市道路的分级与分类 • 城市道路的断面形式
一、城市道路交通系统 • 1、道路的功能: • 组织城市的骨架(第一功能)。 • “交通的通道”,具有联系对外交通和城市各用地的功能要求。 • 提供各种地上、地下交通空间、基础设施埋设空间 • 建筑物采光、通风、到达、避难通道
2、城市干道路网形态的类型 方格网式——适于地形平坦城市,交通分散、灵活性大;对角线方向的交通联系不便,非直线系数大;交通穿越中心区。 环行放射式——以广场组织城市,利于市中心同外围市郊联系;环行干道利于中心城区外的市区和郊区之间的联系;易把外围交通引入市中心、环行干道促使城市呈同心圆不断向外扩张。 自由式——因地制 宜,不规则布局,非直线系数较大。 混合式—— 城市 干道 网 类型
二、城市道路交通的主要特征 • 1、虽车辆行人交通错综复杂,但总的可分为客流和物流,两者各具特点。 • 2、各类交通的流动线路、数量随时间而变化,而且具有规律性。 • 3、城市道路交通因交通工具不同,对道路系统有不同要求。 • 4、交叉口组织是城市道路交通系统的重点,对于提高通行能力至关重要。 • 5、静态交通是重要组成部分,需要与城市道路系统规划统一考虑。
三、规划布置基本要求 • 1、合理的功能布局基础上,满足用地布局“骨架”要求。 • 2、满足城市交通运输要求。 • 3、充分利用地形,减少工程量。 • 4、考虑城市环境和城市面貌的要求。 • 5、满足各种工程管线及人防要求。
四、城市道路的等级与分类: • 1、城市道路的分级: • 快速路;多设在大城市,主要联系市区各主要地区、主要近郊区、卫星城镇、主要对外公路。中间设分隔带,进出口采用全控制或部分控制,设计时速80km/h。 • 主干道(全市性干道),主要联系城市中的主要工矿企业,主要交通枢纽和全市性公共场所等,为城市主要客货运输路线,一般红线宽度为30~45m; • 次干道(区干道),为联系主要道路之间的辅助交通路线,一般红线宽度为25—40m; • 支路(街坊道路),是各街坊之间的联系道路,一般红线宽度为12~15m左右。
四、城市道路的等级与分类: 2、道路功能分类: 交通性道路:主要解决各用地之间的交通联系和对外交通枢纽间来纳西。车行速度大,车辆多。 生活性道路:主要解决城市各分区内部生产和生活需要,车速低,以客运为主。
四、城市道路的等级与分类: 2、道路功能分类: 交通性道路:主要解决各用地之间的交通联系和对外交通枢纽间来纳西。车行速度大,车辆多。 生活性道路:主要解决城市各分区内部生产和生活需要,车速低,以客运为主。
五、道路宽度及横断面的确定 1、道路宽度 城市道路宽度有路幅宽度与道路宽度两种含义。 路幅宽度:即道路红线之间的宽度,是道路横断面中各种用地宽度的总和。 道路宽度:只包括车行道与人行道宽度,不包括人行道外侧沿街的城市绿化等用地宽度。主要由交通量决定。
五、道路宽度及横断面的确定 2、城市道路宽度的确定依据: 城市的性质、规模; 道路系统规划的要求; 综合考虑交通量(机动车、非机动车和行人); 日照、通风、管线敷设以及建筑布置等因素; 综合不同城市在各时期内城市交通和城市建设上的不同特点,远近结合,统筹安排,适当留有发展余地。
五、道路宽度及横断面的确定 机动车道的宽度=所需要的车道数*一条车道所需宽度 车行道宽度根据远期的预估交通量计算,须一次留足。 机动车车行道宽度按车道数计算。 小汽车的车道宽度为3米;大汽车为3.5米、3.75米、4.0米(设计车速高的用较宽车道); 无路缘者,靠路边的车道要适当放宽; 路边停车带的宽度为2.5~3米。
五、道路宽度及横断面的确定 城市道路横断面基本形式: 单幅路(一块板) 城市道路断面最常见的断面形式; 一块板是所有车辆都在同一条车行道上双向行驶; 占地少、投资省、交叉口通行效率高、路幅宽度可随实际情况调节; 机动车与非机动车相互干扰,存在一定安全隐患。
五、道路宽度及横断面的确定 城市道路横断面基本形式: 双幅路(两块板) 在单幅路的基础上在道路中央增设分隔带; 适用于通行速度较快、双向交通均衡分布的情况; 多用于城市中的交通性干道或因地形起伏等原因高差较大的路段。
五、道路宽度及横断面的确定 城市道路横断面基本形式: 三幅路(三块板) 采用隔离带彻底分隔机动车和非机动车; 具有明显中国特色,国外不多见; 适用于道路红线 宽度较大(一般在40m以上)、机动车辆多(需要≥4条机动车道)、行车速度快以及非机动车多的主干道。
五、道路宽度及横断面的确定 城市道路横断面基本形式: 四幅路(四块板) 在三幅路基础上增设了中央分隔带解决对向机动车问题; 常用于城市快速路; 交叉口问题集中和复杂化,并以阻隔道路两侧的活动联系为代价; 用地较多,造价高。
六、城市公共交通 公共交通:轨道交通、道路运输 、水运等 上海和长春城市轨道交通
上海磁悬浮 • 伦敦双层巴士
思考:我国城市道路网规划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思考:我国城市道路网规划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中等城市 小城市 大城市 特大城市
3个组团 组团间设快速路 片区间设交通主干路 每片区3-4个居住区 每片区15万人左右 该市100-150万人 各级城市道路与用地布局结构的关系
图 :城市干道网的基本类型 (资料来源: [日]都市計画教育研究会編《都市計画教科書(第2版)》彰国社、1995)
图 :城市干道网实例(北京) 北京——方格网+环行放射(混合型) 是大城市发展后期形成的效果较好的一种道路网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