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3

群体合作的研修技能之: 教研活动的策划与准备

群体合作的研修技能之: 教研活动的策划与准备. 王 洁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xbyx.cersp.com 2007.11.13. 我们倡导的以课例为载体的校本教研. 一个案例. ■. ■. 新课程背景下校本教研的特点. 实例: 高一物理“共振现象”的教学探究. 课改实验教材在基地学校开始实验之后,教师能否在现代教育理念之下实施教学,构建以学生自主发展为目的、催生高层次思维活动形成的课堂教学方式?我校物理教研组为此进行了一系列的课堂教学研究活动,“共振现象”就是其中的一节研究课。.

megara
Download Presentation

群体合作的研修技能之: 教研活动的策划与准备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群体合作的研修技能之:教研活动的策划与准备群体合作的研修技能之:教研活动的策划与准备 王 洁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xbyx.cersp.com 2007.11.13

  2. 我们倡导的以课例为载体的校本教研 一个案例 ■ ■ 新课程背景下校本教研的特点

  3. 实例:高一物理“共振现象”的教学探究 课改实验教材在基地学校开始实验之后,教师能否在现代教育理念之下实施教学,构建以学生自主发展为目的、催生高层次思维活动形成的课堂教学方式?我校物理教研组为此进行了一系列的课堂教学研究活动,“共振现象”就是其中的一节研究课。

  4. 教材介绍:课改实验教材高一物理第六章 “共振现象”一课,分以下几个部分: 第一部分,新课导入。介绍了美国塔柯姆大桥因大风引起的振动而塌毁、法国里昂士兵齐步走过桥引起桥梁坍塌以及声音振碎玻璃杯三个事例。 第二部分:概念和规律。通过观察弹簧振子的实际振动,引入阻尼振动、受迫振动、共振等概念。并通过的实验装置探索驱动力频率与弹簧振子固有频率的关系,发现共振产生的条件。

  5. 第三部分:自主活动。通过音叉实验、带有偏心轮的可调速电机以不同速度转动时,长度不同的塑料片振动情况不同等实验,让学生体会共振产生的条件。第三部分:自主活动。通过音叉实验、带有偏心轮的可调速电机以不同速度转动时,长度不同的塑料片振动情况不同等实验,让学生体会共振产生的条件。 第四部分:知识拓展。通过微波炉加热原理、音响设备、各种乐器的音腔、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激光的产生、核磁共振等的介绍,理解共振现象存在于物理学几乎所有的领域,有着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

  6. 翟老师将教材中新课导入部分的三个事例全部介绍给了学生。翟老师将教材中新课导入部分的三个事例全部介绍给了学生。 他先是播放了1940年美国塔柯姆大桥被风吹倒的实况录像,看着全长860米的大桥在风力的作用下开始晃动、扭曲、倒塌,学生们感到无比的震撼,不由自主地发出了惊呼。 之后老师又给学生介绍上世纪中叶,法国里昂市附近一座长102米的桥,因一队士兵在桥上齐步走,引起桥梁坍塌,死亡226人的故事,当了解学生以前看到或者听说过该故事之后,老师又特地展示了实验员制作的士兵过桥,引起桥梁大幅振动的模型,也引起了学生很大的兴趣。接下来是声音振碎玻璃杯的图片展示和介绍。

  7. 介绍了上述三个事例之后,翟老师说:“上述的三个事例都和振动有关,但是什么样的振动能产生这样的效果呢?通过下面的学习我们就会知道。”介绍了上述三个事例之后,翟老师说:“上述的三个事例都和振动有关,但是什么样的振动能产生这样的效果呢?通过下面的学习我们就会知道。” 接下来,他开始按照教材的顺序,向学生介绍固有振动、阻尼振动以及受迫振动、共振等概念。 翟老师十分忠实教材,凡是教材上提到的知识,他都一一进行讲解或者组织学生学习,为了调动学生,在40分钟的时间内,大大小小的实验和录像就出现了9次,平均4.4分钟一次。 整节课的教学气氛是很活跃的,但当翟老师让学生用本节课所学习知识来解释新课引入时三个事例时,学生不能进行有效的描述并得出结论,无奈之下,教师自己只好代劳。

  8. 这节课引起了区教研员和学校物理教研组的同行们激烈的争论。这节课引起了区教研员和学校物理教研组的同行们激烈的争论。 赞同的说“这节课较好地完成了教材上规定的教学内容,教学安排紧凑”;“自己研制的几个实验很有新意,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将新疆伽什地震的有关资料及时充实到教学之中,注意和日常生活、社会问题的联系,丰富了教育资源”…… 反对的说“这样的教学安排就是在教教材,是胡子眉毛一把抓”;“实验太多,学生来不及思考和消化,整个感觉就象是走马观花”;“各个部分之间的过渡不够自然,学生的思维不是连续的,不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概念”……

  9. 翟老师自己也感觉到这节课上的不理想。“教学的素材比较多,总想着要完成这些教学内容,所以上课时关心学生少了,注意力放在如何控制好时间以及如何完成教学计划上来,学生的思维没有真正调动起来。”翟老师自己也感觉到这节课上的不理想。“教学的素材比较多,总想着要完成这些教学内容,所以上课时关心学生少了,注意力放在如何控制好时间以及如何完成教学计划上来,学生的思维没有真正调动起来。” 大家的讨论集中到新课导入部分,大家也提了很多看法。比如是不是三个事例都要用上?介绍事例的目的是什么?事例介绍如何和后面的概念学习加以衔接等等。

  10. 王老师还向翟老师介绍了自己安排新课导入这部分内容的设想:只介绍塔柯姆大桥一个事例,然后如图所示,将树枝(在树支下挂一个弹簧振子)两端固定在铁架台上表示桥,用手指敲击树枝表示有风力作用。王老师还向翟老师介绍了自己安排新课导入这部分内容的设想:只介绍塔柯姆大桥一个事例,然后如图所示,将树枝(在树支下挂一个弹簧振子)两端固定在铁架台上表示桥,用手指敲击树枝表示有风力作用。 ⑴用较大的持续“风力”压“桥”,看一看“桥”会不会倒塌? ⑵用间断的且不一定大的力敲击“桥”,看一看“桥”会断吗? 引导学生分析:桥倒塌的原因可能是风力周期性地作用所引起。当然也会与桥自身的因素(即其自身振动的固有周期)有关系。

  11. 重新设计 亲身的教学实践和同事们的意见和建议,给了瞿老师很大的启发,他决定重新设计自己的教学方案。 在新课导入部分,他采纳了大家的建议,决定只讲一个事例,其余的留给学生课后讨论。考虑到塔柯姆大桥录像所产生的震撼人心的效果,他选定了这个事例。 怎样从塔柯姆大桥自然过渡到有关共振概念的讨论中去?瞿老师感觉到王老师给出的建议很好,但是和塔柯姆大桥还有有些距离,学生不一定能理解。他苦思冥想了一个晚上,终于构思出了一个模型。

  12. 从图示前方用电扇给上述模型施加一个风力,桥身向一侧发生侧移并产生微小的振动,将电扇的风速调节到最大档,桥身的侧移有所增大,但是振动的幅度依然很小。用书挡在桥身和电扇之间,快速地上下晃动书,发现桥身的振动幅度不大,非常缓慢的晃动,振动幅度也不大,当有节奏地晃动,并且频率适中时,桥身开始大幅度地振动。这一模型十分生动地再现了塔柯姆大桥因风吹倒的过程。

  13. 第二次教学 这次的教学设计只安排了4次学生实验,基本上每个教学环节一个,给学生的思维活动留出了一定的空间。 在新课导入部分,学生看了塔柯姆大桥被风吹倒的录像之后,瞿老师请学生描述看到的场景,并猜测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大桥倒塌。

  14. 一个学生提出了如下的猜测:“这座桥可能是豆腐渣工程”。他的猜测引起了大家的一阵笑声。老师也笑着说:“你的猜测合乎情理,不过据了解,桥梁倒塌的事故原因中没有提到豆腐渣工程的问题。”一个学生提出了如下的猜测:“这座桥可能是豆腐渣工程”。他的猜测引起了大家的一阵笑声。老师也笑着说:“你的猜测合乎情理,不过据了解,桥梁倒塌的事故原因中没有提到豆腐渣工程的问题。” 其他的同学也陆续提出了一些猜测,如“风力太大,直接把桥身吹翻了起来”、“因为风太大,作用在桥身上的风力过大,超过了桥能承受的限度,所以造成的倒塌”…… 哪些猜测有道理呢?教师出示了自己设计制作的大桥模型,通过对学生猜测的不同情况的演示,学生逐渐明确了,周期性的风力是大桥倒塌的主要原因。 接着,瞿老师开始介绍受迫振动和共振。

  15. 再次反思 为了使我们的教学研究更有收获,我们邀请了一位特级教师张老师和骨干教师陆老师以及区里其他一些学校的老师一起听了瞿老师的第二次教学。 大家普遍认为,这次新课导入部分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效果比第一次有了明显的改进,从塔柯姆大桥的录像到桥梁模型过渡自然,通过建模,给学生提供了将现实生活问题转化为物理问题加以研究的思路和方法,符合“从社会、生活到物理,再从物理回归到社会、生活”的教学指导思想。

  16. 存在的问题是,从大桥的模型到受迫振动、共振概念的提出不是学生自己得到的,没有体现出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理念。存在的问题是,从大桥的模型到受迫振动、共振概念的提出不是学生自己得到的,没有体现出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理念。

  17. 第三次教学 为了解决第二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研组的老师和瞿老师一起进行研究。张老师和瞿老师一道分析上课的录像,章老师自告奋勇地根据瞿老师的教学设计上了一节课,请瞿老师在听课中感受问题…… 综合大家的意见,瞿老师再次对自己的教学设计进行了调整,

  18. 本案例给教研组老师们的启示—— 1.在课改实践中要正确认识课程资源 ● 课程资源的利用具有多样性的特点,同样的课程资源,在不同的教师眼中会有不同的作用。 ●上述塔柯姆大桥的课程资源也是如此,单就教材上的图片讲解一下是一种应用,找到录像给学生放映是一种应用,从录像出发抽象出桥的模型再过渡到共振现象的研究之中也是一种应用,让学生根据这一模型展开猜想和探究又是一种应用。如何更好地发挥好课程资源的作用,应该引起物理教师的深入思考。

  19. 2、要着眼于促进学生高质量思维活动的形成 ●“共振现象”这节课的教学设计,最初关注的只是知识和技能的教学目标,所以才出现了40分钟9种课程资源使用的“大容量”的课堂教学。 ●这种“大容量”多体现在知识的重复、变换角度的操练上,看上去教学节奏很快,内容很充实,但学生没有形成一个正确的分析和研究共振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只能就事论事,还容易造成思维疲劳。 (杨浦高级中学常生龙等)

  20. 校本教研的目的 改进教学,发展自我 为自己而研究,在研究自己

  21. 校本教研的方式 行动中学习 行动中研究 一边工作 一边研究

  22. 新课程背景下的校本教研是将教师的研究、进修和日常教学实践紧密联系起来的一种活动。新课程背景下的校本教研是将教师的研究、进修和日常教学实践紧密联系起来的一种活动。

  23. 校本教研的过程  强化合作交流 开发差异资源

  24. 新课程背景下的校本教研旨在从学校内部推进课程改革,使学校里所有的人都成为改革的动力。新课程背景下的校本教研旨在从学校内部推进课程改革,使学校里所有的人都成为改革的动力。

  25. 校本教研的形式 以课为载体 重视非正式课题研究

  26. 校本教研的成果 强调个人的行动智慧 更多的是行为的改进

  27. 新课程背景下的校本教研不仅关注文本学习和相互讨论,而且更多地关注教学行为的连环跟进。新课程背景下的校本教研不仅关注文本学习和相互讨论,而且更多地关注教学行为的连环跟进。

  28. 原行为阶段 关注个人已有经验的教学行为 新设计阶段 关注新理念、新经验的课例设计 新行为阶段 关注学生获得的行为调整 更新理念 反思1:寻找自身与他人的差距 改善行为 反思2:寻找设计与现实的差距 课例为载体/群体合作平台:理论学习、教学设计、行为反省 校本教研的基本途径与要素 三要素: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

  29. 校本教研的一般流程 教学设计 反馈会议 课堂观察

  30. 校本教研的条件 需要直接或间接的专业引领 需要支持性环境

  31. 【新课程背景下校本教研的特点】 教研组活动具有独特的优势。50多年来流程、环节变化不大,取向、内涵却有深刻变化: 1. 从熟练技术操作取向到实践反思取向 ● 追问实践 ● 不断向经验学习 2. 从研究教材教法到全面研究学生、教师行为 ●关注高层次认知和创造性思维 ● 对教学的过程与结果予以同等的重视 ● 兼顾基础与发展的人本化思考

  32. 3. 从重在组织活动到重在培育研究状态 ● 丰富教研活动的内涵,提升教师的研究能力 ● 关注教师的教如何适应学生的学的关键专业知能 4. 从关注狭隘的经验到关注理念的更新和文化再造 ● 使学习和研究成为常态 新课程背景下的校本教研,是教师教学方式、研究方式、学习方式、专业发展方式的一场深刻变革,要让教师成为课程教学的真正主人。

  33. 教师关键专业知能(PCK) (P.L.Grossman) ① 一门学科的统领性观念——关于学科性质的知识和最有学习价值的知识   ② 学生对某一学习内容理解和误解的知识   ③ 特定学习内容在横向和纵向上组织和结构的知识   ④ 将特定学习内容显示给学生的策略的知识  教师知识基础框架,尤其是其中的核心成分PCK明晰化之后,利用PCK解决问题的教学技能也渐渐被开掘,这大大厘清了世界各国对教师资格的认证以及对教师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的向度。

  34. 教研活动的策划与准备

  35. 就像发起一次朋友聚会,需要筹划主题、选择场地、确定具体时间,然后准备活动时具体的材料(器材、食品、节目等等)等一样,一次校本研修活动的有效进行也需要仔细的策划和准备。因为惟有如此,才有可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就像发起一次朋友聚会,需要筹划主题、选择场地、确定具体时间,然后准备活动时具体的材料(器材、食品、节目等等)等一样,一次校本研修活动的有效进行也需要仔细的策划和准备。因为惟有如此,才有可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36. 教研活动的策划和准备意味着什么? ★ 明确的目标与路径 ★ 有目的地去参与 有话可说 有所收获 ★ 在明确目标与过程的关系的基础上设计活动过程 ★ 反映学校教学的方向 ★ 达成目标的路径之选择 ……

  37. 请你动手做策划: 学校打算近期举办教学研究周活动,要求以教研组(或年级组、专题研究小组等)为单位策划一次活动。请你以教研组长(或其他组织者)的身份策划一次这样的活动 ● 活动形式可以是集体备课、公开课、教学案例展示、主题论坛、教学沙龙、小组辩论等 ● 展示时间为两小时。策划要求: ①体现小组的特色; ②活动方案需包括前期准备、现场展示、后续活动等阶段; ③尽可能做到全员参与。

  38. 当前学校教研活动中的突出问题 “任务布置多,深入研讨少”、“以应付考试为中心” 是当前学校教研活动中的突出问题

  39. 目前中小学教研活动中比重最大的是“听布置,执行具体事务”,与其核心工作“教学研究”相比,“管”的色彩似乎偏浓。目前中小学教研活动中比重最大的是“听布置,执行具体事务”,与其核心工作“教学研究”相比,“管”的色彩似乎偏浓。 “以应付考试为中心”也是当前学校教研活动的另一个普遍问题,而且随着年段的增高这个问题愈加突出。 现有的学校教研组尚未成为群众性的、合作研究的实践共同体,离课程改革所要求的校本研修还有相当距离。

  40. 从问题出发,让问题引导学习 问题怎么来?

  41. 一、什么问题/事件可以成为教研活动的主题

  42. ●开展教学现状诊断 ●将教学教研情况调查作为学校教研工作的切入点

  43. 以青浦为例: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调查与分析 知识呈现方式: 要求与情景、例示与讲评、作业设计 教学过程组织: 认知导入、学习点选择、反馈与评价 提问-释问行为: 问答过程、答案处理(评价) 学习诊断行为: 知识获得的观察与评价、学习方式引导

  44. 内容来源及认同程度 对象需求与问题 领导布置 自己决定 最得益的内容与主要理由 对象与需求特点 对象与问题类型 教研心态与原因 满意愉悦程度 影响因素 青浦区校本研修基本情况现状调查: 指标设计举例(“对象需求”): 最认可与最 不认可的内容

  45. 公开 集中 筛选 主题确定的流程与分析工具 ●公开:试图通过各种途径将教师内心的需要公开出来,换言之,就是将教师内隐的想法、观点等等显性出来。这需要一定的技巧和策略 ●集中:将教师内心的需求集中,放在一个矩阵之中进行梳理,放在不同的象限中 ●筛选:为每一个矩阵中的每个项试着打分之后,在平衡的基础上,确定研修的主题 图1:需求分析的“程序”

  46. 研修活动品质 研修主题的品质

  47. 实例1:在不断“看别人,找差距”中确定主题 商塌中学虽然地处远郊,学校的英语教研组近年来却在区里小有名气,教学成绩历年来一直稳定在区前列。 【起步】上世纪90年代中期外语组是非常薄弱的一个学科组,全校近20名英语教师中没有一位一级教师,学科成绩也一直徘徊不前。前任教研组长刚调走,新任组长是刚从学校毕业出来的大学生,没有经验。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向区教师进修学校外语教研室提出请求要求支援。教研员高老师亲自带了区内一名骨干教师借班上课,并亲自主持教研活动。

  48. 【比较中看到差距】一堂示范课,一次由教研员主持的教研组活动。比较中,学校英语组的老师知道了什么是一节成功的外语课?怎样的老师是优秀的教师?【比较中看到差距】一堂示范课,一次由教研员主持的教研组活动。比较中,学校英语组的老师知道了什么是一节成功的外语课?怎样的老师是优秀的教师? 于是在优秀教师的示范作用下,在教研员的专业引领下,英语组的教师从边学边用的模仿,到组内教师争着开公开课(组内、校级、区级)在教研活动进程中实践反思,到后来在教研员的指导下进行课堂实录,运用全息分析课堂教学的先进技术,进行现场诊断,悉心研究一节课。英语组的教研活动搞得有声有色。

  49. 实例2:在不断追问实践,自我反思中确定主题实例2:在不断追问实践,自我反思中确定主题 作为一个老教研员,赵老师和英语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全面听了普陀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七个英语教师的课后,给校长室递交了一份听课笔记。 【教师的教学现状】全组的教师教学热情高,责任心强。这些课的特点是:①教师备课认真,能开展有序教学。 ②师生关系较融洽,能开展课堂活动。 ③较重视对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 总体的情况是:没有陈旧的教学方式,但也没有突出教学风格,整体水准在区内属于中等。课后,他们化出心血也不少,在中差生身上更是倾注了大量精力和时间。然而,目前学校的英语教学质量现状与新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还有距离,远远不能适应牛津英语教材的实施需要。

  50. 【学生的学习现状】学生感到牛津英语难学,主要表现在:牛津英语词汇量大,每天教师布置的生词有十几个。学生没有办法记住。【学生的学习现状】学生感到牛津英语难学,主要表现在:牛津英语词汇量大,每天教师布置的生词有十几个。学生没有办法记住。 在仔细调查之后,发现学生的困难来源有两个: ①学生进中学前没有系统学过国际音标,(经调查,全校预初年级只有8人,七年级有12人,八年级有9人学过音标,另外三个年级有13人学过部分音标)。这意味着,学生根本没有借用词典拼读单词的能力,更谈不上预复习了。 ②学生对词汇学习中相当重要的“读音规则”也浑然不知。遇到生词时,学生一般不会把学到过的规则性东西迁移到新词汇的认读上,于是也就不可能产生词汇学习的“累积效应”。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