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5

人兽共患疾病

人兽共患疾病. 古德祥 中山大学昆虫学研究所 国家教育部食品工程研究中心. “ 四川怪病” 疫情,起因初步认定 人 — 猪链球菌 感染。 疫区 :资阳、内江、成都、自贡、遂宁、泸州、绵阳; 新增疫区 :宜宾、德阳。 累计 感染病例 198 宗 ( 至 2005,08,01 止 ) 死亡 36 人; 病危 30 人 康复出院 18 人 香港 感猪链球菌病例 9 宗,死亡 1 人,康复 5 人 广东潮安 发现 1 病例。 广东 8 月初封存疫区冻肉 156 吨 , 再查封 130 吨.

megan-downs
Download Presentation

人兽共患疾病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人兽共患疾病 古德祥 中山大学昆虫学研究所 国家教育部食品工程研究中心

  2. “四川怪病”疫情,起因初步认定人—猪链球菌感染。疫区:资阳、内江、成都、自贡、遂宁、泸州、绵阳;新增疫区:宜宾、德阳。“四川怪病”疫情,起因初步认定人—猪链球菌感染。疫区:资阳、内江、成都、自贡、遂宁、泸州、绵阳;新增疫区:宜宾、德阳。 累计感染病例198宗 (至2005,08,01止) 死亡36人; 病危30人 康复出院18人 香港感猪链球菌病例9宗,死亡1人,康复5人 广东潮安发现1病例。 广东8月初封存疫区冻肉156吨,再查封130吨

  3. 猪链球菌传染,通过伤口和食用未煮熟的猪肉而得病。农民自宰和食用病猪和死猪,黑心商人把埋藏的死猪挖出来卖,这是传播的直接途径。猪链球菌传染,通过伤口和食用未煮熟的猪肉而得病。农民自宰和食用病猪和死猪,黑心商人把埋藏的死猪挖出来卖,这是传播的直接途径。 • 病猪屠宰冷冻后,从疫区销往外地,使猪链球菌疫情进一步扩散。 • 症状:如果1周内有与病猪、死猪的密切接触史,并出现畏寒、高热、头痛、皮肤有出血点、瘀点瘀斑和呕吐等症,就得注意感染了链球菌病。

  4. 提 纲 人兽共患疾病的定义 1、发病的因素 2、防治措施 3、重要的人兽共患疾病 3.1炭疽病 3.2口蹄疫 3.3疯牛病 3.4人兽共患的其他细菌病 3.5食源性寄生虫病

  5. WHO对人兽共患疾病下的定义“在脊椎动物与人之间自然传播的疾病和感染”(1959) 目前世界上已证实的人兽共患疾病达250余种,如炭疽病、布氏杆菌病、囊尾蚴病、狂犬病、疯牛病等。 人兽共患疾病的传播与流行,与人类的生活方式、饮食卫生及环境状况等因素直接相关。

  6. 1、发病的因素 (1)人类进入新的疫源地; (2)不良的饮食习惯和嗜好,如吃生鱼片、牛肉、海鲜,造成传染病和寄生虫病流行; (3)环境污染,主要是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的污染; (4)职业因素,屠宰场工人易感染; (5)宠物因素,狂犬病、猫爪热病等。

  7. 2、防治措施 人兽共患疾病种类多,对不同的疾病均必须查明流行病学上人与动物的关系,针对不同流行病学特点采取相应措施。 (1)加强畜牧业管理工作,提高畜群的健康; (2)加强兽医检疫工作,确保肉食品安全; (3)提高检验工作水平,加快建立快速、准确、简便、标准化的检测体系; (4)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加强监督管理。

  8. 3、重要的人兽共患疾病 3.1 炭疽病 炭疽病是炭疽杆菌引起的烈性传染病,人可通过皮肤接触或空气吸入而感染炭疽杆菌,也可因食用被污染的食品引起肠胃型炭疽病。近年恐怖活动用信封邮寄炭疽杆菌,制造恐慌。

  9. 羊城晚报 2005年8月7日第一版报道

  10. 炭疽杆菌繁殖体在55~58℃温度下,10~15min即可杀灭;但当其形成芽孢后,需140℃、30min才能杀灭。炭疽杆菌在空气中约6小时就形成芽孢,故发现此菌后必须在6h内进行处理。炭疽杆菌繁殖体在55~58℃温度下,10~15min即可杀灭;但当其形成芽孢后,需140℃、30min才能杀灭。炭疽杆菌在空气中约6小时就形成芽孢,故发现此菌后必须在6h内进行处理。

  11. 3.1.1 流行病学 (1)季节性 炭疽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在7~9月为高峰期; (2)流行趋势 采取了许多控制措施,发病率呈下降趋势; (3)地区性 存在地区差异,越边远落后地区,其发病率越高; (4)发病人群 多呈散发性,以农民为主

  12. 3.1.2 临床表现 牲畜感染炭疽病,一般潜伏期1~5天。猪多表现为慢性局部炭疽,病变在颈部颌下,喉与肠系膜淋巴结,剖面为砖红色、肿胀、质硬。人的感染途径以直接接触或在污染场地被感染为主,食用病畜肉也可发病。人类一般以皮肤炭疽为主,也有肺炭疽、肠炭疽、脑炭疽的报告。

  13. 3.1.3 病畜处理与传播的预防 作为烈性人兽共患疾病,一旦发现,必须在6h之内采取措施,防止芽孢形成。 ♦饲养间或屠宰间用20%有效氯的漂白粉、5%氢氧化钠或5%甲醛进行彻底消毒。 ♦病畜一律不准屠宰解体,高温化制或用2m坑加石灰掩埋; ♦屠宰人员进行青霉素预防注射和用2%来苏尔液消毒手和衣服,工具可煮沸消毒。

  14. 炭疽病是一种难以根除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一旦发生畜间疫情,其污染场所就成了长期芽孢的滋生地,成为疫源地。疫源地消毒处理是世界难题。所以兽医卫生检疫工作就显得更为重要。炭疽病是一种难以根除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一旦发生畜间疫情,其污染场所就成了长期芽孢的滋生地,成为疫源地。疫源地消毒处理是世界难题。所以兽医卫生检疫工作就显得更为重要。

  15. 3.2 口蹄疫(foot and mouth disease) 由口蹄疫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有高度传染的人兽共患疾病。主要发生于偶蹄动物,牛、羊最易感染,猪和人也可染此病。 3.2.1 病原体 口蹄疫病毒,属微核糖核酸科,口蹄疫病毒属。核酸类型为单链RNA 其特点是多型性和易变性。血清学特性有7个主型,70多个亚型。人感染以O型最常见。各型间几乎没有交叉免疫。

  16. 此病毒对外界的抵抗力很强。含该病毒的组织以及污染的饲料、饲草、皮毛、土壤及厩舍,可保持传染性达数周甚至数月;腌肉中可存活3个月,骨髓中可存活6个月以上。此病毒对外界的抵抗力很强。含该病毒的组织以及污染的饲料、饲草、皮毛、土壤及厩舍,可保持传染性达数周甚至数月;腌肉中可存活3个月,骨髓中可存活6个月以上。

  17. 3.2.2 流行病学 患病的牛、羊、猪、骆驼等偶蹄动物是主要的传染源。患病初期的排毒量最大,毒力最强,最具传染性。 水疱破溃、唾液、粪便、尿液、精液、乳汁等可携带病毒,通过污染的食槽、饲草及厩舍而传染。甚至呼出的空气也有传染性。 人易感染此病。2000年安徽一起畜类口蹄暴发流行,21人感染了口蹄疫病。

  18. 3.2.3 临床表现 患畜先有体温异常,继而口腔粘膜、齿根、舌面和鼻翼边沿出现水泡,破裂后形成烂斑,口角线状流涎。猪的蹄冠、蹄叉也发生典型的水泡。 人患口蹄疫时,先表现为咽痛,全身关节酸软;随后高热,口腔粘膜出水泡,牙龈、舌部溃烂,伴烧灼样疼痛、吞咽困难、厌食、流涎、口臭。上下唇出现多个卵圆形水泡。血清O型口蹄疫抗体阳性。一般预后良好,可获持久性型特异性免疫。

  19. 3.2.4 预防 (1)加强卫生防疫 对饲养场所定期消毒,对饲养动物疫苗接种; (2)一经发现畜患,立即隔离,对患口蹄疫的同群牲畜予以扑杀;对饲养场所消毒。同时做好健康动物和人群的预防工作; (3)加强屠宰前的兽医检疫 (4)口蹄疫是烈性传染病,人群可因密切接触病畜而感染。因此饲养偶蹄动物人员、兽医、屠宰者注意个人卫生,加强自我防护

  20. 3.3 疯牛病 疯牛病可传播海绵状脑病(transmissible spongiform encephalopathies, TSE),是一类侵袭人类及多种动物中枢神经系统的退行性脑病,潜伏期长,100%致死率。其传病因子是一种不含核酸、具有自我复制能力的感染性蛋白质粒—朊病毒(prion),此类病又称为朊病毒病(prion disease)或朊病毒相关疾病(prion associated disease)。

  21. 1986年英国发现第一例疯牛病,之后有149位疯牛病患者,120人死亡,约4000人携带疯牛病毒。爱尔兰发现576例疯牛病;西班牙513例。加拿大、美国、波兰、德国、日本相继发现疯牛病患者。全世界确诊有167人死于疯牛病。

  22. 3.3.1 传染途径与致病过程 • 许多学者利用自然或实验感染羊瘙病研究海绵状脑病的发病过程。 致病因子似乎可穿过表皮而进入机体; 致病因子似乎穿入局部的淋巴结中复制,后在脾脏和其他淋巴中复制; 致病因子也可沿着外周神经直接进入脊髓部位; 经口感染牛海绵状脑病实验中,致病因子出现在中枢神经系统、三叉神经和脊神经根、眼晴和远端回肠,在脊髓仅短暂出现。 TSE在人的漫长潜伏期中,致病因子的分布和含量了解甚少。

  23. 3.3.2 动物可传播的海绵状脑病 (1) 牛海绵状脑病(bovine spongiform encephalopathies, BSE),俗称疯牛病。于1986年第一次在英国报道。疾病的平均发病年龄为5岁(28个月至18岁),平均潜伏期为60个月。牛食用了被海绵状脑病(TSE)污染的骨粉饲料引起的。 研究显示,自然感染中,牛脑、脊髓和视网膜有高度感染性,实验感染动物的远端回肠、背根神经节和骨髓也有一定的感染性。

  24. (2) 羊瘙痒病 是最早发现的海绵状脑病(TSE)。流传于欧洲各国。自然感染的确切机理还不清楚,感染性强,可垂直传播,可能传播途径包括胎盘间、口、鼻、眼或皮肤,遗传因素也影响羊的敏感性。 • 猫海绵状脑病(feline spongifrom encephalopaphy, FSE),1990至1997年英国报道77例,大型猫科(美洲狮3、猎豹4、老虎1、豹猫2例)也有记载。 (3)野生反刍动物的海绵状脑病 1996年英国报道野牛海绵状病,可垂直传播。

  25. 3.3.3 人类可传播性海绵状脑病 (1)克雅病 1920年德国报道1例,1922年报道了另1病例,称为克-雅氏病(Creutzfeldt-Jacob disease, CJD)。1996年证实可传染给灵长动物。依据其发病机理分为如下几个类型:散发性CJD 家庭遗传性CJD 医源性CJD 变异性CJD

  26. (2)库鲁病(Kuru) 发生于巴布亚新几内亚山区高地人群的TSE,1955年首次报道。发病人颤抖或发抖。 (3)运动失调症的GSS病(gerstmann- straussler-scheinker) 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疾患。先失去协调,然后变成痴呆。50多个家族被证实是遗传性PrP基因突变。 (4)致死性家族失眠症(fatal familial insomnia, FFI) 1986年意大利家族首次报道。严重失眠和自主性衰竭;丘脑神经胶质增生。

  27. 3.3.4 疯牛病造成的危害 对畜牧业的沉重打击: 自1986年英国首次报道疯牛病以来,12年间疯牛达17万头以上,英国政府赔偿费用超过1.35亿英镑;有疯牛病的牛群要全部杀灭,牛及牛肉不能出口,经济捐失巨大。疯牛病风云从欧洲扩展到世界各地。美国发现疯牛病,6个月损失30亿美元。

  28. 对人类健康威胁: 疯牛病对人类造成最大灾难,并不仅经济上的巨大损失,而是证实动物源性的TSE,可突破种属屏障传播给人,而引起变异的克-雅氏病(vCJD),此病100%死亡率,目前并没有特效的预防和治疗方法,带来空前的恐慌。此类疾病潜伏期限特别长,传播因子未明,疯牛病究竟能产生多大的影响,很难预计。vCJD病例目前尚不足100例,但护理费平均每人2万英镑(英国卫生部统计),还未包括其他相关费用。 英国禁止数百万人献血。

  29. 对食品的影响: 疯牛病感染因子能通过消化道进入人体,食用疯牛病肉是传播给人的重要途径。但人不可能不吃牛肉。由于检测手段所限,牛肉食品的安全问题尤为突出。 英国及欧洲其他国家虽然将几十万头病牛处理焚烧。但此前受感染的牛预计超过1百万头,这些亚健康的牛大部分已进入人的食物链,或加工成其他 产品(如明胶、油脂、动物饲料等)。

  30. 牛肉的消费量下滑。以英国为例,1986年牛肉消费约1200万t,1996年为850万t。世界上最大的快餐连锁店“麦当劳”的营业额连年下滑。牛肉的消费量下滑。以英国为例,1986年牛肉消费约1200万t,1996年为850万t。世界上最大的快餐连锁店“麦当劳”的营业额连年下滑。

  31. 对化妆品的影响: 在化妆品中含有大量的牛源物质:①来自在牛脑、胎盘、脾脏、胸腺的细胞提出取物,广泛用于护肤剂,如抗衰老霜、抗皱霜等;②牛源副产品,如胶原蛋白、弹力蛋白、明胶、油脂衍生物等,广泛用于各种面霜、护肤品、口红、眼影、洗浴用品等;③原胶添加剂,广泛用于各种化妆品、洗浴用品。 化妆品虽然用量少,但每天必用,可能造成积累;而皮肤黏膜小损伤的血行感染、眼睛接触的眼球感染、唇膏舔的消化道感染,理论上仍具有危险性。一些国家和地区禁止来自疯牛疫区生产的化妆品进口。

  32. 对医药产业影响: 牛源材料的医药产品临床上广泛应用的有以下3大类: ①直接的牛源成分:如牛源组织细胞、蛋白、组织提取物、激素类等,制备过程为保持其生物活性,不能进行严格的高温、高压消毒,而这些产品大都通过肌肉注射、静脉注射或蛛网膜下腔注射,可能造成感染; ②牛源材料制备的医疗产品,如外科手术肠线; ③生产过程使用过牛源产品,包括各种疫苗,生产过程使用牛血清、牛肉浸膏或提取物。疯牛病潜伏期血液可使接种动物发病。

  33. 3.3.5 疯牛病组织的传染性与控制 • 以库鲁病为代表的人类TSE病人和羊瘙病羊各器官、组织中感染性研究显示:感染因子主要分布在中枢神经系统和眼球,脾脏、淋巴结等也有分布(现下表)。

  34. 患海绵状脑病的人和动物感染性的频率分布

  35. 注: +++总是存在, ++ 经常, +不规律, ±罕见, 0未发现, ( )少量样本结果, NT示检查

  36. 表 疯牛病动物各组织器官的感染性 (WHO)

  37. 疯牛病的控制 TSE病原体是有传染性,但不是接触传染。也没有确定CJD病是职业性感染。 TSE因子对外界灭活的抵抗力很强,对各种消毒(煮沸、冷冻、高压灭菌、乙醇、双氧水、过锰酸盐、碘、甲醛、紫外线外线、γ射线等)均有耐受性。 已污染TSE因子样品尽可能焚烧处理; 推荐使用≥132℃高压蒸汽灭菌至少2h; 利用5.25%次氯酸钠(未稀释的漂白粉)和氢氧化钠(2mol/L或更浓)可降低其感染性;

  38. 3.4 人兽共患的其他细菌病 • 结核病(tuberculosis) 分枝杆菌属,是引起人和动物结核病的病原体,分人型、牛型、禽型、鼠型、冷血动物型、非洲型,前 3 种对人畜危害最大。 • 布氏杆菌病(brucellosis) 布氏杆菌(Brucella)由6个种,19个生物型组成。此细菌侵入机体引起传染-病态反应性的人兽共患传染病。认识此病已有100余年历史。

  39. 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杆菌病(Listeria monocytogenes) 是近20年才逐步被人们认识的一种人兽共患疾病。通过污染的食品而传染,食物中毒暴发。引起人类脑膜炎、败血症、脓毒血症或无败血症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 猪水泡病(swine vesicular disease) 病原体为过滤性病毒,与人的肠道病关系密切。病猪的口、蹄、鼻端、奶头等处均有水泡,与口蹄疫难于区别。可传染人。

  40. 3.5 食源性寄生虫病 • 吸虫纲的片形吸虫(如华支睾吸虫、肝片形吸虫),宿主动物为水生动物、牛、羊、人。生吃或食用烹调不当的鱼生片、鱼片粥、动物肝脏而感染。有食欲减退、消瘦、贫血、黏膜苍白等症状。 • 绦虫纲的囊虫(如米猪肉与囊尾蚴病),宿主动物为猪、牛。猪囊虫是有钩绦虫的幼虫。生吃或食用烹调不当致病,可致癫痫。

  41. 线虫纲的旋毛虫 宿主:猪、狗、羊。生吃或食用烹调不当而得病,症状为急性心肌炎、血性腹泻、肠炎等。 • 棘头虫纲的大棘头虫 宿主为猪。生吃或食用烹调不当猪肉而感染,引起人肠膜炎。 • 孢子虫纲的弓形虫 宿主:猪、牛、羊。生吃或食用烹调不当的肉类、烤牛、羊肉感染,得弓形虫病,可在各种内脏细胞和神经系统内繁殖,散布在血液、体腔液中。 • 鞭毛虫纲的锥虫 宿主:马、牛、羊、狗。全身表现。

  42. 纤毛虫纲的小袋虫 宿主:猪、牛、羊。 吞食散播在环境中的包囊体而感染。人感染后常引起顽固性下痢。病灶与阿米巴痢疾相似,结肠和直肠壁的深层生发溃疡。

  43. 谢 谢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