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5k likes | 4.36k Views
成本会计学 任课教师: 唐玮 安徽财经大学 会计学院. 课程简介. “ 成本会计 ” 是研究企业成本管理基本理论,探讨企业成本管理实践方法的一门应用性课程,是会计学和财务管理专业的核心专业课。 本课程的先修课程:经济学、企业管理学、会计学、中级财务会计。. “ 成本会计学 ” 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会计系统 (资源共享). 财务会计 (对外报告). 成本会计 (内部控制). 管理会计 (预测决策). 教学要求. 掌握成本会计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掌握目前常用的成本核算方法;
E N D
成本会计学 任课教师: 唐玮 安徽财经大学 会计学院
课程简介 • “成本会计” 是研究企业成本管理基本理论,探讨企业成本管理实践方法的一门应用性课程,是会计学和财务管理专业的核心专业课。 • 本课程的先修课程:经济学、企业管理学、会计学、中级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学”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会计系统 (资源共享) 财务会计 (对外报告) 成本会计 (内部控制) 管理会计 (预测决策)
教学要求 • 掌握成本会计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掌握目前常用的成本核算方法; • 明确《成本会计》与《中级财务会计》以及其他内部会计课程的关系; • 了解当今主流的成本管理理论及其发展; • 认真听讲、做好笔记; • 积极参与讨论,认真完成作业。
教材选用 • (一)课程教材 • 于富生、黎来芳主编,成本会计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0.1。 • (二)参考教材 • 1.宋胜菊编著,新编成本会计. 立信会计出版社 ,2002.5 • 2.丁元霖主编, 成本会计.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12 • 3.王盛祥、欧阳清、韩殿文主编,成本会计学.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3 • 4.贺南轩主编,成本会计学.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3 • 5.徐政旦等主编,成本会计.上海三联书店,1994.1
《成本会计学》课程结构分析(共36课时) • 第一章 总论 对成本会计的基本概念、理论问题进行初略了解,为全书内容的讲解奠定基础(了解掌握) • 第二章至六章 对制造业成本计算理论与方法进行全面讲解(重点理解) • 第七章至第九章 介绍了产品成本计算的辅助方法,其他行业成本核算方法以及成本会计前沿的一些核算方法(课后了解) • 第十章 介绍了如何编制成本报表以及如何进行成本分析(课后了解》
考核方式 • 考核形式——平时(40%)+考试(60%); • 平时成绩考核:出勤+课堂提问+作业; • 试卷结构——试题分为四大类型:单选、多选、判断、计算分析题; • 题 量——2个小时; • 分值分配——单选(20分)、多选(20分)、判断(10分)、计算分析题(50分);
为管理创造价值 • 成本会计学像花茎甘蓝一样,无论你是否喜欢它,它一定有益于你 • ——美国财务专家 米切尔·马赫
第一章 总 论 本章主要讲解以下五个方面内容: 1.成本经济实质、作用 2.成本会计的对象 3.成本会计的职能与任务 4.成本会计的工作的组织
引言——英特尔公司 • 2001年的“9.11”事件给美国的高科技公司带来了极大的伤痛。在以远远低于自己生产能力经营的情况下,许多公司借助于价格的降低来吸引消费者。在这场优胜劣汰的竞争中,英特尔公司异军突起!英特尔公司是生产半导体芯片的制造公司,其目标就是从主要竞争对手AMD公司手中抢占市场份额。俗话说“会花才能会赚”,英特尔公司的经理们深知发生成本才能产生收入,所以他们加大研发和公司发展上的支出,以求得公司收益的增加。但是经理们也同时认识到成本应当与利润和收入额相匹配,大量成本的投入只带来少量的收入只能把一家公司送上绝路。英特尔公司的策略似乎是奏效的,AMD公司在2001年第三季度报告中出现了亏损,与此对应的是,英特尔公司却赚得盆满钵满!
第一节 成本的经济实质和作用 本节主要讲解以下问题: 1.成本概念的产生与发展,说明它是商品经济的产物,最初产生于生产领域,以外扩大到其他经济领域。 2.生产领域的成本是指C+V,而一切成本概念是指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而付出的代价。 3.成本在企业经济管理中的四个作用。
一、成本的经济实质 1.成本是商品经济的价值范畴,商品成本是商品价值的主要组成部分 简言之,成本是为了取得资源而付出的代价。 成本的经济实质概括为:生产经营过程中所耗费的生产资料转移的价值和劳动者为自己劳动所创造的价值的货币表现。也即是企业在生产经营中所耗费的资金总和。 2、成本的两项基本特征:耗费与补偿 (1)成本从耗费角度看,是商品生产中所消耗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中必要劳动的价值,即c+v部分,它是成本最基本的经济内涵; (2)成本从补偿角度看,是补偿商品生产中资源耗费的价值尺度,即成本价格,它是成本最直接的表现形式。 思考:成本无处不在,遍及各行各业的各项活动,那么是不是所有活动的成本都需要通过会计来核算和考核呢?
小案例:张同学的观点? • 通达机械厂生产某种型号的机床,5月份共发生直接材料费用30万元,燃料和动力费用4万元,生产工人工资6万元,生产用机械设备折旧费1万元。该种产品本月全部对外销售,销售收入45万元。张同学通过对所学的经济实质判断,该机械厂5月份产品生产成本为41万元。 • 思考:请问他这种认识是否正确?Why?
3、成本概念的扩展 • 成本-产品成本、劳务成本-事前成本、事中成本、事后成本 • 变动成本、固定成本、目标成本、标准成本 • 可控成本、责任成本、机会成本、质量成本、战略成本、边际成本、人力资源成本、环境成本等
二、成本的作用 成本的作用取决于它的经济实质。它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的作用概括起来有: 1.成本是补偿生产耗费的尺度; 2.成本是综合反映企业工作质量的重要指标; 3.成本是制定产品价格的一项重要因素; 4.成本是企业进行决策的重要依据。
小案例:蛋糕店的新增服务 • 小王经营一家蛋糕店,现打算增加一项送货上门服务业务。该决策从经济效益考虑是否可行? • 右表为蛋糕店利润表(预计) • 思考:小王的蛋糕店是否应该增加送货上门服务?Why?
第二节 成本会计的对象 成本会计反映和监督的内容: • 1、工业企业成本会计对象:产品生产成本、期间费用。 • 2、一般企业成本会计对象:生产经营业务成本、期间费用。 • 3、现代企业成本会计对象:财务成本、管理成本。
思考:企业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及制造费用、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的判断?思考:企业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及制造费用、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的判断? • 某企业发生下列支出: • (1) 工厂机器设备采用直线法计提的折旧; • (2) 生产椅子使用木材的成本; • (3) 工厂厂房的保险费; • (4) 工厂的水电费; • (5) 工厂采购部经理薪资; • (6) 销货人员的佣金; • (7) 组装线上工人的工资; • (8) 行政管理部门领导的薪资; • (9) 办公使用纸张的费用; • (10)机器使用润滑油的费用; • 思考:以上支出应计入何种成本费用项目?Why?运用费用的概念及相关分类理论回答。
业务题:产品成本是多少? • 根据某生产企业6月份有关数据计算产品成本: • (1)购进材料100000元,其中60%被生产领用; • (2)生产工人工资50000元,企业行政管理人员工资5000元 • (3)贷款购买设备支付利息6000元; • (4)发生广告费10000元; • (5)生产设备计提折旧3000元。 • 产品成本=直接材料(1)60000元+直接人工(2)50000元+(5)生产设备计提折旧3000元=113000元
第三节 成本会计的职能和任务 本节主要讲解以下问题: 1.成本会计基本职能以及各基本职能之间的关系; 2.成本会计的主要任务
一、成本会计的职能及其关系 1.反映职能(成本核算) ——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一切耗费,运用专门的会计方法进行计量、记录、归集、分配、汇总,计算出各成本对象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2.监督职能 ——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要求,通过控制、调节、指导和考核等,监督各项生产经营耗费的合理性、合法性和有效性,以达到预期成本管理目标的功能。 3.两个基本职能的关系 (1)相辅相成; (2)反映职能是首要职能,是基础,监督职能是目的。 现代成本会计,因涉及各种目的和功用,已在反映和监督两大基本职能之上有了进一步发挥作用的能力。因此,完整意义上的成本会计职能具体包括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
二、成本会计的任务 1.成本会计的中心任务: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2.成本会计主要任务 (1)进行成本预测,参与经营决策,编制成本计划,为企业有计划地进行成本管理提供基本依据 ; (2)严格审核和控制各项费用支出,努力节约开支,不断降低成本 ; (3)及时、正确地进行成本核算,为企业的经营管理提供有用的信息 ; (4)考核成本计划的完成情况,开展成本分析 。
第四节 成本会计工作的组织 本节主要讲解以下问题: 1.成本会计工作组织的原则 2.成本会计机构 3.成本会计人员 4.成本会计制度
一、成本会计工作组织的原则 • 1、成本会计会计工作必须与技术相结合 • 2、成本会计工作必须与经济责任制相结合 • 3、成本会计工作必须建立在广泛的职工群众基础之上
案例:细节决定成败——上海地铁二号线和一号线的差距案例:细节决定成败——上海地铁二号线和一号线的差距 • 上海地铁二号线是中国的设计师设计的,其营运成本要远远高于德国人设计的一号线,至今都没有达到收支平衡,其原因就在于一号线中有很多的细节在设计二号线时被忽略了。 • 其中之一是三级台阶的作用,上海的地势仅高出海平面一点点,一到夏天,雨水经常会使一些建筑物受困。德国的设计师就在每一个出口外都设计了三级台阶,要进入地铁口,必须踏上三级台阶,然后再往下进入地铁站。而地铁二号线就因为缺了这几级台阶,曾在大雨天被淹,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 另一是出口转弯,德国设计师在每一个地铁出口处都设计了一个转弯,可避免内外空气直接对流,因此节省了巨额的空调电费,而地铁二号线的设计者却没有领会这一意图,省略了这个转弯,看似节约了建造成本,实则大大增加了运营成本。 • 第三点是一条装饰线让顾客更安全,德国设计师们把靠近站台约50厘米以内的地方铺上了金属装饰,又用黑色大理石嵌了一条边,这条装饰线会无声的提示乘客已离站台太近了,这样,当乘客走近站台时,就会有“警惕”,停在安全线以内;而二号线的地面全部用同一色的瓷砖,乘客很难意识到已经靠近了轨道,地铁公司不得不安排专人提醒乘客注意安全,因此又增加了工资成本,类似的地方比比皆是。 • 思考:二号线的设计者在设计时为了片面的节约所谓的建造成本,因而忽略了很对细节,造成了运营成本的巨大浪费。这一案例凸显了成本的重要性,以及成本与其他工作的关联性。
二、成本会计机构设置与组织形式 1、成本会计机构设置应考虑的因素 (1)企业生产经营规模; (2)业务处理的繁简; (3)企业内部管理机制与管理要求。
2.成本会计机构设置方法 • (1)在会计机构中单设成本会计科、股、组; • 在大中型企业单设成本处或成本科,也有企业在会计机构中设置成本股或成本组;至于规模小的企业里,一般是在会计部门中指定一些人专门负责成本会计工作。 • (2)总会计师领导下,直接设置成本会计机构; • (3)将成本会计部门与计划部门合并设置。
成本会计机构的工作方式 ⑴集中工作方式——一级核算体制,厂部集中统一进行成本核算。(适用于小型企业) ⑵分散工作方式——二级核算体制,厂部进行综合的成本核算与分析,车间进行成本的明细核算。(适用于大、中型企业)
业务链接:沈阳铁路局成本会计机构设置 • 沈阳铁路局是负责东北区域铁路运输生产的企业,其铁路线覆盖黑龙江、吉林、辽宁三个省份,下设车务、机务、工务、电务、车辆五个方面的各站段,广泛分布在铁路线上,属于集团企业。沈阳铁路局成本核算采用二级核算制,除路局设置成本核算机构外,基层站段单独设置成本会计机构。
三、成本会计人员 1、成本会计人员配备应考虑的因素 (1)规模大小 (2)业务繁简 (3)管理机构的需要 2、成本会计人员职业素质
四、成本会计制度 ——成本会计制度是组织和从事成本会计工作必须遵循的规范和具体依据。因此,正确地制定和执行成本会计制度是做好成本会计工作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 ——成本会计制度的内容,应包括对成本进行预测、决策、计划、控制、核算、分析和考核等作出规定,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1.关于成本岗位责任制; • 2.关于成本预测和决策的制度; • 3.关于目标成本制定、成本计划编制的制度; • 4.关于成本控制的制度; • 5.关于成本核算制度; • 6.关于成本报表制度; • 7.关于成本分析制度; • 8.企业内部价格制定和结算制度; • 9.成本岗位考核标准; • 10.其他有关成本会计的规定。
四、成本会计制度 就工业企业来说,成本会计制度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 (一)关于成本预测和决策的制度; • (二)关于成本定额的制度和成本计划编制的制度; • (三)关于成本控制的制度; • (四)关于成本核算规程的制度; • (五)关于责任成本的制度; • (六)关于企业内部结算价格和内部结算办法的制度; • (七)关于成本报表的制度; • (八)其他有关成本会计的制度。
举例:XX有限公司成本会计制度 • (一)总则第一条 成本会计处理准则系依本公司会计处理准则的规定制定。第二条 本公司主要产品为一次性医用防护用品,其制造流程如下:裁剪→车工→折叠→包装第三条 成本系指制造产品所需提供的原物料、劳务及其他开支,即在产品制造过程所发生的一切费用支出。第四条 本公司产品成本包括下列各项:1.直接材料2.物料3.直接人工4.制造费用第五条 本公司采取分批的成本计算制度,以计算产品的成本。第六条 本公司成本计算以产品为中心。第七条 成本结算期间以每月计算一次为原则。第八条 计算成本金额以元为准,但单位成本以小数二位为准第九条 本公司产品的计算均以PC(个)为单位。第十条 生产部门每日应提出原物料领用报表、生产报表供会计部门计算成本的依据;另外次月3日前人事部门应提出部门别薪金资料生产部应提出产品别薪金资料供会计部门计算直接人工及间接人工的依据。第十一条 成本会计的计算应按产品别提出单位成本的分析,以供各单位作为生产管理或决策的参考,其有超量耗用原物料、人工或费用发生重大差异的时候,应查明原因,提出报告。
(二)材料成本的处理。。。。。 (三)人工成本的处理第十五条 人工成本为给付员工的本薪、加班费、奖金、及各项津贴补助、劳保给付等。。。。。。 (四)制造费用的处理。。。 (五)成本计算。。。。。。 (六)成品生产成本计算办法。。。。。。 (七)统制账户及报告。。。。(八)报表类别1.生产月报表,出表日期每月结束后三天内,提供公司当月产成品和在制品的总体情况。制表部门为生产部。2.材料收发存月报表,出表日期每月结束后三天内,提供公司当月材料进出存的账面情况。制表部门为仓库(记账员)。3.材料盘点表,出表日期为每月结束后二天内,提供公司月末材料仓储情况。制表部门为仓库(仓管员)。4.薪金清册,出表日期为每月结束后三天内,提供公司生产产品所应支付的人工工费情况。制表部门为人事部门。5.工缴汇总比较表,出表日期为每月结束后三天内,提供公司各项费用于每月终了时的实际发生总额。制表部门为财务部门。附:二〇〇四年二月四日送交存档
第二章 工业企业成本核算的要求 和一般程序 第一节 成本核算的一般要求 第二节 费用的分类 第三节 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和主要会计科目
第一节 成本核算的要求 一、算管结合,算为管用 二、正确划分各种费用的界限 三、正确确定财产物资的计价和价值 结转方法 四、做好各项基础工作 五、按照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采用 适当的成本计算方法
成本核算原则 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 以实际成本计价 一贯性原则 客观性和及时性原则 配比原则、谨慎原则。 一、算管结合,算为管用 所谓算管结合,是指成本核算应该与企业的经营管理密切结合。算为管用,是指成本核算要从管理的要求出发,提供的成本信息应当满足企业经营管理的需要。
二、正确划分各种产品成本的界限 划分应否计入产品成本和期间费用的界限 划分产品成本和期间费用的界限 正确划分各种会计期间的费用界限 正确划分不同成本对象的费用界限 正确划分完工产品与在产品的费用界限
三、正确确定财产物资的计价和价值结转方法 采用方法合理简便 遵守国家规定 保持相对稳定
四、做好各项基础工作 (一)做好定额的制定和修订工作 (二)建立和健全材料物资的计量、收发、领退和盘点制度 (三)建立和健全原始记录工作 (四)做好厂内价格的制定和修订工作 五、采用适当的成本计算方法
第二节 费用的分类 一、费用按经济内容的分类 二、费用按经济用途的分类 三、生产费用的其他分类
一、费用按经济内容的分类 外购材料 外购燃料 外购动力 职工薪酬 折旧费 利息支出 税金 其他支出
作用 (1)可以反映企业一定时期内在生产经营中发生了哪些费用,数额各是多少,据以分析企业各个时期各种费用的构成和水平。 (2)可以为企业核定储备资金定额、考核储备资金的周转制度,以及编制材料采购资金计划和劳动工资计划提供资料。 缺点 不能说明各项费用的用途,因而不便于分析各种费用的支出是否节约、合理。
二、费用按经济用途分类 (一) 生产费用按经济用途的分类 1.直接材料:原料 主要材料 辅助材料 燃料和动力
(一)生产费用按经济用途的分类 2、直接人工:直接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 福利费 保险费 住房公积金 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 非货币性福利 辞退福利 其他支出
3、制造费用:是指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各项费用。3、制造费用:是指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各项费用。 包括企业内部生产单位管理人员薪酬费用、固定资产折旧费、租赁费、机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取暖费、水电费、办公费、运输费、保险费、设计制图费、试验检验费、劳动保护费、季节性或修理期间的停工损失等 (一)生产费用按经济用途的分类
说明 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合称为加工成本。 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合称为主要成本。 有的企业还设置外购半成品和燃料及动力项目
二、费用按经济用途分类 (二)期间费用按经济用途的分类 销售费用 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
三、生产费用的其他分类(一)生产费用按与生产工艺的关系分类三、生产费用的其他分类(一)生产费用按与生产工艺的关系分类 直接生产费用:又称可追溯成本 由生产工艺本身引起的、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生产费用 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一般属于直接成本。 间接生产费用 与生产工艺没有联系,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各项费用 间接成本需要采用适当的方法分配计入各种产品成本。 间接成本主要是制造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