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0 likes | 758 Views
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首都图书馆 王菲菲. 一、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概况 二、北京市文化共享工程工作开展情况 三、基层文化共享工程服务 四、问题 五、结束语. 一、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概况. 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是 2002 年起,由文化部、财政部共同组织实施的 国家重大文化建设工程 。 文化共享工程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中华优秀文化资源进行数字化加工 整合 ,通过互联网、卫星、电视、手机等新型传播载体,依托各级图书馆、文化站等公共文化设施,在全国范围内实现共建共享。
E N D
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首都图书馆 王菲菲
一、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概况二、北京市文化共享工程工作开展情况三、基层文化共享工程服务四、问题五、结束语一、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概况二、北京市文化共享工程工作开展情况三、基层文化共享工程服务四、问题五、结束语
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是2002年起,由文化部、财政部共同组织实施的国家重大文化建设工程。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是2002年起,由文化部、财政部共同组织实施的国家重大文化建设工程。 文化共享工程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中华优秀文化资源进行数字化加工整合,通过互联网、卫星、电视、手机等新型传播载体,依托各级图书馆、文化站等公共文化设施,在全国范围内实现共建共享。 文化共享工程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基础工程,是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重要手段,是实现广大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重要途径,是改善城乡基层文化服务的创新工程。
文化共享工程 • 在传播中华优秀文化 • 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 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 提升全民文化信息素质 • 维护国家政治稳定与社会和谐 • 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一)党中央、国务院 高度重视文化共享工程建设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文化共享工程建设,颁布出台了一系列重要文件,为文化共享工程的建设和发展确定了方针,指明了方向。 2005年10月,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推进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2006年2月14日,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研讨班上要求,“发展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村基层服务点,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2007年6月16日,胡锦涛同志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研究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会议强调,要认真组织实施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等公共文化服务工程。2007年6月16日,胡锦涛同志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研究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会议强调,要认真组织实施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等公共文化服务工程。 2006年3月、2007年3月和2008年3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全国人大十届四次、五次会议以及十一届一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2006年文化共享工程建设顺利实施,2007年要突出抓好文化共享工程,2008年要推进文化共享工程。
2009年、2010年在政府工作报告、国家信息化计划中都强调了共享工程的重要性。2009年、2010年在政府工作报告、国家信息化计划中都强调了共享工程的重要性。 文化共享工程先后被列入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连续6年被写入中央1号文件。
在第四次公共图书馆评估工作标准中新增了共享工程的评分项目。 • 省级馆为80分,占1000分总分的8%; • 市县级馆分值50分,占1000分的5%。 • 一级馆,省级馆要不低于60分,地市、县市馆要不低于35分。 • 二级馆,省级馆要不低于40分,地市、县市馆要不低于30分。
1.管理体系基本建立 (1)中央组织管理机构 2002年4月,文化共享工程领导小组成立。 2006年4月29日,国务院批准成立了由文化部牵头,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教育部、科技部、农业部、卫生部、国家广电总局、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国家版权局)和国务院法制办等10家部委组成的部际联席会议。
(2)地方组织管理机构 3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先后成立了工程领导小组或厅局联席会议。 (3)工程组织实施机构 2004年初,经中编办批准,文化部成立了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建设管理中心,承担文化共享工程国家中心的工作,是工程的资源建设中心、技术支持中心、管理服务中心。 依托省、地、县公共图书馆,乡镇综合文化站、村文化活动室开展工作。
2.经费投入逐年增加 • 中央财政对文化共享工程累计专项资金投入26.84亿元; • 地方累计投入建设资金31亿元。 • 中央和地方财政总共投入57.84亿元。
3.基层网络初步形成文化共享工程自启动以来,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和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截止目前,已初步建成覆盖全国的五级网络服务体系,包括:国家中心 1个省级分中心 33个县级支中心 2896个乡镇基层服务点 21230个合作共建村级基层服务点 55万个
从各地情况来看,北京、辽宁、安徽、山东、湖北、重庆、贵州、云南、陕西等省(市)文化共享工程整体推进成效显著。 北京市2008年底已实现所有行政村基层服务点建设,目前全市共建成北京市分中心、区县支中心、街道乡镇和行政村基层服务点4925个。
4.资源建设日益丰富 形成以文化艺术视频资源为特色的分布式数字资源库群,资源总量达到105.28TB。涵盖舞台艺术、文化专题片、知识讲座、农业专题片、电影、电视、动漫等类别。
十一五期间在中央财政的支持下,全国33个省级分中心积极开展地方特色资源的建设,制作完成:十一五期间在中央财政的支持下,全国33个省级分中心积极开展地方特色资源的建设,制作完成: • 87个特色资源库 • 近200个视频节目 • 以及大量照片 • 资源的内容主要有:地方特色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风民俗、地方戏曲、新农村建设、少数民族习俗、风光旅游等。
5.服务队伍不断壮大,服务人群日益扩大 截至2009年底,文化共享工程专兼职人员已达68万人,从事工程管理、资源建设、技术支持、应用服务等工作。 全国文化共享工程累计服务超过8.9亿人次,初步改善了基层文化服务状况,保障了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营造了和谐文明的社会环境,成为深受百姓欢迎的民心工程。
6.技术手段不断创新 互联网模式(IPTV模式、VPN) 卫星模式 有线数字电视 有线电视模式 无线网络模式 电子政务外网模式 光盘/移动硬盘模式
(一)北京市文化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及服务网络建设(一)北京市文化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及服务网络建设 1、北京市文化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网络建设 北京市4295个文化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覆盖了全部街道乡镇、行政村,形成了“国家中心-北京市分中心-区县支中心-街道、乡镇基层服务点-行政村基层服务点”的五级网络体系。
2、北京市完善基础建设,提高服务保障能力 北京市分中心提高了各区县支中心和基层服务点原有的设备配置标准,新增服务器、机房安全配套设备、存储、非线编系统、计算机、摄像机等设备,使各区县支中心将全部达到文化部要求的地市级支中心120万元的建设标准。 基层服务点的设备配置已经先期达到标准,每个村级服务点配备了计算机和液晶电视。
3、对北京市文化共享工程专网进行改造,实现专网内资源共建共享,提升资源使用率3、对北京市文化共享工程专网进行改造,实现专网内资源共建共享,提升资源使用率 2010年北京市分中心制定了《专网改造拓扑图及骨干路由安全策略方案》、《专网地址分配方案》、《UPS安装强电线路改造方案》、《服务器及存储系统规划方案》等一系列改造施工方案,对北京市文化共享工程专网进行改造。
升级改造后的北京市文化共享工程专网,可以实现:升级改造后的北京市文化共享工程专网,可以实现: • 北京市共享工程网站资源在各区县支中心的自动同步镜像 • 各区县支中心与北京市分中心的内部资源在共享工程专网内的共建共享 • 专网的改造为各区县在本区域内开展服务提供了便利条件,同时提升了文化共享工程资源的使用率。
(二)经费投入情况 • 2002年-2005年底,北京市财政累计投入1299.87万元; • 2006年追加经费1136.5万元; • 2007年,北京市级财政投入建设经费共1435.5万元; • 2008年,北京市经费达到4422.15万元; • 2009年,全年的建设经费为1244.59万元; • 2010年,年度经费1809万元。
(三)以资源建设为核心,推进共享工程信息资源服务(三)以资源建设为核心,推进共享工程信息资源服务 1、文化部管理中心资源的传递与使用 北京市分中心通过政务外网下载了国家管理中心的全部视频资源,并对下载的资源进行再加工分类,并将这些资源挂接到北京市文化信息资源共享服务平台网站(www.bjgxgc.cn)上。
2、商用数据库集中采购,扩大共享范围 依托北京市公共图书馆计算机信息服务网络,北京市分中心积极整合商用数据库资源,集中采购了CNKI全文数据库、龙源电子期刊、方正Apabi电子图书等数字书刊,同时,为基层服务点办理一卡通读者卡,同时继续以建立镜像站、流量控制使用、购买外网用户权限等多种模式,在全市范围内共享数字资源。
3、原创资源不断丰富 • 《首图讲坛》 • 《北京记忆》 • 《奥运记忆》 • 《典藏北京》 • 各区县支中心特色数据库建设
(四)“北京市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被列入北京市政府折子工程(四)“北京市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被列入北京市政府折子工程 《北京市2010年在直接关系群众生活方面拟办的重要实事》中第四十二项“建设多媒体信息资源服务平台,为每个村级基层服务点提供数字书刊5万册,文化讲座100场等”。 北京市政府将北京市文化共享工程第5次列入政府工程项目。
1、“百场讲座下基层 万册图书润民心” 北京市分中心精心组织部署,理清工作思路,明确了实事开展的技术路线和内容范围:通过北京市文化信息共享工程资源传输平台和北京市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网站为基层点提供电子书刊和讲座,并确定宣传口号为“百场讲座下基层 万册图书润民心”。 专门采购电子期刊原文原貌版本,采购电子图书、电子书刊近5万册;整合优质讲座资源,对讲座内容进行了精心的挑选加工,使资源内容符合基层群众需求。
宣传海报 读者卡 实事使用手册
北京市4295个基层服务点通过北京市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网站(http://www.bjgxgc.cn/)共享工程信息资源传输平台上设置的“政府实事”专栏接收、利用这些数字资源,网民可免费点击查阅、收看。北京市4295个基层服务点通过北京市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网站(http://www.bjgxgc.cn/)共享工程信息资源传输平台上设置的“政府实事”专栏接收、利用这些数字资源,网民可免费点击查阅、收看。
2、整合多方资源,建设“北京市多媒体综合信息服务平台”2、整合多方资源,建设“北京市多媒体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2009年北京市开始筹划建设“北京市多媒体信息资源服务平台”,2010年通过北京市经信委、北京市财政局多层审批确认,已经正式投入建设。 平台以资源整合、共建共享为宗旨,同时加强资源的针对性和使用途径的多样化。
为了保证项目顺利进展,分几个阶段实施: 第一阶段,即2010年,首先整合北京市文化系统即公共图书馆系统现有的平台和资源,包括北京市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首都图书馆网站、北京市公共图书馆“一卡通”网站及各区县图书馆等内容进行整合,建成一个开放式的内容发布平台以及一个统一的资源管理系统,提供跨平台、跨库检索、异地发布系统等功能。 第二阶段,2011年在上述功能、架构实现的基础上,对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系统(北京长城网)、北京农村远程教育网(农业信息资源中心)、进行整合。
“北京市多媒体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的建立,并不影响各系统原有平台的运行和服务,各系统资源实现异地发布,发布内容由资源拥有单位自主确定。“北京市多媒体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的建立,并不影响各系统原有平台的运行和服务,各系统资源实现异地发布,发布内容由资源拥有单位自主确定。 最终该整合平台将与原有的各系统网站形成一个网站群,实现多网合一的信息传输与服务模式。
(五)广泛开展业务培训,提高基层服务能力 • 国家管理中心面向省级分中心工作人员培训; • 北京市分中心面向区县支中心业务人培训; • 区县支中心面向镇、乡基层服务点培训; • 镇、乡基层服务点面向村级基层服务点培训。 2010年,全市共计参加培训2706人。
2010年平谷区开展对基层服务点工作人员培训 石景山支中心2010年第一期基层管理员培训
2010年朝阳区支中心开展基层服务点人员培训 2010年怀柔区支中心开展基层服务点人员培训
(六)加大宣传推广力度,服务效果凸现 • 北京市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延庆县柳沟村基层服务点获得“2010年全国先进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站”称号; • 北京市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顺义区龙湾屯镇龙湾屯村基层服务点孔惠平同志获得“全国优秀农村信息员”称号。
北京市分中心、区县支中心联合开展春节、元宵节、清明节、五一、六一、中秋节、学习“双百”人物有奖征文、文化共享世博行、文化共享之春、十一五成果展等各类型丰富多彩的活动,受到各界关注。北京市分中心、区县支中心联合开展春节、元宵节、清明节、五一、六一、中秋节、学习“双百”人物有奖征文、文化共享世博行、文化共享之春、十一五成果展等各类型丰富多彩的活动,受到各界关注。 其中,中秋节举办的“共建亲情纽带共享文化资源——共享工程服务留守儿童中秋节活动”被北京电视台、北京教育电视台、中国文化报等多家媒体报道,社会各界反响强烈,北京市分中心(首都图书馆)把对外来务工者的文化服务作为一项长效工作机制,为他们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文化服务。
北京市分中心开展的“北京市少年网页制作大赛”经过培训、竞赛、作品选拔工作最终挑选出来自朝阳、朝阳少儿、昌平、门头沟、石景山区支中心的10幅作品参加全国比赛,最终获得一等奖3名、二等奖1名、三等奖1名。北京市分中心开展的“北京市少年网页制作大赛”经过培训、竞赛、作品选拔工作最终挑选出来自朝阳、朝阳少儿、昌平、门头沟、石景山区支中心的10幅作品参加全国比赛,最终获得一等奖3名、二等奖1名、三等奖1名。 北京市分中心在“全国文化共享工程学习‘双百人物’有奖征文活动”中获得组织奖。
“文化共享工程十一五成果展” 向国家管理中心提供优秀图片、服务案例,《探索创新服务方式 满足百姓文化需求――记顺义区共享工程“多媒体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服务新模式》、《广播+存储,共享工程村村通——北京市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服务平台》、《共享促发展 讲坛论天下——享誉京城的文化盛宴—首图讲坛》宣传短片等,其中《千里亲情e线牵》获得文化共享工程“摄影作品”评选二等奖。
基层服务点建设任务: 信息服务、教育培训、文化娱乐 基层服务点人员应掌握: 熟悉使用配发的设备与系统,具有本地化的技术操作、日常管理、应用维护及充分利用文化信息资源开展服务的能力。 基层服务点服务原则: • 公益服务 主动服务 • 开放服务 特色服务
服务方式 • 按服务环境区分:阵地服务、流动服务、网络服务。 • 按服务对象覆盖范围区分: (1) 普遍服务(主题服务,网站服务,卫星服务,电视服务等) (2) 群体服务(阅览服务,播放服务,展览服务,竞赛服务,培训服务等) (3) 个性服务( 定向服务,光盘服务等)
主题服务 东城区支中心举办的“模拟市长竞选大赛——和淘气包马小跳一起畅想2010”活动。 昌平区支中心开展“文化共享助春耕”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