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7

中国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和成因

中国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和成因. 刘嘉雯 05306011 伍嘉欣 05306012 劳秀芬 05306022 李荣杰 05306024 张 群 05306030 林文慧 05306035 赵雪年 05306045 廖 雁 05306058 薛晓君 05306059. 判断收入差距的两把尺子 洛仑兹曲线 基尼系数. 国际上通常用基尼系数来判断收入分配均等程度. 基尼系数的区间

Download Presentation

中国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和成因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中国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和成因

  2. 刘嘉雯 05306011 伍嘉欣 05306012 劳秀芬 05306022 李荣杰 05306024 张 群 05306030 林文慧 05306035 赵雪年 05306045 廖 雁 05306058 薛晓君 05306059

  3. 判断收入差距的两把尺子洛仑兹曲线基尼系数

  4. 国际上通常用基尼系数来判断收入分配均等程度国际上通常用基尼系数来判断收入分配均等程度 • 基尼系数的区间 • 0-1,0.2以下: 绝对平均 • 0.2-0.3: 比较平均 • 0.3-0.4: 较为合理 • 0.4-0.5: 差距较大 • 0.5以上: 收入差距相当悬殊

  5. 城镇居民家庭基本情况(2003年)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城镇居民家庭基本情况(2003年)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6. 由此可看出,中国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在扩大,两极分化情况不乐观。由此可看出,中国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在扩大,两极分化情况不乐观。

  7. 广东城镇居民收入差距 扩大的历史回顾

  8. 广东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变化情况大致可分为如下三个阶段广东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变化情况大致可分为如下三个阶段 • 第一阶段(1978年—1985年): 平均增长阶段 • 第二阶段(1986年—1992年): 城镇居民收入持续高速增长,收入差距逐渐扩大阶段 • 第三阶段(1993年—2001年): 城镇居民收入增长率创历史新高后大幅回落,收入差距缩小后加速扩大阶段

  9. 第一阶段(1978年——1985年): 平均增长阶段 据广东省统计局城市社会经济调查队抽样调查,1978年,广东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2元,到1985年增加到954元,增长了1.3倍,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51.2%。这一阶段,在居民收入普遍大幅增长的同时,平均主义的分配制度依然没有改变,收入差距变化不大,基尼系数低于0.16,仍没有突破0.2,基本处于收入绝对平均状态。

  10. 第二阶段(1986年——1992年): 城镇居民收入持续高速增长, 收入差距逐渐扩大阶段 1986年—1992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102元增加到3477元,增长2.2倍。这一阶段,收入的快速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源于价格的上涨,如果剔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64.1%。在居民收入大幅度增长的同时,居民收入差距也逐渐扩大。从1986年开始,城镇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超过0.2,并逐年加大,到1992年增大到0.27,居民收入差距按国际通行标准衡量仍较为平均。

  11. 第三阶段(1993年——2001年): 城镇居民收入增长率创历史新高后大幅回落, 收入差距缩小后加速扩大阶段 1993年和1995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比上年增长(含价格因素)33.2%和37.4%,创历史新高。与此同时,居民收入差距迅速扩大,基尼系数1993年上升到0.30。1995年面对过热经济,中央采取了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经济由总量增长转入结构调整,居民收入增速有所回落,收入差距有所缩小。随着国有企业三年解困措施的实施,使一大批企业职工下岗,收入大幅下降,与此同时,由于对收入差距扩大的抑制性政策不配套, 社会保障工作滞后,使收入差距迅速扩大。1998年至2001年,基尼系数分别为0.32、0.32、0.33和0.33

  12. 广东城镇居民收入 差距扩大的现状

  13. 1、高收入户和低收入户的收入差距明显,改革开放的收益更多地流向高收入家庭。1、高收入户和低收入户的收入差距明显,改革开放的收益更多地流向高收入家庭。 (1)高收入户和低收入户的收入差距逐年扩大。 表1: 高低收入户收入变化情况对比表 单位:元

  14. (1)各收入组收入增幅不同,收入越高,增幅越大。(1)各收入组收入增幅不同,收入越高,增幅越大。 • (2)高收入户和低收入户占总收入的比重变化趋势正好相反。

  15. 2、地区间城镇居民收入差距迅速扩大。 表2: 主要年份各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情况表 单位:元

  16. 3、行业间收入差距明显扩大与行业内部的平均主义并存。3、行业间收入差距明显扩大与行业内部的平均主义并存。 表3: 不同行业职工工资差异情况表

  17. 行业之间收入差距明显扩大,行业内部平均主义依然存在行业之间收入差距明显扩大,行业内部平均主义依然存在

  18. 我国收入差距的成因

  19. 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 (一)政策鼓励原因——地区差异及群体差异 改革开放以来,通过对过去长期存在的平均主义的反思,针对生产力水平较低、经济发展落后、人民收入普遍不高的基本国情,提出了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在这一政策提出后,国家采取优先发展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政策,设立了四个经济特区,在投资、财税、外贸等方面都给予东部地区很大优惠,再加上东部地区原有的经济、技术、人才方面的优势,所以东部地区的经济很快进入腾飞阶段,与中西部的经济发展拉开距离。

  20. ■部分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情况比较■部分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情况比较

  21. (二)体制转轨原因——行业差异及群体差异 ■带有垄断性质的行业, ,同一般行业相比,它们或者可以垄断某种生产要素,或者可以垄断经营范围,或者可以垄断产品价格,因此它们在不承担市场竞争风险的同时,还可以获得高额垄断利润,造成行业收入差距的拉大 。 ■ 中国经济转型采用渐进方式,一方面市场体系开始建立,另一方面国家对经济干预较多,掌握和控制着大量的经济资源(许可证,国有资产是典型的一类)——按照西方经济学对腐败的理论解释,获得了国家所控制的这些经济资源,就可以在市场中获取超过平均利润的超额利润即经济租,市场中对经济租的追逐就是寻租——从而市场中存在大量的经济租。国家必须通过其代理人即国家公务员来代其执行对经济资源的控制,寻租者就通过对他们的贿赂而最终获取租金,这种腐败行为,造就了一大批高收入者(国家机关干部、他们的亲属朋友、寻租的民营私营业主等)。 ■ 由于产业结构要调整,国有企业要改革,要减员增效,经济增长方式也要从粗放型转向集约型,这就需要大力推进技术改造,不断提高科学技术在经济增长中的含量,于是下岗人员迅速增加,其收入急剧减少 。

  22. (三)监督调控原因——群体差异 ■首先对高收入者缺乏控制 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以及一些发展中国家征收个人所得税情况比较

  23. 其次国家由于财力有限,对低收入者缺乏保障 对低收入者的救助或保障应当是全面的,但当前最主要的是对职工实行最低工资制度。据了解,在已颁布最低工资标准的地区,大部分企业都按规定落实了这一制度,实施情况比较平稳,但也存在一些严重问题,比如由于部分国有企业经济效益不景气,政府只能批准他们暂缓执行最低工资标准。连这一最基本的保障措施运行起来都如此困难,更不用说其它的社会保障措施了。所以,在对低收入者进行保障方面,政府也做得非常不够,调控乏力成为城市个人收入差距拉大的又一重要原因。

  24. 怎样解决?

  25. (一)毫不动摇地推进改革,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微观干预,加大对利益分配格局的调整。减少对微观经济的干预,能够大幅度减少市场中的寻租活动,对防治腐败起到釜底抽薪的作用,有效减少通过不正当收入积累财富的人群。另一方面,政府必须在宏观上加大对利益分配格局的调整:改革成本不能再向居民(尤其是弱势群体)转嫁,应该首先由国家财政承担下来,然后由全社会各个利益集团按照其在改革中获得的收益来承担改革成本。(一)毫不动摇地推进改革,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微观干预,加大对利益分配格局的调整。减少对微观经济的干预,能够大幅度减少市场中的寻租活动,对防治腐败起到釜底抽薪的作用,有效减少通过不正当收入积累财富的人群。另一方面,政府必须在宏观上加大对利益分配格局的调整:改革成本不能再向居民(尤其是弱势群体)转嫁,应该首先由国家财政承担下来,然后由全社会各个利益集团按照其在改革中获得的收益来承担改革成本。

  26. 在今年5月26日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收入分配改革终于排上了中国市场经济改革的议事议程。国家发改委也已经拿出了一份收入分配改革“路线图”。“八条”草案小范围亮相建立平等参与市场竞争的收入分配秩序;实施反垄断的分配调控政策;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加强对劳动者报酬的宏观管理;加大对城乡贫困人群的救助力度;加快完善社会保险制度;加大税收对收入差距的调节力度;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贯彻了“调高、扩中、保低”的收入分配调节路线图,反映了发改委解决收入分配问题的总体构思框架。在今年5月26日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收入分配改革终于排上了中国市场经济改革的议事议程。国家发改委也已经拿出了一份收入分配改革“路线图”。“八条”草案小范围亮相建立平等参与市场竞争的收入分配秩序;实施反垄断的分配调控政策;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加强对劳动者报酬的宏观管理;加大对城乡贫困人群的救助力度;加快完善社会保险制度;加大税收对收入差距的调节力度;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贯彻了“调高、扩中、保低”的收入分配调节路线图,反映了发改委解决收入分配问题的总体构思框架。

  27. (二)充分发挥政府再分配调节能力,加强转移支付的力度和效用,提高分配结果的公平性。(二)充分发挥政府再分配调节能力,加强转移支付的力度和效用,提高分配结果的公平性。 同时,要进一步强化个人所得税征缴力度,完善个人收入核算制度, 要健全管理机制及现代化的征管手段,对各种“偷逃税赋”的现象要坚决加以打击,切实起到控制不适当的过高收入的作用。 (三)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构建社会安全网。 政府要正视当前社会保障体制面临的风险,.提高政府的财政支出,切实解决困难地区的社会保障问题,建立对弱势群体的社会支持和帮助网络,尽快推进一体化、多层次、广覆盖的社会保障体系。努力拓宽筹资管道,逐步实现社会保障税费的征收法制化。建立全国统一协调的社会保障管理机构,提高社会保障体系的管理效率。

  28. 2006年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 调整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    此次调整在坚持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的前提下,企业离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调整水平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参照机关事业单位离休人员离休费调整标准确定。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调整采取“一次出台,三年连调”的方案,即2005年、2006年、2007年3年连续提高基本养老金,确保企业退休人员能够分享发展成果。 • 适当调整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   按现行政策,残疾军人、“三红”和“三属”等优抚对象的生活应不低于当地的平均生活水平。鉴于近年来,无论是职工的工资水平,还是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都有了较大幅度的上涨,因此,优抚对象的待遇水平也相应进行了调整。另外,适当提高移交政府安置的军队离退休干部、军队无军籍退休退职职工等待遇标准。 • 提高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补助水平    在物价相对稳定的前提下,此次调整政策规定适当提高低保补助水平,而不是低保标准,并注重适当向生活最困难、最需要救助的低保对象倾斜,目的是在低保标准相对稳定的前提下,使低保对象的生活水平适当提高,让困难群众分享经济发展成果。

  29. (四)高度重视社会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和质量的提高,改善公民整体尤其是社会弱势的生存环境。(四)高度重视社会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和质量的提高,改善公民整体尤其是社会弱势的生存环境。 健全的公共服务体系和较高的服务质量有利于提高公民整体的生活质量,尤其有助于改善社会弱势群体的生存环境,使其不仅有平等参与市场竞争的机会的平等,而且得到结果的平等。

  30. ■加强收入管理,提高执法力度,减少税收漏洞 在我国,长期以来不同经济单位人们收入的来源各不相同。兼业收入、灰色收入和地下经济的交易收入等,也颇为盛行。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税收调节的力度。如何在未来加强各个不同经济单位从业人员的收入管理,增加收入的透明度,是当前必须着力解决的一个问题。■ 提高所得税在税收总额中的比重■开征某些特殊的税种如遗产税、财产税等 对于那些拥有金融资产的人开征了利息税之后,很多城市高收入者将金融资产及时地转化为预期可以升值的房地产。这在北京的房地产市场上表现得极为明显。甚至于使某些经济适用房非但没有成为改善贫困阶层人们住房条件的调节手段,反而转化为中产阶层或高收入者敛财聚财囊中之物。基于此,有必要对那些置办了大量不动产如房地产的高收入者征收一定程度的房产税。 很多市场经济国家都适时征收了遗产税,我国在改革开放的前期,未曾开征此项税种,但在贫富差距拉大的今天,遗产税的开征,就具有了极其重大的现实意义。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