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2

臺灣 機械業的挑戰 與轉型因應之道

臺灣 機械業的挑戰 與轉型因應之道. 中華經濟研究院 蕭萬長. 中華民國九十三年三月. 題  綱. 壹、前 言 貳、機械業所面臨挑戰之分析 參、重大議題及其影響分析 肆、升級轉型與因應之道. 壹、前 言. 機械業在就業人口、產值及外匯收入上均對產業發展及經濟成長有重大的貢獻 機械業為工業之母且產業關聯效果龐大,是發展其他產業不可或缺的關鍵產業 日本製造業得以維繫優勢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於機械業發展上的堅實基礎及所掌握的關鍵零組件. 貳、機械業所面臨挑戰之分析. 一 、 內在問題 內銷市場太小,內銷比率值占整體市場需求的 15 %左右(見表 1 )

Download Presentation

臺灣 機械業的挑戰 與轉型因應之道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臺灣機械業的挑戰與轉型因應之道 中華經濟研究院 蕭萬長 中華民國九十三年三月

  2. 題  綱 • 壹、前 言 • 貳、機械業所面臨挑戰之分析 • 參、重大議題及其影響分析 • 肆、升級轉型與因應之道

  3. 壹、前 言 • 機械業在就業人口、產值及外匯收入上均對產業發展及經濟成長有重大的貢獻 • 機械業為工業之母且產業關聯效果龐大,是發展其他產業不可或缺的關鍵產業 • 日本製造業得以維繫優勢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於機械業發展上的堅實基礎及所掌握的關鍵零組件

  4. 貳、機械業所面臨挑戰之分析 • 一、內在問題 • 內銷市場太小,內銷比率值占整體市場需求的15%左右(見表1) • 生產規模小,無力大量投資於研發、創新,影響及於產業升級 • 創新不足、差異化程度不高,引發同業競爭 • 品牌形象及服務品質比較缺乏國際化能力

  5. 表1 我國機械產品市場規模與進出依存度 單位:新臺幣億元 資料來源:海關進出口資料;工研院經資中心ITIS計畫,2002年11月。

  6. 貳、機械業所面臨挑戰之分析(續) • 二、外在壓力 • 韓國急起直追的壓力、中國大陸機械業的崛起 • 日本機械業的降價求售擠壓了中價位市場 • 整體而言,臺灣機械業在若干先進國家競爭力衰退跡象 • 大陸磁吸效應下,產業外移至中國大陸並建立龐大產業聚群,對臺灣的機械業帶來競合壓力

  7. 參、重大議題其影響分析 • 一、大陸投資及其影響分析 • 對大陸投資金額倍數成長,1991年至2002年,機械業對中國大陸投資累計893件,共計7.62億美元;2001及2002年更是大幅成長(見圖1)。反之,對國內投資則有停滯現象。 • 機械業對大陸投資有部份替代國內投資的傾向。 • 產業外移與投資減少,對就業人數、產值的成長不利(見圖2),也會影響國內研發投入及技術升級,對機械業在國內的長程發展及深根有不利影響。

  8. 資料來源:「對大陸間接投資」統計月報(2002/08);工研院經資中心ITIS計畫(2003)。資料來源:「對大陸間接投資」統計月報(2002/08);工研院經資中心ITIS計畫(2003)。 圖1 我國歷年投資大陸狀況

  9. 資料來源:工研院經資中心ITIS計畫,2002年11月。資料來源:工研院經資中心ITIS計畫,2002年11月。 圖2 我國機械產業規模

  10. 一、大陸投資及其影響分析(續) • 產業外移是否會衝擊國內機械業的產業群聚值得正視。 • 不過,在中國大陸建立的分工體系,有助於臺商在大陸地區的生產及國內出口的增加(投資帶動貿易) 。 • 必須在海外協力體系的建立及產業升級上能夠兼顧,則我國機械業的未來發展才有美好的願景。

  11. 參、重大議題其影響分析(續) • 二、兩岸機械業(工具機) 之競爭優比勢比較 • 中國大陸在原料及零組件成本及產品價格較占優勢。 • 臺灣則在市場資訊蒐集、銷售管道、生產管理及交貨期上占有絕對優勢(見圖3)。

  12. 行銷通路價值鏈 消費者價值鏈 製造者價值鏈 供應者價值鏈 零組件經銷網路 客戶製程技術 財務管理能力 經營管理能力 零組件採購管理 臺灣優勢 技術人力素質 零組件製造技術 產品促銷活動 機械組裝測試能力 客戶服務 零件備存管理 行銷人員素質 原料生產品質 機械安裝 經銷商 機械設計能力 研究發展 通路據點 原料成本 基礎研究人力素質 中國大陸優勢 圖3 兩岸機械業(工具機)之競爭優勢比較

  13. 參、重大議題其影響分析(續) • 三、日本發展策略 (1)新加工技術 (2)資訊化、知能化對應技術 (3)固有技術的高度化 網路加工對應複合加工 Open/遠隔診斷,遠隔控制、自己診斷,修復加工know-how/3D-CAD.CAM系統 高精度化/高速化/高機能化/高效率化/規模精簡/新材料開發.利用 (4)微小化對應技術 (5)環境調和、循環型社會對應技術 微小工廠 微小工具機 省能源工具機 環境對應形工作機械 (6)技能者.技術者不足對應技術 (7)高齡者對應之技術 資料來源:日本經濟產業省;工研院經資中心ITIS計畫,2002年11月。 圖4 日本有關機械業(工具機業)之技術革新與展望

  14. 參、重大議題其影響分析(續) • 四、機械業於3C產業應用的升級與契機 3C產品包括電腦資訊、電信通訊及消費性電子產品;3C整合趨勢使產業區隔更不易區分,機械業有必要認真思考產品轉型,以爭取商機。

  15. 0.100155 家用電器 ≈ 0.038682 視聽電子產品 0.031724 資料儲存媒體 0.022625 電線與電纜 0.020569 電子管 0.020995 電子零組件 0.018629 電腦週邊設備 0.018697 通信器材 0.016995 電腦產品 0.017802 電腦組件 0.014197 半導體 0.016162 光電元件及材料 機械產業與3C產業關聯程度為0.337231 資料來源:行政院主計處「產業關聯表」;工研院經資中心ITIS計畫,2002年11月。 圖5 機械產業與3C產業關聯分析

  16. 肆、升級轉型與因應之道 • 一、利用大陸地區龐大資源建立價值鏈優勢 • 如何將中臺灣最具優勢及最佳協力網的體系維持,將中臺灣優勢轉化為“滬杭甬優勢”,是政府應思考之問題。 • 構思利用在臺灣之網路,和海外網路形成密不可分之網路。政府在協助業者時可採獎助或減稅措施,激勵已前往大陸投資之臺商善用國內原有之支援。 • 我國機械業在供應者、製造者及消費者價值鏈上具有相對優勢,然而在面對大陸市場則必須仰賴中國大陸的行銷通路價值鏈的優勢,以強化我國機械業在新時代的競爭基礎。

  17. 肆、升級轉型與因應之道(續) • 二、導入IT技術尋求升級及根留臺灣 • 國內機械業者應導入IT技術來尋求升級轉型,尤其在電子商務(Electronic Commerce, EC)領域上,著手分析是否導入企業資源規劃(ERP)、顧客關係管理(CRM)、供應鏈管理(SCM)及知識管理(KM)等平台。 • 美國工具機發展中,遠端遙控進行診化與維修;利用視訊網路提供即時設備監控,如模組、報價、排程、刀具管理;建立整體平台與協力廠快速溝通界面之建立,具即時溝通、零組件取得、設備調繫、建立全球製造體系服務系統,如零件下單、軟體運用、設備服務、遠距監控與診斷等已是潮流所趨。 • IT與網路化已是日本三十%機械廠列為最優先之課題,也應是臺灣機械業者未來升級轉型希望之所繫。

  18. 肆、升級轉型與因應之道(續) • 三、借鏡日本發展策略 • 導入奈米科技、3C技術與IT技術,大學智財權的活用,技術人力的認證,工具機研究中心的設置,以及微小化、省能源、和環境調合及資訊化技術的開發值得正視。

  19. 肆、升級轉型與因應之道(續) • 四、掌握未來產品發展趨勢以提高附加價值 (一)2010年最具潛力之機械領域:線性馬達、高速切割工具機、微機械;2005年最具潛力產品:六軸連桿工具機、高速三次元成型機、半固態金屬成型機。 (二)提高附加價值:從以往只做組裝技術的中、低級產品,邁向標準化結合低成本的中、高級產品,進而往差異化、高附加價值的高品級方向邁進。掌握市場「利基」,以提高附加價值。

  20. 肆、升級轉型與因應之道(續) • 四、掌握未來產品發展趨勢以提高附加價值 (三)未來協力廠商的推動:機械業的中小企業應由「一般協力廠」提升至「專業協力廠」,更進一步發揮「分工網絡」的功能,各企業透過綿密的網絡,連繫各中小企業之長處,以彌補大企業遲緩,小企業資源不足的缺點。 (四)進入市場的差異化策略:除目前大家所進入之大陸、美國、東南亞市場外,打入歐洲提升產品品質,進入新興市場擴大業績都相當可行。另進入品質最被要求的日本市場,更可藉機接受市場檢驗,提升價值。而對顧客之掌握除針對採購單位外,更應了解影響者及使用者個人之需求,進入最核心客戶區,建立可長可久之顧客關係。

  21. 肆、升級轉型與因應之道(續) • 五、政府支援 (一)技術支援:經濟部科技專案計畫或主導性新產品開發計畫,應加強補助奈米科技、電子商務、先進材料等”共通性”技術或零組件的開發,以應用於機械業,提升技術水平。 (二)人力支援:國防訓儲役保留一定配額給機械業,以充實研發升級所需人才。 (三)透過政府研究機構在管理、行銷及新技術研發上的支援。

  22. 敬請指教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