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

第十章:实验设计

第十章:实验设计. --- 漆梦瑶 设计学 21821004. CONTENT. 无关样本与相关样本的自变量 无关样本与相关样本的其他名称 无关样本与相关样本的选用 相关样本与相关样本的差异. 匹配参与者 实验的外部效度 实验的内部效度 实验伦理. 10.1 无关样本和相关样本的自变量. 心理学中采用的两种基本的自变量是无关样本自变量和相关样本自变量。 无关样本自变量: 不同组的参与者被分配到自变量的不同条件或水平上。 因此,从不同参与者身上收集到的数据是无关的。 相关样本自变量:

mccord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十章:实验设计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十章:实验设计 ---漆梦瑶 设计学 21821004

  2. CONTENT 无关样本与相关样本的自变量 无关样本与相关样本的其他名称 无关样本与相关样本的选用 相关样本与相关样本的差异 匹配参与者 实验的外部效度 实验的内部效度 实验伦理

  3. 10.1 无关样本和相关样本的自变量 • 心理学中采用的两种基本的自变量是无关样本自变量和相关样本自变量。 • 无关样本自变量: • 不同组的参与者被分配到自变量的不同条件或水平上。 • 因此,从不同参与者身上收集到的数据是无关的。 • 相关样本自变量: • 同一组的参与者被分配到自变量的不同条件或水平上。 • 因此,从同一组参与者身上收集到的数据是相关的。

  4. 10.2 无关样本和相关样本自变量的其他名称 • 无关样本自变量: • 被试间设计(between-subjects) • 独立样本(independent samples) • 无关联样本(uncorrelated samples) • 独立测量(independentmeasures) • 无关测量(uncorrelated measures) • 参与者间设计(between-participants) • 相关样本自变量: • 被试内设计(within-subjects) • 依赖样本(dependent samples) • 关联样本(correlated samples) • 依赖测量(dependentmeasures) • 关联测量(correlated measures) • 参与者内设计(within-participants)

  5. 10.3 无关样本和相关样本的选用 • 在所有的实验中,评估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都要排除其他内在或额外变量。 • (混淆变量使我们不能明确地将因变量的变化归结为对自变量的操纵。) • 与实验任务相关的长期或持续的个体能力差异是一个重要的额外变量来源。 • 相关样本消除了个体差异,由此去除了大部分的额外变量。 • 优先选择相关样本自变量设计。只有发现用相关样本不太可行时才考虑使用其他形式。

  6. 10.4 相关样本 • 优点:1)可以通过消除长期或持续的个体差异,减少额外变量的数量; • 2)参与者数量减少。 • 缺点:造成顺序效应。 • 顺序效应的两种形式:练习效应(改进参与者表现)、疲劳或厌倦效应(导致表现退步) • 控制顺序效应:平衡法和随机化法,将实验顺序带来的变异转化为非系统的变异。 • 迁移效应:当存在显著的迁移效应时,不应该采用相关样本。 • 显著改变参与者状态的实验条件会产生延迟效应,从而影响后续条件下参与者的表现。 • 如果此效应是暂时的,可以通过在实验条件之间加入一段较长的时间间隔得到解决。 • 相关样本设计可能需要匹配双份实验材料。

  7. 10.5 无关样本 • 优点:1)能够消除顺序效应; 2)不需要匹配双份实验材料。 • 缺点:1)引起个体差异;2)需要更多参与者。 • 克服个体差异的办法: • 1)尝试匹配参与者,实施前测评估参与者的能力,确保每组的参与者总体能力相当。 • 2)随机化。当没有上述条件时,可以随机分配参与者到不同的实验条件,但这可能不会完全转化系统变异。此外,参与者越多越有效。 • 随机化的方法不能消除个体差异,而是将其带来的变异非系统化。

  8. 10.6 匹配参与者 • 匹配参与者—是相关样本设计和无关样本设计的好的折衷方案。 • 匹配参与者的做法: • 在无关样本的实验中匹配参与者,并且将每组匹配过的参与者随机分配到不同的实验条件下。 • 匹配参与者的好处: • 使不同能力的参与者在各实验条件下的分布相当, • 这样减小了个体差异混淆自变量效应的可能性。

  9. 10.7 实验的外部效度 • 实验的外部效度: • 也被称为实验结果的外推性(generalizability),指实验结果能够向外推广的程度。 • 外部效度高/高外推性--结果可以推广到实验之外的一个大范围的人群、时间和环境中。 • 外度效度的威胁: • 时间、实验背景、任务以及参与者的局限性。 • 随机取样与实验的外度效度有关。

  10. 10.8 实验的内部效度 • 内部效度:能在多大程度上将因变量的变化归结为对自变量的操作。 • 高内部效度:需要通过控制很多外部变量来获得,因而牺牲了外部效度。在一个高内部效度的实验中,我们可以明确的将因变量的变化归结于对自变量的操作。 • 获得高内部效度的一个关键因素是,将参与者随机分配到不同实验条件下,或为参与者随机安排不同的实验条件顺序。 • 随机分配&随机取样 • 1)随机分配与实验的内部效度有关, • 2)随机取样与实验的外部效度有关。

  11. 10.9 实验伦理 • 认真考虑参与者的报酬和尊严,不损害参与者利益。 • 实验要遵守伦理原则。 • 好实验的特征: • 1)知情同意—告诉人们实验的具体内容; • 2)向参与者做事后解释‘ • 3)遵循参与者信息储存的管理原则,保证数据的安全、可靠和保密性。

  12. 谢谢观看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