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 N D
深化管理体制改革 促进教育事业发展 ——德化县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情况汇报 德化县教育局
福建省德化县是中国三大古瓷都之一,也是全国最大的西洋工艺瓷生产和出口基地,全县土地面积2232平方公里,人口30.2万。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我县的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1996年以来,连续3年被评为“福建省经济发展十佳县”,1998年综合经济实力跃居全省第13位。与此同时,教育事业取得长足发展,自1997年起,全县中小学实行了以校长负责制、教师聘任制、岗位责任制、结构工资制和经费总额包干制为主要内容的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整个改革以人事聘任和分配制度为突破口,抓住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和建立竞争激励机制两个中心环节,建立一套比较完善的民主管理和决策制度,打破了学校管理和教师队伍建设的僵化局面,为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现代学校管理体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福建省德化县是中国三大古瓷都之一,也是全国最大的西洋工艺瓷生产和出口基地,全县土地面积2232平方公里,人口30.2万。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我县的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1996年以来,连续3年被评为“福建省经济发展十佳县”,1998年综合经济实力跃居全省第13位。与此同时,教育事业取得长足发展,自1997年起,全县中小学实行了以校长负责制、教师聘任制、岗位责任制、结构工资制和经费总额包干制为主要内容的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整个改革以人事聘任和分配制度为突破口,抓住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和建立竞争激励机制两个中心环节,建立一套比较完善的民主管理和决策制度,打破了学校管理和教师队伍建设的僵化局面,为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现代学校管理体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实行“五制”改革,建立竞争机制 • 全面实行校长负责制。 • 实行教职工全员聘任制。 • 规范岗位责任制。 • 实行校内结构工资制。 • 实行经费总额包干制。
整个改革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 一是调查研究、制定政策阶段。 • 二是全面铺开阶段。 • 三是完善深化阶段。
二、多管齐下,确保各项改革措施的落实到位 • 一是营造改革的氛围。 • 二是依法落实改革措施。 • 三是落实校长职责权限。 • 四是缩小改革的对立面。 • 五是稳步推进工资制度改革。 • 六是疏通教育人才交流渠道。 • 七是建立健全量化考核奖惩制度。
三、强化民主,推动改革顺利实施 • 一是强化教代会的职能。 • 二是建立对校长的制约机制。 • 三是校内中层干部实行竞聘上岗。 • 四是全面推行教师竞争上岗。 • 五是拓宽民主渠道。 • 六是依法逐步建立教师申诉和民主调解制度,用法律手段调处人事争议,巩固改革成果。
四、改革的主要成效 • 一是教育行政部门转变了职能。 • 二是促进了教师的合理流动。 • 三是调动了校长和教师的积极性。 • 四是提高了学校的管理水平。 • 五是提高了教研水平和教学质量。
我县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虽然取得了较大的成效,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也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我县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虽然取得了较大的成效,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也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
宏观政策方面: • 一是县级行政事业单位的改革还未全面启动,给教育改革造成较大的压力。 • 二是社会保障体系不配套。 • 三是旧的编制标准不能适应改革的需要。 • 四是教育人才市场不健全。 • 五是解聘教师的司法依据不足。
改革理论方面: • 一是中小学内部管理体制内容的界定。 • 二是校长负责制没有准确表述。 • 三是校长的权力在理论上也没有界定。 • 四是结构工资制不规范。
教育内部方面: • 一是尚未建立可操作的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评价指标体系。 • 二是教师队伍建设存在许多难题。 • 三是缺乏完善的劳动争议仲裁制度。 • 四是减员分流仍是改革的难点。
千秋大业,教育为本。我们将以江总书记“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面向二十一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认真总结经验,进一步采取有力措施,深化教育改革,特别是完善校长负责制和教师聘用合同制,强化竞争激励机制,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努力开创我县教育振兴的新局面。千秋大业,教育为本。我们将以江总书记“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面向二十一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认真总结经验,进一步采取有力措施,深化教育改革,特别是完善校长负责制和教师聘用合同制,强化竞争激励机制,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努力开创我县教育振兴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