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4

普朗克常量实验

实验. 普朗克常量实验. 【 目的要求 】. 【 实验原理 】. 光电效应. 1. 了解光电效应的规律,加深对光的量子性的理解。. 2. 测定普朗克常数。. 在光的照射下,电子从金属表面逸出的现象,. 某一频率下 , 某一光强时光电管的伏安特性曲线. 普朗克常量实验装置光电原理. 仅当 n>n 0 (截止频率)时才发生光电效应,截 止频率与材料有关,但与入射光强无关。. 截止电压 U 0 与入射光频率具有线性关系。. 1. 实验规律. U 0 ~ n 曲线. 在同一频率下,饱和光电流强度 I m 正比于入射光强 P 。.

maya-dillon
Download Presentation

普朗克常量实验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实验 普朗克常量实验

  2. 【目的要求】 【实验原理】 光电效应 1.了解光电效应的规律,加深对光的量子性的理解。 2.测定普朗克常数。 在光的照射下,电子从金属表面逸出的现象,

  3. 某一频率下,某一光强时光电管的伏安特性曲线某一频率下,某一光强时光电管的伏安特性曲线

  4. 普朗克常量实验装置光电原理

  5. 仅当n>n0(截止频率)时才发生光电效应,截 • 止频率与材料有关,但与入射光强无关。 • 截止电压U0 与入射光频率具有线性关系。 1. 实验规律 U0 ~n 曲线

  6. 在同一频率下,饱和光电流强度Im 正比于入射光强P。 光电效应是瞬时效应。当光照射到金属表面时,几 乎立即就有光电子逸出。 同一频率,不同入射光强时I~UAK曲线

  7. 光束由光子构成,频率为n的光束,光子能量为e = hn. 当光子照到金属表面时,一个光子的能量一次为金属中的 一个电子全部吸收,而不需积累能量的时间。 电子把这能量的一部分用来克服金属表面对它的吸引力而 作功W,余下的就成为电子离开金属表面后的动能。 爱因斯坦的光电效应方程: 2. 爱因斯坦对光电效应的解释(1905年):

  8. 即当n>n0 =W/h(截止频率)时才发生光电效应。 即截止电压U0 与入射光频率n 成线性关系。 (1)当hn0< W 时,电子不能脱离金属,因而没有光电流产生。 (2) (由实验得) 由实验可确定该直线的斜率,从而算出普朗克常数h。

  9. 即在同一频率下,饱和光电流强度Im 正比于入射光强P。 即光电效应具有瞬时性。 (3)当频率一定时,入射光强 P 越大,光子数目越多,则单 位时间内产生光电子数目越多,饱和光电流强度就越大。 (4)当光子入射金属表面时,一个光子携带的能量 hn 一次为 一个电子全部吸收,若 n>n0,电子立即逸出而不需时间积累。

  10. 实验仪器

  11. 实验方法与步骤 • 安置仪器,调节同轴等高。 • 接通溴钨灯电源,使光束会聚到单色仪的入射狭缝上(缝宽可取较窄一档:0.15mm)。 • 单色仪的调节单色仪的调节 • 首先将透镜移出光路,使溴钨灯发出的光直接照射在单色仪的入缝上,并使光源的光斑与入射狭缝对称。然后将透镜放入光路中,前后移动透镜架,使光源发出的光成象在入射狭缝处,若不在狭缝处,只能调透镜架,别再调光源和单色仪。 • 以上对系统的同轴等高基本调好后,仍需对单色仪的光信号输出进行细调 ,此时可用一张白纸放在单色仪的出射狭缝处,将波长读数轮的读数调到零,然后一边微微的在零线附近旋转,一边观察白纸屏有无白光输出。若有白光输出可以微动鼓轮和适当的调节透镜架,将输出的零级谱线调到最好。然后将光电接收器靶面置於光路中。 • 单色仪输出的波长示值是利用螺旋测微器读取的。 • 切断“放大测量器”的电源,接好光电管与放大测量器之间的电缆,再通电预热20-30min后,调节该测量放大器的零点位置。

  12. 切断“放大测量器”的电源,接好光电管与放大测量器之间的电缆,再通电预热20-30min后,调节该测量放大器的零点位置。切断“放大测量器”的电源,接好光电管与放大测量器之间的电缆,再通电预热20-30min后,调节该测量放大器的零点位置。 • 测量光电管的伏安特性 • 取下暗盒盖,让光电管对准单色仪出射狭缝(缝宽仍取较窄一档),按上述螺旋测微器与波长示值的对应规律,在可见光范围内选择一种波长输出,根据微安表指示,找到峰值,并设置适当的倍率按键; • 调节“放大测量器”的“旋钮1”可以改变外加直流电压。从-1 V起,缓慢调高外加直流电压,先注意观察一遍电流变化情况,记住使电流开始明显升高的电压值; • 针对各阶段电流变化情况,分别以不同的间隔施加遏止电压,读取对应的电流值。在上一步观察到的电流起升点附近,要增加监测密度,以较小的间隔采集数据(电流转正后,可适当加大测试间隔,电流可测到90×10-9A为止); • 陆续选择适当间隔的另外3~4种波长光进行同样测量,列表记录数据。

  13. 在35×25cm或25×20cm毫米方格纸上分别作出被测光电管在4~5种波长(频率)光照射下的伏安特性曲线,并从这些曲线找到和标出IAK的遏止电位,填入下表。提示:作GD31A型光电管伏安特性曲线,若用到红光波段,随着频率的降低,遏止电位倾向于从曲线的“拐点”逐渐向上偏移。在35×25cm或25×20cm毫米方格纸上分别作出被测光电管在4~5种波长(频率)光照射下的伏安特性曲线,并从这些曲线找到和标出IAK的遏止电位,填入下表。提示:作GD31A型光电管伏安特性曲线,若用到红光波段,随着频率的降低,遏止电位倾向于从曲线的“拐点”逐渐向上偏移。 数据处理

  14. 根据上表数据作V0-v关系图,如得一直线,即说明光电效应的实验结果与爱因斯坦光电方程是相符合的。用该直线的斜率乘以电子电荷e(1.602×10-19C),求得普朗克常量。根据上表数据作V0-v关系图,如得一直线,即说明光电效应的实验结果与爱因斯坦光电方程是相符合的。用该直线的斜率乘以电子电荷e(1.602×10-19C),求得普朗克常量。 • 普朗克常量与公认值作比较。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