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8

第七章 存储器系统

第七章 存储器系统. 7.1 存储器原理 7.2 存储器容量的扩展及与 CPU 的接口 7.3 存储器系统的层次组织 7.4 主存储器的组织. 7.1 存储器原理. 7.1.1 存储器分类. 1. 按用途分类 内存(主存):存放当前运行所需要的程序和数据。特点是存取速度快,但容量小,且价格较高。 外存(辅存):存放当前暂不参与运行的程序、数据和文件,以及一些永久性保存的程序、数据和文件。特点是存储容量大,价格低,存取速度慢。.

may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七章 存储器系统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七章 存储器系统 7.1 存储器原理 7.2 存储器容量的扩展及与CPU的接口 7.3 存储器系统的层次组织 7.4 主存储器的组织

  2. 7.1 存储器原理 7.1.1 存储器分类 1. 按用途分类 内存(主存):存放当前运行所需要的程序和数据。特点是存取速度快,但容量小,且价格较高。 外存(辅存):存放当前暂不参与运行的程序、数据和文件,以及一些永久性保存的程序、数据和文件。特点是存储容量大,价格低,存取速度慢。 内存和外存的本质区别是:内存直接与CPU相联接,是计算机的组成部分。外存不直接与CPU相联接,而是通过I/O接口与CPU联接。

  3. 7.1.1 存储器分类 2. 按存储介质分类 磁存储器(磁芯、磁盘及磁带)、半导体存储器(半导体集成电路存储器)、光存储器、激光光盘存储器。 由于半导体存储器具有集成度高、功耗低、可靠性好、存取速度快、成本低等优点,而作为构成存储器的最主要的存储器件。

  4. 7.1.1 存储器分类 3. 按信息存取方式分类 随机存储器(RAM):存储器中的信息既能随时读出,也能随时写入,RAM中的信息在关机后即消失(瞬间掉电也会丢失,无法恢复),具有信息的易失性。 只读存储器(ROM):只能读出信息,不能写入新的信息。ROM中的信息关机后不消失,具有信息的非易失。 4. 按制造工艺分类 NMOS、CMOS、TTL、ECL、砷化镓等。

  5. 7.1.2 存储器的性能指标 存储容量:存储器可存储的二进制信息量,一般以能存储的字数乘以字长表示: 存储容量=字数×字长 例如:SRAM 6264容量为8K*8,即它有8K个存储单元,每单元存储8位二进制数。 微机中存储器大多以字节为单位编址,用可存储信息的最大字节数表示存储器容量。 存取速度:存储器的存取速度用最大存取时间或存取周期来描述。存储器存取时间定义为从接收到存储单元的地址码开始,到它取出或存入数据为止所需时间。

  6. 7.1.2 存储器的性能指标 功耗:功耗指每个存储单元的功耗,单位为微瓦/单元(μW/单元),或给出每块芯片的总功耗,单位为毫瓦/芯片(mW/芯片)。它不仅涉及到消耗功率的大小,也关系到芯片的集成度。 可靠性:可靠性是指存储器对电磁场、温度等外界变化因素的抗干扰能力,一般用平均无故障时间来描述。半导体存储器的平均无故障时间通常在几千小时以上。 体积、功耗、工作温度范围、成本高低等也是人们关心的指标。上述指标中有些是相互矛盾的,设计时,根据实际需要,尽可能满足主要要求且兼顾其它。

  7. 7.1.3 随机读写存储器RAM SRAM:静态RAM(Static RAM),基本记忆元件是触发器。利用半导体触发器的两个稳态表示1和0。电源不关掉,SRAM的信息不会消失,不需要刷新电路,非破坏性读出。 DRAM:动态RAM(Dynamic RAM),利用MOS管的栅极对其衬底间分布电容保存信息,DRAM的每个存储单元所需MOS管较少,因此集成度高、功耗低,DRAM中的信息会因电容漏电而逐渐消失,破坏性读出,读后需重写。

  8. 一、静态RAM 1. 基本存储电路 T1、T2 反相管 T3、T4 负载管 T5、T6 行选通管 T7、T8 列选通管 静态MOS 6管基本存储电路

  9. 1. 基本存储电路 行选通和列选通信号为高电平时,T5、T6、T7、T8导通,选中该存储单元。 写入时 由数据线输入 若数据线=1,T1 导通,T2 截止,A点电位被T4拉至高电位, A=1,B=0。 若数据线=0, T1截止,T2导通,A=0,B=1。 读出时 A、B点信号由T5、T6送出到 数据线上。 若A=1,B=0,则数据线=1。 若A=0,B=1,则数据线=0。

  10. D0 A0 A1 D1 . . . . . . . . . . . . Am-1 Dn-1 读/写控制逻辑 片选通读/写选通 2. RAM 原理 半导体存储器芯片通常由存储矩阵、单元地址译码、数据缓冲/驱动和读/写控制逻辑四部分组成。 地址译码器 数据缓冲器 基本存储电路 组成的 存储矩阵(体) 地址码的位数m与存储器得字数W的关系:W=2m

  11. 2. RAM原理 ,写入 ,读出 ,禁止 A3A2A1A0=0100时, 4#被选中 A3A2A1A0=1100时, 12#被选中 16×1静态RAM原理图

  12. 3. SRAM 2114 10根地址线,可寻址210=1K个存储单元; 4根I/O线,每个存储单元可存储4位二进制信息; 芯片容量为:1K×4 Intel 2114 SRAM结构框图

  13. 4. SRAM读写时序 B点前提供CS信号,可减小存取时间。 读周期时序

  14. 4. SRAM读写时序 地址状态达到稳定后,才能加入写脉冲。 即B点后,写信号有效。 写周期时序

  15. 二、动态RAM 1. 基本存储电路 存储的信息是0还是1,由电容上是否充有电荷决定。 读操作:破坏性读出,整个一行上所有的电容都会受到干扰,由刷新放大器对该行中个基本存储电路按读取的状态进行重写。 写操作:输入数据被存入选中的存储单元,该行的其它存储单元址进行刷新。 单管动态RAM 基本存储电路

  16. 2. DRAM 2118 Intel 2118 DRAM结构框图

  17. 3. DRAM 的刷新 将一个行地址发送给存储器器件,然后执行一次读操作,便可完成对选中的行中个基本存储电路的刷新。刷新可采用“集中”和“分散”两种方式。 刷新周期:典型刷新周期为2ms。C=0.2pF, △U=1V,泄漏电流I=10-10A,则有: 刷新周期与读周期的区别: ⑴ 地址给出方式不同:读周期,地址来自地址总线;刷新周期,地址由刷新计数器提供。 ⑵ 读周期,每次选中一个存储单元;刷新周期,各单元的刷新可同时进行。 ⑶ 读周期,选中的存储单元的数据线与外部数据线相连;刷新周期,各存储单元的数据输出呈高阻状态,即片内数据线与外部数据线完全隔离。

  18. 7.1.3 只读存储器ROM 只读存储器(ROM, Read Only Memory)为数据非易失性器件,在正常工作时它存储的数据只能读出,不能随时写入,掉电后信息不丢失。 ROM通常用来存放常驻监控程序和固定代码,也常用于代码变换,存储各种输入/输出变量逻辑函数的真值表、符号等。 按数据的写入方式可将ROM分为:掩模ROM、PROM、EPROM、E2PROM和FLASH ROM等。

  19. 一、掩模ROM 由厂家采用掩模工艺将信息存储在芯片中,一次性写入,永久保存,用户无法改变存储内容。 字位结构:行线选择字,列线选择位 跨接MOS管,该位信息为0; 不跨接MOS管,该位信息为1。 4×4 MOS ROM

  20. 二、PROM 编程时,若要写入信息0,则相应位线送上低电平,晶体管导通,熔丝被烧断;若要写入1,则相应位线送高电平,晶体管截止,熔丝不被烧断。 读操作时,若熔丝没有断,则位线被拉到Vcc高电平,读出信息为1。若熔丝被烧断,读出信息为0。 熔丝在编程时一旦被烧断,不能再复原,因此只能进行一次编程。 熔丝式PROM基本存储电路

  21. 三、EPROM 出厂时,信息为全1。要写入0,D和S间加25V的编程电压。紫外线擦除(光电流),全部擦除,不能只擦除个别单元。可以多次改写,但编程速度较慢。 P沟道FAMOS管基本存储电路 P沟道FAMOS管结构

  22. 四、E2PROM 一种可用特定电信号进行(在线)擦除和编程的ROM。自身有一个升压电路,使用正常的5V电源写入,写入会自动将原有内容擦除(内部的升压电路产生大电压和电流) 。 能在应用系统中进行在线读写,并可按字节进行擦除和改写。使用更加方便,但存取速度较慢(不能取代RAM,RAM的读写周期是60~100ns,EPROM的写入周期是50 ms,E2PROM的写入周期是1~10ms),价格较贵。 程序调试过程中,使用E2PROM,调试通过后,存储到EPROM中。在工业控制领域,常使用EPROM存储监控程序。

  23. 7.1.5 高速缓存Cache 微机系统性能的提高不仅取决于CPU时钟频率,还与指令系统功能、信息在各个部件之间的传送速度、存储器的存取速度等因素有关。特别是CPU对内存的存取速度。 CPU与内存之间速度差异的解决办法有: 1. 插入等待周期,缺点:浪费CPU的能力。 2. 使用SRAM作存储器,缺点:系统成本大幅提高。 3.使用Cache,优点:既提高存取速度,又不使成本过高。

  24. 7.1.5 高速缓存Cache 一、操作基本原理 1. 基本思想 程序执行时对存储器访问的局部性。 (1)程序存储区:指令序列在内存的地址分布是连续的,且循环程序段和子程序段要重复执行多次,因此对存放代码的存储区的访问具有时间上集中分布的倾向。 (2)数据存储区:对数组的存储和访问、工作单元的选择可使存储器的地址相对集中。

  25. 7.1.5 高速缓存Cache 一、操作基本原理 2. 操作方式 把主存储器DRAM中的程序代码和数据区一块一块地复制到Cache中。 CPU在取指令和操作数时,首先在Cache中查找。 若找到了,就从Cache中读取;若未找到,则从主存中读取。

  26. 7.1.5 高速缓存Cache 一、操作基本原理 3. 命中率 CPU在任意时刻从Cache中获取信息成功的概率。命中率越高,对提高CPU速度性能越有利。 Cache容量与命中率: (1)容量太小,会使命中率太低; (2)容量超过一定值后,命中率随容量增加不明显。 高档微机采用两级或三级Cache(L1、L2和L3),其中L1或L1和L2集成在CPU内部。

  27. 7.1.5 高速缓存Cache 一、操作基本原理 4. Cache的实现——关联存储器 由数据存储区和地址标志存储区两部分组成。 数据存储区分成许多小的存储块,每个存储块可存储若干个字节。 地址标志存储区为每个存储块配备一个若干位的地址标志,指明与之对应的存储块中的数据在主存储器中的地址。

  28. 7.1.5 高速缓存Cache 二、80486CPU内部Cache 80486 CPU内部集成了8KB的高速Cache,用于存放指令和数据。 8KB的Cache采用4路成组相关式结构: 分为4组,每组2KB,每组128行,每行是一个16字节的存储块。

  29. 7.1.5 高速缓存Cache 二、80486CPU内部Cache 1. 地址标志区的内容 每组有一个存放地址标志的SRAM,为128*22位,每行对应22位: 1位有效位(V)指示该行存储的信息是否有效; 21位地址标志存放改行存储的信息在主存储器中的物理地址的高21位(A31~A11); 行号(0~127)对应于物理地址的A10~A4。

  30. 7.1.5 高速缓存Cache 二、80486CPU内部Cache 2. 操作方式 开机时Cache为空,CPU执行程序时读主存储器,读取的内容一方面提供给CPU,另一方面要将其内容按块(16字节)复制到Cache的某行,行号由物理地址的A10~A4决定。同时将高21位(A31~A11)登记在该行对应的地址标志中。 此后,CPU每次读取主存储器时,首先去Cache中查找。若命中,则从Cache中读取;若未命中,则从主存储器中读取。

  31. 7.1.5 高速缓存Cache 二、80486CPU内部Cache 3. 查找Cache的方式:先选行再选组 (1)根据物理地址的A10~A4确定4个组中对应的行号; (2)将物理地址的A31~A11分别于4个组中对应行的地址标志的内容进行比较; (3)若某组对应行地址标志的内容与物理地址的A31~A11一致,则高速命中,该组的该行被选中。 (4)按物理地址的A3~A0确定被选中行的16个字节的对应字节。

  32. 7.1.5 高速缓存Cache 二、80486CPU内部Cache 4. READ周期 在READ未命中周期,CPU从主存储器读取数据,其数据也被写入高速缓存的行组部分,数据拷贝到哪个组,应首先选中V位为0(无效)的组。常用最近最少算法(LRU)保留最近使用的指令和数据,替换以后使用可能性小的组。 在READ命中周期中,CPU只从Cache读取数据。

  33. 7.1.5 高速缓存Cache 二、80486CPU内部Cache 5. WRITE周期 在WRITE周期命中,数据一经写入Cache,修改后的这个行也将写到主存储器中,这种方式称为“通写”方式。 在WRITE未命中周期,CPU只把数据写入主存储器。

  34. 7.2 存储器容量的扩展及与CPU的接口 在进行系统设计时,当单个存储器芯片的容量不能满足系统存储器要求时,需要将多个存储器芯片组合使用,这就是存储器容量的扩展。 CPU对存储器进行读/写操作,首先由地址总线给出地址信号,然后要发出有关进行读操作或写操作的控制信号,最后在数据总线上进行信息交流。 因此,存储器与CPU的连接,要完成地址线、数据线和控制线的连接。

  35. 7.2.1 存储器容量的扩展 • 1. 位扩展 • 如果存储器芯片的位数小于存储器所要求的位数,就需要进行位扩展。 • 2. 字扩展 • 单片存储器芯片的容量总是有限的,需要用若干芯片组成容更大的存储器,称为字扩展。 • 3. 字位扩展 • 在构成一个实际的存储器时,往往需要同时进行位扩展和字扩展才能满足要求。

  36. 7.2.1 存储器容量的扩展 1K×4 SRAM组成4K×8存储器模块

  37. 7.2.1 存储器容量的扩展 存储器芯片组成存储器的芯片数计算公式: 例如: 一个64KB的RAM存储器,若用动态RAM 2116(16K×1)芯片组成,则 64/16×8=32片;若用静态RAM 6116(2K×8)芯片组成,则 64/2×1=32 片。

  38. 7.2.2 数据线、地址线和读/写控制线的连接 ◆数据线的连接: 存储器芯片的地址端Dn-1~D0可以直接和系统数据总线 (DB)相应的数据位相连。 ◆地址线的连接: 存储器芯片的地址端Am-1~A0可以直接和系统地址总线 (AB),从A0开始的低位地址部分相应的地址线相连。

  39. RD M/IO WR MEMR MEMW 与 7.2.2 数据线、地址线和读/写控制线的连接 ◆读/写控制线的连接: 把CPU读/写操作控制信号(RD,WR和M/IO)进行逻辑组合,产生存储器读MEMR和存储器写MRMW信号,分别接存储器芯片的输出(读)允许OE和写允许WE信号 。

  40. 7.2.3 片选信号的产生 ◆CPU对存储单元的寻址必须要保证其寻址惟一性。 ◆存储器单元寻址分两级进行: 首先根据提供的片选地址码,通过存储器芯片外部译码电路,产生存储器芯片选通信号(CS/CE); 然后在片选信号有效的前提下,根据片内地址码由芯片内部译码电路,产生片内寻址,选中该芯片中(惟一的)一个存储单元。 ◆产生存储器片选信号的方法: 线选法:简单、地址不连续,地址可能重叠。 部分译码:高位地址线部分参加译码,地址可能重叠。 全译码法:高位地址全部参加译码,地址连续唯一不重叠。

  41. 7.2.3 片选信号的产生 CPU地址线16位 存储器地址线10位 MREQ为存储器请求信号 全译码电路

  42. 7.2.4 8086系统中存储器的组成 8086微机中内存的奇偶分体 8086 CPU有20条地址线,可直接寻址1MB的内存地址空间。对内存的一次访存操作,既可处理一个16位字,也可只处理一个字节。 8086 CPU在组织1MB的存储器时,其空间实际上被分成两个512K的存储体,即“偶地址存储体”和“奇地址存储体”。 8086存储器组成原理图

  43. 7.2.4 8086系统中存储器组成 U1/U2:2764(8K×8 EPROM) U3/U4:6264(8K×8 SRAM) ROM地址 FC000H~FFFFFH RAM地址 00000H~03FFFH 8086最小方式系统存储器译码电路

  44. 7.2.4 8086系统中存储器组成 8086最小方式系统中16KB ROM和16KB RAM存储器逻辑图

  45. 7.3 存储器系统的层次组织 评价存储器性能的三大指标:高速度、大容量、低价格。 这三个参数简接决定了存储器的用途和在系统中的位置。 高档微机中的存储器系统采用“金字塔”的层次结构:从上到下,各种存储器的容量越来越大,价格越来越便宜,但存取速度越来越慢。

  46. CPU内部 REG 第1层 指令、数据栈 第2层 多级Cache(SRAM) 第3层 主存储器(DRAM) 第4层 第5层 级联外部存储器(磁盘存储器等) 脱机外部存储器(磁带、光盘等) 第6层 金字塔层次结构 容量增大 速度减慢 价格降低

  47. 7.4 主存储器的组织 CPU通过系统总线与存储器控制器MCH(Memory Controller Hub)相连,MCH控制内存的所有操作,聚友网络集线器特性,承担双向直通传输任务,又称为“北桥”芯片. MCH与内存插槽之间的接口是存储器总线,有的系统只有一组存储器总线(单通道);大多数系统有A\B两组存储器总线(双通道)。

  48. 7.4.1 内存芯片 一、芯片的位宽和容量 芯片的存储器单元是一次读/写包括的所有基本电路。 芯片的位宽是一次读/写的数据位数,即存储单元的位数。 芯片的容量是芯片内总的基本存储电路的个数,即能存储的二进制位的总数,通常用Kb、Mb、Gb表示。 容量=存储器单元数×位宽,也可表示为128K×8、512M×16、1G×8等。

  49. 7.4.1 内存芯片 二、芯片内的Bank组织 存储器芯片通常分割成4个或8个行列数相同的存储矩阵,即子阵列,这种子阵列被称为Bank。 对一个芯片进行存储单元选择时使用3个寻址变量:Bank选择、行选择和列选择。 芯片的页:Bank内一行所包含的单元总和。

  50. Rank就是由多个芯片并列形成的64位的存储单元,这些芯片受同一条片选信号CS控制。Rank是系统存储体的一个子存储体。Rank就是由多个芯片并列形成的64位的存储单元,这些芯片受同一条片选信号CS控制。Rank是系统存储体的一个子存储体。 7.4.2 存储器条和通道组织 一、Rank的定义 存储器编址到字节,即每个字节都有一个独立的地址码。 现在多数系统的存储器总线的数据宽度为8个字节(64位),内存每次读写64位,即要求每个存储单元为64位,这需要多个芯片排列组成。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