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0 likes | 566 Views
寿险业的创新与发展. 保险职业学院 张旭升. 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 一、引言 二、 产品和销售方式的创新 三、 经营管理的创新 四、 监管的创新 五、关于创新的思考. 一、引言 二、 产品和销售方式的创新 三、 经营管理的创新 四、 监管的创新 五、关于创新的思考.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江泽民文选》第二卷《加强技术创新》. 保险业要提升竞争力和服务水平,关键要靠创新。 —— 吴定富主席在2007年全保会上的讲话. 从实践来看,90年代中期以来创新极大地推动了寿险业的发展。.
E N D
寿险业的创新与发展 保险职业学院 张旭升
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 一、引言 二、产品和销售方式的创新 三、经营管理的创新 四、监管的创新 五、关于创新的思考
一、引言 二、产品和销售方式的创新 三、经营管理的创新 四、监管的创新 五、关于创新的思考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江泽民文选》第二卷《加强技术创新》
保险业要提升竞争力和服务水平,关键要靠创新。保险业要提升竞争力和服务水平,关键要靠创新。 ——吴定富主席在2007年全保会上的讲话
寿险业的创新 主要指什么?
寿险业的创新主要指三个方面: 1、产品和销售方式的创新 2、经营管理的创新 3、监管的创新
一、引言 二、产品和销售方式的创新 三、经营管理的创新 四、监管的创新 五、关于创新的思考
产品和销售方式有三次比较大的创新: (一) 个人营销; (二) 新型产品; (三) 银行保险。
产品结构: 以简易人身保险、团险为主 以个险、普通寿险为主 销售方式: 以市场为主 以政府推动为主 (一)90年代中期的个人营销创新 更加适合中等和收入较高城市居民 符合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方向
1992年,友邦首先在国内采用 1994年,平安引进 1996年后,其他公司跟进 (一)90年代中期的个人营销创新 创新过程: 国外早已存在
传统产品 万能产品 投连产品 分红产品 传统产品 (二)90年代末的新型产品创新 使长期寿险适应利率变动较大的资本市场环境,既能防范利差损风险,又兼顾被保险人利益。
(二)90年代末的新型产品创新 国外:分红产品存在了几百年,投连产品、万能产品存在了几十年。 我国:在利率不断走低、寿险业务增长困难的条件下推出的。 平安首先推出投连产品; 太平洋首先推出万能产品; 其他公司逐步推出分红产品。
(三)2002年以后的银行保险创新 扩展了销售渠道; 开发了适合银行销售的产品。
(三)2002年以后的银行保险创新 ★ 欧洲较为成功,银行保险深度合作; ★ 中国人寿80年代曾作过尝试,未形成规模, 2002年强劲首先推出,获得成功; ★ 其他公司纷纷跟进,有些公司以银行保险为主; ★ 引发银行设立保险公司的积极性。
以上三次较大的创新: 1、是在外部压力下发生的 个人营销——外资公司采用 新型产品——银行利率持续走低,已发生严重利差损 银行保险——金融业综合经营趋势 2、都不是原始创新,但适合国情 个人营销——市场化的改革取向 新型产品——资本市场的变动 银行保险——综合经营趋势 3、取得明显成效,全行业受益 4、推动寿险公司经营管理的创新和监管的创新
一、引言 二、产品和销售方式的创新 三、经营管理的创新 四、监管的创新 五、关于创新的思考
寿险公司经营管理的创新包括: (一) 信息化; (二) 集中化; (三) 扁平化。
(一)信息化 1、长期寿险业务实现电子化管理; 2、公司内部信息系统统一; 3、业务、财务数据由电子计算机存储、生成,及时提供; 4、业务流程、数据口径统一。
(二)集中化 1、产品开发(保单、宣传材料印制)集中; 2、资金运用集中; 3、核保、核赔集中; 4、业务管理集中。
(三)扁平化 1、子公司和分支机构的职责明确; 2、实行专业化管理(个险、团险直销、银行保险、健康险、农村业务等业务线管理); 3、减少中间环节,提高效率,提高对市场反映的灵敏度,总公司各部门更贴近市场 。
一、引言 二、产品和销售方式的创新 三、经营管理的创新 四、监管的创新 五、关于创新的思考
监管的创新包括: (一)利率管制; (二)精算管理; (三)产品监管; (四)市场秩序监管。
1997年以后 对保单利率严格管制 1997年以前 对利率无管制 意义 1、对防范利差损发挥极大作用; 2、提高了行业的风险意识; 3、促使新型产品推出。 (一)利率管制
1、出台新型产品定价、准备金评估的精算规定 2、 引进内含价值概念 使新型产品的定价规范,保护消费者利益 使新型产品的利润计算科学 科学评估寿险业务的价值和寿险公司价值 (二)精算管理
(三)产品监管 1、保险监管部门不再制定保险条款和保险费率; 2、对保险产品实行审批和备案; 3、加大了公司对产品的管理责任。
(四)市场秩序监管 1、营销员资格认证制度 a)资格考试 b)登记 c)后续教育 d)流动管理 2、打击误导行为
一、引言 二、产品和销售方式的创新 三、经营管理的创新 四、监管的创新 五、关于创新的思考
关于创新的思考 (一)寿险业需要不断创新 (二)逐步完善已有的创新 (三)当前创新不足的原因 (四)寿险业创新方向的设想 (五)形成创新机制
(一)寿险业需要不断创新 创新是寿险行业发展的动力 创新能力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二)逐步完善已有的创新 营销体制——明确营销员法律地位,加强对 营销员的管理 新型产品——防止误导 银行保险——深度合作
(三)当前创新不足的原因 1、竞争不充分 大公司,在市场居优势,满足现状 公司主要依靠资本运作和投资盈利 2、对定价、保单利率的管制一定程度上阻碍创新 3、缺乏创新保护机制 创新成本由创新公司承担,其他公司可以受益
(四)寿险业创新方向的设想 1、产品创新 细分客户,产品开发有针对性; 保障和长期理财相结合,发挥寿险优势; 产品系列化、组合销售。 2、销售方式创新 电话、网络、职场、信函 、…… 3、服务的创新 多种附加服务内容
(五)形成创新机制 1、全行业树立创新意识 深刻认识寿险对健全社会保障的重要作用; 对金融业的竞争有清醒认识; 忧患意识,紧迫感、危机感; 以创新求发展的意识。 2、公司建立创新机制 研究、借鉴国外的产品(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 总公司建立机制(人才、经费、组织机构、激励); 发挥分支机构的积极性,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 3、监管机构 放松费率管制,稳步推进费率市场化; 研究、试点创新保护制度。
结束语 1、中国是最大的人寿保险市场,具有创新的广阔空间; 2、中国人寿是中国最大的寿险公司,具有创新的实力; 3、期待有中国特色的寿险创新,而且有原始创新; 4、期待中国人寿对中国寿险业的创新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