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2

信息技术与远程教育培训

信息技术与远程教育培训. 主讲:李新成 2012.8. 提纲. 信息技术与现代教育 远程教育的技术支撑 新一代互联网及其教育潜能 当前远程教育中的技术热点 移动学习:网络学习的新探索. 信息技术与现代教育. 信息技术简介 信息技术与社会的发展 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整合. 信息技术及其内涵 广义的信息技术是指能充分利用与扩展人类信息器官功能的各种方法、工具与技能的总和;一般意义上的信息技术是指对信息进行采集、传输、存储、加工、表达的各种技术。 信息技术按照表现形态、所使用的设备、功能等的不同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别,或不同的信息技术。

may
Download Presentation

信息技术与远程教育培训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信息技术与远程教育培训 主讲:李新成 2012.8

  2. 提纲 • 信息技术与现代教育 • 远程教育的技术支撑 • 新一代互联网及其教育潜能 • 当前远程教育中的技术热点 • 移动学习:网络学习的新探索

  3. 信息技术与现代教育 • 信息技术简介 • 信息技术与社会的发展 • 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整合

  4. 信息技术及其内涵 • 广义的信息技术是指能充分利用与扩展人类信息器官功能的各种方法、工具与技能的总和;一般意义上的信息技术是指对信息进行采集、传输、存储、加工、表达的各种技术。 • 信息技术按照表现形态、所使用的设备、功能等的不同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别,或不同的信息技术。 • 微电子技术和软件技术是信息技术的核心,互联网的应用开发是一个持续的热点。

  5. 信息技术与社会的发展 • 信息社会 • 信息化生存 • 信息素养(Information Literacy)

  6. 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整合 • 信息技术教育应用 • 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整合 • 教育信息化

  7. 远程教育的技术支撑 • 三代远程教育及其支撑技术

  8. 远程教育的三种主要技术路线 • 基于有线电视网络的远程教育 • 基于卫星传输系统的远程教育 • 基于计算机网络的远程教育

  9. 基于网络的远程教学培训 • 远程教学系统的构成 • 远程教学系统的主要功能模块 • 远程教学系统及其发展趋势

  10. 新一代互联网及其教育潜能 • 新一代互联网及其特性 • 规模更大:采用IPv6协议,使下一代互联网具有非常巨大的地址空间,网络规模将更大,接入网络的终端种类和数量更多,网络应用更广泛; • 速度更快:100M/秒以上的端到端高性能通信; • 网络更安全:可进行网络对象识别、身份认证和访问授权,具有数据加密和完整性,实现一个可信任的网络; • 服务更及时:提供组播服务,进行服务质量控制,可开发大规模实时交互应用; • 应用更方便:无处不在的移动和无线通信应用; • 网络可管理:有序的管理、有效的运营、及时的维护; • 效益更高:有盈利模式,可创造重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1. WEB2.0技术 • Web2.0 是相对Web1.0 的新的一类互联网应用的统称。Web1.0 的主要特点在于用户通过浏览器获取信息。Web2.0 则更注重用户的交互作用,用户既是网站内容的浏览者,也是网站内容的制造者。在模式上由单纯的“读”向“写”以及“共同建设”发展;由被动地接收互联网信息向主动创造互联网信息发展,从而使网络应用更为人性化。 • Web2.0模式下的互联网应用具有以下显著特点:1.用户分享。在Web2.0模式下,可以不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分享各种观点。2.信息聚合。信息在网络上不断积累,不会丢失。  3.以兴趣为聚合点的社群。在Web2.0模式下,聚集的是对某个或者某些问题感兴趣的群体。4开放的平台,活跃的用户。平台对于用户来说是开放的,而且用户因为兴趣而保持比较高的忠诚度,他们会积极的参与其中。

  12. 基于web2.0技术的应用范例 Blog——博客/网志 Blog是一个易于使用的网站,您可以在其中迅速发布想法、与他人交流以及从事其他活动 RSS——站点摘要 RSS是站点用来和其他站点之间共享内容的一种简易方式(也叫聚合内容)的技术。最初源自浏览器“新闻频道”的技术,现在通常被用于新闻和其他按顺序排列的网站, WIKI——百科全书 Wiki--一种多人协作的写作工具。Wiki站点可以有多人(甚至任何访问者)维护,每个人都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或者对共同的主题进行扩展或者探讨。 SNS——社会网络 Social Network Sofwaret,社会性网络软件,依据六度理论,以认识朋友的朋友为基础,扩展自己的人脉。 P2P——对等联网 P2P是peer-to-peer的缩写,可以理解为“伙伴对伙伴”、“点对点” 或称为对等联网。目前人们认为其在加强网络上人的交流、文件交换、分布计算等方面大有前途。 IM——即时通讯 即时通讯(Instant Messenger,简称IM)软件可以说是目前我国上网用户使用率最高的软件。

  13. 网络技术的发展对远程教育培训的影响 • 培训理念 • 培训对象 • 培训平台 • 培训模式 • 培训资源

  14. 当前远程教育中的技术热点 • 云计算 • 提供资源的网络被称为“云”。“云”中的资源在使用者看来是可以无限扩展的,并且可以随时获取,按需使用,随时扩展。 • 云计算是并行计算(Parallel Computing)、分布式计算(Distributed Computing)和网格计算(Grid Computing)的发展。 • 通过使计算分布在大量的分布式计算机上,而非本地计算机或远程服务器中,企业数据中心的运行将与互联网更相似。这使得企业能够将资源切换到需要的应用上,根据需求访问计算机和存储系统。 • 云计算可以认为包括以下几个层次的服务: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平台即服务(PaaS)和软件即服务(SaaS)。

  15. 数据挖掘 • 数据挖掘(Data Mining)是通过数据分析,从大量数据中寻找其规律的技术。在人工智能领域,习惯上又称为数据库中的知识发现(Knowledge Discovery in Database, KDD)。 • 数据挖掘的任务有关联分析、聚类分析、分类分析、异常分析、特异群组分析和演变分析等。数据挖掘主要有数据准备、规律寻找和规律表示3个步骤。 • 数据挖掘技术的应用案例多发生在零售业、直效行销界、制造业、财务金融保险、通讯业以及医疗服务等。

  16. 即时通信 • 即时通信(IM)是指能够即时发送和接收互联网消息等的业务。自1998年面世以来,即时通信的功能日益丰富,逐渐集成了电子邮件、博客、音乐、电视、游戏和搜索等多种功能。即时通信不再是一个单纯的聊天工具,它已经发展成集交流、资讯、娱乐、搜索、电子商务、办公协作和企业客户服务等为一体的综合化信息平台。 • 即时通信源自ICQ。四位以色列籍年轻人在1996年7月成立了Mirabilis公司,并于同年11月推出了全世界第一个即时通信软件ICQ。 • 由于即时通信软件的兴起,能够进行即时互通的“内容”正迅速由语音全面扩展到图像、文字、数据等方面,不过“多功能”还不是即时通信的全部内涵,能够跨越互联网、手机、固定电话等多个平台进行通信才是即时通信的优势所在。

  17. 视频会议系统 • 视频会议系统 (Video Conference System),包括软件视频会议系统和硬件视频会议系统两大类,是指通过现有的各种电信通讯传输媒体,将人物的静、动态图像、语音、文字、图片等多种资料分送到各个用户的计算机上,使得在地理上分散的用户可以通过图形、声音等多种方式交流信息,组织会议的应用系统。目前视频会议逐步向着多网协作、高清化方向发展。 • 视频会议系统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可应用在网络视频会议、协同办公、在线培训、远程医疗、远程教育等各个方面,能广泛应用于政府、军队、企业、IT、电信、电力、教育、医疗、证券、金融、制造等各个领域。

  18. 移动学习:网络教育的新探索 • 移动学习 • 移动学习(Mobile Learning)是一种在移动计算设备帮助下,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发生的学习。移动学习所使用的移动计算设备必须能够有效地呈现学习内容并提供教师与学习者之间的双向交流(Alexzander Dye)。 • 移动学习是在数字化学习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数字化学习的扩展;移动学习除具备了数字化学习的所有特征之外,学习者不再被限制在电脑桌前,可以自由自在、随时随地进行不同目的、不同方式的学习;从它的实现方式来看,移动学习实现的技术基础是移动计算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即移动互连技术。 • 借助移动终端读书如今正成为重要的学习、休闲方式。据悉,中国移动于2010年5月正式推出手机阅读业务,目前其收录的正版数字图书超过30万册,累计为3.5亿用户提供了手机阅读服务,这一数字从一个侧面显示了移动学习方式的强大辐射力和影响力。

  19. 移动学习:学习观念的变革 • 从正式学习到非正式学习 • 从系统学习到零散学习 • 从个别化学习到社会性学习

  20. 移动学习的主要形式 • 阅读、浏览 • 播放、收听 • 跟读、朗读 • 查询、检索 • 沟通、交流 • 操练、练习 • 作业、测试

  21. 移动学习系统

  22. 移动学习展望 • 现状 • 问题 • 前景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