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0 likes | 1.45k Views
第一冊 第八課. 左忠毅公 軼事. 方苞. 課文背景介紹. 本文選自 《 方望溪先生全集 》 。記述左公 識才愛才 的言行,以及史可法忠勤國事,不忘師恩的事蹟。軼事,又稱逸事,指史傳上沒有記載的事。 左忠毅公,名光斗,字遺直,明安徽桐城(今安徽省桐城市)人。為官正直敢言,不畏權要,光宗崩,與楊漣協力排斥宦官,輔佐幼主熹宗,時稱「楊左」。後為魏忠賢所陷害,慘死獄中。福王時,追贈忠毅。 . 背景介紹 作者介紹 內容注釋 品評鑑賞 問題討論 結構圖表 字詞辨正 修辭小舖 國學常識 仿作練習. 課文背景介紹.
E N D
第一冊 第八課 左忠毅公 軼事 方苞
課文背景介紹 本文選自《方望溪先生全集》。記述左公識才愛才的言行,以及史可法忠勤國事,不忘師恩的事蹟。軼事,又稱逸事,指史傳上沒有記載的事。 左忠毅公,名光斗,字遺直,明安徽桐城(今安徽省桐城市)人。為官正直敢言,不畏權要,光宗崩,與楊漣協力排斥宦官,輔佐幼主熹宗,時稱「楊左」。後為魏忠賢所陷害,慘死獄中。福王時,追贈忠毅。 • 背景介紹 • 作者介紹 • 內容注釋 • 品評鑑賞 • 問題討論 • 結構圖表 • 字詞辨正 • 修辭小舖 • 國學常識 • 仿作練習
課文背景介紹 本文既名「軼事」,所以作者對左公一生言行事蹟,略而不書,只記敘左光斗和史可法師生之間兩件軼事:視學京畿,獎掖後進;身陷囹圄,責以大義。 藉由這兩件事的描述,生動地刻劃出左公為國舉才、堅貞不屈的高尚情操。其中史公冒死探獄,左公烈行苦心這一段,更是可歌可泣,感人肺腑。 • 背景介紹 • 作者介紹 • 內容注釋 • 品評鑑賞 • 問題討論 • 結構圖表 • 字詞辨正 • 修辭小舖 • 國學常識 • 仿作練習 ㄌㄧㄥˊ ㄩˇ監獄
左光斗的生平 左忠毅公即左光斗,生於明神宗萬曆三年九月初九,當天,月光明亮,形如大斗,因而命名為「光斗」。字共之,是取《論語》中:「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之意,期勉自己只要修身以德,必能使人心歸附。 左光斗個性卓然不群,豪邁不拘,自幼喜讀忠孝節義的故事,奠定日後重視氣節的操守。 • 背景介紹 • 作者介紹 • 內容注釋 • 品評鑑賞 • 問題討論 • 結構圖表 • 字詞辨正 • 修辭小舖 • 國學常識 • 仿作練習
左光斗的生平 後因彈劾魏忠賢而被陷害下獄,擔憂無法侍奉高齡八十多的雙親,於是在獄中寫下〈寄封少保公書〉:「此身屬之朝廷,由不得自己,惟願父親、母親善自保重,勉力加餐,男之生死無定,亦聽之而已!但男赤心為國,招此大禍,致令性命莫保,不能侍養左右;辛苦教子,又不能送終,男之罪也。」 這段文字道出他不能盡孝的無奈,十分感人。 • 背景介紹 • 作者介紹 • 內容注釋 • 品評鑑賞 • 問題討論 • 結構圖表 • 字詞辨正 • 修辭小舖 • 國學常識 • 仿作練習
左光斗的生平 魏忠賢以「結黨營私」、「收受賄賂」等罪名逮捕東林黨領袖楊漣、左光斗等六人,交給錦衣衛拷打追贓。顧大章自殺,楊漣等五人被折磨死於獄中。當楊漣的屍體被家屬領出時,全身已經潰爛,胸前有一個壓死他時用的大石頭,耳朵裡還有一根橫穿腦部的巨大鐵釘。 左光斗亦在獄中受盡酷刑摧殘,於天啟五年七月死於獄中。追諡為「忠毅」。 • 背景介紹 • 作者介紹 • 內容注釋 • 品評鑑賞 • 問題討論 • 結構圖表 • 字詞辨正 • 修辭小舖 • 國學常識 • 仿作練習
明末民族英雄史可法 史可法是明末著名大臣。字憲之,號道鄰。崇禎元年(西元一六二八年)進士。 崇禎皇帝崩,大臣立了福王做皇帝,在南京建立了「南明」政權。此時,史可法到了揚州,坐鎮指揮,大家都稱呼他史督師。當時清攝政王多爾袞寫了一封信招降史可法,信中嚴辭相脅,威逼利誘,而史可法卻寫下了〈復多爾袞書〉,拒絕投降。 • 背景介紹 • 作者介紹 • 內容注釋 • 品評鑑賞 • 問題討論 • 結構圖表 • 字詞辨正 • 修辭小舖 • 國學常識 • 仿作練習
史可法死守揚州城 西元一六四四年,李自成攻陷北京,史可法在南京擁立福王。 西元一六四五年,史可法被清兵包圍於揚州城,死守十餘日,曾說:「城存與存,城亡與亡,我頭可斷,而志不可屈。」城陷,慷慨赴義。清兵憤於揚州軍民死守,入揚州大肆殺戮,死者達八十萬,史稱「揚州十日」。 • 背景介紹 • 作者介紹 • 內容注釋 • 品評鑑賞 • 問題討論 • 結構圖表 • 字詞辨正 • 修辭小舖 • 國學常識 • 仿作練習
左史師生,情誼千古 左公在考場上提拔了史可法,進而建立師生情誼,亦師亦父,傳為美談。 左公除了提拔史可法之外,也常在生活上資助他,更在德業上予以勉勵: 「初,史公有母在堂,家甚貧,(左)公月給薪米,以供其母,而館史公於官邸,令與子侄同學。每遇公餘,辯論古今,唯以文武遠略、忠孝大義相勸勉。」 • 背景介紹 • 作者介紹 • 內容注釋 • 品評鑑賞 • 問題討論 • 結構圖表 • 字詞辨正 • 修辭小舖 • 國學常識 • 仿作練習
明末民族英雄史可法 揚州大屠殺後,城中遍尋不到史可法的屍體,只好將史可法衣冠葬於揚州城外的梅花嶺,這就是到現在還保存的史可法「衣冠塚」。 史公祠的聯語 (1)「數點梅花亡國淚,二分明月故國心; 生來自有文信國,死而後已武鄉侯。」 (2)「萬點梅花盡是孤臣血淚, 一抔故土還留勝國衣冠。」 • 背景介紹 • 作者介紹 • 內容注釋 • 品評鑑賞 • 問題討論 • 結構圖表 • 字詞辨正 • 修辭小舖 • 國學常識 • 仿作練習
左史師生,情誼千古 另外,當左公被奸人誣陷入獄時,史公冒著生命危險入獄探視,左公雖憤怒斥責,但其中卻也蘊含了對史公極高的期許及愛護。以下兩段文字可和課文第二段相互印證: 「此地何地!此時何時!子來見我,何益?我望子擔當宇宙,子何不知保身之道?自是戒勿再至。」 • 背景介紹 • 作者介紹 • 內容注釋 • 品評鑑賞 • 問題討論 • 結構圖表 • 字詞辨正 • 修辭小舖 • 國學常識 • 仿作練習
左史師生,情誼千古 「此時何時!此地何地!禍出不測,窺伺者眈眈,今後勿讓他(史公)來,添我悶惱。」(左光斗獄中寄長子國柱書)左公死後,史可法寫下〈祭左忠毅公文〉,文中曾說: 「師之於法,故不第文字之知己也,又因法貧甚,而館之宦邸中。每遇公餘,即懸榻以俟,相與抵掌時事,辯論古今,不啻家人父子之歡。」 • 背景介紹 • 作者介紹 • 內容注釋 • 品評鑑賞 • 問題討論 • 結構圖表 • 字詞辨正 • 修辭小舖 • 國學常識 • 仿作練習
說文解字─毅 毅,「豬+辛」就等於毅這個字。 辛是中國古代的一種刑具,這個刑具很細,很鋒利,又可以刺人,可以把人耳朵割掉,又可以在人臉上刺字,刑罰「黥首」,就是用辛在臉上刺字。 豬立毛的目的是什麼呢?第一是自衛,第二是進攻。讓豬奮進,這是毅的本義。所以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論語‧泰伯》 • 背景介紹 • 作者介紹 • 內容注釋 • 品評鑑賞 • 問題討論 • 結構圖表 • 字詞辨正 • 修辭小舖 • 國學常識 • 仿作練習
魏忠賢其人其事 熹宗即位,魏忠賢受寵,熹宗年少,不愛過問朝政,大權落在魏忠賢手裡。 天啟五年,魏忠賢逮捕楊漣、左光斗、魏大中、周朝瑞、袁化中、顧大章等六人處死,並極力詆譭東林黨人及正直朝臣,壓制言論。 熹宗死,明思宗即位,貢生錢嘉徵劾忠賢十大罪,忠賢畏罪自殺。下詔磔(音ㄓㄜˊ,車裂)其屍,懸首河間,結束了明代政治史上宦官專權最黑暗的一頁。 • 背景介紹 • 作者介紹 • 內容注釋 • 品評鑑賞 • 問題討論 • 結構圖表 • 字詞辨正 • 修辭小舖 • 國學常識 • 仿作練習
作者介紹 方苞,字鳳九,一字靈皋,號望溪。清安徽桐城人。方苞於康熙四十五年禮部會試中式,因母病歸家,未及參加殿試。後因戴名世《南山集》案被牽連入獄,幸賴朝中大臣極力營救,始免於難。雍正時授侍講學士,乾隆時曾任禮部侍郎、武英殿修書總裁等職。 著有《春秋通論》、《周官集注》、《禮記析疑》,後人將其詩文編為《方望溪先生全集》。 • 背景介紹 • 作者介紹 • 內容注釋 • 品評鑑賞 • 問題討論 • 結構圖表 • 字詞辨正 • 修辭小舖 • 國學常識 • 仿作練習
作者介紹 方苞論學以宋儒為宗,曾以「學行繼程朱之後,文章介韓歐之間」與友好相期勉。為文嚴標義法,所謂「義」,即內容要言之有物;所謂「法」,即形式要言之有序。 其後劉大櫆(音ㄎㄨㄟˊ)、姚鼐(音ㄋㄞˋ)一脈相承,主張義理、詞章、考據三者並重,影響二百餘年,成為文學史上有名的桐城派。 • 背景介紹 • 作者介紹 • 內容注釋 • 品評鑑賞 • 問題討論 • 結構圖表 • 字詞辨正 • 修辭小舖 • 國學常識 • 仿作練習
不擅作詩 康熙皇帝曾說:「方苞文章,天下莫不聞。」方苞以擅寫古文而聞名,但唯獨不會作詩。少年時,他曾將詩作呈送劉體仁指點,劉體仁看完後對他說:「你的詩實在寫得不好,只會分散你寫文章的精力,倒不如專心為文,只憑文章出名就可以了。」方苞聽了他的指教,從此便不再寫詩了。 • 背景介紹 • 作者介紹 • 內容注釋 • 品評鑑賞 • 問題討論 • 結構圖表 • 字詞辨正 • 修辭小舖 • 國學常識 • 仿作練習
剛正不阿 方苞身長瘦弱,臉上有些痘斑,目光如電,膽小的人見了他都嚇得說不出話來。他個性剛直,喜歡當面指責別人的過失。看到別人有一事一言之善,就反躬自責,唯恐自己不能做到。平日在家有客人,一定要子弟奉茶,侍立左右,讓他們知道長幼有序的禮貌。 每遇到自己的生日,一定避居於野寺,不接受子孫的祝壽。學生如果送東西給他,一定用來助人。 • 背景介紹 • 作者介紹 • 內容注釋 • 品評鑑賞 • 問題討論 • 結構圖表 • 字詞辨正 • 修辭小舖 • 國學常識 • 仿作練習
桐城派初祖-方苞 方苞在文學上,繼承了清初錢謙益、魏禧、侯方域、汪琬、戴名世等散文名家,開啟了清初古文門派。因為其門人劉大櫆以及再傳弟子姚鼐,均是桐城人,所以世稱「桐城派」古文。 方苞的文章以「雅潔」著稱。其思想源自《六經》、《論》、《孟》,文章則效法《左傳》、《史記》及唐宋八大家。講究義法,提倡義理,考據、辭章並重,作品以典雅、凝鍊見稱。 • 背景介紹 • 作者介紹 • 內容注釋 • 品評鑑賞 • 問題討論 • 結構圖表 • 字詞辨正 • 修辭小舖 • 國學常識 • 仿作練習
桐城派文學理論 1.嚴標義法 桐城派的文學理論是從方苞開始建立的。方苞提倡「文道合一」,即所謂的古文「義法」,而「義法」一詞,便成為桐城派的重要理論基石。 文章的思想內容,必須運用高度技巧表達出來,才能深入人心,流傳廣遠,才能做到「文以載道」和「文道合一」。 • 背景介紹 • 作者介紹 • 內容注釋 • 品評鑑賞 • 問題討論 • 結構圖表 • 字詞辨正 • 修辭小舖 • 國學常識 • 仿作練習
桐城派文學理論 2.力求雅潔 方苞還主張古文當以「雅潔」為尚,即所謂「澄清無滓」,反對俚俗和繁蕪。他說:「古文氣體,所貴澄清無滓,澄清之極,自然發其精光。」同時他又制定了下列幾條寫作古文的限制條例: • 背景介紹 • 作者介紹 • 內容注釋 • 品評鑑賞 • 問題討論 • 結構圖表 • 字詞辨正 • 修辭小舖 • 國學常識 • 仿作練習
桐城派文學理論 (1)不可入語錄中語 (2)不可入魏、晉、六朝人藻麗俳語 (3)不可入漢賦中板字法 (4)不可入詩歌中雋語 (5)不可入南、北史佻巧語。 這些規則成為桐城文派「古文義法」的法則,同時也是他本人在散文創作上的特色。 • 背景介紹 • 作者介紹 • 內容注釋 • 品評鑑賞 • 問題討論 • 結構圖表 • 字詞辨正 • 修辭小舖 • 國學常識 • 仿作練習
桐城派影響 3.桐城派的影響 桐城派的文章,多為「闡道翼教」而作,運用語言,只求簡明達意、條例清晰,不重羅列材料、堆砌辭藻,不用詩詞與駢句,力求「清真雅正」,頗有特色。桐城派的文章一般都清順通暢,尤其是一些記敘文,如方苞〈獄中雜記〉、〈左忠毅公軼事〉,姚鼐〈登泰山記〉等,都是著名的代表作品。 • 背景介紹 • 作者介紹 • 內容注釋 • 品評鑑賞 • 問題討論 • 結構圖表 • 字詞辨正 • 修辭小舖 • 國學常識 • 仿作練習
第一段課文注釋 先君子嘗言,鄉先輩左忠毅公視學京畿。一日,風雪嚴寒,從數騎出,微行,入古寺。廡下一生伏案臥,文方成草。 • 背景介紹 • 作者介紹 • 內容注釋 • 品評鑑賞 • 問題討論 • 結構圖表 • 字詞辨正 • 修辭小舖 • 國學常識 • 仿作練習 先君子 對去世父親的尊稱,也可稱「先父」、「先君」、「先嚴」、「先考」 、 「先府君」、「先大夫」。方苞父名仲舒,號逸巢。 鄉先輩 同鄉的前輩。 視學京畿 到京師近郊視察學政。京畿,京師近郊。
第一段注釋 從數騎 後面跟著幾個騎馬的侍從。從,音 ㄘㄨㄥˊ ,跟隨。騎,騎馬的侍從〈ㄗㄨㄥˋ〉 。 微行 尊貴者隱藏身分外出巡視,不為人知。《史記‧秦始皇本紀》:「始皇為微行咸陽。」《裴駰‧集解》:「張晏曰:『若微賤之所為,故曰微行也。』」 廡 音ㄨˇ,正堂兩側的廂房。廡下:廂房內。 伏案 趴在桌上。案,桌子。 文方成草 文章剛剛完成草稿。表示史公在用功準備考試。 • 背景介紹 • 作者介紹 • 內容注釋 • 品評鑑賞 • 問題討論 • 結構圖表 • 字詞辨正 • 修辭小舖 • 國學常識 • 仿作練習
第一段課文注釋 公閱畢,即解貂覆生,為掩戶,叩之寺僧,則史公可法也。及試,吏呼名,至史公,公瞿然注視。呈卷,即面署第一;召入,使拜夫人,曰:「吾諸兒碌碌,他日繼吾志事,惟此生耳。」 • 背景介紹 • 作者介紹 • 內容注釋 • 品評鑑賞 • 問題討論 • 結構圖表 • 字詞辨正 • 修辭小舖 • 國學常識 • 仿作練習 解貂覆生 脫下貂皮大衣,覆蓋在書生身上。 叩 問。 瞿然 張大眼睛注視的樣子。瞿,音ㄐㄩˋ。 署 音ㄕㄨˋ,題簽。 夫人 指左公繼室戴氏,名君祐,桐城人。有賢名。崇禎元年,曾攜子入京,上書為夫訟冤。 碌碌 平庸的樣子。
第二段課文注釋 及左公下廠獄,史朝夕窺獄門外。逆閹防伺甚嚴,雖家僕不得近。久之,聞左公被炮烙,旦夕且死,持五十金,涕泣謀於禁卒,卒感焉。 • 背景介紹 • 作者介紹 • 內容注釋 • 品評鑑賞 • 問題討論 • 結構圖表 • 字詞辨正 • 修辭小舖 • 國學常識 • 仿作練習 左公下廠獄 左公被關入東廠的牢獄中。明代設有東廠、西廠,對官吏進行偵緝或搜捕,均由宦官主持。當時西廠已廢,故此指東廠。下,入。 逆閹 謀逆的宦官。這裡指魏忠賢及其黨羽。閹,音ㄧㄢ,宦官的通稱。
第二段注釋 防伺 防範偵察。伺,音ㄙˋ,偷偷地察看。 炮烙 音ㄆㄠˊ ㄌㄨㄛˋ,燒紅鐵器以灼傷人體的酷刑。 旦夕 指很短的時間。 且 將。 旦夕且死 很快就會死亡,命在須臾。 謀 請求、商量。 禁卒 看守監獄的差役。禁,監獄。 卒感焉 獄卒被他感動。 • 背景介紹 • 作者介紹 • 內容注釋 • 品評鑑賞 • 問題討論 • 結構圖表 • 字詞辨正 • 修辭小舖 • 國學常識 • 仿作練習
注釋補充─炮烙 「炮烙」相傳為商紂王所用的一種酷刑。 《史記‧殷本紀》說:「百姓怨望而諸侯有叛者,於是紂乃重刑辟,有炮烙之法。」 魏忠賢時還發明了一種叫做「紅繡鞋」的刑具,就是將鐵鞋燒紅,令犯人赤腳穿上,腳一進入鞋中,立刻皮焦肉爛。 • 背景介紹 • 作者介紹 • 內容注釋 • 品評鑑賞 • 問題討論 • 結構圖表 • 字詞辨正 • 修辭小舖 • 國學常識 • 仿作練習
第二段課文注釋 轉品 一日使史公更敝衣草屨,背筐,手長鑱,為除不潔者,引入,微指左公處,則席地倚牆而坐,面額焦爛不可辨,左膝以下,筋骨盡脫矣。史前跪,抱公膝而嗚咽。 • 背景介紹 • 作者介紹 • 內容注釋 • 品評鑑賞 • 問題討論 • 結構圖表 • 字詞辨正 • 修辭小舖 • 國學常識 • 仿作練習 更敝衣草屨 換上破衣草鞋。更,音ㄍㄥ,更換。屨,音ㄐㄩˋ,鞋子。 手長鑱 拿著清除垃圾的長柄鉤鏟。手,動詞,拿。鑱,音ㄔㄢˊ,挖掘東西的鐵器。
第二段注釋 為除不潔者 偽裝成清除垃圾的人。為,音ㄨㄟˋ,通「偽」,裝作、偽裝、化裝。 微指 暗指。 • 背景介紹 • 作者介紹 • 內容注釋 • 品評鑑賞 • 問題討論 • 結構圖表 • 字詞辨正 • 修辭小舖 • 國學常識 • 仿作練習 長鑱 草屨
第二段課文注釋 公辨其聲,而目不可開,乃奮臂以指撥眥,目光如炬。怒曰:「庸奴!此何地也,而汝來前!國家之事,糜爛至此。 • 背景介紹 • 作者介紹 • 內容注釋 • 品評鑑賞 • 問題討論 • 結構圖表 • 字詞辨正 • 修辭小舖 • 國學常識 • 仿作練習 眥 音ㄗˋ,眼眶。 目光如炬 形容目光明亮有神,此指憤怒的眼光像火把一般。炬,音ㄐㄩˋ,火把。 庸奴 蠢材,怒斥之詞。 糜爛 局勢敗壞,不可收拾,如粥的爛熟。糜,音ㄇㄧˊ,粥。爛,熟透。
第二段課文注釋 又 轉品 老夫已矣,汝復輕身而昧大義,天下事誰可支拄者!不速去,無俟姦人構陷,吾今即撲殺汝!」 • 背景介紹 • 作者介紹 • 內容注釋 • 品評鑑賞 • 問題討論 • 結構圖表 • 字詞辨正 • 修辭小舖 • 國學常識 • 仿作練習 已矣 完了,此指將死。 輕身 此指不愛惜生命。 昧大義 不明白大道理。大義,此指拯救國家的道理。昧,不明。
第二段注釋 支拄 支撐。拄,音ㄓㄨˇ,支撐。 俟 音ㄙˋ,等待。 構陷 設計陷害。 • 背景介紹 • 作者介紹 • 內容注釋 • 品評鑑賞 • 問題討論 • 結構圖表 • 字詞辨正 • 修辭小舖 • 國學常識 • 仿作練習
第二段課文注釋 因摸地上刑械,作投擲勢。史噤不敢發聲,趨而出。後常流涕述其事以語 人曰:「吾師肺肝,皆鐵石所鑄造 也!」 • 背景介紹 • 作者介紹 • 內容注釋 • 品評鑑賞 • 問題討論 • 結構圖表 • 字詞辨正 • 修辭小舖 • 國學常識 • 仿作練習 ㄩˋ,告訴 隱喻、誇飾 因 於是。 噤 音ㄐㄧㄣˋ,閉口。 趨 快步行走。
第三段課文注釋 崇禎末,流賊張獻忠出沒蘄、黃、潛、桐間,史公以鳳廬道奉檄守禦,每有警,輒數月不就寢,使將士更休,而自坐幄幕外,擇健卒十人,令二人蹲踞,而背倚之,漏鼓移,則番代。 • 背景介紹 • 作者介紹 • 內容注釋 • 品評鑑賞 • 問題討論 • 結構圖表 • 字詞辨正 • 修辭小舖 • 國學常識 • 仿作練習 崇禎 明思宗年號(西元一六二八~一六四四年)。 張獻忠 明延安衛(今陝西省延安市)人。與李自成等並起為亂,據陝西、河南,陷成都,自稱大西國王,後為清兵所殺。
第三段注釋 蘄黃潛桐 蘄,音ㄑ一 ˊ,今湖北省蘄春、浠水(浠,音ㄒ一)二縣。黃,今湖北省黃岡市。潛,今安徽省潛山縣。桐,今安徽省桐城市。 以鳳廬道奉檄守禦 以鳳陽、廬江二府兵備道的官職,奉命守禦。道,此指兵備道,負責掌理州府的兵備。檄,音ㄒㄧˊ, 古代官府用以徵召、曉諭、征討的公文。 更休 輪流休息。更,音ㄍㄥ,輪替。 幄幕 帳幕。 • 背景介紹 • 作者介紹 • 內容注釋 • 品評鑑賞 • 問題討論 • 結構圖表 • 字詞辨正 • 修辭小舖 • 國學常識 • 仿作練習
第三段注釋 令二人蹲踞而背倚之 命令兩位士兵蹲在地上,史可法則背靠在兩位士兵的身上席地而坐,稍作休憩。踞,音ㄐㄩˋ,蹲坐、伸開腿坐。 漏鼓移 指過了一更。漏,刻漏,為古代計時的器具。鼓,更鼓,為古代報時的器具。一夜分為五更,每更擊鼓報時,所以五更又叫五鼓。 番代 輪番替代。番,次。次序。 • 背景介紹 • 作者介紹 • 內容注釋 • 品評鑑賞 • 問題討論 • 結構圖表 • 字詞辨正 • 修辭小舖 • 國學常識 • 仿作練習
注釋補充─刻漏 刻漏或稱漏壺,中國古代的漏水計時器。自東漢起就採用複式漏壺:從一個漏壺向第二個漏壺注水,重疊使用二級以至六級,最後的漏壺才把水注入放置浮箭的壺。這種方法使添水操作的斷續性得以平滑。 • 背景介紹 • 作者介紹 • 內容注釋 • 品評鑑賞 • 問題討論 • 結構圖表 • 字詞辨正 • 修辭小舖 • 國學常識 • 仿作練習
第三段課文注釋 每寒夜起立,振衣裳,甲上冰霜迸落,鏗然有聲。或勸以少休,公曰:「吾上恐負朝廷,下恐愧吾師也。」 • 背景介紹 • 作者介紹 • 內容注釋 • 品評鑑賞 • 問題討論 • 結構圖表 • 字詞辨正 • 修辭小舖 • 國學常識 • 仿作練習 每寒夜「起立」起身。 迸落 散落。迸,音ㄅㄥˋ,裂開。 鏗然 清脆響亮的聲音。鏗,音ㄎㄥ。 少休 稍作休息。少,ㄕㄠˇ,稍。 吾上恐負朝廷二句我對上恐怕辜負朝廷,對下恐怕愧對我的老師啊!
第四段課文注釋 史公治兵,往來桐城,必躬造左公第,候太公、太母起居,拜夫人於堂上。 • 背景介紹 • 作者介紹 • 內容注釋 • 品評鑑賞 • 問題討論 • 結構圖表 • 字詞辨正 • 修辭小舖 • 國學常識 • 仿作練習 躬造左公第 親自到左公府第。躬,親自。造,至。第,住宅。 候太公、太母起居 向左公的父母請安。太公、太母,古代稱父母或尊稱他人之父母,此指左忠毅公的父母。候,請安。起居,日常生活。
第五段課文注釋 余宗老塗山,左公甥也,與先君子善,謂獄中語,乃親得之於史公云。 • 背景介紹 • 作者介紹 • 內容注釋 • 品評鑑賞 • 問題討論 • 結構圖表 • 字詞辨正 • 修辭小舖 • 國學常識 • 仿作練習 宗老塗山 宗老,族中長輩。塗山,名文,為方苞族祖,著有《塗山集》。 甥 外甥。 善 友好。 云 句末助詞。
傳記寫作 方苞吸收了《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和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狀〉等傳記文學的成功經驗,不求記敘完整而是凸出人物精神上的特點,將主題集中且鮮明地表現出來。〈左忠毅公軼事〉是通過事件來表現人物的,表現人物的主旨即是「忠毅」二字。 全文寫左光斗只集中記述了兩件軼事,一是視學京畿,二是下廠獄,又都是為了凸出左的「忠毅」。 • 背景介紹 • 作者介紹 • 內容注釋 • 品評鑑賞 • 問題討論 • 結構圖表 • 字詞辨正 • 修辭小舖 • 國學常識 • 仿作練習
視學京畿 「視學京畿」著意表現左光斗的愛惜人才、忠於職守。左光斗微服出行,為國舉人,其「忠毅」之心顯而易見。他「解貂覆生」、「面署第一」、「使拜夫人」都出於這樣一個動機:「他日繼吾志事,惟此生耳!」 視史可法為擔起復興國家與民族的重任的後繼者,這是左光斗愛才的政治內涵和動機所在。後來,史可法以身殉節的事實,也說明了左光斗很有眼光。 • 背景介紹 • 作者介紹 • 內容注釋 • 品評鑑賞 • 問題討論 • 結構圖表 • 字詞辨正 • 修辭小舖 • 國學常識 • 仿作練習
下廠獄 「下廠獄」寫左在廠獄中「筋骨盡脫」猶「倚牆而坐」,絕無狼藉困頓之態,為的是見其剛強不屈的性格;「目不可開」之際仍能「目光如炬」,則見其精神上的矍鑠和意志力的堅定;痛責冒死探監的門生並逐之「速去」,更加表現了他不顧個人安危,時時以國事為重的忠貞品格。所以這兩件軼事都意在凸出左光斗的「忠」和「毅」。 • 背景介紹 • 作者介紹 • 內容注釋 • 品評鑑賞 • 問題討論 • 結構圖表 • 字詞辨正 • 修辭小舖 • 國學常識 • 仿作練習
彰顯忠毅二義 三、四兩段是寫史可法的軼事,作者採用的是側面烘托之法,落筆於史可法,而歸意於左光斗。讓左光斗的「忠毅」透過史可法的言行「旁見側出」。 方苞這篇散文的成功之處,在於他選用了一些蘊含豐富、最能表現人物特徵的細節。 • 背景介紹 • 作者介紹 • 內容注釋 • 品評鑑賞 • 問題討論 • 結構圖表 • 字詞辨正 • 修辭小舖 • 國學常識 • 仿作練習
細節刻劃 作者寫史可法探監時的裝扮是:「更敝衣草屨,背筐,手長鑱,為除不潔者。」這個細節既寫出史可法不避嫌疑、不畏牽連,千方百計去探監的愛師之心,同時也暗中道出廠衛防範之嚴,對入獄且近死的左公尚如此懼怕,可見左公平日的凜然正氣了。 這些細節出色地刻劃出此時左光斗複雜的內心世界,使人讀後如見其人、如聞其聲。這就是細節的力量。 • 背景介紹 • 作者介紹 • 內容注釋 • 品評鑑賞 • 問題討論 • 結構圖表 • 字詞辨正 • 修辭小舖 • 國學常識 • 仿作練習
寫作技巧〈一〉 • 本文以左公為主,史公為客,以史公襯托左公,寫左公以感應史公。 • 敘左公處,處處想見史公;時時可以看到左公的影子。 • 以左公凸顯史公的不凡;以史公尊師烘襯左公的忠義,通篇採用「烘雲托月」之法鋪寫。 • 背景介紹 • 作者介紹 • 內容注釋 • 品評鑑賞 • 問題討論 • 結構圖表 • 字詞辨正 • 修辭小舖 • 國學常識 • 仿作練習
寫作技巧〈二〉 • 人物描寫 • 語言描寫 • 行動描寫 • 肖像描寫 • 心理描寫 • 背景介紹 • 作者介紹 • 內容注釋 • 品評鑑賞 • 問題討論 • 結構圖表 • 字詞辨正 • 修辭小舖 • 國學常識 • 仿作練習
語言描寫 • 對人物對話和獨白的描寫。成功的語言描寫,能使人物的語言切合他的身分、經歷,反映他的個性和思想感情。 • 背景介紹 • 作者介紹 • 內容注釋 • 品評鑑賞 • 問題討論 • 結構圖表 • 字詞辨正 • 修辭小舖 • 國學常識 • 仿作練習 怒曰:「庸奴!此何地也,而汝來前!國家之事,糜爛至此,老夫已矣!汝復輕身而昧大義,天下事誰可支拄者?不速去,無俟姦人構陷,吾今即撲殺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