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0 likes | 478 Views
贵州省林业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情况汇报. 贵州省林业厅 ( 2009 年 5 月 26 日). 去年年初,我省遭遇了有气象记录以来最严重的雨雪凝冻灾害,对我省林业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按照国家林业局和省委、省政府对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部署和要求,全省林业系统积极开展灾后重建的各项工作。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受灾情况 据 2008 年 8 月对各地灾情的初步核实,全 省林地受灾面积 1847 万亩,损失林木蓄积 1300 万立方米,苗圃受灾面积 5886 亩,损失 苗木 1.88 亿株,全省国有林场等基层林业机 构一批林业基础设施设备因灾严重受损,林
E N D
贵州省林业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情况汇报 贵州省林业厅 (2009年5月26日)
去年年初,我省遭遇了有气象记录以来最严重的雨雪凝冻灾害,对我省林业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按照国家林业局和省委、省政府对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部署和要求,全省林业系统积极开展灾后重建的各项工作。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去年年初,我省遭遇了有气象记录以来最严重的雨雪凝冻灾害,对我省林业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按照国家林业局和省委、省政府对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部署和要求,全省林业系统积极开展灾后重建的各项工作。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受灾情况 • 据2008年8月对各地灾情的初步核实,全 • 省林地受灾面积1847万亩,损失林木蓄积 • 1300万立方米,苗圃受灾面积5886亩,损失 • 苗木1.88亿株,全省国有林场等基层林业机 • 构一批林业基础设施设备因灾严重受损,林 • 业受灾直接经济损失达38.6亿元。
如麻江森林健康经营示范区雨雪冰冻受灾森林面积达87万亩,林地、林木、苗木、基础设施等方面都遭受了严重损失。林业经济损失达1.35亿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如麻江森林健康经营示范区雨雪冰冻受灾森林面积达87万亩,林地、林木、苗木、基础设施等方面都遭受了严重损失。林业经济损失达1.35亿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马尾松 、杉木、薪炭林、幼林地及未成 • 林地受雨雪冰冻冻死、冻伤 ,受雪压林木主 • 干被折断、翻蔸、断梢、弯斜 等;
2、造成林业有害生物监测6个固定样地、林木、监测设施等不同程度受到了灾害;2、造成林业有害生物监测6个固定样地、林木、监测设施等不同程度受到了灾害; • 3、损坏森林多目标培育监测固定样地28个; • 4、损坏径流场监测设施9个,挡水墙损坏12条,240米,雨量自动计量器2个,自动监测仪4个。
5、冻伤冻裂2座瞭望台,供电线路300米,电杆2根,冻坏冻塌林区防火道路13公里。其它设施受灾情况。冻坏科普展示室屋顶22平方米,冻坏项目宣传碑3座,冻塌项目宣传碑1座。5、冻伤冻裂2座瞭望台,供电线路300米,电杆2根,冻坏冻塌林区防火道路13公里。其它设施受灾情况。冻坏科普展示室屋顶22平方米,冻坏项目宣传碑3座,冻塌项目宣传碑1座。
二、灾后采取的管理措施 • (一)及时召开会议,安排部署灾后重建相关工作。 • 灾害发生后,我厅全体职工没有被困难吓到,而是在厅党组的领导下,有序地、积极地开展各项工作。按照“全省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会议”、“全省农业灾后恢复重建现场工作会”对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要求,我厅于2008年2月15日召开了“林业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会议”,安排落实林业灾后重建的各项工作,及时转发了国家林业局《关于进一步加强灾后重建有关工作的紧急通知》,下发了《关于做好贵州省特大雨雪冰冻灾害后林业生产重建工作的通知》、《贵州省特大雨雪冰冻灾害后林业生产重建规划方案》。
为做好林木清理、调种育苗、森林防火、病虫害监测预防、基础设施修复、林业重点工程补植补造、木材运输、加工等各项工作,我厅分别编制、下发了指导意见,力争将灾害损失降到最低程度。我厅党组明确了各位领导带队分片指导基层工作,多次深入林区了解灾情,指导灾后重建工作。为做好林木清理、调种育苗、森林防火、病虫害监测预防、基础设施修复、林业重点工程补植补造、木材运输、加工等各项工作,我厅分别编制、下发了指导意见,力争将灾害损失降到最低程度。我厅党组明确了各位领导带队分片指导基层工作,多次深入林区了解灾情,指导灾后重建工作。
(二)及时完成全省林业灾后重建规划编制工作。(二)及时完成全省林业灾后重建规划编制工作。 • 针对严重凝冻灾害造成的重大损失和可能出现的严重次生灾害,我省各级林业部门在切实做好抗击凝冻灾害的同时,及时组织力量,克服各种困难,深入林区了解灾情,加强信息沟通,抓紧制定灾后重建规划。2008年2月9日,我厅即按照国家林业局和省政府的布置,完成了灾情初步统计上报和《贵州省特大雨雪冰冻灾害后林业生产重建规划方案》编制工作,为上级制定抗灾科学决策及时提供了较为翔实的第一手资料,也为指导我省各地开展灾后重建奠定了基础。
(三)及时组织清理受灾林木。 • 根据灾情初步核实,全省需清理倒折林木蓄积1300万m3。由于地点分散,林木清理任务十分艰巨。林业厅按照国家林业局《雨雪冰冻灾害受灾林木清理指南》的要求,编制下发了《关于做好受灾林木清理工作的紧急通知》和《关于抓紧做好受灾林木清理及运输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2008年2月16日我厅召开了全省灾害木清理暨森林资源管理工作会议,重点安排和部署受灾林木的清理采伐工作。要求各地林业主管部门简化受灾林木清理采伐的办证手续和减半征收受灾木材的育林基金,主动为林农服务,千方百计减少林农的经济损失。同时要求加强对林木清理的监管,防止发生哄抢盗伐和乱砍滥伐。要求木材加工企业开足马力生产,敞开收购受灾木材,不得压级压价,保护林农的利益。我厅领导带队分组分批对各县林木清理工作进行检查指导,督促各地加快清理,加强监管。通过向国家林业局争取,追加下达了清理受灾林木的采伐指标1300多万立方米,保证了全省林木清理有足够的采伐指标。据统计,我厅已完成林木清理790万立方米。
(四)切实做好灾后重建苗木准备和植被恢复。 • 按照国家林业局《林业灾后恢复重建技术要点》和《贵州省灾后森林恢复主要技术措施》,我厅要求各地立即组织力量清理苗圃和良种基地冻死冻伤的苗木及采种(穗)母树,减少病虫害发生;尽快对苗圃供水、供电设施等苗木生产机具进行维修、保养,防止春旱影响苗木生产;要利用今年我省珍贵用材树种采种准备充分的条件,及时安排库存种子调剂和处理,置备所需肥料等物资,加大营养袋育苗规模和加快育苗生产进度。
在恢复植被方面,我厅要求各地各单位,要将清理采伐设计与造林更新或补植补造设计同步编制;实行清理采伐施工与造林更新、补植补造施工两线运行,加强补植补造的技术指导和科技支撑,强化更新造林施工质量验收。在编制造林更新和补植补造作业设计时,要坚持适地适树,尽量选择乡土树种和珍贵阔叶用材树种,加大树种混交比例,将补植补造、更新造林与树种结构、林分结构调整、景观建设、产业发展结合起来,提高林业经营水平。在新造林地和幼林地补植中要尽量采用营养袋苗,加强抚育管理,防止林分分化。要抢抓雨季造林季节,确保灾后植被恢复进度。据统计,我省已完成植被恢复248万亩。在恢复植被方面,我厅要求各地各单位,要将清理采伐设计与造林更新或补植补造设计同步编制;实行清理采伐施工与造林更新、补植补造施工两线运行,加强补植补造的技术指导和科技支撑,强化更新造林施工质量验收。在编制造林更新和补植补造作业设计时,要坚持适地适树,尽量选择乡土树种和珍贵阔叶用材树种,加大树种混交比例,将补植补造、更新造林与树种结构、林分结构调整、景观建设、产业发展结合起来,提高林业经营水平。在新造林地和幼林地补植中要尽量采用营养袋苗,加强抚育管理,防止林分分化。要抢抓雨季造林季节,确保灾后植被恢复进度。据统计,我省已完成植被恢复248万亩。
(五)强化森林火灾防控。 • 由于凝冻灾害造成的森林火灾隐患大,我厅按照国家林业局和省政府多次森林防火会议的要求,厅领导班子成员深入分片联系地区和单位,督促各级政府加大防火宣传,增强群众的火源管理和灾害防范意识。各级林业部门充实护林员人力,督促乡、村组织加强森林防火宣传和加大用火巡防管理,及时组建扑火专业队伍,按防火预案加强扑火队伍训练,确保森林火灾预防扑救的各项工作准备有序、临阵不乱、有效处置,森林火灾的高发势头已得到了有效的遏制。
(六)加强森林病虫害预防。 • 林木遭灾后,林业有害生物发生隐患增大,省林业厅及时下发了《关于凝冻灾后加强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防工作的紧急通知》,安排部署全省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截止去年11月底,全省林业有害生物发生面积为344.2万亩,防治率为87%。针对凝冻灾害抢险救灾物资增多,外来林业有害生物传入隐患增大的情况,及时组织开展抢险救灾物资木质包装材料的检疫执法。全省共检查电(光、线)缆盘35275个。先后从外省两个厂家调进的光缆盘、纲绞线木质盘中查获松材线虫活体。通过深入跟踪检查,全省共查获两个厂家调入的38个松木质盘携带松材线虫活体,省林业厅及时对两个厂家的木质盘进行了烧毁,得到国家林业局的通报表扬。截止去年,我省尚未出现新的林业有害生物和野生动物疫病疫情。
(七)努力修缮基础设施。 • 我省在下发的指导抗灾救灾工作文件中对各地提出明确要求:对因灾受损的供水、送电、通讯设施要及时组织专业技术力量维修,确保生产生活条件尽快恢复;对受灾房屋的安全性能组织专业人员进行认真排察鉴定,编制维修方案和资金预算,审核后再制定修缮或建设方案,该重建就重建,能维修尽量维修;对因灾受损的道路要抢在火灾高发期到来之前修缮完善,确保已建的防火路网通畅,清理的受灾林木能及时运出。对因灾受损的各类野外观测作业设备、设施,要尽快组织修缮或重新购置,确保相关资料信息不中断。
(八)及时下拨林业灾后恢复重建资金 。 • 灾害发生后,我厅及时将财政部、国家林业局累计下拨我省林业灾后恢复重建资金9200万元下拨到受灾地区。其中:500万元补助林业职工因受灾造成的生活困难;100万元用于修复受损的供电、输水管道等设施;8250万元用于灾后林木补植补造、枯倒林木清理、苗木生产;350万元用于灾后森林火灾扑救工具等购置等。
三、我省灾后森林恢复主要技术措施 • 针对我省林木受灾情况,我省参照国家林业局编制的《南方雨雪冰冻灾害地区林业灾后恢复重建技术要点》,组织灾区主要采用了杉木恢复与重建技术、马尾松林恢复与重建技术、桉树灾后恢复与重建技术和高传播性病虫害防治技术(包括松材线虫病疫区倒木的安全处置和利用技术、松材线虫病扩散蔓延的防治技术以及松材线虫病检疫、监测技术)等技术措施,从而恢复和保护了我省的森林植被。
以麻江森林健康示范区为例,采取的技术措施主要有:以麻江森林健康示范区为例,采取的技术措施主要有: • 1、受灾松、杉林木恢复技术措施。根据松、杉林木受雪压危害的类型进行不同的技术恢复措施: • ⑴、断梢(包括断干)。这类受害林木在雪融化后无法恢复生长。采取了伐除清理,并及时运输到县木材加工厂利用。
⑵、弯斜。这类受害林木在雪融化后对生长发育影响较小仍可恢复原状,保留下来。⑵、弯斜。这类受害林木在雪融化后对生长发育影响较小仍可恢复原状,保留下来。 • ⑶、倒地。这一类型如果树根未离地,或根系受损较轻,采取了一是能逐渐恢复生长,给予保留。在雪压期间在坡度平缓或交通方便的地方及时清除树冠上的积雪。二是根系受到严重损伤或扯断,恢复比较困难的进行伐除清理,并及时利用,以减少最低损失。
⑷、翻蔸。这类受害树木已经没有存活和恢复的希望,采取了一是及时伐除并利用。二是及时清理沟渠,排除林内积水。⑷、翻蔸。这类受害树木已经没有存活和恢复的希望,采取了一是及时伐除并利用。二是及时清理沟渠,排除林内积水。 • ⑸、适当修剪。根据受冻程度不同采用不同的修剪方法,冻害严重时剪去枝的2/3,冻害轻时剪去枝的1/3。 • ⑹、更新。对受害面积较大,经清理过后,形成林窗的林地进行造林更新。
2、幼林及未成林造林地恢复技术措施 • (1)、决定冻死株数及冻死部位。 • 对幼林地雪灾情况进行调查。根据劝苗幼树的枝、干、叶颜色、硬度和手感等变化,判定其受害程度,确定冻死株和冻死部位,为采取相应的恢复措施提供依据。
(2)、清理和保留幼树的确定。 • 对确定整株冻死、主干低位折断且不能利用根系恢复的幼苗、幼树、顶芽损坏的松类树种,及时进行清理,保持林地卫生状况良好。对保留的幼树、幼林地采取扶直、培土、修前、平茬等到技术措施。
(3)、苗木幼树扶直与培土。 • 积雪融化后,对倾斜、倒伏但主干未折断的苗木、幼木、幼树进行扶直,并在其基部培土。对受冻拨害的幼苗、幼树及时重新栽植。栽植前对根系进行修剪,剪去受损伤和过长的根系;栽植前对根系进行修剪,剪去受损伤和过长的根系;栽植时注意保持其根系抒展;栽植后在干基部采取培土等技术措施。
(4)、修剪受冻枝条。 • 旱春气温稳定回升且冻害表征明显后开始修剪,幼苗幼树轻度受冻后,芽叶焦灼,但未及枝条,及时把焦灼芽叶剪去,促进新梢萌发。对受冻致死已丧失发芽能力的枝条、折断枝条进行剪除,防止蔓延危害整个树体。
(5)、补植或补造 • 冰雪融化后,对因苗木冻死而未达到合理造林密度的幼林地,及时进行了补植;对受灾严重的幼林地重新造林。补植补造选用优良乡土树种,从而调整树种组成,形成合理的混交林。
(6)、病虫害防治。 • 对遭受雪灾长势衰弱的幼苗幼树加强保护,防控病虫危害。采用甲基托布津、百菌清等喷施消毒,用波尔多液涂刷树皮、伤口等。
3、受灾薪炭林的技术恢复措施。 • 一是对倒伏、压弯、倾斜但主干未折断的薪炭林采取扶直、培土、抚育修枝等。
二是对于地上部分冻害严重,但是树干基部及根系仍然良好且为萌孽能力强的树种,采取平茬技术措施。平茬高度一般控制在距地表面10厘米左右。二是对于地上部分冻害严重,但是树干基部及根系仍然良好且为萌孽能力强的树种,采取平茬技术措施。平茬高度一般控制在距地表面10厘米左右。
三是对断梢、折枝冻死大棵的薪炭林集中归堆,烧制木炭。对梢头、枝丫及其剩余物及时清理,当做薪材或集中烧毁;四是对全部冻死的薪炭林进行更新或挖除受冻树桩,进行补植补造。三是对断梢、折枝冻死大棵的薪炭林集中归堆,烧制木炭。对梢头、枝丫及其剩余物及时清理,当做薪材或集中烧毁;四是对全部冻死的薪炭林进行更新或挖除受冻树桩,进行补植补造。
四、灾后重建工作体会 • (一)加强组织领导是取得灾后重建工作胜利的关键。 • (二)提高职工思想认识,是统筹推进各项任务的内在动力。 • (三)进行认真总结,是全面提高林业发展、生态建设质量的必要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