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4

生化生产 工艺学

生化生产 工艺学. 第二章 工业微生物基础. 微生物 在生化生产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它是决定生化产品是否具有产业化价值和商业化价值的关键因素,也是生化生产过程的灵魂和核心。. 培养基配制. 空气除菌. 发酵设备. 种子 扩大培养. 培养基灭菌. 发酵生产. 下游处理. 微生物 工业生产的一般流程. 内容提要. 微生物的特点 常见的工业微生物 工业微生物菌种的分离、选育和改良 工业微生物菌种的保藏 工业微生物菌种的扩大培养 已工业化产品生产菌的介绍. 1. 微生物的特点

mave
Download Presentation

生化生产 工艺学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生化生产工艺学 第二章 工业微生物基础

  2. 微生物在生化生产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它是决定生化产品是否具有产业化价值和商业化价值的关键因素,也是生化生产过程的灵魂和核心。微生物在生化生产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它是决定生化产品是否具有产业化价值和商业化价值的关键因素,也是生化生产过程的灵魂和核心。

  3. 培养基配制 空气除菌 发酵设备 种子扩大培养 培养基灭菌 发酵生产 下游处理 微生物工业生产的一般流程

  4. 内容提要 • 微生物的特点 • 常见的工业微生物 • 工业微生物菌种的分离、选育和改良 • 工业微生物菌种的保藏 • 工业微生物菌种的扩大培养 • 已工业化产品生产菌的介绍

  5. 1. 微生物的特点 微生物是指那些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必须借助显微镜的帮助才能看清它们外形的一群微小生物。 1、种类多,分布广 2、高面积-体积比,代谢能力强 3、生长迅速,繁殖快 4、适应性强,容易培养 5、易变性

  6. 2. 常见的工业微生物 • 广义的微生物包括病毒、立克次氏体、细菌、放线菌、酵母菌、霉菌、单细胞藻类、原生动物和支原体等。 • 在发酵工业中经常遇到的是细菌、放线菌、酵母菌、霉菌及危害细菌、放线菌生长的噬菌体。 • 发酵工业上常用的微生物主要有细菌、放线菌、酵母菌和霉菌。

  7. 2. 常见的工业微生物 • 细菌 属原核单细胞生物,有球菌、杆菌和螺旋菌、丝状菌四类,分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在发酵专业中常用的是杆菌,它易形成芽孢。 芽孢:某些细菌在其生长发育后期,可在细胞内 形成一个圆形或椭圆形的抗逆性休眠体。抗热、抗辐射、抗化学物质。如热解糖梭菌的营养细胞在50度下经短时间即被杀死,而它的一群芽孢在132度下经4分多钟才能杀死其中的50%。

  8. 细菌工业上大量用于生产氨基酸、核苷酸、酶、多糖、和有机酸。细菌工业上大量用于生产氨基酸、核苷酸、酶、多糖、和有机酸。 • 工业上常用的细菌: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乳酸杆菌和谷氨酸棒状杆菌。

  9. 大肠杆菌 应用:生产天冬氨酸、苏氨酸、缬氨酸。

  10. 嗜酸性,最适pH5.5~6.0,pH3.0~4.5仍能生存,在无芽胞杆菌中其耐酸力最强。肠道乳酸杆菌可分解糖产酸,抑制致病菌及腐败菌的繁殖,乳酶生即由活的乳酸杆菌制成,可治疗消化及腹泻。酸牛奶中的乳酸杆菌也有抑制肠道致病菌的作用。龋齿活动状态与唾液乳酸液杆菌计数之间有明确的相互关系。 乳酸杆菌 应用:乳酸、干酪、奶酒、发面、泡菜、酸奶等的制作

  11. 单个细胞0.7~0.8×2~3微米,着色均匀。无荚膜,周生鞭毛,能运动。革兰氏阳性菌,芽孢0.6~0.9×1.0~1.5微米,椭圆到柱状,位于菌体中央或稍偏,芽孢形成后菌体不膨大。菌落表面粗糙不透明,污白色或微黄色,在液体培养基中生长时,常形成皱醭。需氧菌。可利用蛋白质、多种糖及淀粉,分解色氨酸形成吲哚。 • 枯草芽孢杆菌 • 应用:生产淀粉酶

  12. 2. 常见的工业微生物 B. 放线菌 属原核生物,菌落呈放射状,广泛存在于泥土中,最大经济价值是用来生产抗生素。 根据菌丝形态和功能 可以分为营养菌丝、 气生菌丝和孢子菌丝。 繁殖方式: 以无性孢子的方式 进行繁殖

  13. 种类:龟裂链霉菌、金霉素链霉菌、灰色链霉菌、红霉素链霉菌种类:龟裂链霉菌、金霉素链霉菌、灰色链霉菌、红霉素链霉菌 • 应用:各类抗生素。如土霉素、四环素、链霉素、红霉素。

  14. 2. 常见的工业微生物 C. 霉菌 属真核生物,俗称丝状真菌。在发酵工业、农业、食品和皮革等方面有重要用途,但易引起工业原料、产品和农副产品的发霉变质。 霉菌菌丝根据构成和功能不同可分为营养菌丝、无隔菌丝和有隔菌丝。

  15. 应用:生产有机酸、生产淀粉酶、果胶酶、葡萄糖氧化酶应用:生产有机酸、生产淀粉酶、果胶酶、葡萄糖氧化酶

  16. 应用:酱油、酱类(淀粉酶)

  17. 米曲霉 • 应用:产糖化酶和蛋白酶、主要用于酿酒制曲和酱油制曲

  18. 毛 霉 • 应用:可以产生蛋白酶,我国多用于豆腐乳、豆豉等的制作

  19. 应用:生产丁二酸、土霉素

  20. 根霉 • 种类:米根霉、华根霉、少根根霉、爪哇根霉 • 应用:酿酒上用它作淀粉质原料酿酒的糖化菌。

  21. 青霉菌

  22. 青霉菌

  23. 青霉菌 应用:生产青霉素、葡萄糖氧化酶

  24. 2. 常见的工业微生物 D. 酵母菌 属真核单细胞生物,主要生长在偏酸含糖量较高的环境中,在酒精、饮料等生产中有重要用途。 种类:酒精酵母、啤酒酵母、假丝酵母、红酵母、面包酵母 应用:生产酒精、啤酒、石油发酵脱蜡和制取蛋白质、生产脂肪酶等。

  25. 啤酒酵母 红酵母

  26. 面包酵母

  27. 2. 常见的工业微生物 E. 噬菌体 是一种感染原核生物的病毒。分烈性噬菌体和温和噬菌体。能严重危害发酵生产。 特点: 形体微小,电镜下才能看到,可通过细菌过滤器。 没细胞结构,独特的生物分子。 营专性活物寄生。

  28. ★ 工业化菌种的要求 (1) 所需培养基易得,价格低廉; (2)培养和发酵条件温和(糖浓度、温度、pH、溶解氧、渗透压等) (3)生长速度和反应速度较快,发酵周期短 (4)单产高 (选择野生型、营养缺陷型或调节突变株) (5)抗病毒能力强 (6)菌种纯粹,不易变异退化,稳定性好 (7)菌体不是病源菌,不产生任何有害的生物活性物质和毒素(包括抗生素、激素和毒素),保证安全

  29. 微生物在工业上的用途很广,包括化工、医药、食品、水产、国防、纺织、石油勘探及石油化工等方面。微生物在工业上的用途很广,包括化工、医药、食品、水产、国防、纺织、石油勘探及石油化工等方面。 • 微生物的代谢产物多,已超过1300多种,而用于大规模工业生产的不足100多种;微生物酶有近千种,而工业上用的不过40-50种。微生物具有巨大的潜力可挖掘。

  30. 3. 工业微生物菌种的分离、选育和改良 A. 菌种的分离 一、菌种分离的一般过程 土样的采取 → 预处理 → 培养 → 菌落的选择 → 产品的鉴定 目的:高效地获取一株高产目的产物的微生物

  31. 二、采样时要注意的问题 • 气候、水分、空气 • 来源要广 • 结合产品的特点 • 标签:地点、时间、气候等

  32. 极端环境中存在适应环境压力的菌群 (高温、高压、高盐、高pH、低pH、深海) • 土壤中菌种资源最丰富   不同土壤中含微生物种群不同 细菌、放线菌(菜园和农田);酵母(果园树根); 霉菌(动、植物残骸及腐殖土)。 • 特殊环境中可得到某些特定的类群   难降解物、毒物水—分解微生物;   死虫肠道-苏云金杆菌;   炼油厂附近土-石油分解菌

  33. 三、目的微生物富集的一些基本方法 • 富集的目的: 让目的微生物在种群中占优势,使筛选变得可能。 • 富集的三种方案: • 定向培养:采用特定的有利于目的微生物富集的 条件,进行培养。 • 当不可能采用定向培养时,则可设计在一个分 类学中考虑, • 不能提供任何有助于筛选产生菌的信息,这 时只能通过随机分离的办法

  34. 定向培养的方法 物理方法:加热、膜过滤等 但主要是通过培养的方法

  35. 定向培养的富集方法 1、底物 2、pH条件 3、培养时间 4、培养温度 等一切能提高目的微生物相对生长速度的手段,培养(固体、液体;分批连续)后使目的微生物在种群中占优势。

  36. 四、菌落的选出 • 从产物角度出发 在培养时以产物的形成有目的的设计培养基 利用简单、快速的鉴定方法,如抗生素 • 从形态的角度 菌落的外观形态,是微生物的一个重要表征。如多糖产生菌在适当的培养基上生长,从具有粘液性的菌落外观上就可以初步识别。

  37. 实例:碱性纤维素酶产生菌的筛选 文献:产生菌为中性牙孢杆菌,嗜碱芽孢杆菌、放线菌及霉菌 采样(造纸厂) →80度30分钟处理 ↓ 0.0075%曲利本蓝+1%CMC(羧甲基纤维素),pH10.5 培养3~4天,选择有凹陷圈的菌落 26株为组成型 从285个土样中获得62株 36株为诱导型

  38. 例:醛肟水解酶的筛选 --Journal of biotechnology 94(2002), 65-72 培养基中含0.05% of Z-PAOx 每隔2-3天移去一半培养物,补充新鲜培养基 不断分析样品,2-3个月后Z-PAOx降低后,稀释分离各菌落

  39. 五、目的微生物富集方法的研究进展 • 目前土壤中能够培养的微生物不到总数的1%。微生物的 • 多样性及资源的开发仍然是今后若干年的研究重点。 2002,陈文新(科学院院士) • 分子生物学的实验手段,在微生物鉴别及特定目标产物 • 的筛选方面发挥了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16sRNA同 • 源性分析,基因序列分析及DNA/DNA杂交技术等 FEMS Microbiology Reviews 26 (2002) 73~81

  40. B. 菌种的选育和改良 目的 • 防止菌种退化 • 解决生产实际问题 • 提高生产能力 • 提高产品质量 • 开发新产品

  41. 方法 基因突变: 自然选育、诱变育种 基因重组: 杂交、原生质体融合、基因工程 基因的直接进化: 点突变、易错PCR、同序法 DNA Shuffling等

  42. 一、自然选育 自然状态下,碱基对发生自然突变的机率为10-8~10-9 自然突变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我们生产上所不希望看到的,表现为菌株的衰退和生产质量的下降,这种突变成为负突变。 另一种是我们生产上希望看到的,对生产有利,这种突变成为正突变。

  43. 自然选育在工业生产上的意义 问题: 高产菌株是正突变高,还是负突变高? 回复突变:高产菌株在传代的过程中,由于自然突变导致高产性状的丢失,生产性能下降,这种情况我们称为回复突变 自然选育虽然突变率很低,但却是工厂保证稳产高产的重要措施。

  44. 自然选育操作步骤: 一般习惯上将自然选育称为菌种的分离纯化。 单细胞(孢子)悬液的制备 平板分离 挑选单菌落(注意形态的观察) 发酵试验

  45. 二、诱变育种 用各种物理、化学的因素人工诱发基因突变进行的筛选,称为诱变育种。 诱变剂:能够提高生物体突变频率的物质称为诱变剂 { 物理:紫外,快中子 诱变剂 化学:硫酸二乙酯,亚硝基胍

  46. (一)、诱变剂的作用原理(略) (二)、诱变剂处理过程中几个有关的问题 化学诱变剂使用过程的安全性 亚硝酸:0.07M Na2HPO4 亚硝基胍:1M NaOH 诱变剂量的选择 诱变剂的选择 出发菌株的选择

  47. (三)、诱变育种的一般步骤(教材P20) (四)、筛选的方法 • 随机筛选 从产物形成的生理生化途径着手,进行有的放矢的筛选。如结构类似物抗性、营养缺陷型等,筛选而产生的这些特性,称为遗传标记。 • 形态 • 理性化筛选 结构类似物:在化学和空间结构上和代谢的中间物(终产物)相似,因而在代谢调节方面可以代替代谢中间物(终产物)的功能,但细胞不能以其作为自身的营养物质。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