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 likes | 566 Views
BI 商業智慧期中報告 企業內使用的資訊系統. 指導老師:蔡青曄 老師 班級:夜四技資管三甲 學號: 9A090017 姓名:陳思章. 何謂 BI?. 商業智慧 〈 Business Intelligence 〉 是 IT 產業資料管理技術的一個領域,主要以 IT 技術整合與分析業務資料,提供線上報表、業務分析與預測,以供企業之決策分析所需。 企業 IT 的應用系統是處理線上交易,保留了固定時間內的操作資料;不同的應用系統通常會因需求而作資料轉換,但因為資料庫各有不同的功用而不會因此作整合。這些前端系統輸入、累積許多相關資料,並將資料整理而成企業深具價值的資訊。.
E N D
BI商業智慧期中報告企業內使用的資訊系統 指導老師:蔡青曄 老師 班級:夜四技資管三甲 學號:9A090017 姓名:陳思章
何謂BI? • 商業智慧〈Business Intelligence〉是IT產業資料管理技術的一個領域,主要以IT技術整合與分析業務資料,提供線上報表、業務分析與預測,以供企業之決策分析所需。 • 企業IT的應用系統是處理線上交易,保留了固定時間內的操作資料;不同的應用系統通常會因需求而作資料轉換,但因為資料庫各有不同的功用而不會因此作整合。這些前端系統輸入、累積許多相關資料,並將資料整理而成企業深具價值的資訊。
何謂BI?〈續〉 • 例如:ERP等系統,當企業由後端檢視檢視前端系統資料時,卻因未經整合而難以有更進階的應用。這有如戰爭時,許多戰情、情報紛飛,但欠缺整合,只能由主將或幕僚作出決策。BI就有如一套戰情系統,可將前端有用的資料作一連串整合與分析,可得出支援各種決策的結果。
BI系統架構由各資料源匯整資料到產出「智慧」,BI系統採用諸多技術與架構,圖1為一個標準的系統模型:BI系統架構由各資料源匯整資料到產出「智慧」,BI系統採用諸多技術與架構,圖1為一個標準的系統模型: • 依圖1流程,BI可概分為三階段: • 1. 資料匯整:使用ETL工具將來源資料庫資料篩選,匯入ODS資料庫;再經整理,累積於資料倉儲 (Data Warehouse) 資料庫中。 • 2. 資料分析:使用ETL工具將資料倉儲的資料萃取而出,儲存於基於分析而建構的資料超市 (Data Mart) 資料庫中。然後再以OLAP (Online Analytical Processing) 或資料探勘 (Data Mining) 技術作資料分析。 • 3. 資料呈現:以報表工具產出報表或Web Portal等方式將資料分析結果呈現予使用者。 圖1
以「松下產業科技」導入BI為例松下科技產業背景以「松下產業科技」導入BI為例松下科技產業背景 • 松下產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PIST〉主要業務為: • 一、進口日本松下及其海外子公司生產製造的電子零件、電腦周邊設備、工廠自動化設備等相關產品,銷售給台灣IT與IA製造廠 • 二、推廣台灣具有競爭力的電子零件組及材料置全球松下集團,並積極出口台灣高科技產品;也提供松下各事業體關於台灣OEM和ODM廠商資訊。 • 三、負責工廠自動化設備之銷售裝機、設備維修及客戶教育訓練,協助客戶進行生產效能改善建議。
以「松下產業科技」導入BI為例改革企業E化流程,規劃BI系統以「松下產業科技」導入BI為例改革企業E化流程,規劃BI系統 • 成立四十餘年來,松下產業科技已經累積了相當大的數據資料,潛藏在不同部門與各營運流程當中,為了擬定有效的企業方針,各單位都需要分析與了解這些不斷成長的資料,以作為重要決策的參考依據。在1998年,松下產業科技就開始嘗試導入商業智慧〈BI〉,但因為當時硬體設備不齊全,加上內部運用BI的觀念未成熟,因此曾面臨規劃與推廣的難題。即便如此,改革創新未曾間斷,在收集多方資料、分析與評估後,於2006年規劃具體的方向與作法,同時積極尋找合作廠商。 • 在松下產業科技導入MicroStrategy之前,因舊有系統的諸多限制與功能不完備,無法提供各單位自行運用的查詢功能;在加上各單位業務內容相異,各有不同報表需求,量身訂作不同的程式來抓取資料,製作報表,由於全公司都有可能提出需求,因此資訊人員通常需要兩三天的時間才能完成作業,加上寫程式可能會發生錯誤,不僅造成人力資源的浪費,也常會發生抓到取的資料不一致,造成許多決策問題,也會延誤重要時機。
以「松下產業科技」導入BI為例導入MicroStrategy的三大顯著效益以「松下產業科技」導入BI為例導入MicroStrategy的三大顯著效益 • 一、190萬筆資料,10秒鐘搞定:以EUC〈End-User Computing〉為指導原則,要做到讓使用者以簡單的步驟能得到查詢結果、報表與進階分析,並可透過網路、無線設備、甚至聲音,將資訊傳遞給使用者,以提高利潤、改善服務、管理風險和減少營運成本,190萬筆資料只要10秒鐘就能處理完畢。 • 二、減少資訊部門20%的工作量:MicroStrategy商業智慧平台能在數位資產上進行複雜的分析,.同時透過Web和Windows介面均可執行同樣的報表製作功能。報表設計的操作方式與基本的OLAP分析同樣簡單,確保每位使用者能快速製作報表,不需再由資訊人員寫程式,減輕資訊部門約20%的工作量,無形中也節省企業成本。 • 三、全台首創,整合MicroStrategy與SharePoint:藉由MicroStrategy在IT管理環境中提供吸引使用者介面,同時結合MicroStrategy強大的BI強大的BI分析功能,使用者只要進入松下產業科技的入口網站就可自行在線上進行資料查詢與分析,一次滿足其在財務管理、銷售分析、庫存分析等需求,因各單位都由同一資料庫抓取資料,也避免過去資料不一致所造成的報表結果不同的窘境。
以「松下產業科技」導入BI為例三個月內正式上線,完成不可能任務以「松下產業科技」導入BI為例三個月內正式上線,完成不可能任務 • 要在短短三個月內完成專案建置,並且正式上線使用,聽起來是個不可能的任務,但松下產業科技做到了!松下產業科技資訊部門資深經理表示,此專案得以迅速成功的原因在於企業先樣非常了解自身「流程」的問題。因企業的運作型態不盡相同,若是不能深入釐清,可能會發生重大錯誤,可能會阻礙專案建置。 • 現今松下產業科技可以輕鬆的分析以下資料: • 庫存分析:了解當前庫存情況 • 銷售分析:了解各產品營業單位的銷售狀況 • 費用分析:了解員工、經營單位、帳戶、時間、供應商辦別費用 • 預算分析:了解未來某時段內各產品事業部和各行銷事業部的預算 • 財務管理駕駛艙:為企業領導人提供一個商業資訊室和決策管理室,從宏觀的角度為管理人員展示當前企業的營運情況,使其能更好地規劃策略並贏得競爭。
心得感想 • 由這次的案例可以知道,資訊系統對企業的重要性,企業資料若缺乏整合,可能會誤導企業做出錯誤的決策,也可能錯失良機。反之,若將數據資料作一連串有系統的整合與分析,有利於企業用客觀的角度,不僅能幫助企業出有利的決策,更可以大幅地降低人事成本的支出,對企業來說真是受益良多啊! 俗說的好「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一家企業若要進步成長,除了積極經營外,更重要的是有一套有系統的資訊系統,讓企業做出正確的決策,使企業更卓越成長!
參考資料來源 • 何謂BI?:Net Pro耐特普羅資訊---技術應用〈商業智慧 (Business Intelligence) 簡介〉:http://www.netpro.com.tw/?FID=23&CID=158&category=1 • BI系統架構: Net Pro耐特普羅資訊---技術應用〈商業智慧 (Business Intelligence) 簡介〉:http://www.netpro.com.tw/?FID=23&CID=158&category=1 • 圖1:Net Pro耐特普羅資訊---技術應用〈商業智慧 (Business Intelligence) 簡介〉:http://www.netpro.com.tw/?FID=23&CID=158&category=1 • 以「松下產業科技」導入BI為例〈松下科技產業背景、改革企業E化流程,規劃BI系統、導入MicroStrategy的三大顯著效益、三個月內正式上線,完成不可能任務〉:SolventoSOFT卓越動力資訊---成功案例 〈松下產業科技導入商業智慧提昇全球競爭力〉: http://www.solventosoft.com/cht/success_detail.asp?sid=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