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 likes | 237 Views
亞洲新經濟時代兩岸金融的商機與挑戰. 中華開發金控總經理 楊文鈞 2012/06/09. 中國大陸為全球投資銀行之必爭之地. 外資投資銀行已在中國大陸資本市場佔有一席之地 大陸證券市場開放較晚,因此前 10 大的投資銀行仍以當地的中金公司、中信證券、中銀國際、國泰君安等為主。近幾年來,外國投資銀行如摩根士丹利、高盛、摩根大通、匯豐、瑞士信貸第一波士頓、德意志、花旗等亦已在中國大陸資本市場佔有一席之地。 中華開發雖進入中國市場較晚,但現有臺商客戶已在中國大陸建立綿密的企業網絡
E N D
亞洲新經濟時代兩岸金融的商機與挑戰 中華開發金控總經理 楊文鈞 2012/06/09
中國大陸為全球投資銀行之必爭之地 • 外資投資銀行已在中國大陸資本市場佔有一席之地 大陸證券市場開放較晚,因此前10大的投資銀行仍以當地的中金公司、中信證券、中銀國際、國泰君安等為主。近幾年來,外國投資銀行如摩根士丹利、高盛、摩根大通、匯豐、瑞士信貸第一波士頓、德意志、花旗等亦已在中國大陸資本市場佔有一席之地。 • 中華開發雖進入中國市場較晚,但現有臺商客戶已在中國大陸建立綿密的企業網絡 中華開發深耕臺灣產業逾50年,與臺灣產業界已建立密切之夥伴關係,前100大在大陸臺資企業中,超過60%為中華開發的客戶。順應兩岸經貿交流之日益開放,將複製過往成功投資以及與產業合作之經驗,積極扮演協助兩岸產業發展的角色。 • 中華開發的優勢 擁有深廣的企業網路、瞭解臺商融資需求、產品多元化,可提供企業完整財務規劃及融資服務。
臺資企業在大陸經濟發展扮演重要角色 臺商佔大陸出口總額比重 1000大臺商佔大陸GDP比率 • 在大陸快速成長的外銷產業,居領導地位 • 2010年,大陸前30大出口企業中,臺灣企業 占17家,累計出口金額占前30大出口總額的 66% • 具領導地位的臺商企業代表 臺灣1000企業銷貨收入(左軸) ,單位:人民幣十億元 ; 銷貨收入貢獻占中國大陸GDP比重(右軸),單位:百分比 资料来源 : CDIB整理 全球名牌運動鞋及休閒鞋製造商 GDP比率(%) 全球最大自行車製造商 資料來源:大陸臺商 1000 大, 2011年11月版 大陸最大手機製造商之一
CHAIWAN經濟發展的長遠商機 整合兩岸資源共同設立國際品牌、參與國際市場競爭 結合兩岸資源,培育發展大中華戰略性新興產業 加速兩岸產業鏈整合及產業升級轉型 提供臺商資金需求 維持產業競爭優勢 • 在臺灣國際品牌20強中,近半數為中華開發的客戶,透過中華開發的投/融資平臺促成大陸內資企業與臺灣產業龍頭結盟,以結合大陸龐大的內需市場及臺灣企業的研發能力,發揮CHAIWAN之產業與市場優勢,塑造全球100強企業 • 中華開發已累積擁有300家科技產業投資戶,其中不少是與戰略性新興產業有關的行業,可藉由中華開發引介及促成兩岸業者的技術合作或技術移轉,培育發展大中華戰略性新興產業 • 藉由快速掌握最新市場及科技趨勢的投資平臺,促成大中華產業價值鏈的垂直整合,以協助投資企業升級,增強科技創新能力的目標 • 共同搭建臺商進入大陸的金融業務平臺,使臺商創新型企業可在更完整的發展條件下擴展大陸內需市場 • 面對兩岸現階段經濟發展與合作,中華開發將以50餘年的金融發展經驗,扮演產業催化者的角色,結合兩岸金融資源,培育發展大中華戰略性新興產業,再創造兩岸經濟成長
催化兩岸產業合作及投資升級 太陽能 線上 遊戲 發光 二極體 (LED) 大陸市場成長性 風力 顯示器 手機 半導體 及網通 航空 運輸 醫療 保健 電腦 家電 15% 代表具臺灣優勢產業 大陸市場規模 100億美元 • 結合臺灣科技創新能力及大陸龐大內需市場與製造成本優勢,催化兩岸產業合作 投資機會 在臺灣建立產業 鏈的投資經驗 運用策略夥伴 及投資戶的資源 發掘受惠於產業 板塊位移之商機 創造兩岸合作 及互補之綜效 資金回收 再投資
投資銀行之業務機會 專注於高成長之 中小型企業 直接投資 • 在中國大陸發展創業投資/私募股權投資業務 • 與當地政府及企業合作對外籌集人民幣私募股 • 權投資基金 企業金融 • 發展大陸地區融資租賃業務 • 與大陸地區銀行在貿易金流的業務合作 • 運用與私募股權基金的夥伴關係擴展高收益財 • 務融資業務 承銷/ 資本市場 • 協助臺商客戶及陸資企業來臺上市及發行TDR • 透過策略投資或設立合資公司,擴展中國大陸 • 承銷及資本市場業務
食品產業 顯示器產業 發光二極體(LED) 醫療保健 汽車零組件 太陽能 透過發展人民幣基金管理業務促進兩岸產業鍊整合籌集兩檔各人民幣十億元之基金~分別在昆山/上海及福建/海西 半導體及網通 裕隆汽車 臺灣東洋藥品 仁寶電腦集團 台達電子工業 大成食品 全球最大筆記型電腦生產廠商之一,集團轉投資佈局行動電話、網通 、模擬IC設計等。 臺灣本土第三大、第一大癌症藥廠,擁有臺灣第一間全廠符合歐盟藥廠法規(PIC/S)規格之針劑廠;已在大陸佈局學名藥、原料藥及癌症藥物。 裕隆集團名列臺灣前30大集團之一,為臺灣最大汽車整車製造廠,且深耕大陸市場逾20年。近年並成立自有汽車品牌LUXGEN。 大陸最大雞肉供應商之一,主要客戶包括肯德基、麥當勞、德克士、7-11等。 友達提供各種液晶顯示器應用所需的面板產品,完整的尺寸範圍涵蓋1.2吋到71吋TFT-LCD面板,並為全球領先的TFT-LCD面板製造業者,截至2010 1H,市佔率為16.7%。 友達集團策略聯盟廠商,產銷高亮度LED ,擁有友達集團下游筆電(NB)、液晶顯示器電視(LCDTV) 等背光源應用。 國內最積極投入節能產業之集團,旗下轉投資旺能光電預計於3年內成為亞洲第一的太陽能電池業者。 億光電子 華碩電腦 昇陽光電 英瑞集團 佳醫集團 中國旺旺 穩懋半導體 全球最大之砷化鎵晶圓專業製造代工服務公司,全球產出量佔有率~20%,代工市場佔有率>50%。 臺灣最大血液透析器材及通路商,臺灣醫療連鎖機構最成功範例,近期投資大陸博愛眼科以複製臺灣成功經驗,並與大陸國藥集團進行合作醫藥通路布建。 北美AM水箱龍頭廠商,市占率達20%,於近年佈局大陸代工(OEM)散熱件市場,並跨入AM車燈之製造,擁有全大陸最大之車燈模具廠。 華碩為全球第一大主機板、顯示卡廠商,全球市佔率為40%,亦為全球第五大筆記型電腦品牌廠商,全球市佔率為8.6%。 成立於2005年,公司轉投資佈局包括多晶矽、銅銦硒化鎵(CIGS)、太陽能模組及通路,市場涵括大陸、美國及日本。 大陸休閒食品領導廠商,「旺旺」品牌米果之大陸市占率高達70%,產品線包含調味乳品和飲料類、及糖果、小饅頭、碎冰冰和果凍等休閒食品類。 億光是國內LED封裝業龍頭,市佔率約三成,主要產品有High Power LEDs、Lamps、SMD LEDs、Display及Infrared等LED發光元件。 達虹科技 真明麗 同欣電子 中美晶 帝寶工業 聯新國際醫療 大潤發 旗下臺灣壢新醫院及上海辰新醫院之經營績效管理受大陸醫界肯定,已有多家國營醫院及地產集團主動委託醫院代管業務。 利基型多晶模組封裝之領導廠商。三大產品線 (a) 射頻模組;(b)微機電(MEMS)、汽車電子模組;(c)高功率LED陶瓷基板,客戶俱為國際一線廠,即時回饋市場趨勢。 全球車燈製造之領導廠商,歐洲售後市場市占率達40%以上。 原為臺灣彩色濾光片領導廠商,自主研發轉型成功生產投射式電容觸控面板,現為此產業領導廠商。 LED照明應用領導廠商,于全球設有7,000多據點。 臺灣最大矽晶圓業者,其轉投資涵蓋生產高轉換效率電池,歐洲模組及系統市場,未來將持續進行水準及垂直整合。 由潤泰集團、法國歐尚集團共同持有,成功成為大陸前3大的外資量販連鎖事業。
發展融資租賃業務提供臺資企業中長期融資 • 在2011年8月獲得政府許可於大陸地區設立全資租賃子公司,總部設於江蘇省昆山,已於2012年4月正式開幕營運。預計未來5年開設15家銷售據點 • 以供應商的租賃為營運模式,以符合特定條件之批次融資以改善審查流程 • 與當地銀行建立長期性金融業務合作關係 • 與開發工銀國際金融業務分行 (Offshore Banking Unit) 共同架構中國大陸境內、外融資平台,提供陸資中小企業/臺資優質客戶創新的融資產品 大陸融資租賃公司 國際金融業務分行(OBU) 設備融資 中小企業/資產抵押融資 臺灣客戶平台 • 以合格及具有二手市場的資產為主之融資 • 考量穩定特定金流之中小企業融資 • 設備供應商融資 - 交通運輸 - 機械製造 - 基礎工程 - 醫療器材 - 加工及包裝器材 • 須提供銷售及回購等合作條件 • 與開發工銀合作,深耕客戶融資需求 • 綜合授信,兩岸控管,增強服務,減少風險 • 在15個銷售據點配置臺商服務之客戶經理
證券業務的機會在於承銷及資本市場 • 於兩岸主管機關開放相關限制後,透過投資或設立合資公司,擴展中國大陸承銷及資本市場業務 華東 • 2001年7月於上海設立代表處 華南 • 2002年6月於深圳設立代表處 • 2012年5月與興業證券簽訂合作備忘錄 華東 • 2002年11月於上海設立代表處 • 2011年8月31日與江蘇無錫國聯期貨簽署合作備忘錄成為策略合作夥伴 華南 • 2011年12月獲得金管員會核准,計劃於福州設立代表處 • 計劃投資海峽股權交易所25%股權
兩岸資本市場結合可加快臺灣資本市場國際化之腳步兩岸資本市場結合可加快臺灣資本市場國際化之腳步 • 近年來外國企業來臺發行TDR新增家數及籌資金額明顯成長,2011年已達15家企業,籌資金額達新臺幣361億元 • 資本市場國際化才可吸引更多外資企業來臺第一上市及活絡國內資本市場交易量
結論 • 大陸市場為全球投資銀行之兵家必爭之地,臺資銀行在大陸之業務起點必須建立在廣大的臺資客戶上 • 長遠若要成功必需在此起點上延伸發展兩岸產業鍊的整合 • 臺資銀行提供之金融商品必須全面化及具有競爭力 • 兩岸的資本市場結合除提供臺資企業的資金需求,亦可加快臺灣資本市場國際化,但前提是主管機關必須適度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