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9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語文教育學系學生 葉婉翎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教育學系 暨 課程與教學研究所 副教授 顏佩如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教育學系學生 吳旻純

師培生國際志工從事泰北僑校教學服務之行動研究 An Action Study on ‘Teaching Services to Overseas Chinese Schools in Northern Thailand’ by International Volunteers of Student Teachers.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語文教育學系學生 葉婉翎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教育學系 暨 課程與教學研究所 副教授 顏佩如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教育學系學生 吳旻純. 目錄. 壹、 緒論 貳、文獻探討 一、我國國際志工的教育政策與現況 二、發展泰北中小學僑校教學服務之探討

matty
Download Presentation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語文教育學系學生 葉婉翎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教育學系 暨 課程與教學研究所 副教授 顏佩如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教育學系學生 吳旻純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師培生國際志工從事泰北僑校教學服務之行動研究An Action Study on ‘Teaching Services to Overseas Chinese Schools in Northern Thailand’ by International Volunteers of Student Teachers •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語文教育學系學生 葉婉翎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教育學系暨課程與教學研究所 副教授顏佩如 •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教育學系學生 吳旻純

  2. 目錄 • 壹、緒論 • 貳、文獻探討 一、我國國際志工的教育政策與現況 二、發展泰北中小學僑校教學服務之探討 • 參、研究設計 • 肆、研究結果與討論 一、大學生國際志工發展「非正式組織團隊」之前導行 動研究及正式研究 二、大學生國際志工發展「教學服務」之前導行動研究 與正式研究 • 伍、結論與建議

  3. 摘要 為提升教師職前教育專業發展與發展海外教學經驗, 本研究主要針對教育師培生運用行動研究從事進行泰北僑 校教學服務,並發展前導研究與正式研究二階段,從事師 培生志工組織運作與提供僑校教學服務之行動研究。因此, 筆者以身為卓越師資培育教育生及親身參與泰北僑校教學 身分,探討在籌組及營運國際志工服務團隊過程與發展與 解決僑校教學中所衍生種種教學議題,最後根據以上研究 結果,綜合歸納並分析問題,提出師培生參與國際志工海 外教學服務的理論與實務建議。

  4. 壹、緒論 • 全球化(globalization)趨勢為21世紀世界領導者與 國際組織關注的焦點,教育如何回應全球化的潮流及挑戰, 已成為各國政策制定關注的問題,而「全球教育」亦成為教 育改革中的新興議題(高熏芳,2005)。「志願服務」(Volunteer Services) 儼然成為新世紀的一股重要思潮,聯合國2001年「國際志工年」的「全球志工宣言」指出:「現在」是『志工和公民社會的年代』。

  5. 壹、緒論 • 我國也於2001年加入成為推動「國際青年服務日」(Global Youth Service Day;GYSD)的國家之一,並於同年1月4日三讀通過了「志願服務法」,自此青年投入國際參與服務進入一個全新的紀元,可謂一重大的分水嶺。 • 2008年起我國推動「台灣小飛俠計畫國際志工」計畫,於國內各地辦理許多青年國際志工培訓,強化青年志工國際服務知能,鼓勵青年參與國際志工相關活動,並深化國際志工組織網絡,建構青年國際志工服務友善環境,鼓勵青 年關懷國際社會。

  6. 壹、緒論 • 青輔會與僑委會於2009年擴大修訂「補助辦理青年國際志工海外僑校服務活動要點」,鼓勵台灣青年參與國際志工服務,結合大專院校及民間團體,運用青年所學專長與知識技能,協助推動海外僑校服務,這項制度也使得海外僑校服務志工的參與團隊與日漸增。

  7. 表1 我國近五年國際志願服務參與狀況表 資料來源:作者參照「青輔會補助團隊」自行彙整(2009)。

  8. 就我國大學生國際志工團社會服務的發展與現況而就我國大學生國際志工團社會服務的發展與現況而 言我國自2006年首次開放青年志工自組團隊參與服務前 經歷了許多志願服務的流變,本研究綜合各家學者對於 我國大學生社會服務的發展與現況為圖1(黃育智,1991 ;黃正全,2009): 圖1 我國大學生社會服務的演變 資料來源:黃育智(1991);黃正全(2009)。

  9. 本文撰寫的目的 • 探究我國國際志工的教育政策與現況。 • 分析非組織團隊發展教學服務的內涵。 • 發展師培生國際志工團隊從事泰北中小學僑校教學服務之行動研究。 • 根據以上研究結果綜合提出師培生國際志工海外教學服務的理論與實務建議。

  10. 參、研究設計 • 本研究方法擬採的是「行動研究」,於是先對大學生國際志工從事泰北僑校教學服務前導行動研究作簡要的分析與修正,以便進行正式研究時採用。 • 本研究策略包括文獻分析、半結構式訪談、教室觀察、省思札記等。

  11. 表5 研究階段表資料來源:作者自行整理。

  12. 健康中學 圖書館自動化 快樂高中

  13. 貳、文獻探討 一、我國國際志工的教育政策與現況 就我國國際志工的意義與緣起而言,隨著我們科技的進 步,經濟的自由化,近年來地球生態、環保與人權等議題, 使全球化的發展更加於明顯,1970年代,為了克服資本主義 過剩的問題才有了「全球化」一詞的產生,它對國家與國際 帶來許多優點,如:加速經濟發展、科技發展與全球網絡化、 文化交流的頻繁等等;但所帶來的負面影響也非常多,跨國 企業壟斷了市場、文化霸權的宰製,與現在整個地球最關切 的環境生態問題等(顏佩如、曾偉証,2009)。

  14. 透過全球化的發展,本研究探討其對於現今全球化的教育裡,透過全球化的發展,本研究探討其對於現今全球化的教育裡, 除了發展知識、技能以外,進一步能關心社會大眾問題,並 瞭解世界議題,以配合這個多元環境的世界中,培養出能與 他國競爭的能力(顏佩如、曾偉証,2009)。

  15. 在「國際志工」相關論述與研究方面,針對菲律賓海外在「國際志工」相關論述與研究方面,針對菲律賓海外 服務方案來探討大學生參與國際性志願的服務經驗,對臺灣 大專生投入國際志工服務趨勢及現況進行剖析,探究跨海醫 療服務對於大專生未來組織能力、人格涵養及國際視野之影 響(洪玉雪,2008)。此外,在「大學校院學生之世界公民 觀開展---兩個國際志工服務團隊之緬甸行」中有提到:投 入國際志工服務對大學生會產生的七項效益為(1)能促進多 元文化之理解,以進行跨文化跨族群的對話;(2)能充分展 現關懷與同理心,以產生國際志工們跨國界生命與共的情懷;

  16. (3)提供批判思考的學習情境,展現跨領域的全球視野與在(3)提供批判思考的學習情境,展現跨領域的全球視野與在 地觀察的能力;(4)能增強與人合作的能力,且在跨領域的 合作中能順利克服挑戰;(5)能提升個人專業能力;(6)能促 進公民參與;(7)為培養世界公民有效之管道(陳巧蓁, 2009)。

  17. 就我國大學生參與國際志工的教育政策與現況而言,我就我國大學生參與國際志工的教育政策與現況而言,我 國大學生參與國際志工是近幾年開始蓬勃發展,教育部2006 年正式發布「教育部補助大專校院學生參與國際志工服務要 點」、2007年5月頒布「大專院校服務學習方案」就「組織 運作」、「課程規劃」、「推廣深耕」、「師資培訓」、 「獎勵與評鑑」五方面擬定實施策略(黃正全,2009)後, 各大專院校紛紛將服務學習納入正式課程學分、獎勵校內服 務績優社團,將執行服務學習成效納入各校評鑑。

  18. 圖2 青年國際志工推動過程 資料來源:引用自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第四處王處長育群(2009)。

  19. 透過上述政府所施行的青年國際志工推廣之相關政策,透過上述政府所施行的青年國際志工推廣之相關政策, 比照圖3的「國際志工團隊組成狀況」進行分析,2007年的 大專院校參與國際志工服務團隊數迅速倍增,與教育部頒布 的補助要點有很大的關係。 圖3 國際志工組隊狀況 資料來源:參照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第四處王處長育群資料自行整理(2009)。

  20. 為順應國際情勢,台灣國際志工校園推動為近幾5年才迅速為順應國際情勢,台灣國際志工校園推動為近幾5年才迅速 成長,包括政治大學、中正大學、清華大學、真理大學、交通 大學、國北教等學校也如雨後春筍般開設國際志工或服務學習 等課程,而本服務團隊也於2009年首度開設服務學習課程--國 際志工,初期階段屬萌芽時期,故組織成員及進行培訓工作之 主導權主要會集中在學校部分,以下為第一階段本團隊前導行 動研究的成員來源及培訓狀況。針對大學生從事僑校教學服務 的學校團體組織而言,大多數的學生會透過參與校園課程或是 社團的管道,而其組織的關係型態根據情境領導理論,進而延 伸說明。

  21. 表6 大專院校前導情境領導模式分析表資料來源:作者自行整理。

  22. 二、發展泰北中小學僑校教學服務之探討 2009年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泰北青年國際志工海外僑校 關懷服務隊」參考「海外服務最佳組織執行計畫的運作表」 執行國際方案發展規劃,其規劃步驟如下:

  23. 表3 海外服務最佳組織執行計畫的運作表 資料來源:林念慈(2009)。

  24. (高) 工作導向行為 根據P. Hersey&K.H. Blanchard 所提出的情境領導理論及研究,將領導者與其成員的關係規類為以下四種:圖5 Hersey& Blanchard 之情境模式理論圖資料來源:P. Hersey&K.H. Blanchard(1982).Management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Untilizing human source(p.152):引自謝文全(2005) 關係導向行為 領導方式 (低) (高)

  25. 非組織團體在運作上,會面臨多方面的挑戰。就非正式組織在領導的方面,根據賀賽和布蘭恰(P. Hersey & K.H. Blanchard)的「情境領導理論」 (situational leadership theory)認為,隨著成員對其工作之「成熟程度」的改變,適當的領導行為所需要的「工作導向」和「關係導向」的程度,亦隨之而異 (謝文全,2000) 。籌備初期,儘管團員們各個充滿強烈的意願,但由於團隊成員來自不同背景,對彼此熟悉度不足,且能力也尚不足夠,團隊領導者也就是授課教授,主要採取支持及鼓勵的「高工作高關係導向」領導方式,希望我們先蒐集服務當地的相關資料,並試著了解服務學習的真正意義。在經過一個學期的準備,團員間進入到高成熟度階段,所有團員依舊保持高度服務意願,且能力也有所成長,因此改採取授權處理的「低工作低關係導向」。

  26. 組織效能是否發揮,組織要永續經營,均有賴成員高昂的工作組織效能是否發揮,組織要永續經營,均有賴成員高昂的工作 士氣。成員的士氣有賴領導者的關注與激勵(謝文全,2000)。 賀茲伯(Herzberg,1966)認為,影響工作滿意(激勵)的因素: 成就感、受賞識感、工作本身、責任感及升遷發展。另外,影 響工作不滿意(保健)的因素:組織的政策與管理、薪資、視導 技巧、工作環境、人際關係(謝文全,2000)。

  27. 第二階段 (2010年)出團 再省思 再觀察 再計畫 再行動 觀察 第一階段 (2009年)出團 省思 行動 計畫 本校國際志工發展「非正式組織團隊」與「教學服務」之行動螺旋: 肆、研究結果與討論 圖7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國際志工發展「非正式組織團隊」之行動螺旋 資料來源:作者自行整理(修改自顏佩如,2009)。

  28. 一、大學生國際志工發展「非正式組織團隊」之前導行動研究及正式研究一、大學生國際志工發展「非正式組織團隊」之前導行動研究及正式研究

  29. 表9 大學生國際志工非正式組織教學服務「情境領導」模式表

  30. 表11 大學生國際志工非正式組織「激勵保健」因素分析表資料來源:作者自行整理。

  31. (一)在前導行動研究及正式研究中,皆有使用到激勵因素(一)在前導行動研究及正式研究中,皆有使用到激勵因素 有:成就感、工作本身、責任感及成長;而正式研究 中新增「受賞識感」及「升遷發展」兩項因素。 (二)前導研究之保健因素中有「安全性」之考量。 (三)在正式研究中,新增「組織的政策與管理」及「視 導技巧」兩保項健因素。 (四)就整體分析而言,在正式研究中所使用的激勵保健因 素較前導研究多。

  32. 二、大學生國際志工發展「教學服務」之前導行動二、大學生國際志工發展「教學服務」之前導行動 研究與正式研究 教學所面臨之困境如下: 1.課程進度規劃:當地僑校教學原先就有規劃的課程進度,當大學生國際志工要泰北橋校進行「教學服務」時除了帶入新的教學元素,還要兼顧課程進度。 2.調適:要能用最短的時間盡速進入教學場域。 3.授課的時間:各僑校上課的時間也不同,以健康中學來說上課時間為晚上六點三十分至八點,而快樂中學的上課時間則是四點三十分至六點三十分,因此上課的節數及時間要依照不同教學對象做課程的調整。 4.教材之使用無固定

  33. 二、大學生國際志工發展「教學服務」之前導行動二、大學生國際志工發展「教學服務」之前導行動 研究與正式研究 5.文化差異:當地的風土民情與台灣雖有相近之處,但仍以泰國及滇緬文化為主,進行教學時會受到文化斷層(Culture Gap)的衝擊。 6.語言:當地使用溝通的語言為中文、泰文及部分少數民族之方言,因此進行教學時會受到語文上的限制。 7.器材設備:由於僑校的資源較缺乏,因此無法使用E化教學設備,部分器材如投影機、麥克風等都必須於行前籌備時準備齊全。 8.僑校溝通聯繫:雖然行前未出團時,已與僑校使用電子信件或電話溝通聯繫,但至實際服務場域發現計畫永遠趕不上變化,考驗大學生國際志工的隨機應變能力。

  34. 表13 師資生從事海外教學服務困境與解決

  35. 表14 前導研究與正式研究教學服務CIPP模式對照表

  36. 伍、結論與建議 (一)大學生國際志工非正式組織領導時,前期採高工作高關 係的情境領導模式,後期採低工作低關係模式。 (二)在前導行動研究及正式研究中,皆有使用到激勵因素有 :成就感、工作本身、責任感及成長;皆有之保健因素 有:人際關係、身心狀態、工作環境。 (三)就整體而言,正式研究中所使用的激勵保健因素較前導 研究多。 (四)就課程組織設計而言,前導組織研究採取「學科課程」 華語文教學,而正式行動研究則採「學科課程」之華語 文教學與「核心課程」之師資培育教學雙軌並行。 (五)教學服務應以多元文化與全球教育之基礎作為設計依據。

  37. 研究者的省思與成長

  38. 感謝您的聆聽與指導!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