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 likes | 421 Views
7. 气相色谱仪的基本原理与使用方法. 一、 实验目的. 1. 掌握气相色谱仪的基本组成部件,熟悉其功能。 2. 练习HP6890工作站的进入;参数的设定;应用分流、不分流毛细管柱进样口、FID检测器分析一个FID标准样品。. 二、实验原理.
E N D
一、实验目的 • 1.掌握气相色谱仪的基本组成部件,熟悉其功能。 • 2.练习HP6890工作站的进入;参数的设定;应用分流、不分流毛细管柱进样口、FID检测器分析一个FID标准样品。
二、实验原理 色谱法是一种分离技术。它以其具有高分离效能、高检测性能、分析时间快速而成为现代仪器分析方法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方法。它的分离原理是,使混合物中各组分在两相间进行分配,其中一相是不动的,称为固定相,另一相是携带混合物流过此固定相的流体,称为流动相。按固定相的物态,又可分为气固色谱法(固定相为固体吸附剂)、气液色谱法(固定相为涂在固体上或毛细管壁上的液体)。 气相色谱法是利用气体作为流动相的一种色谱法。在此法中,载气(是不与被测物作用,用来载送试样的惰性气体,如氢、氮等)载着欲分离的试样通过色谱柱中的固定相,使试样中各组分分离,然后分别检测。
Detector 三、气相色谱流程图 Flow or pressure controller Column Injection port or valve Data station (Recorder) W Carrier gas
四、气相色谱分析的基本原理: 固定相是在化学惰性的固体微粒(此固体是用来支持固定液的,称为担体)表面,涂上一层高沸点有机化合物的液膜。这种高沸点有机化合物称为固定液。在气— 液色谱柱内,被测物质中各组分的分离是基于各组分在固定液中溶解度的不同。当载气携带被测物质进入色谱柱,和固定液接触时,气相中的被测组分就溶解到固定液中去。载气连续进入色谱柱,溶解在固定液中的被测组分会从固定液中挥发到气相中去。随着载气的流动,挥发到气相中的被测组分分子又会溶解在前面的固定液中。这样反复多次溶解、挥发、再溶解、再挥发。由于各组分在固定液中溶解能力不同。溶解度大的组分就较难挥发,停留在柱中的时间长些,往前移动得就慢些。而溶解度小的组分,往前移动得快些,停留在柱中的时间就短些。经过一定时间后,各组分就彼此分离。
Developing of Chromatographic Technique 1958, 22 hours separation for 19 of amino acids
Developing of Chromatographic Technique 1982, less than 30 minutes separation for 18 of amino acids
L = u t M 五、色谱法的流出曲线及有关术语 1)基线 当色谱柱中仅有流动相通过时,检测器响应讯号的记录值 稳定的基线应该是一条水平直线 2)峰高 色谱峰顶点与基线之间的垂直距离 h 3) 保留值 a 死时间tM 不在固定相中分配的物质进入色谱柱时,从进样到出 现峰极大值所需的时间为死时间 流动相平均线速度
V V = = t t - - F F ; ; ' ' V V V t t t 0 R R 0 M M R R M R R M 五、色谱法的流出曲线及有关术语 b 保留时间tR 试样(某一组分)从进样开始到柱后出现峰极大点时 所经历的时间为试样中某一组分的保留时间 c 调整保留时间 对应于组分在固定相中停留的总时间 d 死体积、保留体积、调整保留体积 = · = ·
五、色谱法的流出曲线及有关术语 e相对保留值---定性分析 ' ' t V R R g = = 2 2 2 , 1 ' ' t V R R 1 1 它与流动相的流速和色谱柱的物理指标无关;仅与柱温和 固定相的性质有关 ' t R 选择因子 a = 2 ' t R 1
= V ' ' n t V s k K = s k = K = = s R R k V V n t V m m m M M 五、色谱法的流出曲线及有关术语 f分配比(容量因子)k A k K g = = 2 2 , 2 , 1 k K 1 1
= = s s Y 2 . 354 Y 4 1 2 五、色谱法的流出曲线及有关术语 4) 色谱峰的区域宽度 组分在色谱柱中谱带扩展的函数,反映了色谱操作 条件的动力学因素 a标准偏差 s 0.607倍峰高处色谱峰的宽的一半 峰高一半处对应的色谱峰的宽度 Y b半峰宽 1 2 色谱峰两侧拐点上的切线在基线上的截距 c基线宽度 Y
六、色谱峰所能提供的重要信息 1 样品中所含组分的最少个数 2 保留值---定性分析 3 色谱峰面积(或峰高)---定量分析 4 色谱峰的保留值和区域宽度---评价色谱柱的分离效能 5 根据相邻色谱峰之间的距离来选择合适的色谱分离条件
= = A h m f A m f h i i i i i i 七、色谱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 1 定性分析 保留值 / 相对保留值 / 联用技术 (Hyphenated Technique) 2 定量分析
七、色谱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 3 定量分析方法 3.1 外标法 1 2 3 4 5 6 Sample A Ai mi m
A A m A A f f m = = i is s m i i is i A A A f m A f s ss s s ss 七、色谱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 3.2 内标法 i s Standard Sample A m = A i s m % f 100 % i is A m s
七、色谱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 3.3 归一化法 [前提:样品中所有组分都有响应(出峰)] A A f = i is m % 100 % i n A A f i is = 1 i i
八、实验步骤 • 1.开启仪器。依次打开氢气瓶、压缩空气瓶、高纯氮气瓶,调节减压阀,使出口压力分别为0.2MPa、0.5MPa、0.5MPa。打开GC开关,置Detector为100℃,约0.5h。 • 2.启动电脑,进入WINNT,双击online,联机成功。 • 在编辑方法菜单下,编辑一个完整的方法。注样,运行一个样品。 • 3.出图,做分析处理。 • 4.将炉温,进样口和检测器温度设置为常温,待温度降下来后,关闭online,关闭电脑,再关闭GC主机,最后关闭气源。
九、思考题 • 1.气相色谱和液相色谱在分析样品的类型中有什么区别? • 2.在气相色谱分离系统中,色谱柱是否越长越好?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