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2

幼兒活動設計

幼在職專班一年級忠 、 孝班. 幼兒活動設計. 教師 : 桂紹貞. 2008.03.09. 教 學 進 度. 教 學 進 度 2. 教 學 進 度 3. 教學評量. 1. 出缺席、課堂參與、學習態度計 :30% 。 2. 期中報告 :30% 3. 期末分組演示 :40% 期中報告 為分組完成一份以繪本為教學主題的主題網教案(整組須包括 3 個以上活動) 分組以四人為一組。 團體分數:一份主題網。 個人分數 : 一份活動設計教案 ( 簡 ) 期末報告 : 上台作教學演示 個人分數:二份活動設計教案 ( 簡 ) 。

matia
Download Presentation

幼兒活動設計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幼在職專班一年級忠、孝班 幼兒活動設計 教師:桂紹貞 2008.03.09

  2. 教 學 進 度

  3. 教 學 進 度 2

  4. 教 學 進 度 3

  5. 教學評量 • 1.出缺席、課堂參與、學習態度計:30%。 • 2.期中報告:30% • 3.期末分組演示:40% • 期中報告為分組完成一份以繪本為教學主題的主題網教案(整組須包括3個以上活動) • 分組以四人為一組。 團體分數:一份主題網。 個人分數 :一份活動設計教案(簡) 期末報告:上台作教學演示 個人分數:二份活動設計教案(簡)。 (包括教案、教具與情境佈置) • 分組同上。 • 團體分數:默契與統整能力。 • 個人分數:每人負責10-15分鐘的教學,整組不 超過60分鐘為宜。

  6. 教學評量2 • 1.評分標準包含團隊合作、資料內容、資料彙整、組織能力、演示能力、教學媒體等 • 2.書面報告以A4紙撰寫,直式橫書,含封面、目錄、正文、參考資料、須電腦打字,正文之字體為14級字(標楷體),並註明工作分配

  7. 作業說明 • 期中報告為分組完成一份以繪本為教學主題的主題網教案(整組須包括3個以上活動) • 分組以四人為一組。 團體分數:一份主題網。 個人分數:三份活動設計教案(簡)。

  8. 作業說明:主題網 • 一個「主題網」,就好比是一個城市的道路規畫。 • 一個好的「主題網」,就像是一張地圖。 • 「主題網」也可用來檢視課程發展方向的利器。

  9. 作業說明:主題網2 • 決定主題 • ↓ • 發展主題網 • ↓ • 情境規劃與佈置 • ↓ • 事後書寫教案

  10. 主題網示例一:

  11. 主題網 •   1.交通工具2.四季3.動物4.植物5.食物6.天氣7.過新年8.海洋世界9.百貨公司10.服裝11.台灣走透透12.環遊世界13.各行各業14.家15.節日 • 各組的主題不可以重覆,這樣比較多樣化

  12. 第一章 一、幼兒教保活動設計之意義與目的 二、幼兒教保課程設計的理論與模式 三、幼兒教保的課程內容 四、幼兒教保活動設計與編寫

  13. 一、幼兒教保活動設計之意義與目的 • 因應世界潮流,學前教育抬頭 • 如何提供適合幼兒成長的教保環境,設計有意義、有趣的活動,為教保機構與教保工作者最重要的事。

  14. 幼兒活動設計-幼兒教保目標 • 兒童福利法的目標: 1993年6月14日總統令:為維護兒童身心健康,促進兒童正常發育,保障兒童福利。 托兒所的宗旨: 1981年8月15日內政部修正公布: 以促進幼兒之身心健康與平衡發展,並配合家庭需要,協助婦女工作,藉以增進兒童福祉。 托兒所教保的目標: (一)增進兒童身心之健康 (二)培養兒童優良之習慣 (三)啟發兒童基本之生活知識 (四)增進兒童之快樂和幸福

  15. 幼兒活動設計-幼兒教保目標 2 • 團體人數 • 2~4足歲: 每組12~15人 • 4~6足歲:每組12~20人 • 團體訓練的目的: • (一)保護幼小兒童免受較大年齡兒童情緒影響 • (二)保護不同幼兒獲得適當的照顧 • (三)群體生活訓練 • (四)團體訓練以培養群己關係

  16. 幼兒活動設計-幼兒教保目標3 • 幼稚教育法的教育宗旨: • 1981年11月6日總統令: ~以促進兒童身心健全發展為宗旨~ 幼稚教育法的教育目標: 幼稚教育之實施,應以健康教育、生活教育及倫 理教育為主,並與家庭教育密切配合,達成下列 目標: • (一)維護兒童身心健康 • (二)養成兒童良好習慣 • (三)充實兒童生活經驗 • (四)增進兒童倫理觀念 • (五)培養兒童合群習性

  17. 幼兒活動設計-幼兒教保目標4 • 教師應提供下列有利健全人格發展的環境與學習機會給兒童,輔導其作到該項目: (一)關心自的身體健康與安全 (二)表現活潑快樂 (三)具有多方面興趣 • (四)具有良好生活習慣與態度 • (五)對自然及社會現象表現關注與興趣

  18. 幼兒活動設計-幼兒教保目標5 • (六)喜歡參與與創造思考和解決問題的活動 • (七)能與家人、老師、友伴及他人保持良好關係 • (八)具有是非善惡觀念 • (九)學習欣賞別人的優點,並具有感謝、同情及 關愛之心 • (十)適應團體生活,表現互助合作、樂群、獨立 自主及自動自發精神。

  19. 一、幼兒教保活動設計之意義與目的 • 教保活動設計類型一 • 以教師為中心 根據六大領域任何一領域,設定目標、蒐集教材,排列組合教材、逐一教給幼兒、逐一評量、確保目標達成。 • 1.不考慮幼兒能力水準,逐一填塞 • 2.了解幼兒能力水準及興趣,誘導孩子,有系統 地指導,完成各大領域的教保目標。 教保活動設計類型二 • 以幼兒為中心 激發幼兒興趣,滿足幼兒需求,強調幼兒主動探索

  20. 一、幼兒教保活動設計之意義與目的2 • 開放與傳統的差異 1.傳統的幼兒教保活動設計屬於教師為中心的設計強調教師教學,忽視兒童的主動學習。 • (忽視幼兒需求而直接灌輸,無揣摩幼兒的生理、心理和社會發展而直接安排活動教導) 2.開放式活動設計: • 從教師提供班級內有限的角落學習區供自由選擇及學習的機會,到不拘型式的由幼兒立意、自動運用或蒐集資源,陶醉在工作中,自動深入探索,完成作品的歷程。

  21. 一、幼兒教保活動設計之意義與目的3 • 開放精神包括: 1.時間的開放 2.空間的開放 3.教具、玩具及資源的開放 4.學習對象的開放 • 開放教育的特性 1.態度 2.自由 3.幼兒中心 • 開放教育中教師的角色: 跟隨者、反映者、澄清者、催化與啟發者。

  22. 一、幼兒教保活動設計之目的4 活動設計目的: • (一)規劃每日活動,落實教保目標 • (二)掌握滿足孩子需求的教保理念 • (三)堅持感官教育理念 • (四)充分教學準備 • (五)規劃新經驗活動,增進幼兒的成長和發育 • (六)訂定評量方式與標準 • (七)提供教學研討會主題,激發教師成長 • (八)提供親職教育資訊

  23. 二、幼兒教保的課程的理論與模式 課程理論-地基    課程內容與組織-鋼筋架構 哲學、心理學、社會學

  24. 二、幼兒教保的課程的理論與模式 • 哲學:思想(人生抱持的看法及態度) • 1.柯門紐斯-宗教家的理想為出發點  以兒童為中心的教育(直觀教學法)  平民主義的教育 • 2.盧梭:順應自然、返於自然(愛彌兒)  自然主義思想創始人,因材施教,直觀教學重視兒童的興趣。 • 3.裴斯塔洛齊:貧苦兒童的導師、孤兒之父 提倡直觀教學、強調教學應與社會結合

  25. 二、幼兒教保的課程的理論與模式2 • 4.福祿貝爾:生命是一個永恆統一,其發展為循序漸進,思想和行動不能分離。 創設世界第一所幼稚園,發明恩物的遊戲器具,提倡遊戲的重要性。 • 5.蒙特梭利:吸收性心智及童年之秘發現幼兒期的奧秘。以工作來培養兒童的責任感。 創立兒童之家、蒙特梭利教學法及教具,重視感官教育的訓練、幼兒生活日常訓練、培養獨立、自動學習、主張提早讀、寫、算。

  26. 二、幼兒教保的課程的理論與模式3 • 6.杜威:兒童是太陽,是宇宙的中心。 提倡做中學,教育即生活、注重全人教育個性 適應和群性陶冶。兒童本位教育的課程設計。 7.皮亞傑:以哲學的全面觀點提出問題,以科學實 事求是的方法尋求答案。 認知發展論,提供適合兒童的課程與教材,重 視實物及語文教學、分組教學,兒童經由探索 操作、發現的過程。多給幼兒思考、嘗試、討 論求證的機會。

  27. 二、幼兒教保的課程的理論與模式4 • 8.尼爾:人本教育。 夏山學校的創始人,教育的目的是適應兒童, 不強迫上課或有課程表,沒有考試及作業。 學生可以透過討論決定課程。 9.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教學做合一 是中國第一個提倡鄉村教育的教育家,重視普及教育及平民教育,重視幼兒生活教育強調以鄉村教材為中心,呈現本土文化的幼稚園。

  28. 二、幼兒教保的課程的理論與模式5 • 10.張雪門:教育即生活。(重視幼兒科學教育) 中國第一位力倡幼兒教育的人,行為課程的創始人,開創我國幼稚園課程及實習的先河。 11.陳鶴琴: 五指教學法的創始人。五項不同的學習方式達到一個學習的目的-健康、藝術、社會、科學、語文 提倡平民教育,開創我國第一所實驗幼稚園,重視幼教師資質與量的發展。 哲學提供價值的判斷與澄清,教師因觀點不同對教保目標.教材選擇.教學方法.評量方式就不同

  29. 二、幼兒教保的課程的理論與模式6 • 心理學:發展心理學為基礎。(重視幼兒科學教育) 1.成熟理論: 蓋塞爾:兒童成熟度為中心。教師教學時要基於成熟度設計課程。 2.心理動力論: 佛洛依德-人格心理學:本我、自我、超我。人格發展五階段(口腔期、缸門期、性器期、潛伏期、性徵期) 3.新心理分析論:艾瑞克遜人生八階段。

  30. 二、幼兒教保的課程的理論與模式7 4.行為分析論: 古典制約-巴夫洛夫制約學習 操作制約-桑代克的效果律(增強.削弱) -史金納(增強.消弱. 塑造.代幣) 5.社會學習論 班度拉-強調個體的自主性 教師楷模學習、隨時觀察記錄、善用獎 懲、替代性增強原理)

  31. 二、幼兒教保的課程的理論與模式8 • 課程是一種有計畫、有意圖的學習活動 • 教什麼?(what to teach),如何教(Howt to teach) • 工學模式課程:  卡斯特、伯比特-科學管理原則應用於課程設計  學生(原料)學校(工廠)   成品 泰勒模式課程:教育是改變人類行為形式的過程 敘述目標 選擇學習經驗  組織學習經驗 評鑑 過程模式課程: 一般性目標 創造性的教育活動 記述 依活動評鑑

  32. 二、幼兒教保的課程的理論與模式9 • 幼稚園的「課程」: • 在幼兒的發展基礎與個別差異為前提下,教師為充實幼兒生活經驗、養成幼兒良好生活態度、與培養幼兒自主學習之目標,所規劃出的教學計畫與學習情境。 • 「課程」 模式的要素: 目標:學習活動的方向. 內容:健康、音樂、工作、語文、社會、自然與數學 設計時注意相互間的關聯與統整性。 方法:以遊戲貫穿六大領域.動手操作提供真實經驗 評量:測定教育目標實現?可隨時調整原來的設計

  33. 二、幼兒教保的課程的理論與模式10 我國幼兒教育課程模式

  34. 三、幼兒教保的課程內容 • 我國幼稚園課程標準之課程領域

  35. 三、幼兒教保課程內容2-內容的選擇 • (一)、課程內容與單元主題的選擇 • 課程活動的設計通常以「單元」為單位 (一個主題為活動的中心): 1.選該單元的理由是什麼 2.單元與幼兒生活有關、容易取材幼兒易進入狀況 3.配合園所經費、設備、社會資源-植物園.學校.. 4.配合幼兒年齡.身心發展.需要.興趣.能力 5.季節變化及節令的意義 6.時間長短要適當-小單元.大單元 7.含多項領域 8.其它:國家政策.社區需要.各級目標

  36. 三、幼兒教保課程內容3-排列原則 • (二)、課程內容排列原則-適合能力及興趣 • 1.由易而難:食物分類-水果.疏菜 2.已知到未知- 好吃的米 3.由近到遠-世界多可愛. 4.具體到抽象-具體是可見的自然界事物.抽 象是表符號與概念,如5 5.簡單到複雜-垃圾分類 6.事實到概念-圖書館

  37. 三、幼兒教保課程內容4-組織型態 • (一)、課程內容的組織型態 • 課程的組織要以活動為本位,以一種活動包括社會性、音樂性、工作性、語文性..等 (二)、課程內容的組織方法 以幼兒經驗為出發點、逐漸擴大適合幼兒興趣與能力如啟發式、大單元教學法。 (三)、課程內容的組織原則 • 繼續性、程序性及統整性原則,如食物:

  38. 四、活動設計與編寫 • 活動設計與編寫方式,可依不同年齡、不同活動內容(語文.健康.音樂.美術.社會.數學.自然)、不同型態(團體.分組.學習區),幼兒園不同的教育理念(方案教學. 主題教學.等)均需考量: • (一)法令規章 • (二)幼兒身心發展 • (三)園所條件 • (四)社會資源

  39. 四、活動設計與編寫2 • 活動設計編擬的程序 • 1.決定單元主題名稱 • 2.估量環境資源 • 3.決定單元的教學目標 • 4.選擇單元的主要活動 • 5.擬定每項活動計畫、準備材料、設計及製作教 具、設計評量表 • 6.進行教學活動 • 7.活動設計及展開活動的簡例示範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