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 likes | 466 Views
第 8 章語言發展 第四節 - 母語與外語學習. 指導老師:黃光明老師 報告組員: 4A0E0103 廖盈瑜 報告日期: 2014 年 4 月 29 日. 敏感期假說. 出生至青春期 之間是最容易學得 語言 的 時期。 過了語言敏感期的青少年或成人學習語言是否較困難 ? Johnson&Newport 測試母語為韓語或華語且不同年齡 移民至美國的成人 在英語文法的精熟度,顯示結果 : 3~7 歲. 英語的熟練 度像以 英語為母語的 人一樣. 15 歲以後 表現比較差.
E N D
第8章語言發展第四節-母語與外語學習 指導老師:黃光明老師 報告組員:4A0E0103廖盈瑜 報告日期:2014年4月29日
敏感期假說 • 出生至青春期之間是最容易學得語言的時期。 • 過了語言敏感期的青少年或成人學習語言是否較困難? Johnson&Newport測試母語為韓語或華語且不同年齡移民至美國的成人在英語文法的精熟度,顯示結果: 3~7歲 英語的熟練度像以英語為母語的人一樣 15歲以後 表現比較差
有學者提出「敏感期假說」(sensitive-period hypothesis) 是指個體在那一方面的發展? (A)認知的發展 (B)語言的發展 (C)人格的發展 (D)社會行為的發展 093年 第一次諮商心理師人類行為與發展
雙語兒童 • 在1960年前,許多研究指出雙語兒童的發展劣勢,當時研究指出: 雙語兒童在智力測驗、語言知識上<只會一種語言的同儕 • 當時選取的雙語樣本來自於社經地位較低的第一代或第二代移民,對照組則是來自中產階級的樣本。
測驗內容大多使用新移民較不精熟的英文來進行。得到的解果:測驗內容大多使用新移民較不精熟的英文來進行。得到的解果: 雙語兒童的表現<單一語言的同儕 • 當時許多教育者和立法者採用這些研究的表現意義作為禁止在10歲之前教授第二語言的理由。 • 以避免「分散學生常學習母語的能力,以及引發嚴重的情緒捆擾」
雙重語言會有怎麼樣的認知結果呢? • 近幾年來研究顯示: 雙語兒童在語言熟練度、概念形成、非語言智力測驗上得分比只會單一語言的兒童表現一致或更高。 • 語言構成規則的語言知識測量上表現>單語者 (ex:辨認字母or找出文法錯誤之測驗等)
這些語言知識的優勢可能是由於雙語兒童 經常將訊息兩種語言中轉換所獲得的對語言特別的敏感度。 • 年幼雙語兒童常將這種語言轉換活動視為有趣的遊戲而經常進行。 • 學習兩種語言需要掌握適當年齡,引發興趣的情況下學習,最有成效。
晚近比較同齡的雙語兒童和單語兒童的語言及認知能力的研究顯示,當重要變項(如社經地位)獲得良好控制之後:晚近比較同齡的雙語兒童和單語兒童的語言及認知能力的研究顯示,當重要變項(如社經地位)獲得良好控制之後: (A)雙語兒童的語言熟練程度不如單語兒童 (B)單語兒童在非語文智力測驗上的表現優於雙語兒童 (C)雙語兒童在許多認知作業上的表現都優於單語兒童 (D)單語兒童表現出優於雙語兒童的後設語言覺識(metalinguistic awareness) 雙語的兒童在剛開始學習語言時會有混淆而發展較慢的情形,但是一旦其掌握語言的符號功能後, 在認知發展上有較單語兒童優秀的表現。 94年度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及幼稚園教師資格檢定考試-兒童發展與輔導
參考文獻 • 發展心理學/黃世琤,黃富順編著 • 94年度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及幼稚園教師資格檢定考試-兒童發展與輔導 • 093年 第一次諮商心理師人類行為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