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0 likes | 822 Views
读者工作. 主讲:封秀英. 一、读者工作基本知识 二、现阶段读者工作特点 ( 高校馆 ) 三、未来读者工作基本特征 四、目前读者工作研究热点. 一 、 读者工作基本知识. (一)什么是读者工作. 读者工作,是指图书馆根据读者的文献需求,充分利用图书馆资源向读者提供文献和信息的一系列活动。. (二)读者工作的地位与作用. 读者工作是图书馆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树立“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观念 读者工作是联系读者和图书馆的桥梁 读者工作是检验图书馆社会价值的标尺. (三)读者工作的内容. 组织研究藏书 组织研究读者 组织研究服务. (四)读者工作的原则.
E N D
读者工作 主讲:封秀英
一、读者工作基本知识 • 二、现阶段读者工作特点(高校馆) • 三、未来读者工作基本特征 • 四、目前读者工作研究热点
(一)什么是读者工作 • 读者工作,是指图书馆根据读者的文献需求,充分利用图书馆资源向读者提供文献和信息的一系列活动。
(二)读者工作的地位与作用 • 读者工作是图书馆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树立“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观念 • 读者工作是联系读者和图书馆的桥梁 • 读者工作是检验图书馆社会价值的标尺
(三)读者工作的内容 • 组织研究藏书 • 组织研究读者 • 组织研究服务
(四)读者工作的原则 • 以人为本的原则 • 充分服务的原则 • 区分服务的原则 • 科学服务的原则 • 资源共享的原则
案例: • 某高校馆实行“天天不间断全方位开放”的第一个大年三十,只来了一位留学生读者。
1、什么是读者? 广义地说,凡是具有阅读能力并从事阅读活动的社会成员。 狭义地说,具有阅读能力并从事利用图书馆馆藏文献活动的社会成员。
2、读者的类型 (1)根据读者的职业特征划分:工人、农民、军人、教师、科技、学生、干部等 (2)根据年龄特征划分:少儿、青年、中年、老年 (3)根据读者与图书馆的关系划分:正式、临时、潜在
(4)根据借阅方式划分:个人、集体 (5)根据借阅目的划分:研究、学习、消遣等
3、图书馆读者的组织 (1)确定读者范围和重点 • 保证重点,照顾一般
(2)借书证 • 种类: a: 书本式、卡片式、IC卡式 • b:本馆借书证、通用借书证 • 发放:定期集中发放,长年分散发放
(3)读者群众组织 • “读者协会”、 “读者沙龙”、“读者俱乐部”等。
1、流通服务 • 是图书馆的主要服务方式。包括外借、阅览服务。
(1)外借服务 • 形式:个人外借、集体外借、馆际互借 • 方式:闭架外借、开架外借、半开架外借
(2)阅览服务 • 阅览室类型:普通阅览室、专门阅览室、参考阅览室(研究室) • 方式:闭架阅览、开架阅览、半开架阅览
2、视听服务 主要有VCD视频点播、电脑在线学习、音乐欣赏等。 • 音像文献视听室、多媒体阅览室。
3、复制服务 • 印刷型文献复制服务 • 音像资料复制服务 • 电子文献复制服务
4.参考咨询服务 (1)定义:参考咨询工作是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一部分,它是馆员根据社会需求为读者搜集、检索、提示和传递知识信息、提供知识产品及其服务的业务过程。
(2)服务模式: a.传统参考咨询(解答咨询、书目参考、信息检索) b.数字化参考咨询(异步服务、实时交互服务)
(3)服务方式 当面咨询、电话咨询、 E-mail 咨询、 读者论坛、 QQ在线咨询等
5.其它服务 • 导读服务:采取各种不同的方式吸引读者,并主动影响其阅读行为,培养阅读技巧与方法,帮助读者提高阅读能力和阅读效益的一种教育活动。 • 文献传递服务:因读者对特定已确知的文献的需求,由本校图书馆向国内其它图书馆或文献提供单位代为请求所需文献,并通过E-mail、传真、快递或普通邮件等形式,传递给读者的一种服务。
文献检索服务:根据用户需要代为检索各类文献信息文献检索服务:根据用户需要代为检索各类文献信息 • 定题服务:是图书馆传统的信息服务之一,它针对用户的科研、教学需要,定期或不定期地对某一特定主题进行资料查询和信息跟踪服务。以书目、索引、文摘、全文、汇编等形式把最新的检索结果提供给用户。
(七)图书馆用户教育 (1)定义: 利用图书馆的资源、场地和馆员的专业知识,组织各种专题培训、上门培训等,扩大读者知识面和提高信息利用技能。
(2)内容: • 认识图书馆的环境和 图书馆利用指导。 • 指导读者利用图书馆各种图书及非图书资料的理想方法, 介绍图书馆目录及参考工具书的使用, 以及各类型资料的检索策略等。 • 指导读者利用各种电子资源。
(3)方法 • 讲授法 • 问答法 • 直观法 • 参观法 • 视听法 • 资料法
(八)读者工作管理 • 科学设置和布局服务场所 • 健全读者工作规章制度 • 美化服务工作环境 • 做好读者工作统计
二、现阶段高校馆读者工作特点 • 全面开放的“藏、借、阅、咨”一体化读者服务阶段。传统和现代服务的共存时期。
(一)服务思想开放化 • 实现从“重藏轻用”向“以用为主”的服务思想转变,使读者在查找、阅读、使用文献时享受充分的自由与方便。
(二)服务功能一站化 • 图书馆信息资源整合成为一个真正完整的体系呈现在读者面前。
(三)信息资源共享化 • 建立学校内文献信息资源服务网络系,实现校内信息资源的共知、共建、共享。 • 在各高校之间形成虚拟与本地资源相结合的信息资源综合保障体系。
(四)读者权益平等化 • 彻底改变了以往“论资排辈”,按读者身份限制其利用范围的做法。
三、未来图书馆读者工作基本特征 • 1.数字化 • 2.社会化 • 3.个人化 • 4.现代化 • 5.精品化 • 6.智能化 • 7.专家化
(一)服务质量控制研究 • 1.规范化服务研究 • 2.引入ISO9000标准理念研究
1.规范化服务研究 • 图书馆的规范化服务是指图书馆对其所开展的各项服务提出规范化的要求并使工作人员按照规则实施服务。 • 规范化服务从本质上而言是文明服务。
规范化服务是全面提升馆员素质和 服务质量,开展文明服务的基础和保证。 • 图书馆规范化服务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图书馆的各项服务制定出一套具体的、指导性的、操作性强的规则;二是通过一系列的管理手段使图书馆员按照服务的规定去开展服务。
包括三个层面: • 精神层面,主要是教育和引导全馆职工树立规范服务的理念、职业道德、行为作风等,是群体的意识和思想境界,是图书馆开展文明服务的核心和灵魂。 • 制度层面,主要是图书馆的目标和任务,制定出符合本馆实际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和相关管理办法,使各方面的工作纳入统一的规范,做到有章可循,依法治馆,实现科学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