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 likes | 308 Views
大學學問大. 我為什麼上大學?. 上大學的原因 天下雜誌 2006.11 月之調查. 學生樣本 4388 人、家長 807 人、大學教師 853 人 比較有機會找到好工作( 66 %) 文憑很重要( 63 %) 想學更多東西( 48 %) 大家都上大學,所以我也上( 32 %) 父母的期望( 25 %)不知道,就考上了( 6.6 %). 天下雜誌 2006.11 月之調查. 80 %家長與學生大學生素質不好 78 %大學教授認為大學生素質不如十年前 在台灣讀大學將缺乏競爭力( 83 %大學生、 52 %家長). 天下雜誌 2006.11 月之調查.
E N D
上大學的原因天下雜誌2006.11月之調查 • 學生樣本4388人、家長807人、大學教師853人 • 比較有機會找到好工作(66%) • 文憑很重要(63%) • 想學更多東西(48%) • 大家都上大學,所以我也上(32%) • 父母的期望(25%)不知道,就考上了(6.6%)
天下雜誌2006.11月之調查 • 80%家長與學生大學生素質不好 • 78%大學教授認為大學生素質不如十年前 • 在台灣讀大學將缺乏競爭力(83%大學生、52%家長)
天下雜誌2006.11月之調查 • 東吳大學校長劉兆玄:台灣學生素質為變差,而是「程度」變差 • 台大副校長陳泰然:高學費有助品質提升
Taiwan 高等教育 • 大學數目:50(1991),145(2006) • 大學生:28萬(1991),105萬(2004) • 高雄縣燕巢鄉有5所大學,以色列全國有6所 • 美國賓州大學(長春藤十大名校之一)經費(2006):44億8千萬美元(台幣1400億),是教育部每年編給國立大學預算的三倍。賓大只有二萬三千多名學生,每生平均教育經費六百多萬台幣。 • 台大每生教育經費33萬元(賓大的1/20),私立大學每生9萬元(我國國小生9萬4仟元) • 哈佛大學每年學費台幣85萬元,每生平均教育經費四百多萬元。
8所大學 教育經費:600億台幣 錄取率:18% 六百多萬人口 162所大學 教育經費:700億台幣 錄取率*+% 目前二十歲到二十四歲年輕人中,大學學歷的失業率達12.36%,是全國平均失業率的三倍。 Hong Kong vs. Taiwan2006.11天下雜誌
我選錯系了嗎? • 我如何決定科系? • 興趣 • 父母、教師、朋友建議 • 就業機會 • 我想轉系? • 我想選輔系? • 我想重考?
我選錯系了嗎? • 國科會委託學者調查大學生意見,建立「台灣高等教育資料庫」,共訪問161校、5萬多名去年大一新生。 • 約49%大一新生不確定是否選對科系 • 超過1/3認為現在所讀科系,不是當初想念的。 • 約24%大一新生打算轉系,以私立學院占3成比率最高;公立大學也超過23%;公立科大想轉系者最少,只約17%。 • 想轉系者,以經社心理學門比率最高,超過三成;較不想轉系是藝術、法律系,都不到2成。 • 想轉校、重考,但不換主修領域者,超過27%,又以法律系近4成比率最高,凸顯法律系學生特別挑學校;轉校且想換主修者,只有22%;另有近半數想修輔系。
我選錯系了嗎? • 新生填志願的考慮因素,興趣、學科能力、工作機會、生涯發展潛力是四大因素;超過半數學生,覺得父母建議、分數落點也重要。
我選錯系了嗎? • 北市大直高中校長楊世瑞分析,學生選錯科系,可能因資訊不足,對科系了解不夠,如醫學院的「職能治療系」,很多考生無法望文生義,相關科系的宣導也不夠;學生忙著讀書,沒空探索性向、了解科系,也是一大因素;成績太差,被父母及社會價值觀左右,也會導致所讀非所願。 • 楊世瑞建議各高中應開設生涯輔導課,以大直高中為例,高一及升高三暑假都開課,不只讓學生了解科系,也要了解同系不同校有何差別,及未來校系發展趨勢。
我選錯系了嗎? • 台大註冊組主任洪泰雄說,半數大一生不確定選對科系,他並不意外。就他觀察,各校3到4成的甄選入學生,通常所讀較符合所願,但大考分發進來的,多數性向不明,高中應加強選修制度,提前探索學生性向。
現在大學生的惡習 分組討論
上網不睡覺 遲到又睡覺 吞雲又吐霧 垃圾到處丟 髒話不離口 上課吃東西 三餐不正常 超速又蛇行 考試愛作弊 摟摟又抱抱 南台科技大學學生票選:現代大學生10大惡習
台大「新四不運動」 • 同學不作弊 • 不抄襲作業 • 不亂停自行車 • 輕聲細語
輔仁大學呢? 教師發展與教學資源中心的調查
輔仁大學 • 95年12月針對全校學生進行問卷調查,以了解學生對教學卓越計畫及輔大教學看法與期待。本調查以隨機抽樣的方式,抽出23系所,共發出問卷1000份,並於96年1月中旬問卷回收完成,有效問卷共629份,回收率62.9%
台大vs中央一位在台大、中央上課老師的觀察 • 台大學生的出席率並不見得有多高。但是台大學生只要來了,就非常專心, 而且他們會在課堂發問,更會在課後纏著老師不放一定要打破沙鍋。問問題的內容屬於人的本質,我們不必強求。但是問問題的動作是外在的,任何人都可以做。上課聽懂多少?翹課學到什麼?因為我的中大學生,有許多顯然沒在聽課,把頭躲在電腦後面打B或聊天。或者趴在桌上睡覺。我想請他們回宿舍好好去睡或是到計中用電腦好好去聊,但是怕觸痛他們的自尊心,所以從來沒有說過。
台大vs中央一位在台大、中央上課老師的觀察 • 上個學年的下學期,我教到 LaTeX,講了 6 小時。過了一週,一位台大的學生問我,除了 Lamport 那本 LaTeX 的書之外,還有什麼書可以讀。我追問之下,發現他是因為買不到那本,才問其他選擇。再多瞭解一些,我發現那一班的同學幾乎都自動到台大附近的書局去買了那本書,他們恐怕把臺灣當年進口的那本書全部買完了,市場缺貨。我沒有叫他們買,而且我也寫了頗多講義,夠初級使用,絕對夠他們用來交作業。但是他們幾乎都自己去買了那本 LaTeX 的標準使用手冊。顯然是嫌我講的不夠。 買了書讀懂多少,可能屬於本質。但是去買書這個動作,應該大家都可以做。 「想要更好」的這個心,可以說是本質,也可以說是一種外在的自我要求。 據我所知,那一學期的中大學生,只有一個人自動去買了 LaTeX 的書回來讀。 她沒有選擇 Lamport 的標準本,她找到一本中文書。
台大vs中央一位在台大、中央上課老師的觀察 • 我寫的講義,不論是網上的電子版或影印發給大家的紙本,都是自己用中文寫的。 裡面難免有錯。到目前為止,總是台大的學生指出我的錯誤。我不知道,中大的同學是根本沒讀呢?還是讀了看不出有錯?還是看得不懂,卻不能分辨是自己不懂還是老師寫錯?還是知道我寫錯,但是怕傷害我的自尊心而不願意講?看出書本有錯,或許又牽涉本質。但是看不懂就該問,看到錯誤就該講,這是外在的動作,是吧? 最近我只得過一個中大同學對我的講義內容提出疑問。不過他已經大二,不是修課的學生。 • 我的教材網頁中,有習題也有考古題。台大數學 BBS 的計概版上,經常看到對於這些問題的討論。當然也都集中在考試之前啦。中大的同學,似乎仍然將 BBS 設定為娛樂工具,幾乎沒有看到對於功課的討論。這可能是因為大家住校,討論功課只要到別人的寢室就好了。但是這又怎麼解釋,有時候明明屬於寢室內的事,明明張貼的人都是同寢或隔壁,卻可以灌滿整個版呢?
我在美國的觀察 Iowa State University
About Iowa 總面積全美排名第26位,人口全美排名第30位。 • Iowa is named the 4th best place to raise a child. (Annie E. Casey Foundation) • Eight Iowa metros are ranked among the best places in America to start a business career. (Forbes, 2004) • Iowa ranks 8th in safest neighborhoods in the U.S. (Morgan Quitno, 2005) • Iowa is ranked the nation's sixth most livable state. (Morgan Quitno, 2005)
Iowa State University 1862年建校,學生人數約26000人,教師人數約1734人
Iowa State University • Iowa State's campus was rated among America's 25 most beautiful in the book "The Campus as a Work of Art.“ • Iowa State's learning communities were listed among the top 25 nationally in a U.S. News & World Report ranking. Learning communities are innovative academic programs that bring students together to study and learn. • Ag economics among the best • Iowa State's economics department ranks first among the top 25 agricultural economics programs in the world, according to econphd.net. • US News and World Report 2006:工程〈Engineering〉研究所第43名、全美國家級大學排名第84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