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 likes | 401 Views
填料塔气体吸收实验. 化工原理实验教学研究室. 一、实验目的. 了解常压填料塔吸收装置的基本结构及流程; 掌握总体积传质系数的测定方法; 测定填料塔的流体力学性能; 了解气体空塔速度和液体喷淋密度对总体积传质系数的影响;. 二、实验任务. 确定不同喷淋密度下空塔气速和压降关系,在双对数坐标上绘制△ p/H ~ u 曲线 , 并用文字加以说明。 找出液泛点气速并与书本上通用关联图所得液泛气速进行比较。 测定某一操作条件下的体积吸收系数 K y a 和传质单元高度 H OG 。. 三、实验原理. 填料塔流体力学性能的测定.
E N D
填料塔气体吸收实验 化工原理实验教学研究室
一、实验目的 了解常压填料塔吸收装置的基本结构及流程; 掌握总体积传质系数的测定方法; 测定填料塔的流体力学性能; 了解气体空塔速度和液体喷淋密度对总体积传质系数的影响;
二、实验任务 确定不同喷淋密度下空塔气速和压降关系,在双对数坐标上绘制△p/H~u曲线, 并用文字加以说明。 找出液泛点气速并与书本上通用关联图所得液泛气速进行比较。 测定某一操作条件下的体积吸收系数Kya和传质单元高度HOG。
三、实验原理 填料塔流体力学性能的测定 填料塔的流体力学性能主要包括气体通过填料层的压强降、液泛气速、持液量(操作时单位体积填料层持有的液体体积)及气-液两种流体的分布等。 对于某一固定的填料塔而言,空塔气速和压强降、喷淋密度间存在一定关系。 一般情况下,适宜气速为液泛时气速的60~80%(小塔取上限)
体积吸收系数Kya的测定 对低浓度气体的吸收,操作线和平衡线均为直线。
进气浓度y1 平衡关系式
出塔液相的浓度x1 据物料衡算,可得:
四、实验装置及流程 图1—1 吸收装置流程图
1、装置流程本实验装置流程如图1-1所示:水经转子流量计后送入填料塔塔顶再经喷淋头喷淋在填料顶层。由风机输送来的空气和由钢瓶输送来的二氧化碳气体混合后,一起进入气体混合稳压罐,然后经转子流量计计量后进入塔底,与水在塔内进行逆流接触,进行质量交换,由塔顶出来的尾气放空,由于本实验为低浓度气体的吸收,所以热量交换可略,整个实验过程可看成是等温吸收过程。1、装置流程本实验装置流程如图1-1所示:水经转子流量计后送入填料塔塔顶再经喷淋头喷淋在填料顶层。由风机输送来的空气和由钢瓶输送来的二氧化碳气体混合后,一起进入气体混合稳压罐,然后经转子流量计计量后进入塔底,与水在塔内进行逆流接触,进行质量交换,由塔顶出来的尾气放空,由于本实验为低浓度气体的吸收,所以热量交换可略,整个实验过程可看成是等温吸收过程。 • 2、主要设备 • (1)吸收塔:高效填料塔,塔径100mm,塔内装有金属丝网板波纹规整填料,填料层总高度1800mm。塔顶有液体初始分布器,塔中部有液体再分布器,塔底部有栅板式填料支承装置。填料塔底部有液封装置,以避免气体泄漏。 • (2)填料规格和特性: • 金属丝网板波纹填料:型号JWB—700Y,填料尺寸为φ100×50mm,比表面积700m2/m3。 • (3)转子流量计: • (4)旋涡气泵:XGB—11型,风量0~90m3/h,风压14kPa; • (5)二氧化碳钢瓶;
五、实验操作过程 1、实验步骤 (1)熟悉实验流程; (2)装置上电,仪表电源上电,打开风机电源开关; (3)测定干塔填料塔的压降,即在进水阀1关闭时,打开进气阀2并调节流量从2、4、6、8、10 m3/h、……至最大 ,分别读取对应流量下的压降值,注意塔底液位调节阀6要关闭,否气体会走短路,尾气放空阀4全开; (4)测定一定喷淋量时填料塔的压降,即打开进水阀,设定一定的水流量值,如200、400、600、800l/h时,在对应的某水流量下,调节气体的流量,从2、4、6、8、10 m3/h、……至最大 (液泛),分别读取对应流量下的压降值,注意塔底液位调节阀6要调节液封高度,以免气体走短路,尾气放空阀4全开。
2、实验步骤 (1)熟悉实验流程和弄清气相色谱仪及其配套仪器结构、原理、使用方法及其注意事项; (2)同上步骤(2); (3)开启进水总阀,使水的流量达到400l/h左右。让水进入填料塔润湿填料。 (4)塔底液封控制:仔细调节阀门6的开度,使塔底液位缓慢地在一段区间内变化,以免塔底液封过高溢满或过低而泄气。 (5)打开CO2钢瓶总阀,并缓慢调节钢瓶的减压阀(注意减压阀的开关方向与普通阀门的开关方向相反,顺时针为开,逆时针为关),使其压力稳定在0.2Mpa左右; (6)仔细调节空气流量阀2至4m3/h,并调节阀3来调节转子流量计的流量,使CO2流量稳定在120l/h; (7)仔细调节尾气放空阀4的开度,直至塔中压力稳定在实验值;
(8)待塔稳定后,读取各流量计的读数及通过温度数显表、压力表读取各温度、压力,通过六通阀在线进样,利用气相色谱仪分析出塔顶、塔底气相组成;(8)待塔稳定后,读取各流量计的读数及通过温度数显表、压力表读取各温度、压力,通过六通阀在线进样,利用气相色谱仪分析出塔顶、塔底气相组成; (9)增大水流量值至600l/h、800l/h,重复步骤(6)(7)(8),测定水流量增大对传质的影响。 (10)实验完毕,关闭CO2钢瓶总阀,再关闭风机电源开关、关闭仪表电源开关,清理实验仪器和实验场地。 3、注意事项 (1)固定好操作点后,应随时注意微调各流量调节阀以保持各量不变。 (2)在填料塔操作条件改变后,需要有一段的稳定时间,一定要等到稳定以后方能读取有关数据。 (3)吸收取样时尾气放空阀4不能全开,否则尾气取样可能失败。
六、实验注意事项 • 调节气体流量时应缓慢变化,以免错过液泛点; • 注意CO2减压阀的阀门开关方向; • 调节空气、CO2气流量时应注意压力表的变化,缓慢开启; • 液泛现象出现时,应注意空气量不要过大,勿使瓷环冲出或打碎; • 吸收剂配置时要规范化操作; • 注意湿式气体流量计的度数方法。
七、思考题 • 1.本实验中,为什么塔底要有液封?液封高度如何计算? • 2.测定填料塔的流体力学性能有什么工程意义? • 3.测定Kxa有什么工程意义? • 4.为什么二氧化碳吸收过程属于液膜控制? • 5.当气体温度和液体温度不同时,应用什么温度计算亨利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