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8

填料塔气体吸收实验

填料塔气体吸收实验. 化工原理实验教学研究室. 一、实验目的. 了解常压填料塔吸收装置的基本结构及流程; 掌握总体积传质系数的测定方法; 测定填料塔的流体力学性能; 了解气体空塔速度和液体喷淋密度对总体积传质系数的影响;. 二、实验任务. 确定不同喷淋密度下空塔气速和压降关系,在双对数坐标上绘制△ p/H ~ u 曲线 , 并用文字加以说明。 找出液泛点气速并与书本上通用关联图所得液泛气速进行比较。 测定某一操作条件下的体积吸收系数 K y a 和传质单元高度 H OG 。. 三、实验原理. 填料塔流体力学性能的测定.

marrim
Download Presentation

填料塔气体吸收实验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填料塔气体吸收实验 化工原理实验教学研究室

  2. 一、实验目的 了解常压填料塔吸收装置的基本结构及流程; 掌握总体积传质系数的测定方法; 测定填料塔的流体力学性能; 了解气体空塔速度和液体喷淋密度对总体积传质系数的影响;

  3. 二、实验任务 确定不同喷淋密度下空塔气速和压降关系,在双对数坐标上绘制△p/H~u曲线, 并用文字加以说明。 找出液泛点气速并与书本上通用关联图所得液泛气速进行比较。 测定某一操作条件下的体积吸收系数Kya和传质单元高度HOG。

  4. 三、实验原理 填料塔流体力学性能的测定 填料塔的流体力学性能主要包括气体通过填料层的压强降、液泛气速、持液量(操作时单位体积填料层持有的液体体积)及气-液两种流体的分布等。 对于某一固定的填料塔而言,空塔气速和压强降、喷淋密度间存在一定关系。 一般情况下,适宜气速为液泛时气速的60~80%(小塔取上限)

  5. 体积吸收系数Kya的测定 对低浓度气体的吸收,操作线和平衡线均为直线。

  6. 气体通过塔截面的摩尔流速G

  7. 进气浓度y1 平衡关系式

  8. 出塔液相的浓度x1 据物料衡算,可得:

  9. 对数平均推动力Δym

  10. 塔顶尾气浓度y2

  11. 传质单元高度

  12. 四、实验装置及流程 图1—1 吸收装置流程图

  13. 1、装置流程本实验装置流程如图1-1所示:水经转子流量计后送入填料塔塔顶再经喷淋头喷淋在填料顶层。由风机输送来的空气和由钢瓶输送来的二氧化碳气体混合后,一起进入气体混合稳压罐,然后经转子流量计计量后进入塔底,与水在塔内进行逆流接触,进行质量交换,由塔顶出来的尾气放空,由于本实验为低浓度气体的吸收,所以热量交换可略,整个实验过程可看成是等温吸收过程。1、装置流程本实验装置流程如图1-1所示:水经转子流量计后送入填料塔塔顶再经喷淋头喷淋在填料顶层。由风机输送来的空气和由钢瓶输送来的二氧化碳气体混合后,一起进入气体混合稳压罐,然后经转子流量计计量后进入塔底,与水在塔内进行逆流接触,进行质量交换,由塔顶出来的尾气放空,由于本实验为低浓度气体的吸收,所以热量交换可略,整个实验过程可看成是等温吸收过程。 • 2、主要设备 • (1)吸收塔:高效填料塔,塔径100mm,塔内装有金属丝网板波纹规整填料,填料层总高度1800mm。塔顶有液体初始分布器,塔中部有液体再分布器,塔底部有栅板式填料支承装置。填料塔底部有液封装置,以避免气体泄漏。 • (2)填料规格和特性: • 金属丝网板波纹填料:型号JWB—700Y,填料尺寸为φ100×50mm,比表面积700m2/m3。 • (3)转子流量计: • (4)旋涡气泵:XGB—11型,风量0~90m3/h,风压14kPa; • (5)二氧化碳钢瓶;

  14. 五、实验操作过程 1、实验步骤 (1)熟悉实验流程; (2)装置上电,仪表电源上电,打开风机电源开关; (3)测定干塔填料塔的压降,即在进水阀1关闭时,打开进气阀2并调节流量从2、4、6、8、10 m3/h、……至最大 ,分别读取对应流量下的压降值,注意塔底液位调节阀6要关闭,否气体会走短路,尾气放空阀4全开; (4)测定一定喷淋量时填料塔的压降,即打开进水阀,设定一定的水流量值,如200、400、600、800l/h时,在对应的某水流量下,调节气体的流量,从2、4、6、8、10 m3/h、……至最大 (液泛),分别读取对应流量下的压降值,注意塔底液位调节阀6要调节液封高度,以免气体走短路,尾气放空阀4全开。

  15. 2、实验步骤 (1)熟悉实验流程和弄清气相色谱仪及其配套仪器结构、原理、使用方法及其注意事项; (2)同上步骤(2); (3)开启进水总阀,使水的流量达到400l/h左右。让水进入填料塔润湿填料。 (4)塔底液封控制:仔细调节阀门6的开度,使塔底液位缓慢地在一段区间内变化,以免塔底液封过高溢满或过低而泄气。 (5)打开CO2钢瓶总阀,并缓慢调节钢瓶的减压阀(注意减压阀的开关方向与普通阀门的开关方向相反,顺时针为开,逆时针为关),使其压力稳定在0.2Mpa左右; (6)仔细调节空气流量阀2至4m3/h,并调节阀3来调节转子流量计的流量,使CO2流量稳定在120l/h; (7)仔细调节尾气放空阀4的开度,直至塔中压力稳定在实验值;

  16. (8)待塔稳定后,读取各流量计的读数及通过温度数显表、压力表读取各温度、压力,通过六通阀在线进样,利用气相色谱仪分析出塔顶、塔底气相组成;(8)待塔稳定后,读取各流量计的读数及通过温度数显表、压力表读取各温度、压力,通过六通阀在线进样,利用气相色谱仪分析出塔顶、塔底气相组成; (9)增大水流量值至600l/h、800l/h,重复步骤(6)(7)(8),测定水流量增大对传质的影响。 (10)实验完毕,关闭CO2钢瓶总阀,再关闭风机电源开关、关闭仪表电源开关,清理实验仪器和实验场地。 3、注意事项 (1)固定好操作点后,应随时注意微调各流量调节阀以保持各量不变。 (2)在填料塔操作条件改变后,需要有一段的稳定时间,一定要等到稳定以后方能读取有关数据。 (3)吸收取样时尾气放空阀4不能全开,否则尾气取样可能失败。

  17. 六、实验注意事项 • 调节气体流量时应缓慢变化,以免错过液泛点; • 注意CO2减压阀的阀门开关方向; • 调节空气、CO2气流量时应注意压力表的变化,缓慢开启; • 液泛现象出现时,应注意空气量不要过大,勿使瓷环冲出或打碎; • 吸收剂配置时要规范化操作; • 注意湿式气体流量计的度数方法。

  18. 七、思考题 • 1.本实验中,为什么塔底要有液封?液封高度如何计算? • 2.测定填料塔的流体力学性能有什么工程意义? • 3.测定Kxa有什么工程意义? • 4.为什么二氧化碳吸收过程属于液膜控制? • 5.当气体温度和液体温度不同时,应用什么温度计算亨利系数?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