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4

设计 [ 史 ]

社会政治格局. 审美价值取向. 设计 [ 史 ]. 经济发展状况. 思想文化意识. 第一章 绪论 设计史--试图总结某一特定时期的设计发展规律,包括各种风格特征、各种派别、各种人物、各种事件。 学习设计史有何意义?. 不同的风格和理念,多种文化的冲突和融合容易创生新的概念、潮流和趋势。. 一、现代设计史的起始时间 二、设计与经济的关系 三、设计与科学、艺术的关系 四、现代设计艺术的形态范畴与划分. 第一节 现代设计史的起始时间. 历史学角度: 世界现代史的开端-- 1848 年欧洲革命说、 1914 年第一次世界大战说、

marnin
Download Presentation

设计 [ 史 ]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社会政治格局 审美价值取向 设计[史] 经济发展状况 思想文化意识

  2. 第一章 绪论 设计史--试图总结某一特定时期的设计发展规律,包括各种风格特征、各种派别、各种人物、各种事件。 学习设计史有何意义? 不同的风格和理念,多种文化的冲突和融合容易创生新的概念、潮流和趋势。 一、现代设计史的起始时间 二、设计与经济的关系 三、设计与科学、艺术的关系 四、现代设计艺术的形态范畴与划分

  3. 第一节 现代设计史的起始时间 历史学角度: 世界现代史的开端-- 1848年欧洲革命说、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说、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说 政治、经济、科技飞速发展• • • • • • 1851年 伦敦 万国工业博览会 1863年 巴黎 “被否决的沙龙” 1889年 巴黎 埃菲尔铁塔 工业设计 欧洲 美术创作 建筑设计 中国 20世纪初 上海月份牌 视觉传达

  4. 一、工业革命的特点 1. 工业技术的进步 (1)能源的变化:包括 燃料和动力,如煤、电力、 石油、蒸汽机和内燃机。 (2)材料的变化:采用新 的原材料,如钢铁、玻璃等。 (3)生产的变化:发明众多新机器。 (4)分工的变化:劳动分工细化、专门化。 (5)运输的变化:蒸汽机车、轮船、汽车、 (6)技术应用的变化:由军事领域转向民用领域。 小结:工业化、批量化、新技术广泛应用

  5. 2. 工业的发展对社会和生活的影响 工业化生产带来的问题: 生产事故经常发生、有害健康的工作环境、重复 沉重的劳动带来对身心的负面影响、机械生产对 创作的限制、社会治安的失控…… 工业化生产的贡献: 为现代设计的产生提供契机,适应新时代、新环境的设计意识应运而生; 新的生产工具、材料、能源为现代设计奠定了物质和技术基础。

  6. 二、艺术风格流派转变的影响 原因:社会革命的浪潮,使艺术风格发生转变,至 现代派美术的诞生。 影响:19世纪70年代,印象主义面对巨大的社会变 革,回避敏感的社会问题,关注日常生活的美以继 续艺术的探索。 特征:反对学院派的教条,采取不调和的反对态度。 代表人物:凡高

  7. 设计计划 游戏、失业 未能实施 投入生产 产生经济效益 第二节 设计与经济的关系 • 设计--为明天的生产而准备的造型计划 从经济角度认识设计,从设计角度为经济服务。 设计与生产、技术、消费、市场

  8. 一、设计与生产 设计是产品生产准备工作的重要部分 设计什么、为什么设计、怎样设计 工业革命之前:工匠=设计师+工程师 工业革命之后:社会分工,设计从生产环节独立出来 设计为企业的生产而设计,以生产为设计的价值体现 现代设计初期: 面向大众化的设计比较茫然,无法准确把握设计的形式和风格,创意思维受限; 机械技术的粗糙使产品不能优于手工业品,引发设计界的争论,争论的结果产生了现代设计。

  9. 二、设计与技术 技术从设计(发明)而来,为设计形式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设计的边缘性:设计规划(预算)、设计实施都需要技术的支持。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技术知识产权 技术在设计中的应用:合理性原则 先进农业 落后农业 机械化生产,飞机施肥、自动控制排灌 手工劳作,靠天吃饭

  10. 市场需求 需要什么 消费 满足消费引导消费 设计动力 设计策划 三、设计与消费、市场 工业革命加速了商品生产的快速发展,商品生产以消费为基础和导向。消费决定市场和最终设计。 稳定的消费设计、空缺的消费设计、未来的消费设计

  11. 第三节 设计与艺术和科学的关系 一、设计与艺术的关系 设计的目的: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 精神需要,以功能为主导,使人的生理、心理、社 会关系同时得到满足。 优秀的设计是 实用和艺术的结合体。

  12. 二、科学与艺术的关系 科学与艺术的关系密不可分 科学是艺术的载体,艺术离不开科学。 艺术的科学性: 材料的利用、造型的多样、装饰的表现

  13. 第四节 现代设计艺术的形态范畴 现代设计艺术的分类 • 按设计材料分:陶瓷、皮革、金银、玻璃等 • 按制作工艺分:染织、雕刻、刺绣等 • 按主体内容分:生活类、用品类、起居类等 • 按设计目的分:产品、视传、环境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