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0 likes | 839 Views
眼科常见疾病. 广西河池市人民医院 韦善文. 学习目的:指导基层医院医务人员科学、规范、合理地使用基本药物 学习内容:眼科基层常见多发病 学习重点:诊断及药物治疗. 一、睑腺炎(麦粒肿). 定义: 是 化脓性细菌 侵入眼睑腺体而引起的一种急性炎症 分类:内睑腺炎 — 睑板腺受累 外睑腺炎 — 皮脂腺或汗腺受累 病因:多为葡萄球菌,特别是 金黄色葡萄球菌. 诊断要点 急性 炎症:红肿痛热 触及 明显 压痛的硬结 脓点:睫毛根部、近睑缘皮肤、睑结膜面 同侧耳前淋巴结肿大,伴有压痛 可能脓点自行破溃. 药物治疗
E N D
眼科常见疾病 广西河池市人民医院 韦善文
学习目的:指导基层医院医务人员科学、规范、合理地使用基本药物学习目的:指导基层医院医务人员科学、规范、合理地使用基本药物 • 学习内容:眼科基层常见多发病 • 学习重点:诊断及药物治疗
一、睑腺炎(麦粒肿) • 定义:是化脓性细菌侵入眼睑腺体而引起的一种急性炎症 • 分类:内睑腺炎—睑板腺受累 外睑腺炎—皮脂腺或汗腺受累 • 病因:多为葡萄球菌,特别是金黄色葡萄球菌
诊断要点 • 急性炎症:红肿痛热 • 触及明显压痛的硬结 • 脓点:睫毛根部、近睑缘皮肤、睑结膜面 • 同侧耳前淋巴结肿大,伴有压痛 • 可能脓点自行破溃
药物治疗 • 早期:局部热敷,每次10~15min,每日3~4次,连续两周 • 抗菌药物:每日滴用抗生素滴眼液4~6次,红霉素眼膏2~4次 • 反复发作及伴有全身反应者:口服抗生素类药物(红霉素0.25,qid,7-10天)
二、眶蜂窝织炎 • 定义:眶内软组织的急性炎症,发病急剧,重者涉及海绵窦而威胁生命 • 病因:眶周围结构感染灶的眶内蔓延 • 分类:眶隔前蜂窝组织炎 眶隔后蜂窝组织炎
诊断要点 • 眶隔前蜂窝组织炎:眼睑消肿,轻痛,瞳孔及视力正常,眼球运动正常
眶隔后蜂窝组织炎:症状重 • 剧痛 • 眶内组织高度水肿,眼球突出伴运动障碍 • 球结膜充血、高度水肿 • 重者:闭睑不全,视力下降,视网膜病变 • 全身症状:发热、头痛、淋巴结肿大 • 精神症状:谵妄、昏迷、烦躁不安、惊厥,重则危及生命
药物治疗 • 眶隔前:口服红霉素0.25g,qid,7~10天 • 眶隔后: • 首选阿莫西林,口服(40mg/kg,tid);静脉滴注(100~150mg/kg,qid) ,两周 • 青霉素过敏者:左氧氟沙星0.4g,qd,口服或静脉滴注 避免与铝、镁、钙等制酸剂及铁、锌合用,影响吸收 避免与非甾体消炎镇痛药合用,诱发惊厥
三、沙眼 • 定义:由沙眼衣原体感染所致的一种慢性传染性结膜角膜炎,是致盲主要疾病 • 传染途径:直接接触,污染物间接接触 • 易感因素:不良卫生条件、营养不良、酷热或沙尘气候
诊断要点:WHO要求至少符合以下中的两条 • 上睑结膜5个以上滤泡 • 典型的睑结膜瘢痕 • 角膜缘滤泡或Herbert小凹 • 广泛角膜血管翳
活动期沙眼:主要观察上睑结膜 • 5个以上的滤泡 • 弥漫性浸润 • 乳头增生血管模糊区>50%
沙眼并发症 • 睑内翻及倒睫 上睑下垂
睑球粘连 实质性结膜干燥症 慢性泪囊炎
治疗:包括局部和全身用药和对并发症的治疗 • 1、局部治疗:0.1%利福平、磺胺眼药水等滴眼,红霉素眼膏晚上涂眼。疗程10-12周。 • 2、全身治疗:急性期或严重沙眼,除局部用药外,口服四环素或强力霉素等,共用3-4周。
四、结膜炎 • 定义: 结膜炎为最常见的外眼病,由于结膜大部分暴露于外界,与多种微生物及环境相接触,当机体防御能力减弱或外界致病因素增强时,将引起结膜组织的炎症发生 其特征是血管扩张,渗出和细胞侵润
病因: • 微生物感染:最常见,细菌、病毒、衣原体等 • 物理性(风沙等)、化学性损伤(药品) • 其他原因:少数免疫性病变(过敏性)或营养缺乏;与全身相关的内因;邻近组织炎症蔓延
分类: • 按病程:超急性、急性或亚急性、慢性结膜炎(<3周为急性;>3周为慢性) • 按病因:感染性、免疫性、化学性、全身疾病相关性、继发性和不明原因性结膜炎 • 按形态:乳头性、滤泡性、瘢痕性和肉芽肿性结膜炎
诊断:通过裂隙灯或手电检查结膜 • 症状:异物感、烧灼感、痒、畏光、流泪 • 体征:结膜—充血、水肿、渗出、乳头滤泡增生、伪膜和真膜形成 充血 水肿 渗出 乳头滤泡增生 真膜 伪膜
药物治疗:针对病因,局部用药为主 • 左氧氟沙星眼液:急性期1-2小时一次,好转后减为qid;不宜长期使用 • 0.5%氯霉素:对G+菌有效 • 红霉素眼膏:qn
五、角膜炎 • 定义:外源性或内源性致病因素在角膜防御能力减弱时所引起的角膜组织炎症反应 • 常见:感染性角膜炎 • 病因:病毒性、细菌性、真菌性、棘阿米巴性、衣原体性
诊断:根据症状及角膜裂隙灯检查 • 症状:角膜刺激症状—疼痛、畏光、流泪、眼睑痉挛;视力下降 • 体征:睫状充血、角膜局限性灰白色混沌灶、角膜溃疡、前房积脓、角膜新生血管
诊断:早期病因诊断 • 确定是否为感染性角膜炎:诱因、病史 • 其它病史:激素、全身自身免疫性疾病、DM、营养不良等 • 临床检查:角膜裂隙灯+荧光素染色 • 实验室检查:溃疡组织刮片及培养(细菌、真菌、棘阿米巴等)
各种感染性角膜炎的鉴别 • G+菌:病变局限的角膜脓肿性病灶 • G-菌:进展迅速的广泛角膜基质溶解坏死 • 真菌:羽毛状角膜浸润伴卫星病灶或伪足 • 棘阿米巴:角膜中央环形浸润伴剧痛 • 病毒:上皮型—典型的树枝样上皮溃疡 基质型及内皮型—因角膜炎反复发作同时存在角膜深浅不等的斑翳,伴角膜感觉减退
治疗原则 • 积极控制感染 • 减轻炎症反应 • 促进溃疡愈合 • 减少瘢痕形成
药物治疗 • 细菌性:敏感的抗菌药物(左氧氟沙星眼液)1-2小时一次,及时转送上级医院 • 病毒性:上皮型—阿昔洛韦眼液qid 基层型及内皮型—转上级医院 • 真菌及棘阿米巴性(有植物划伤或污染水源接触史):用左氧氟沙星眼液的同时转上级医院
观察指标: • 角膜上皮缺损的修复 • 浸润和炎症密度的变化 • 溃疡病灶范围的变化 • 病人自觉症状
注意事项: • 激素的使用: • 细菌性:急性期禁用,病灶愈合后可使用 • 真菌性:禁用 • 病毒性:用于非溃疡型的角膜基质炎 • 非感染性角膜炎:及时转上级医院 • 角膜变薄接近穿孔者:及时转上级医院
六、青光眼 • 定义:一组威胁和损害视神经视觉功能,主要与病理性眼压升高有关的临床综合征或眼病 • 典型表现 • 视神经乳头的凹陷性萎缩 • 视野的特征性缺损缩小
分类 • 原发性青光眼:最常见 • 闭角型:急性、慢性 • 开角型 • 继发性青光眼 • 发育性青光眼
1. 临床前期 2 .先兆期 3 .急性发作期 4 .间歇期 5 .慢性期 6 .绝对期 可以没有症状 雾视、虹视,酸胀 眼痛、视力降、恶心 小发作后自行缓解 眼压高,C/D大、视野缺损 无光感、剧烈疼痛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分期及表现
急性大发作的临床表现 结膜混合充血 浅前房
闭角青光眼的临床表现 角膜雾样水肿 瞳孔散大 虹膜节段性萎缩 青光眼斑
药物治疗 • 临床前期:周边虹膜切除术,1%毛果芸香碱滴眼液,tid • 急性发作期:急诊处理 • 乙酰唑胺:0.125-0.25g,PO,Bid~Qid,每天总量<1g • 0.5%噻吗洛尔滴眼液,Bid • 1%毛果芸香碱滴眼液,每15分钟一次至眼压下降后保持Tid • 20%甘露醇溶液,1.0~1.5g/kg,Bid~Tid,快速静滴 • 上述处理2小时无效则转上级医院
间歇缓解期: • 不愿手术者—1%毛果芸香碱滴眼液,tid • 有条件者—转上级医院行周边虹膜切除术或激光周边虹膜切开术 • 慢性进展期:药物治疗的同时转上级医院行手术治疗
慢性闭角型青光眼 • 特点:房角粘连是由点到面逐步发展,眼压随之逐步上升 • 诊断 • 浅前房、房角较窄 • 发作程度较急性轻,瞳孔阻滞不明显 • 中晚期出现青光眼视野损害 • 眼压升高 • 眼底有典型的青光眼性视盘凹陷萎缩
治疗: • 早期:转上级医院行周边虹膜切除术 • 中晚期: • 予噻吗洛尔眼液及碳酸酐酶抑制剂 • 转上级医院行外引流手术